喜寶(亦舒創作長篇小說)

喜寶(亦舒創作長篇小說)

《喜寶》是由當代作家亦舒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79年。

該小說講述了劍橋聖三一學院的高材生薑喜寶,為了生活和自身的要強,決定做勖存姿情婦的故事。小說通過描寫喜寶內心自我身份的轉變,以及對聰慧身份轉變後自我價值的烘托,表現了亦舒對於20世紀80年代香港女性身份的探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喜寶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亦舒
  • 首版時間:1979年
  • 字數:22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富家女勖聰慧和劍橋高材生薑喜寶在飛機上偶遇並留下了聯繫方式。隨後聰慧又熱情地邀請剛認識的喜寶參加自己與家明的訂婚家宴,其實是意在藉此機會撮合她和哥哥勛聰恕。但戲劇性的是,喜寶酒過三巡卸下了初來乍到時的拘謹,她自然流露出的嫵媚、狡黠和獨具個性的談吐卻吸引了聰慧的父親勖存姿,於是存姿也對她展開了追求。在這對父子的雙重夾擊下,喜寶選擇了勖存姿,做了他的情婦。喜寶為自己爭取到了物質生活上的極大滿足,但她卻無法忽視勖存姿的蒼老和自己身心的虛空。
此時,喜寶不由自主地被年輕的物理學家漢斯吸引。他們可以自在談論各自感興趣的話題,喜寶可以最大程度地做自己,這也滿足了她情緒和情感上的需要。但是,在一段以青春換取金錢的寄生關係中,這樣的要求顯然是奢望,勖存姿竟然當著她的面殺死了她的愛人。此時喜寶才發現,她已深陷絕望的泥沼無法掙脫。原本她曾想靠勖存姿的供養修完劍橋大學的學業,達到自立的目的,但結果是自己完全放棄了學業。幾年後,勖存姿去世,喜寶得到他留下的巨大遺產,卻已青春不再,也失去了愛的勇氣和力量。

作品目錄

章節名引言
我曾經被愛過。我想,是的。他們都愛過我,再短暫也是好的。
我不介意出賣我的青春。青春不賣也是會過的。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
慢慢便學會了,只要勖存姿肯支持我,三五年之後,我會比一個公主更像一個公主。
他有權、有勢、有力,而且最主要的是,他願意,命運令我遇見了他。
“我尊重你,誠服你,但是我不會先愛你。”
反正現在的生活不能滿足我。什麼也不必追求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
我並不想走,我恨他的時候有,愛他的時候也有,但我不想走。
生命是這么可笑,我們大可以疊起雙手,靜觀命運的安排與轉變,何必苦苦掙扎。
勖存姿的故事是完了,但姜喜寶的故事可長著呢。

創作背景

20世紀70年代,香港從工業化向經濟多元化逐步蛻變,消費主義時代在香港的全面到來使得大眾文化的消費功能日益顯露。亦舒筆下財富與愛欲交織的都市小說浸潤了鮮明的後現代消費文化色彩。小說《喜寶》就是香港消費文化時代的言情作品。

人物介紹

姜喜寶:劍橋聖三一學院的法學高材生,風華正茂,容貌姣好。雖然喜寶實際年齡只比聰慧大兩歲,但她自覺比對方大很多。因為人未老心已衰,她過早地領略到世間的艱難,正為自己未來的學費、生活費憂心忡忡。面對存姿的金錢誘惑,喜寶只是稍微糾結了一下,便很快作出決定。對她而言,解決眼下的經濟壓力,改變一直以來的困窘處境是要優先考慮的。
勖存姿:包養姜喜寶的男人。作為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即便外表看上去再強大,勖存姿的內心還是不可避免地有一絲自卑,他也會害怕喜寶某天離他而去,就像無法避免的衰老一樣。他在金錢上給了喜寶極大的自由,然而無處不在的耳目與他的來去無蹤、難以捉摸卻時時提醒喜寶記得——你不是自由身。當勖存姿終於肯放行喜寶時,他的人生也已走到了盡頭。
勖聰慧:勖存姿的女兒。聰慧在經歷家庭的種種變故後,毅然走出家門,開始了從寄生到奉獻、給予的蛻變過程。她選擇回到祖國,做一名普通的支教老師,學會自理生活的所有事項。
勖聰恕:勖存姿的兒子。他懦弱、逃避、不願面對現實。他下意識地總想依靠一個人,求愛喜寶被拒絕後精神就逐漸崩潰,住進了療養院。恢復神智後,他娶妻生子,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吃穿用度不再講究奢華,開始考慮重新讀書、工作。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小說中勖聰慧和喜寶像兩條交叉線一樣,在相遇之後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聰慧是從小生活優越的千金小姐,她有著喜寶所嚮往的家庭背景。在初見聰慧時,喜寶就對聰慧流露出了無法抑制的羨慕。然而聰慧卻在人生的大好時光中做出了身邊人難以理解的決定:拋棄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愛情、金錢、家人,去到遙遠的大陸山區做支教老師。這些聰慧不要的,恰巧是喜寶所苦苦追求的。聰慧孑然一身前往大陸,她依靠自己的熱情和知識實現了自我的獨立價值,她寄回來的信件洋溢著實現自我價值的自豪感。這在勖存姿和喜寶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然而當喜寶失去勖存姿只剩下錢後,卻也漸漸理解聰慧的決定:金錢和對自己無愛的丈夫很難給她帶來滿足感。通過聰慧的“出走”,亦舒在小說中為金錢社會的女性提供了真正實現獨立自我的可能,只是這種身份的獲得需要勇氣,也有著難以想像的艱辛,更有著長久以來男權政治下的頑固思想的阻撓。
喜寶的故事只是個特別的例子,但在金錢社會裡,仍然會有很多“喜寶式”女性的存在,她們或許沒有那么幸運,沒能夠等到實現自我的機會就在消磨自我的過程中失去了真正的自我。身份轉變後的喜寶依然難逃失去愛情的悲劇,而拋棄原有身份的聰慧卻通過自我的努力獲得人生價值,亦舒用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啟示讀者:女性要正視自己的身份,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成為有著獨立精神與獨立自我的存在,努力通過自己實現人生的價值,而非任何男性的附庸;在金錢萬能的社會,女性不應該甘於出賣自己的身體獲得表面一時的光鮮,而是應該努力追尋精神上的快樂,不然終將陷入“喜寶式”的悲劇。

藝術特色

情節
就情節而言,小說《喜寶》的情節是俗氣,甚至有點滑稽的。首先,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我”進行敘事,焦點是主人公“喜寶”,大量的關於“我……”的直接內心獨白,讀者能直接體會到人物的計較、現實、決斷、屈辱、寂寞。其次,小說具有普通言情作品的框架。一個美麗、聰明、上進、年輕的劍橋女學生,可是她沒有錢,在回香港的飛機上,阿拉丁的神燈忽然亮了,一個富家女將她帶入了一個充滿了大量財寶的寶庫、豪宅,而且這家豪宅的少爺、少爺同時愛上這個“灰姑娘”。但不同於普通言情小說的地方是,《喜寶》有較為強烈的現實指向性。
夢境
小說中作者屢次寫到喜寶做夢。喜寶在自覺尊嚴受辱後去尋求性刺激,而且放縱完心情舒暢,怨氣蕩然無存。但是,當晚她噩夢連連,日常生活中她貌似我行我素的行為背後,對他人反應的在意和恐懼等種種複雜情緒,在大腦放鬆後,卻以夢魘的形式被誠實地反映出來。如果單看喜寶的言行與心理活動,讀者可能認為喜寶是“口是心非”的人,但通過夢境,對她就會有更深入準確的認識。在夢中,喜寶最常看到的是信——一封封的來信。信有著非常明顯的象徵含義,它象徵內心的想法、意見。而收到信,意味著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與感情。這些關於信的夢,散落在小說的各章節,把它們串聯起來就可以發現這是個完整的夢魘,呈現出一個渴求著無數愛的人在最無愛的困境中的絕望與無助。

作品影響

衍生作品
影片名稱導演主演上映時間
《喜寶》
李欣頤
1988年8月12日
《喜寶》
王丹陽
待定

出版信息

出版時間出版社ISBN版本系列
1996年
海天出版社
7-80615-424-8
亦舒作品系列
2002年
南海出版公司
7-5442-2244-6
亦舒精選系列
2007年2月
新世界出版社
978-7-80228-267-4
亦舒新經典系列
2016年1月
東方出版社
978-7-5060-8397-3
亦舒精裝系列
2017年7月
湖南文藝出版社
978-7-5404-8109-4
精裝版

作者簡介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9月25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作家,另有筆名衣莎貝。曾在《明報》任職記者及擔任電影雜誌採訪記者和編輯。後赴英國留學,任職酒店公關部。進入香港政府新聞處擔任新聞官,七年後辭職。現為全職作家及家庭主婦,並移居加拿大。代表作品有《喜寶》《我的前半生》《玫瑰的故事》《圓舞》《開到荼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