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邊村

黎邊村

黎邊村是一個明清古村,坐落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獅嶺村委會靠廣三高速公路一側。村子大體呈座南朝北的格局,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整個古村面積約20000平方米。明清古民居、祠堂、家廟、府第、書舍等建築相互錯落。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黎邊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黎邊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
  • 面積:20000平方米
  • 古村建築:黎氏宗祠
歷史,結構,主要景點,

歷史

黎邊村在晚清時期出了兩位朝廷大官。一位是黎東村第19代的黎延桂,他被清廷封為小呂宋(今菲律賓)領事,後又授為兩廣總督顧問、陸軍少將。另一位黎湛枝自幼家貧,但聰明好學。於光緒癸卯年(即1903年)赴京考試,高中二甲第一名,後成為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黎邊村聲勢顯赫一時,村內修建了宗祠、南海觀音寺等一大批建築,形成了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建築群。在民國時期,黎西村的黎照寰與孫中山的兒子孫科一同赴美留學,出任全國工商銀行行長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等職,門下人才輩出,被上海人尊稱為“黎南海”。
正是由於村落的這種建築格局,使得富裕起來的大部分村民們感到難於適應。因為他們的機車、汽車等無法進入村子裡,而老式民居的建築布局又顯得十分侷促,不適應村民們對現代化生活的要求,因此村民們陸續搬出遷往附近的新建村落。古村中僅剩下寥寥的6—7戶孤寡老人和貧困的家庭仍在孤守。

結構

走進古村,難得見到人影,沿村邊而行,由黎西到黎東,各式明清建築相互錯落,連綿幾百米……有不少雕上精美的木刻、石雕,藝術價值頗高,用長鏡頭把它拉近,更發現其工藝的精細。由村邊往上走,是一條條古石巷,青磚鍋耳屋自下而上,延伸至後山。可惜的是,由於長期沒人居住,加上歷史的劫難和歲月的摧殘,不少古宅已雜草叢生,十分荒涼,有些小巷野生植物甚至高達2米多。拍攝起來別有一番味道,有一種悽美的感覺。而保護和修繕這批古建築,已刻不容緩。
黎邊新村的雛形是從1992年開始形成的。這個以書香聞名的古村在時代大潮的涌動中,改變了原有讀書問仕的單一選擇,村里人更多地把目光瞄準了商海。從18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部分村民洗腳上田從事建材的運輸,村民的運輸車輛有40多輛;同時,這個盛產礦石的小村又多了一批維修礦山機械的師傅……靠著這些謀生技能,村里一些人率先富起來,有三戶人家在村頭這一邊建起了三棟樓房,拉開了新村建設的序幕。
非常值得稱道的是,深受古村古建築薰陶的黎邊人表現出超前的眼光,大手筆請南海規劃院幫忙設計新村。於是,這個現有310人的村莊建起了一個由十六條巷組成、每條巷建六棟新房的現代新村。置身其中,整個新村整齊劃一、錯落有致,幾乎家家戶戶的門前都種有綠樹與鮮花,既延續了古村的原生態,又多了城居的風韻。
為了讓村民有一個現代化的活動場所,黎邊村還投入70多萬元,在新村修建以黎氏始祖命名的建築——崇正樓。崇正樓的修建費用來自村民捐款加上村民小組的集體收入,把祠堂、文化室、休閒娛樂室的功能融合在一起,現在已經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熱門場所。
黎照寰的故居是其父輩留下的一間祖屋,面積約100平方米,是典型的嶺南梳式青磚鑊耳屋,距2000年已超過200年歷史。

主要景點

黎氏宗祠
晚清時期,黎氏家庭曾出了兩位朝廷命官,其中第19代的黎廷桂曾被封為兩廣總督顧問、陸軍少將之職;另一位為黎湛枝,他在光緒癸卯年(即1903年)中科舉考試二甲第一名,當上了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義的老師。黎氏家族在原有住屋的基礎上修建了黎氏宗祠等,逐漸形成了一個氣勢雄偉的古建築群,依然保存完好。
黎西祠堂
黎西祠堂是典型的嶺南建築風格:正門之後,還有一道對開的實木折門,合起來像一道木屏風,這是頗具嶺南特色的屏風門。祠堂的四面是高高的圍牆,中間留出一方天井,所以雖然外面陽光燦爛,祠堂內卻很陰涼。
黎照寰故居
黎邊村在民國期間出了位名人叫黎照寰,與孫科一同留學美國,歸國後先後擔任全國工商銀行行長、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等職,門下名人輩出,被上海人尊稱為“黎南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