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投資歷史

黃金投資歷史

黃金是人類較早發現並利用的金屬,黃金作為交易媒介已有3000多年歷史。黃金在現代金融市場的角色:貨幣職能下降,在工業和高科技領域方面的套用在逐漸擴大,是全球公認有價值的流通貨幣,屬於世界性的儲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金投資歷史
  • 稱號:"金屬之王"
  • 共識:投資工具
  • 最早時間:公元560年
基本情況,發展歷程,60年代前,1960年期間,1968年期間,1969年期間,1971年期間,1973年期間,1974年期間,1975年期間,1976年期間,80年代,90年代,

基本情況

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頓森林制度終結期間,全球各個國家一直使用黃金作為單一或其中一種貨幣,國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積存黃金作為儲備的習慣。
黃金是人類較早發現並利用的金屬。由於黃金罕有、特殊和珍貴,因此有"金屬之王"的稱號,享有其它金屬品種無法比擬的盛譽,其顯赫的地位近乎永恆。正因為黃金具有這一"貴族"地位,黃金曾經是財富和華貴的象徵。隨著社會的發展,黃金的經濟地位和套用層面不斷發生變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國的國際儲備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種同時具有貨幣屬性、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的特殊商品。
全球爭相成立黃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眾多黃金的投資衍生工具和理財產品,更重要的是,黃金是最多投資者認識的投資工具。

發展歷程

60年代前

黃金作為交易媒介已有3000多年歷史。經過一段漫長時期,金本位制度逐漸確立,在1717年成為英國貨幣制度的基礎,至19世紀末期,歐洲國家已廣泛實行金本位制度。美國於1900年實行金本位制度。在國際方面,黃金可以自由進出口,用於結算國際收支差額,黃金從收支出現逆差的國家流入收支出現順差的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正式在1919年停止實行金本位制度,但於1926年恢復使用金磚本位制度。而踏入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處於動盪時期,迫使大部分國家放棄以黃金兌換貨幣的制度,只允許中央銀行及各國政府之間進行黃金交易活動。在此情況下,形成了美元兌換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聯邦儲備局兌換黃金。國際間在1934年簽署了布雷頓森林協定,確認了這個制度,並一直實行至1971年。193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將聯邦儲備局買賣黃金的官價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聯幫儲備局與歐洲的中央銀行一直致力維持這個兌換價至1968年。

1960年期間

由於利伯維爾場對黃金作為製造首飾及投資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國連同英國、比利時、法國、義大利、荷蘭、西德及瑞士成立黃金總庫,希望把黃金市價保持在接近官價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這個新機構實際上是外匯穩定基金的擴展,使財政部在必要時可增加黃金的供應量來壓抑利伯維爾場的金價。

1968年期間

由於國際貨幣市場呈現不穩及美國陷入越戰而導致美元備受壓力,帶動全球黃金投機活動不斷增加。在此情況下,各國的中央銀行暫停黃金總庫的運作,而倫敦金市亦停市兩星期。倫敦金市停業期間,瑞士信貸銀行、瑞士銀行及瑞士聯合銀行在蘇黎世成立金庫,進行黃金買賣,南非開始通過蘇黎世金庫定期沽售黃金。黃金雙價制開始推行,將私人及官方黃金買賣劃分在兩個不同的市場進行。

1969年期間

新加坡開放黃金市場予非當地居民。美國解除對1934年前鑄造的金幣的限制。

1971年期間

蘇聯自1966年停止出售黃金予倫敦後,首次恢復向倫敦售金。 美國宣布暫停以美元兌換黃金。 美國總統尼克森在艾高連會議上,同意將美元貶值7.89%。十大工業國組織同意美元貶值,把黃金的新官價定為每盎司38美元,上下限波幅不超過2.25%。

1973年期間

日本開放黃金進口。
美元第二次貶值,黃金的官價定為每盎司42.2222美元。
新加坡開放黃金市場予當地居民。

1974年期間

香港自1972年英鎊區解體後,開始發展黃金市場。 歐洲共同體財長達成宰斯特協定,各國中央銀行可按市場價互相買賣黃金。 例如中央銀行從利伯維爾場購入黃金,其數量不得用作增加中央銀行的淨持金量。十國外長同意中央銀行可用其黃金儲備,按市場計算作為外債的擔保。美國總統福特及法國總統狄斯唐同意中央銀行可按市價重估其黃金儲備。

1975年期間

美國開放黃金市場。美國財政部拍賣250萬盎司黃金。英國暫停輸入於1837年後發行的金幣,包括富格林金幣。十國組織同意國際結算銀行可參與國際貨幣基金會的拍賣。國際貨幣基金會成員達成協定,取消黃金官價制度,並以每盎司42.222 2美元的價格,將一半黃金歸各成員,同時協定中央銀行可在利伯維爾場買賣黃金,而國際貨幣基金會拍賣其六分之一的黃金儲備,所得收入用以援助落後國家。

1976年期間

十國組織同意在國際貨幣基金會修訂組織章程前,不會在利伯維爾場購入黃金,但同意國際結算銀行可代其購入黃金。德國及瑞士批出2.50億美元的信貸予義大利,以黃金作抵押。南非宣布以500萬盎司黃金作擔保,獲得外國貸款。國際貨幣基金會開始每月拍賣黃金,為期4年,共拍賣黃金2500萬盎司,另外會把2500萬盎歸還成員國。

80年代

1980年金價創歷史新高,升至每盎司850美元,至1985年則跌至每盎司284美元低位。80年代黃金買賣活動大幅下降,但實金購買量持續增長,尤其以亞洲地區為甚。目前世界主要黃金市場繼續維持這種市場狀況。各國央行及政府當局在80年代及90年代均有購買或沽售黃金。國際貨幣基金會(全部成員國)黃金持有量於1995年2月底為9.051億盎司。

90年代

從1994年至1996年間,黃金價格並沒有大波動。由1996年到1999年,價格開始下滑至250美元。此外,投資氣氛淡靜,亦導致金幣及金條囤積需求下降。同時造成在1995年,歐洲及北美等地區的投資轉向,致使1996年的交投量下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