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泗浦(底蘊豐厚的古文化遺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實際上,黃泗浦之所以在晉唐時期就是一個重要出海港口,之所以能夠成為鑑真和尚第六次東渡的成功起航地,除了港口的地理位置以及所依託的慶安古鎮和尊勝禪院外,還離不開黃泗浦周邊地區古老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泗浦
  • 晉唐時期:重要出海港口
  • 位置:優越
  • 文化底蘊:古老而豐厚
1985年,距黃泗浦約1公里的鹿苑徐家灣,發現了一處古遺址。經蘇州和張家港考古專家聯合發掘,確認這一遺址為距今5500年的新石器時期遺址。遺址總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發現古墓葬13座、灰坑18處、房基3座以及水井、水溝、灶台等。出土文物有280多件,其中墓葬出土文物166件,探方出土文物103件,採集文物20多件。出土文物中有錛、斧、鉞、刀、鑿、耘田器、石球、箭鏃、紡輪等石器,有璜、玦、管、耳墜等玉器,有豆、罐、鼎、壺、杯等陶器,還有彩繪石球(石彈)、彩繪石鏃各一件,並發現紅燒土、獸骨、稻穀等,可謂琳琅滿目,內涵豐富。
徐家灣遺址的發現,在當時產生轟動效應,很快引起考古專家的極大關注。經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地質礦產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地層古生物研究室分別進行C14測定和孢粉化驗分析,確定徐家灣遺址距今約5500年左右,屬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類型。遺址還出土了14顆稻穀,引起浙江農業大學游修齡教授濃厚興趣,他對這些稻穀進行了仔細的化驗分析,鑑定其中有秈稻5顆,占35.72%;粳稻9顆,占64.28%。徐家灣遺址中這種秈粳型稻穀並存的現象,同崧澤、羅家角等遺址相似。說明早在5500多年前,這裡就基本完成了從“野生稻”到“秈稻”再到“粳稻”的進化過程,是原始稻作文化重要地區之一,是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發祥地。
1985年11月,中國第四紀海岸線研究會與江蘇省考古學會聯合召開學術年會,4位學部委員和160多名專家學者專程到徐家灣遺址實地考察,並得出如下結論:由於徐家灣遺址的發現,原定的5000年前古海岸線位置需要重新劃定。原來,學術界一直認為古海岸線的南岸在江陰顧山一線,顧山以北即是汪洋大海。徐家灣遺址的發現推翻了原有結論,古海岸線應從顧山向北推移10多公里,在今鹿苑、乘航、楊舍一線,亦即黃泗浦出海口周邊地區。
除了徐家灣遺址,在黃泗浦周圍5公里範圍內還先後發現距今四五千年歷史的許莊遺址和蔡墩遺址,這兩個遺址同樣內涵豐富,具有重要考古價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黃泗浦周邊地區不僅有新石器時期遺址,還先後發現了極具文化內涵、富有特色的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的吳文化遺址。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張家港境內先後發掘出多座漢代至南北朝時期的古墓葬。這些古墓葬有相當一部分就在黃泗浦附近的鹿苑、塘橋一帶。在這些古墓葬中出土了不少春秋戰國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有:春秋時期的青銅蒸器,出土於黃泗浦南3公里處河陽山,這是貴族家庭蒸飯的器物,器物表面雕刻的文飾精細,所繪草原放牧圖場面壯闊,動物形象逼真,類似器物迄今為止全國僅見兩件;春秋時期宮廷樂器青銅勾鑃,出土於黃泗浦東南2公里處蔡舍村,勾鑃表面原有32個字,後被鑿掉,留下明顯痕跡,這種鑿掉銘文的現象引起考古專家的注意;春秋時期的青銅矛頭一對,出土於河陽山,均製作精良,文飾別致,屬王公貴族使用的武器;漢代的口含玉蟬,出土於黃泗浦南5公里處港口磚瓦廠,呈翠綠色,雙面雕刻,刀法嫻熟,是典型的漢代玉雕“漢八刀”工藝代表作。尤其令人矚目的是,在黃泗浦南1公里處徐家灣出土的戰國時期文物角容器,竟重達9公斤,青銅質,方口,上大下小,形似靴,器表有密文圖案,這一器物的發現引起考古泰斗郭沫若的重視,認為該物是戰國時期宮內盛酒之物,名曰“角容器”。江蘇省文物部門後來鑑定為戰國時期古銅車馬之“軒轅”,將其存放於南京博物院。對於“角容器”的製作年代,專家並無不同意見,但對於“角容器”的性質和用途,學術界仍在探討之中。
從新石器時期的徐家灣遺址,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吳文化遺址,再到晉唐時期的黃泗浦海港文化遺址,無不證明了一個毋容置疑的史實:黃泗浦是一處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港口,它作為鑑真第六次東渡成功的起航地,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實屬古往今來當之無愧的成功福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