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石

黃帝石,歷史地名。廣東省鶴山市宅梧鎮白水帶村委會轄下的一個自然村。距宅梧鎮區10.5千米。位於彩虹嶺西山腰。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廖、陳兩姓自惠州遷此植茶,建村聚居,分廖屋和陳屋兩村,面積0.6平方千米,是鶴山市地勢最高的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帝石
  • 地點:廣東省鶴山市宅梧鎮
  • 面積:0.6平方千米
  • 類型:懷舊和避暑的好地方
村舍為泥牆瓦房,村民操客家方言。鶴山建縣後,為方便雙橋都人來往邑城,縮短行程而“捐金錢,募壯丁,從山徑中剗削平坦,就其勢之折旋而為路”。此為彩虹古道。因村北有一山石似人橫臥於地,鶴山首任縣令黃大鵬題“橫地”二字於石上,村名從之,稱橫地石。客家方言“橫地”與“黃帝”音近,故雅稱黃帝石。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黃帝石是共產黨游擊部隊的堡壘村。1959年11月12日被廣東省政府定為革命老區棗抗日游擊根據地。1978年前全村人口70人,以種茶為主,兼牧牛、採藥、養蜂、捕獵。登山進村,爬“彩虹古道”,需2小時。村民生產、生活極為不便。部分村民遷往白水帶、宅梧鎮區定居,尚有4戶村民也於1999年在政府的幫助下全部遷到白水帶或鎮區定居。黃帝石青山常綠,溪水長流,層林疊翠、怪石奇布,鳥鳴不息,彩虹常現,雲霧繚繞,景色宜人。是旅遊、狩獵,懷舊和避暑的好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