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帶村

白水帶村

白水帶,在宅梧鎮區東北10.4公里處,北與高明市接壤。建於皂幕山西麓山(土名)腳,以本地懸崖溪水奔流萬丈如白帶狀,因此貌定村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水帶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
  • 郵政區碼:529733
  • 地理位置:宅梧鎮區東北10.4公里處
  • 面積:31平方公里
  • 人口:3957
  • 方言:客家話
  • 著名景點:羅漢尖,黃帝石,十二龜,石門潭,大馬山
  • 車牌代碼:粵J
轄下自然村,面積,經濟作物,歷史沿革,基礎設施,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轄下自然村

現轄紅環、竹坑、石門等16條自然村和一個圩。各自然村聚落分布各山丘坡上或山坑間,呈點狀。

面積

總人口3957人。耕地3026畝,其中水田2561.72畝,旱地179畝,魚塘285畝。

經濟作物

主種水稻與茶,兼種花生、木薯。特產“白水帶茶”,以茶條細,茶葉芳香,質優而素負盛名。多植松、杉,部分已成材。辦有水力發電廠、木廠等。

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1910)建圩,1904年圩遷現址。一條“丁”字狀街道,為磚瓦結構平房。

基礎設施

商店30餘間,設有糧站、供銷社、醫療診所。有華僑中學(國中)、國小、幼稚園各1所。宅(梧)楊(梅)公路從圩中通過。抗日戰爭時期,此間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粵中縱隊活動根據地之一,屬革命老區。另外,由於地理環境所限(山多田少),出現一批僑工在外漂泊的歷史現象。多旅居美國、智利、秘魯等國,堪算我鎮最多華僑的一鄉。交通方便,公路可通沙坪鎮及高明等市縣。

歷史文化

清宣統二年(1910)建圩,1904年圩遷現址。一條“丁”字狀街道,為磚瓦結構平房。

風景名勝

雲山獨秀羅漢尖
羅漢尖又名“羅漢尖山峰”,屬皂幕山脈中南段派生,西向延伸,山體面西南,獨峰高國、四百一十二米,面積約三百多畝。側有將軍山並峙,稍矮,且植被濃密,為交椅山所掩映。唯羅漢尖獨峰高出,植被較稀疏,其山體均由岩石組成,整座山岩石裸露。
遠望,銀光閃耀,酷似金屬筆尖直插雲端,是鶴山雙都、開平、台山、恩平等地較為挺拔的山峰;近看,山腰間有觀音坐蓮、美女吊花燈、烏鴉落洋、一線天、石龍床、石印、墨硯、石蟾蜍、石公雞等景點。
山頂有二級平台,面積均約十五平方米,曾有廟宇供人上香,可惜於“文革”時期被毀,一九八八年得獲重修。羅漢尖上有畝余耕地,歷來種植紅煙,因每株煙中有斑痕似羅漢腳印,故名“羅漢煙”,歷來為送禮上品。
羅漢尖是鶴山舊八景之一,有關的詩文、故事、傳說頗多有“羅漢尖峰排筆陣”、“彩虹羅漢山川秀”、“尖峰羅漢秀雲山”等名句流傳,為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作對象,是舊社會久旱求雨之所,逢年過節祭拜,尤以重陽登高時遊人最盛。
皇帝石
鶴山最高村落黃帝石村又稱彩虹嶺村,隸屬宅梧鎮白水帶管理區,距宅梧鎮區10.5公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廖、陳兩姓自惠州遷此植茶,聚居在皂幕山彩虹嶺西山腰間,漸成村落,呈梯狀,分廖屋和陳屋兩村,面積0.6平方公里,是鶴山市地勢最高的村落。村舍為泥舂瓦平房,村民操客家方言;村民以勤勞向義而著稱。
此村初引“彩虹嶺(山名)”為村名。因村北有一山石似人橫臥于山洞中,鶴山首任縣令黃大鵬題“橫地”二字於石上,村名從之,稱“橫地石”。方言“橫地”與‘黃帝’音近,故雅稱“黃帝石”。
1978年前全村人口共70人,以種茶為主,兼牧牛、種果及採藥。1994年前,村民部分遷至白水帶、宅梧鎮區等地定居,從事打工或經商。留村的村民仍以種茶、種豆、種果和養兔、養蜂、捕獵為生。
村旁有鶴山舊八景之一的“彩虹古道”經過。登山進村,爬羊腸古道,攀山間陡路,足兩個小時。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我部隊的堡壘村,有陳大娘等堡壘戶。1959年11月12日被廣東省政府定為革命老區——抗日游擊根據地。近年,不少革命前輩從各地來慰問和敘舊。
此間青山常綠,溪水長流,層林疊翠,怪石奇布,鳥鳴不息,彩虹常現,雲霧繚繞,景色宜人。重陽佳節,人們登山怡情,絡繹不絕。即將動工的“彩虹隧道“從那兒經過,更增加其神奇景觀。此地是旅遊、遊獵、懷舊和避暑的好去處。
十二龜
十二龜占地6.5平方公里,以丘陵地貌為主,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內有小溪、瀑布,美不勝收,是珠三角少有的天然大氧吧。據介紹,這些都屬於皂幕山系,且交通方便,距離廣東省最長公路隧道——彩虹嶺隧道口3000米,距離廣州、中山、佛山相距約30分鐘車程,距離325國道、中江高速、佛開高速不到15分鐘車程。 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不斷增長,對精神和物質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加上現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鎮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追求高尚、健康、舒適、回歸大自然已成為當代人們生活的主流和發展方向,多層次內涵的休閒旅遊度假正成為人們追求的新生活方式。
樾蔭亭
樾蔭亭,建造在彩虹嶺東麓、由鶴城攀登彩虹嶺到白水帶的必經之路上。
清朝同治年間建有茶亭,民國初年由白水帶的華僑捐資再建新亭。
亭柱有一副對聯:“臨風落丈青松晚,越嶺登山移步難”,描寫彩虹山道的險峻。
聯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客家史專家賴際熙。他是增城客家人,晚清翰林,民國香港大學教授,香港崇正總會創始人和首任會長。他怎么會給彩虹嶺的一個茶亭題聯呢?
相傳在民國初年,雁咀村有曾氏兄弟在香港開茶莊,結識了賴際熙,邀請他來雁咀村作客,並去石門村探訪賴氏宗親。他登上茶亭時,已是下午四五點鐘了,太陽開始下山,他也走累了,於是即興吟了上述的那副對聯,並給該亭取名樾蔭亭。
曾氏兄弟馬上發動華僑、香港同胞捐資建造了樾蔭亭,把這副對聯刻在亭柱上。行人往來必然在此歇腳。那時正是茶貴米平的年代,種茶收入好。有人就在亭柱上再題一聯:“年過月過日子易過,出山入山不如耕山”。
到了民國三十二年廣東大災荒,茶平米貴,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於是又有人改作了一副對聯:“年過月過日子難過,出門入門賒借無門”。
可惜樾蔭亭早已傾頹,聯文也不知下落;但亭址今已成為一個地名,叫茶亭頂,仍是登山人的歇腳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