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砣

麻砣又稱“績麻砣”、“麻鼓”,是古代婦女績麻用的工具。

將經過浸泡的苧麻剝下麻皮,用麻刀刮掉硬質木皮(刮青),獲得生麻。將生麻再泡在水裡脫膠變軟,曬乾後,要將麻皮一絲絲分細。準備分細,準備捻麻線、織紗的過程即為績麻。在將麻皮分細的時候,需要用工具將麻皮壓住,這個壓麻皮的工具就是麻砣。麻砣的重量,要剛好可以方便地抽出麻絲。我國很早就有績麻的記載,《詩·陳風·東門之粉》:“不績其麻,市也婆娑。”《國語·魯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使用麻砣的歷史可能還要早。麻砣一般用木、石、陶、瓷製作,有扇形、鼓形、方形等多種。常用浮雕、圓雕、文字、繪畫裝飾,如花草、龍鳳、蹲獅、麋鹿、猿猴等表示民俗、吉祥的圖案。其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個存放草灰的凹窩,稱“灰塘”.因績麻時,要不時沾點草灰增加手指的摩擦力。目前因資料缺乏,陶瓷麻砣始於何時還難以考證,但直至20世紀70年代以前湖南一帶還在使用。所見陶瓷麻砣多為圓鼓形,陶質多浮雕,瓷質多繪畫。瓷製麻砣常見青花和粉彩器,單色釉少見。直徑大約八至十五厘米,高五厘米左右。即為績麻。在將麻皮壓住,這個重量,要剛好可擾有績麻的記載,績其麻,市也婆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使用麻砣的歷史可能還要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