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寨村委會

麻栗寨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6.00公里, 國土面積13.11平方公里,海拔1606.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146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2130.00畝,其中人均耕地1.34畝;有林地5504.00畝。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36戶,有鄉村人口1630人,其中農業人口1548人,勞動力7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97人。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16.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01.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205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305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7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9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砂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6.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52.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3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0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16.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0.49萬元,畜牧業收入28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07頭,肉牛56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15.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7.00萬元, 工資性收入5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0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5.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0人 ,在省內務工65人,到省外務工1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麻栗寨村委會
  • 面積:13.11平方公里
  • 人口:1630人
  • 海拔:1606.00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麻栗寨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6.00公里, 國土面積13.11平方公里,海拔1606.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146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2130.00畝,其中人均耕地1.34畝;有林地5504.00畝。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34戶,有鄉村人口1662人,其中農業人口1361人,勞動力56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53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72.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9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水稻,疏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開順村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布於西河,南橋,西莊,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國家投入近二百萬元,為民眾購置的蔬菜大棚鋼架使我村的蔬菜生產上台階,成規模,現己成為大城關蔬菜生產基地。境內豐富的黃沙資源為大城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以水稻,蔬菜,瓜果,蠶桑種植,批發零售,木材收購,加工及外出務工為開順經濟發展主產業的今天,村兩委正在以穩健的步伐引領全體村民向小康生活邁進。
規劃在建的近10000平方米農貿市場必將成為開順經濟發展的助推劑,匯各路貿易,納八方之財。它的建成與投入使用將會使開順村民的收入再上一個新台階。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30.00畝(其中:田300.00畝,地1830.00畝),人均耕地1.3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550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5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1畝,主要種植桔子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0588.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226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334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34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34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砂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6.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52.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3年底,有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儘快發揮效益。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72.7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86.78萬元,畜牧業收入306.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154頭,肉牛69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1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7.00萬元, 工資性收入5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9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9.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5人 ,在省內務工60人,到省外務工1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36戶,共鄉村人口1630人,其中男性726人,女性904人。其中農業人口1548人,勞動力790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5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麻栗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小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16.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63人,中學生3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5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10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75.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46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00萬元,有固定資產8.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79人,黨員中男黨員69人,女黨員10人。 團員220人。
農村基層組織的組成
農村基層組織,包括設在鎮(辦事處)和村一級的各種組織,主要是指村級組織。包括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和其它組織三個方面,主要有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團支部、村婦代會、村民兵連及“兩新”組織(“新的經濟組織”和“新的社會組織“)。由此可知,農村基層組織涵蓋了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
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是基層黨組織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關鍵在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戰鬥堡壘,是領導農民民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決定了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有組織的統一整體,它是由黨的中央、地方和基層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其中,黨的中央組織是黨的首腦和核心,黨的地方組織是連線中央和基層的中間環節,而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礎。農村基層組織更是這基礎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到2008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7593.1萬名,現有基層組織371.8萬個,而全國34324個鄉鎮中,34321個鄉鎮建立了黨組織。60.6萬個建制村中,60.5萬個建制村建立了黨組織,占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建制村總數的99.98%。正是這些農村基層組織,成為黨組織發展壯大從而服務於廣大農民的堅實的基礎。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用於灌溉的河水被礦山用的污水嚴重污染,農民種植業收入大幅度下降,長期得不到協調,2、交通不便,農產品難以外銷。3、技術落後,經營粗放。4、信息閉塞,對外面的情況難以了解。5、基礎設施差。6、民眾思想落後,民眾素質低,難以接受新技術,對公益事業冷淡。7、經濟發展滯後,沒有合適的發展項目。8、農業主品信息缺乏,農產品銷售困難。9、缺乏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10、農業生產成本過高。。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希望上級政府多支持,修好道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2、對農民民眾進行技術教育和培訓。3、引進外資,發展本村經濟林果產業。4、加強技術宣傳、知識培訓。5、提高人民民眾思想素質覺悟。6、搞好農田水利建設和道路建設。7、搞好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8、加強教育投入,重點在九年義務教育,確保國小、國中入學率達100%。9、加大投入,建設好道路,引進資金髮展蔬菜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