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工具(英文版)

麥肯錫工具(英文版)

本書作者介紹了麥肯錫的工作技巧,在本書中,作者介紹了麥肯錫如何開展和運作具體的項目。本書在理論上著墨不多,而是把重點放在行動上,在每一章中,作者都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圍繞焦點小組的問題解決方案展開,並對關鍵概念最了簡潔的討論。

基本介紹

  • 書名:麥肯錫工具(英文版)
  • 作者:[美]保羅·弗里嘉(Paul N. Friga)
  • ISBN:978-7-111-55483-7
  • 頁數:272頁
  • 定價:45.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1
  • 開本:16開
目錄,CONTENTS,總序,前言,作者簡介,

目錄

總序(楊斌博士 清華經管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
前言
引言 / 1
上篇 TEAM
第 1 章 交流 / 11
概念 / 11
執行規則 / 12
規則一:溝通不息 / 13
規則二:用心傾聽 / 14
規則三:人事分離 / 15
操作攻略 / 16
實戰故事 / 17
案例研究 / 24
第2章 評價 / 29
概念 / 29
執行規則 / 31
規則一:討論團隊協作狀態 / 31
規則二:確定期望與監控完成情況 / 32
規則三:明確個人發展目標並相應調整工作計畫 / 33
操作攻略 / 36
實戰故事 / 36
案例研究 / 43
第 3 章 協助 / 47
概念 / 47
執行規則 / 49
規則一:充分利用專長 / 40
規則二:各司其職 / 51
規則三:實時反饋 / 52
操作攻略 / 54
實戰故事 / 55
案例研究 / 62
第 4 章 激勵 / 67
概念 / 67
執行規則 / 68
規則一:確定個性化激勵因素 / 68
規則二:積極正面影響團隊成員 / 71
規則三:慶祝成就 / 73
操作攻略 / 74
實戰故事 / 75
案例研究 / 79
下篇 FOCUS
第 5 章 界定 / 87
概念 / 87
執行規則 / 89
規則一:明確關鍵問題 / 89
規則二:創建議題樹 / 91
規則三:形成基本假設 / 95
操作攻略 / 97
實戰故事 / 97
案例研究 / 102
第 6 章 分工 / 109
概念 / 109
執行規則 / 110
規則一:構建總體流程圖 / 111
規則二:制訂內容計畫以檢驗假設 / 112
規則三:設計故事線索 / 113
操作攻略 / 114
實戰故事 / 115
案例研究 / 122
第 7 章 收集 / 127
概念 / 127
執行規則 / 128
規則一:通過“草圖”呈現必要數據 / 128
規則二:進行針對性的訪談 / 132
規則三:收集第三方數據 / 132
操作攻略 / 134
實戰故事 / 135
案例研究 / 140
第 8 章 解讀 / 147
概念 / 147
執行規則 / 148
規則一:明確“so what” / 148
規則二:理清對項目相關方面的啟示 / 149
規則三:記錄所有圖表中的核心見解 / 150
操作攻略 / 152
實戰故事 / 152
案例研究 / 155
第 9 章 提煉 / 161
概念 / 161
執行規則 / 162
規則一:獲取意見,確保認可 / 162
規則二:提供具體的改進建議 / 164
規則三:講述一個好故事 / 165
操作攻略 / 168
實戰故事 / 169
案例研究 / 174
後記 / 223
索引 / 239

CONTENTS

Foreword
Preface
Introduction
1
PART 1 TEAM
CHAPTER 1: Talk 11
Concept 11
Rules of Engagement 12
Rule 1: Communicate Constantly 13
Rule 2: Listen Attentively 14
Rule 3: Separate Issues from People 15
Operating Tactics 16
Stories from the Field 17
Case Study 24
CHAPTER 2: Evaluate 29
Concept 29
Rules of Engagement 31
Rule 1: Discuss Team Dynamics 31
Rule 2: Set Expectations and Monitor Results 32
Rule 3: Develop and Reevaluate a Personal Plan 33
Operating Tactics 36
Stories from the Field 36
Case Study 43
CHAPTER 3: Assist 47
Concept 47
Rules of Engagement 49
Rule 1: Leverage Expertise 49
Rule 2: Keep Teammates Accountable 51
Rule 3: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52
Operating Tactics 54
Stories from the Field 55
Case Study 62
CHAPTER 4: Motivate 67
Concept 67
Rules of Engagement 68
Rule 1: Identify Unique Motivators 68
Rule 2: Positively Reinforce Teammates 71
Rule 3: Celebrate Achievements 73
Operating Tactics 74
Stories from the Field 75
Case Study 79
PART 2 FOCUS
CHAPTER 5: Frame 87
Concept 87
Rules of Engagement 8
Rule 1: Identify the Key Question 89
Rule 2: Develop the Issue Tree 91
Rule 3: Formulate Hypotheses 95
Operating Tactics 97
Stories from the Field 97
Case Study 102
CHAPTER 6: Organize 109
Concept 109
Rules of Engagement 110
Rule 1: Develop a High-Level Process Map 111
Rule 2: Create a Content Map to Test Hypotheses 112
Rule 3: Design the Story Line 113
Operating Tactics 114
Stories from the Field 115
Case Study 122
CHAPTER 7: Collect 127
Concept 127
Rules of Engagement 128
Rule 1: Design “Ghost Charts” to Exhibit Necessary Data 128
Rule 2: Conduct Meaningful Interviews 130
Rule 3: Gather Relevant Secondary Data 132
Operating Tactics 134
Stories from the Field 135
Case Study 140
CHAPTER 8: Understand 147
Concept 147
Rules of Engagement 148
Rule 1: Identify the “So What(s)” 148
Rule 2: Think Through the Implications for All Constituents 149
Rule 3: Document the Key Insight on All Charts 150
Operating Tactics 152
Stories from the Field 152
Case Study 155
CHAPTER 9: Synthesize 161
Concept 161
Rules of Engagement 162
Rule 1: Obtain Input and Ensure “Buy-in” from the Client 162
Rule 2: Offer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164
Rule 3: Tell a Good Story 165
Operating Tactics 168
Stories from the Field 169
Case Study 174
Afterword 223
Business School Applications 223
Consulting Firm Applications 225
Corporate Applications 226
Outcomes of the Case Study (from Tim’s Perspective) 227
Outcomes of the Case Study (from Paul’s Perspective) 229
The TEAM FOCUS Rules of Engagement 231
Index of Stories from the Field 233
List of Illustrations 237
Index 239

總序

麥肯錫並不神秘,方法論鑄就神奇
擺在你面前的這三本以麥肯錫命名的書—《麥肯錫方法》《麥肯錫意識》《麥肯錫工具》,絕對談不上是名著,兩位作者也不是什麼大牛,它們在美國一再出版並極受歡迎,在我看來,既是因為書名中包含著世界頂級管理諮詢品牌“麥肯錫”,更是因為三本書都緊扣“解決問題”這個在職場或者更大範圍的人生的關鍵焦點。作者提供給你的,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和炫耀,不是在今天的書榜上有點兒泛濫的煽情與勵志,也沒有打算幫助你補充什麼缺失的領域知識(這些永遠都補不完、學不夠),而是希望你通過較為系統的學和練之後能夠以某種方式“洗心革面,重新做事”,掌握這種“麥肯錫”的或者“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論。作者的寫作初衷,就是想把麥肯錫的幾招“看家本事”說與外人家,惠及普天下。
說到看家本事,15年來,我常常驚詫於學院裡的一些師弟、師妹或者學生小子,青蔥年少,搖身一變就成了麥肯錫公司的大牌顧問,往來盡高管,談笑超自信。吃了什麼靈丹妙藥,還是誰點化了他們?認真想想,找到了一條原因:也許是因為這些優秀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本身素質夠格,一旦加入這個強勢品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靠著公司積累了數十年的行業知識庫,並不斷有成熟的合伙人或者資深經理從旁教授,說話辦事靠譜起來也是應該。但是接觸麥肯錫和其他領先管理諮詢公司多了,卻發現,除了洗臉(印上麥肯錫這個卓越品牌)這一過程之外,還有其他原因不可小覷,甚至需要大書特書,就是他們進去後還有重要的四洗:洗心、洗腦、洗手、洗腳。
洗心,說的是受到麥肯錫文化的薰陶,對於專業服務和幫助企業的理解與承諾,在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過程中,積極地影響(改變)商業實踐。關於這一點,《麥肯錫傳奇》一書給出了極好的詮釋,從這家公司的奠基者馬文·鮑爾追求完美締造卓越的傳奇一生,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麥肯錫公司的精神實質,甚至更廣義地,讓所有這些從事專業服務的同仁,都保持著一種謙卑和敬畏。《麥肯錫傳奇》也是我們的“麥肯錫學院”叢書之四,儘管不是接下來我們所說的這兩位作者的作品。
洗心費時費力,也並不是總能成功。有些離開麥肯錫的人,是因為始終不能脫胎換骨似的被這樣一種很強勢的文化所命中,以其作為自己的信仰。難說好壞,不適便是。但是,離開麥肯錫的人,甚至那些成為大公司掌舵者、拯救者(這種說法太誇大個體英雄,此處只是從俗)的麥肯錫校友,除了麥肯錫精神、文化和價值觀對他們的影響讓他們與眾不同之外(請參閱“麥肯錫學院”叢書之五:《麥肯錫製造》),還有很重要的一條,便是他們的工作方式、運作方式、合作方式,甚至生活中的勞作方式、動作方式,都被他們曾經服務過的這家公司“定型”(shape)過了。而這個定型過程,靠的是洗腦、洗手、洗腳,改變的則是意識、方法和工具。
所謂的“洗腦”,說的是《麥肯錫意識》,怎樣從思維方式上,真正成為一個團隊合作的、面向對象(也許是客戶)的、強調改善與結果的解決問題者?而洗手—《麥肯錫方法》,實際上是這三本中最先問世並一炮打紅的暢銷書,強調的是一些不管在什麼工作環境下,都可以更為有效解決問題的技巧性很強的工作方式、小竅門,不過小竅門卻能派上大用場。最後說說洗腳—《麥肯錫工具》,這最新的一本,想從更有研究和證據的角度,把這些方法、打法、套路上升為方法論、工具箱、武器庫,是對那些更尊重邏輯尋求道理的學習者、閱讀者的一個深入滿足。這三洗,骨子裡高度一致,就是要你變得“訓練有素、行動得法”。如果說三本書兜售、傳播的到底是什麼,平俗一些說,我們平時喜歡誇別人說話辦事“靠譜”“上道”“挺是那么回事兒”,這三本書就是靠譜的“譜”、上道的“道”和挺是那么回事兒的“那么回事兒”。所以,認真學習和掌握了這些,你就能成為一個總是被那些讚譽圍繞的人了,即使你不是也不打算成為一個諮詢顧問,即使你是個熱衷學習管理的藍領師傅或者掌權主婦。
所以,麥肯錫或者很多其他的大公司在面試新人時,並不特別著眼於你已有的知識積累(背書考試的成果),更看中的是你所表現出的意識、方法和工具,儘管樸拙,但本質上是否符合這樣一套規範的、以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思考為基礎的、邏輯自洽行之有效的系統要求,或者有沒有素質能夠修煉並掌握這樣一套方法論!儘管一切都能學,都不晚,但是掌握這些本領,你確實還有一個很大的敵人:你自己、過去的你,你過去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和習慣。在我看來,這套方法論中,重視“漁”超過“魚”;重視“學會學習”而不是“知識學習”;重視“嚴密假設小心求證”而不是“天馬行空拍腦袋”;重視“團隊一體”而不是“我的地盤我做主”。你也許不喜歡,覺得束縛而不夠舒服,覺得囉唆而不夠痛快,那只能說明,它們不是說給你聽、寫給你用的,但是許多年的實踐證明,這套法子很靈。
千萬不要誤解,認為只有將來要從事諮詢工作的人才有必要閱讀和學習。在今天許多學校開始考慮改革傳統的MBA教學過程,增加更多的軟技能和整合實踐學習的求索,我認為這三本書有很好的讀者群體:在入學導向周里,整合實踐學習和軟技能培訓(包括溝通、思維、團隊訓練)中的MBA同學。在這些課程中,很想較為系統地做些“雙基”訓練,幫你養成些對未來MBA學習和管理生涯長久有用的思維和行動習慣,從這個意義上看,這幾本書蠻適合做訓練導引和參考手冊。儘管三本書不需要都仔細讀(必須承認,三本書中有不少重疊的冗餘之處,也有一些過於理論的部分會讓著重“拿來用”的學習者讀得很累),你可以看看風格,讀兩頁後看看哪本更適合你:是更偏理論些,還是更偏操作些,抑或是二者得兼。如果這些課程的老師願意選取書中的一些片段直接指點給學生,當然會省事,但是要小心,尊重它的整體性。
熟悉諮詢行業的讀者一定會發現,正如諮詢顧問講事時的習慣一樣,這幾本書,邏輯性強,但有點兒“乾”,很多讀者第一遍看去,難免會有點兒雲裡霧裡,迷失在概念叢林,但只要你耐著性子看,過了那道坎兒,就是跟你過去自由自在幹活相比要開始“事事兒”起來的那道坎兒,這套說法和做法往往就會深得你心了。當然,還反映出你的個人價值觀與麥肯錫文化的融合度,因為每個做法的背後,仍是“崇尚理性、講究服務、持續提高”的文化。不舒服,請堅持再試;吐之前,別輕易放棄。總之,你得有點兒執著,才能享受這頓盛宴。
最不該讀這書的人,嗯,大概就是麥肯錫公司的顧問了。你們的評價大都會覺得這書有些小兒科,寫書的人有點兒拿麥肯錫做招牌,以及這些東西還算不上絕學,等等。嗯,八根指頭同意。好在,書確實並不是給在麥肯錫工作甚至想去麥肯錫工作的人寫的。你們該追求的,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而書的大部分目標讀者,都是先要手上拿起這么一把趁手的“傢伙”,披荊斬棘,壯壯聲勢的。比起市面上那么多的戰略啊、整合啊、重組啊之類的“武穆遺書”類型的兵法奇著,年輕的管理學習者,最好還是敬而遠之為妙,咱們需要把軍體拳和太極劍先練熟—希望明天就貫通任督二脈純屬做夢,咱們必須得從入門的一招一式練起。套句2008年後流行起來的新俗話,叫作回歸基本(back to basic)。說得多好,不是初級,而是基本—最簡單的三板斧,往往關鍵時刻救命,也就是最高級的功夫!
也許有一天,作為這幾本書受益者的你,歷練多年,無論言談與邏輯的縝密,還是選擇與決策的嚴謹,居然會被人譏笑:“大哥(或美女),咱別這么麥肯錫好不好!”呵呵,也許正說明你作為一個麥肯錫的門外漢,經過了這難得的“麥肯錫學院”的修煉,掌握了麥式基本功幾許。別驕傲,還不夠。除了鍛鍊方法,還要淬鍊心法。作者在頭兩本書里特別愛舉一位“麥肯錫校友”、曾任安然公司的CEO斯基林為正面案例—安然的崛起和墜落他都有重要干係。這絕不意味著這幾本書錯了,而是需要你洞察其局限。劍法高超者,卻因為害人與救人的分別,分別成就“惡”與“俠”。華山派出了岳不群,並非功夫本身的錯,而是要參透“功夫只是功夫,功夫仍是功夫”的辯證玄機。
我之所以想給這幾本書做推薦,並不是衝著麥肯錫的名頭。相反地,倒是書中處處流露出的“麥肯錫並不神秘,方法論鑄就神奇”的平易色彩打動了我。因為“麥肯錫”三個字而買下這些書的你,一定要明白方法論才值回你花的那些銀子。看完後,千萬別迷信麥肯錫:路子對了,你也行。
楊斌 博士
清華經管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

前言

兩名特種部隊的狙擊手在雜草叢生的灌木叢中悄無聲息地向沉睡的敵人逼近,絲毫未被敵人察覺。雖然數周的地形導航訓練使得這一特殊任務猶如執行日常任務一般,但他們清楚這可不是一次演習。他們配備高清晰度夜視鏡,可以幫助他們在漆黑的夜裡清晰地看到前方100碼的目標。隊長向那名職業狙擊手(在嚴格的特種部隊課程考核中,他名列第一)低聲發出指示,同時以無線電向基地指揮官匯報。參與該行動的每個人都確切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對敵人的電台進行定位,狙擊手要分秒不差地在兩個小時後趕到指定集合地點。毫無疑問,他們的這次任務會取得成功,其自信源於數月來的體能鍛鍊和心理調適、情景模擬訓練以及數以千計特種部隊成員之前的實戰心得。
經歷數百年戰爭洗禮的軍隊已然成為許多領域的專家,而這些領域與現代企業又密切相關。許多關於領導之道(例如我曾讀過的《匈奴大帝的領導智慧》)、組織架構、戰略決策(如CEO和一些博士生戰略課程上必讀的《孫子兵法》)的書籍大都取材於這些組織。事實上,許多現代商業用語都源於軍事用語,如任務、視角、等級、戰略溝通、集中度、專業化等。其中的主要理由就在於,軍事戰術中的很多知識會對商業實戰產生積極的影響。本書旨在闡述軍事運作流程的標準概念,以及來自執行和綜合訓練的卓越經驗的寶貴价值。
詹姆斯·麥肯錫,芝加哥大學教授,於1926年創立了麥肯錫公司。經過80多年的發展,現已經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戰略諮詢公司之一。麥肯錫給諮詢業帶來了一種頗為結構化的“諮詢方法論”,並使其成為當今麥肯錫人的信仰。麥肯錫人明白,能在諮詢業獲得成功的人只會是那些運作模式與世界一流特種部隊一致的弄潮兒;他們接受過方法論的高強度訓練,重視團隊合作和執行。
本書旨在探索麥肯錫等少數頂尖諮詢公司,以及某些頂尖MBA項目是如何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問題(team problem sloving,Team PS)來卓有成效地幫助其客戶實現巨大回報的。當許多人共同參與解決某個重大議題時,就會涉及團隊協作及對問題本身的分析。
在麥肯錫公司,所有項目都需要以團隊協作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按照軍事術語,項目被稱為任務。不管名字如何,幾乎所有的重大商業決策都是由團隊來完成的。麥肯錫堪稱全球最擅長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問題的公司之一,因此公司提供的服務往往可以收取較高的費用。
本書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提供提高團隊解決問題的效率與效力的工具。本書以廣大讀者的利益為核心,突出並落實了廣泛套用於麥肯錫等諮詢公司的“特種部隊”的方法經驗。本書不以追求理論上的高深莫測為目標,相反,強調的是實戰套用,可用於指導那些面臨Team PS問題,但因忙碌而缺乏時間找到解決方案的學者、諮詢顧問和學生。
你是否參加過某個完美項目或實戰研究,而那些項目在團隊協作以及發揮個人智慧之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說實在的,我可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機會。我們都曾服務於卓越的團隊,致力於宏偉的項目,但總有地方可以改進。難道不該對解決問題的方法懷有極大的自信嗎?難道你所在的公司、組織或學校擁有能產生世界一流的高效執行力的連貫體系不是一件好事嗎?我深信本書中的攻略對於提高團隊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會有深遠的意義。
本書描述了來自以往項目的重要經驗(有好的也有壞的)以及許多來自商界和軍隊的智慧結晶。我個人在過去20年所獲得的經驗也為我完成本書提供了指導。在過去的6年裡,我一直在記錄著自己的觀點,一直在採訪專家,也一直在構思本書應當包含的概念。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取得麥肯錫等一流諮詢公司利用團隊協作成功解決問題的能力。
背 景
及時回顧總是極為有益的。我的那些有關項目管理的經驗,最早來自在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經歷。普華永道不僅讓我學到了一些經驗,還讓我目睹了一些計畫極其周密的項目(審計項目)以及一些計畫極其糟糕的項目(重組諮詢項目)。在普華永道工作6年後,我還是回到了學術界並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克南–弗拉格勒商學院獲得MBA學位。畢業之際,國際上最頂級的諮詢公司向我敞開了大門[每年的調查都顯示,因解決問題方法論(problem-solving methodlogies)而著稱的麥肯錫公司一直是MBA畢業生的首選]。
離開麥肯錫之後,渴望成為一名教授的我又回到了學術界,回到了教堂山。在攻讀博士期間(也是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我與艾森·拉塞爾(《麥肯錫方法》的作者,該書講述了麥肯錫的文化和工作技巧)合著了《麥肯錫意識》,該書呈現給讀者的是麥肯錫校友在不同機構的實踐經驗。兩本書都好評如潮,發行總量達十萬多冊,並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
博士畢業後,我在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講授戰略和管理諮詢。之後,我作為克南–弗拉格勒商學院的教授回到北卡羅來納大學。此外,我也為許多管理與諮詢類教育項目講授戰略、管理諮詢和戰略思維方面的課程。正是在此期間,對許多一流諮詢公司培訓項目的研究讓我最終構建出本書所展示的關於項目管理的理論框架。
在撰寫本書時,我想對本書和《麥肯錫意識》中所提出的觀點做進一步的闡述。其中的差異在於本書提供的是操作攻略,而這也是我堅信本書能使讀者受益的原因。雖然本書在結構上稍稍不同於《麥肯錫意識》,而且更側重於操作層面,但本書仍以《麥肯錫意識》模型所描述的同一概念為出發點(該模型以Team PS項目中常見的分析、管理以及溝通為核心)。
方 法
在我為團隊協作解決問題而創建“標準操作流程”(SOP)的過程中,始終把拿出具有高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作為首要目標。在全套SOP制定後,這些觀點通過了培訓項目、第三方調研以及與諮詢專家數百次的會談來加以驗證。設立培訓項目以便學生、老師、經理和諮詢專家的參與,而每次會議都會以成功項目管理的那些切實可行的攻略(tactics)為重點。這種方法也要求對有關項目管理、諮詢和戰略思維的書籍進行研究。與麥肯錫等一流諮詢公司現任諮詢顧問及校友之間的交流是我最寶貴的源泉,他們仔細聆聽我的觀點,與我分享他們的想法。
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穫了什麼呢?的確,我獲得了一些重要的理念。首先,這些理念並不難學,在本書中也不複雜、新奇。本書所提及的價值主張,以及促使我堅持不懈地完成本書的動力就反映在這些理念的整合、執行的側重點以及將這些理念套用於現實的活生生的案例中。此外,如果運用到項目中,那么書中的這些案例分析模板和工具可大大節約團隊的工作時間。
其次,這些理念全面貫徹的重要性。對麥肯錫以及其他機構這些年來的成功進行的分析越深入,就越會發現此類成功都源於對價值和規則不斷地清晰闡述。我在許多其他諮詢公司的討論和培訓項目中也看到過類似的理念,但這些公司幾乎沒有幾家能夠在項目管理上實現卓越(這裡指的是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比單純意義上的項目管理要寬泛),當然也沒有取得像麥肯錫那樣持久的國際影響力,畢竟麥肯錫曾為《財富》100強中的大部分企業提供過諮詢服務。將這些規則付諸實踐的核心要件之一,就是要不惜重金招聘人才,將員工領入行,對其進行“傳教”一般的培訓和輔導,並獎勵那些對麥肯錫的成功做出貢獻的員工。
最後,優秀的諮詢顧問必須知道“講故事”(story telling)的藝術並善於講故事。相比其他方法,一則精彩的故事往往有助於抓住聽眾的注意力,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有助於說服聽眾。本書所介紹的模型就體現了這一理念,而且這一理念對項目的圓滿完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書不僅介紹了專業顧問運用這些方法論的故事,還介紹了一個由MBA學員組成的團隊在一個非營利性項目中運用這些工具,記錄調查結果並講述實際項目的執行故事。我們在這個項目諮詢中不但檢驗了有關項目管理方法論中最重要的假設,也從那些以此為生的人(以及學習這門藝術的學生)那裡加以證實或證偽。接下來介紹的就是受我在麥肯錫工作經歷的啟發並經數年潛心研究而得的最新模型,我衷心希望它能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保羅·弗里嘉(Paul N. Friga)
現任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克南-弗拉格勒商學院副教授,主講管理諮詢與戰略,主要從事戰略決策、知識轉移、直覺、管理諮詢過程以及企業家精神的研究。曾任普華永道和麥肯錫的管理諮詢師,為許多組織做過諮詢項目,包括《財富》100強公司、中等規模企業、創業型企業以及大學等非營利性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