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苗族布依族鄉

麥格苗族布依族鄉

麥格苗族布依族鄉是1991年“建並撤”時,由原五里區的龍窩苗族鄉、麥西鄉和麥格苗族布依族鄉合併新建的民族鄉,位於清鎮市東北部,距城區20公里,國土面積125.13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145個村民組,人口23842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2.1%。該鄉南面的雲歸山,海拔1715米,山高、林密、景幽,古稱清鎮“八景之首”,《清鎮縣誌稿》載:“其山高聳入雲,極目百里,昕夕雲集,以是得名”。又曰:雲歸山“富礦”、“山上有泉。” 山北的麥格鄉全境為低中山槽谷地區,山地面積大,盆地、谷地少,海拔1200—1400米,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年平均氣溫13.5—14.5℃,冬暖夏涼;森林覆蓋率28%,植被多原生態,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山泉多,水質好,清涼可口;鋁、鐵、煤等礦產資源豐富,鋁礦是全國49個優質礦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麥格苗族布依族鄉 
  • 別名:麥格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政府駐地:麥格苗族布依族鄉 
  • 電話區號:0851
  • 面積:125.13平方公里
  • 人口:23842人
  • 方言:貴陽市,西南官話
  • 車牌代碼:貴A
概況,沿革,民俗活動,地理環境,經濟,基礎設施,社會事業,

概況

清鎮市轄鄉。位於市境東北部,距市區27千米。轄1個社區、27個行政村。

沿革

1953年為五里區的麥西、長沖、民政、新寨等鄉,1984年改為麥西鄉、麥格苗族布依族鄉、龍窩苗族鄉,1991年合併為麥格苗族布依族鄉。1996年,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麥格、鐘麒麟、水落洞、龍窩、下壩、小沖、龍灘河、長沖、新民、小壩、小靛山、石馬關、高田、小谷隴、新寨、大靛山、麥西、觀游院、臘腳、谷漢拜、麥冬、大麥西、新廠、谷車落、臘腮、大谷佐、周家寨27個行政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20181201:~001 210麥格社區 ~200 210麥格村 ~201 220小沖村 ~202 220龍灘河村 ~203 220鐘麒麟村 ~204 220麥冬村 ~205 220大靛山村 ~206 220小靛山村 ~207 220石馬關村 ~208 220小谷隴村 ~209 220麥西村 ~210 220大麥西村 ~211 220高田村 ~212 220新廠村 ~213 220長沖村 ~214 220觀游院村 ~215 220水落洞村 ~216 220龍窩村 ~217 220新民村 ~218 220臘腳村 ~219 220臘腮村 ~220 220新寨村 ~221 220下壩村 ~222 220大谷佐村 ~223 220小壩村 ~224 220谷當稗村 ~225 220谷車落村 ~226 220周家寨村

民俗活動

麥格鄉民風純樸,民族文化底蘊深厚。龍窩十八寨的“四印苗”,其族稱因其服飾而得名。“四印苗”上衣的胸前、後背及兩袖上各綴有一個用五色絲線挑花而成的正方形圖案,恍若四尊大印,古樸迷離,被不少前來採風尋古的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
“四印苗”的服飾、龍窩十八寨都帶“谷”字的寨名和十八寨的竹林風光,向人們傳遞著苗族人民的歷史、風俗人情、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的信息。麥格苗族布依族鄉民族節日豐富多彩。如“苗族年廠”、“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節”、“銀杏歌節”和“畫眉節”等都很隆重、熱烈,參加參觀者數以萬計,展示了民族獨特文化的魅力。龍灘河、小谷隴兩支民族風情表演隊的原生態節目,多次參加貴陽市、清鎮市組織的文藝匯演並獲獎。2006年“畫眉節”,貴州省原省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朝文同志欣然題詞:“展示民族文化,弘揚競技精神”。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這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歐陽修曾寫過的一首膾炙人口的《畫眉詩》,十分形象地描繪了畫眉“百啼千聲”的歌唱本領。麥格鄉署以“畫眉之鄉”雅名,是因為在每天晨曦時形成漫山遍野、樓亭院落都有畫眉明亮悅耳的叫聲,是因為雄畫眉好鬥,少數民族同胞定期或不定期訓練畫眉打鬥觀賞聚集八方賓客,是因為麥格鄉少數民族同胞愛鳥、護鳥,以畫眉為樂的娛樂情趣,是因為麥格鄉人民愛護生態、保護環境,具備濃密灌木林,吸引五彩繽紛、各不相同品種繁多的“不速之客”——畫眉

地理環境

全鄉境內為低中槽谷地區,山地面積大,盆地、谷地面積少。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200-1400米之間,最高峰-角大坡,海拔1572米。氣候為季風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3.5至14.5攝氏度,土壤以黃壤為主,其次為石灰土黃棕壤等。

經濟

為了將麥格苗藥發揚光大,使農民增收,農業增效,2002年麥格鄉邀請有關研究專家對全鄉的氣候、土地、生態環境等進行為期半年的考察,得出了“全鄉大多土地適合中藥材GAP(藥品生產管理標準)種植要求”的結論。鄉黨委、政府通過對貴陽周邊民族醫藥發展情況的考察,作出了“打造貴陽藥谷,將中藥材(苗族醫藥)做成全鄉支柱產業”的決定。每年穩定投資100萬元,發展中藥農業。搶抓建設省級地道中藥材GAP種植展示基地的良好機遇,與國家農業部合作,完成旱作節水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的建設,引進貴州恆霸、大集、神奇、漢方、金林及安徽富田等6家醫藥企業入駐,開發苗藥。採用“出租倒包”的方式把生產資金、技術、農戶的土地和勞動資源有機結合,帶動農戶參與中藥材種植,400多人從傳統種植業轉為專業藥農,使傳統經驗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形成了“企業資本+規範技術+專業藥農+政府服務+農民增收”的格局,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2006年全鄉種植中藥材6200畝,增加農民收入95萬元。中藥材種植的發展,帶動了旅遊、餐飲、商貿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投資350萬元的恆霸藥業休閒、娛樂、度假山莊已初步建成並投入使用,遊客可購買藥材、藥雞、藥酒,用藥膳,大多對其藥雞、藥酒、藥膳情有獨鐘。

基礎設施

麥格鄉近幾年來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通過爭取上級匹配資金及其它籌資方式,興建人畜飲水工程52處,農田水利工程8處,建設硬化道路61公里,完成茅草房改造1013戶,危房改造180戶,實施移民生態搬遷工程50戶。完成麥格大街建設工程,麥格大橋建成通車,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全鄉電網改造100%,用電農戶100%,城鄉同網同價;電話、廣播電視、道路村村通,小谷隴村等村寨道路、進戶路已實現混凝土路面,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和居住條件得到了提升。

社會事業

麥格鄉十分重視教育。現有公辦國小11所,在校學生2510人;新建麥格民族中學一所,在校學生808人;創辦貴州省畜牧獸醫學校麥格分校(在麥格中學開設畜牧獸醫班),在校學生51人。落實“兩免一補”政策,九年義務教育不斷鞏固。鄉財政每年預算15萬元,建立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獎勵發展基金,對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和考取大中專及重點高中的優秀學生進行獎勵,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麥格鄉特色經濟蓬勃發展。堅持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不斷規範生產秩序,加強對礦山的監督管理,引資建成礦粉加工廠和益民煤廠,引導和促進鄉鎮企業健康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烤菸生產,擴大烤菸種植面積。2006年產鋁礦32萬噸,鐵礦3.6萬噸,煤礦6萬噸,鄉鎮企業總產值3638萬元;全鄉種植烤菸3500畝,完成產量75萬斤,實現產值337萬元,創稅67萬元。
麥格苗族布依族鄉,一個正在走出貧困的鄉,一個深閨的地方。苗藥逢春,群芳獨秀,各項事業如雲歸玉露,煥發昕光。 2006年全鄉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0113萬元,招商引資169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6588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45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5元。麥格鄉將按照“十一五”規劃藍圖,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力實施“五個一三個五”工程(發展一萬畝經果林,一萬畝木本中藥材、一萬頭家畜、一萬畝葵花、一萬畝高粱、五千畝烤菸、五千畝草本中藥材、五百萬羽家禽)。以生態環境,宜居環境,招商引資環境和幹事創業環境為突破口,不斷推進“和諧苗鄉新農村”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