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談

麈談

典源《晉書》卷四十三〈王戎列傳·(從弟)王衍〉~236~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為非,著論以譏之,而衍處之自若。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貢。兼聲名藉甚,傾動當世。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為事。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累居顯職,後進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選舉登朝,皆以為稱首。矜高浮誕,遂成風俗焉。衍嘗喪幼子,山簡吊之。衍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於此!」衍曰:「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於情。然則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麈談
  • 拼音:zhǔ tán
  • 釋義:執麈尾而清談
  • 典源:《晉書》卷四十三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運用示例,相關閱讀,

基本信息

詞目:麈談(麈談)
拼音:zhǔ tán
解釋:執麈尾而清談。亦泛指閒居談論。

詳細釋義

典源

晉書》卷四十三〈王戎列傳·(從弟)王衍〉~236~
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為非,著論以譏之,而衍處之自若。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貢。兼聲名藉甚,傾動當世。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為事。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累居顯職,後進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選舉登朝,皆以為稱首。矜高浮誕,遂成風俗焉。衍嘗喪幼子,山簡吊之。衍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於此!」衍曰:「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於情。然則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

典源譯文

魏正始年間(240~249),何晏、王弼等繼承發揚《老子》、《莊子》思想,提出論點認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這東西,可以揭開萬物的規律,使人事各得其宜,它是無處不存在的。陰陽依賴它以化成萬物,萬物依賴它以生成有形之體,賢者依賴它以修成自己的美德,不肖者依賴它可以免除災禍。所以無大有用於人,無爵即可以大貴了。”王衍很推崇這種理論。只有裴危頁認為這種理論是錯誤的,寫文章加以駁難諷譏,而王衍不予理睬,我行我素。王衍既有盛才,又有美貌,聰敏若神,常自比子貢。加之聲名狼藉,為當世人所注目,擅長玄言,只以談《老》、《莊》為事。常常拿著玉柄塵尾,手與玉柄同色。對《老》、《莊》中他認為不妥的義理,隨口加以更改,世人號稱“口中雌黃”。朝野多有趨附者,稱為“一世龍門”。王衍屢次居顯要官職,後進之士,莫不仰慕仿效。被推薦登朝入仕的,第一個被稱道的就是王衍。矜持清高,虛浮荒誕,遂成為一代風氣。王衍曾有一幼子夭折,山簡前去弔唁,王衍悲痛得無法克制,山簡說:“懷抱中的小孩,何必這樣悲痛呢?”王衍說:“聖人會忘掉情,下等人不知道什麼是情,這樣看來,情都集中在我們這些人身上了。”山簡很佩服這話說得好,自己也悲痛起來了。

釋義

麈,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其尾可做拂塵。麈談,揮動麈尾說話。晉人清談時,常揮動麈尾以為談助。亦泛指閒居談論。

同源典故

揮玉麈 揮談麈 揮麈 揮麈尾 揮麈毛 清言揮玉麈 清談揮麈 玉麈揮 玉麈談玄 玉麈談賓 玉麈飛談 白玉麈尾 落麈尾 落麈毛 談柄 談辭玉麈 談麈 論發犀柄 麈尾清談 麈談

運用示例

辛棄疾《滿江紅·中秋》詞:“更如今,不聽麈談情,愁如發。”
林景熙《訪僧鄰庵次韻》:“寂寥午夜松風響,疑是神仙接麈談。”
趙翼《白須》詩:“麈談助霏清玉屑,牙慧增吐艷雪花。”

相關閱讀

麈之原意為“鹿之大者”。據說為群鹿首領,麈尾之所指,即群鹿之所至(從字形可會其意)。故“麈談”原有“點撥“、”指迷“之意。魏晉時清談者往往手執麈尾而談,論者以為拂塵,似可商榷。但後世多有以此為書名者,如《谷山筆麈》、《衡曲麈談》云云。似取清談之意者居多。今日學人多浮躁者,引此類書籍不乏將”麈“作”塵“者,故又多有”塵談“出現在種種著述之中,雖博士碩士亦難免,甚憾!諸君如欲詳細了解”麈談“,可以閱讀范子燁君《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之第四章第四節,相信會有茅塞頓開之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