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漢語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戰國策·燕策二》。

《戰國策·燕策二》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被蚌殼鉗住了嘴,兩方都不肯想讓。漁翁來了,把兩個都捉住了。後用“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讓第三方得到了好處。該成語一般獨立成句或作分句,有時也作定語。也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基本介紹

成語出處,成語故事,成語寓意,成語運用,成語辨析,

成語出處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鸝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一次趙國準備出兵攻打燕國。燕國為了避免戰爭,就委派了當時著名的縱橫家蘇代來到了趙國去勸阻趙王。
到了趙國都城邯鄲,蘇代請求拜見趙惠文王。趙惠文王早就得到信報,知道蘇代是燕國派來的說客,但是還故意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問道:“哎喲,大家蘇代,是什麼風把你從燕國吹到我們趙國來了?”
蘇代拜了一拜,說:“君上,讓臣下先給您講個故事,您就知道我來的意圖了。”
趙惠文王笑了笑,揮揮手,讓蘇代繼續講下去。
“君上,我這次來的時候路過易水河畔,看到一隻河蚌正在水邊曬太陽。這時一隻鷸鳥忽然飛來,想要吃河蚌的肉。河蚌趕緊把殼閉上,夾住了鷸鳥的嘴。鷸鳥想讓河蚌鬆開,就說:‘這幾天都不會下雨,你會被乾死的!’河蚌也不甘示弱,說:‘我一直不鬆開,你一定會餓死!’就這樣,它們倆誰也不肯先放棄,一直僵持著。這時,一個漁夫忽然走過來,把它們倆全都抓走了。”
講完故事,蘇代才開始勸說趙惠文王:“這就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啊!現在趙國和燕國要是開戰,不就和故事中的鷸鳥和河蚌一樣嗎?而秦國就是那漁夫,趙國和燕國再斗下去,最後獲利的就只能是秦國了。所以大王一定要三思啊!”
趙惠文王聽了蘇代的話,終於放棄了出兵攻打燕國的念頭。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成語漫畫《鷸蚌相爭》

成語寓意

鷸與蚌,互不相讓,死死糾纏,最終卻讓漁人從中獲利。這一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做事的時候,不能意氣用事,做事前要考慮得失,不能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方面,要互相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特別是在各種紛亂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平時遇到糾結和令人不快的事情,先不要太過計較自己是占了便宜,還是吃了虧,因為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錯誤的思維,而導致雙方爭吵不休,相持不下,最終只會讓他人趁虛而入,損害了自己和對方的利益,導致雙方得不償失。
忍,意味著善解人意、通情達理。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善於體諒他人的難處,助人為樂。能夠寬以待人,嚴以律已,必要時為了顧大局,可以做到寧可自己吃虧、受委屈而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並且做到虛懷若谷。善於忍讓是一種優秀的美德;是一種賢良的品質;是一種美好的世界觀;是智慧和善良的結晶。忍,決不是軟弱的表現,更不是“窩囊”的代名詞。忍是一種強人的大度風範。遇到矛盾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學會懂得寬容和忍讓。

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讓第三方趁機占了便宜。成語一般獨立成句或作分句,有時也作定語。也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蚌相持,漁人得利”“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 運用示例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一〇:“眾人都認道真箇倪太守許下酬讀他的,反以為理之當然,那個敢道個不字:這正叫做‘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劉紹棠《花街》六:“駐紮通州的官軍出了面。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通州東關碼頭收歸兩防局所有。”

成語辨析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坐山觀虎鬥
這兩個成語都含有兩方相鬥,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意思,但有區別:第一,“坐山觀虎鬥”著重形容一些人的這種意願和行動;“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著重在客觀地形容雙方相爭讓第三者得利。第二,“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多用於書面語;“坐山觀虎鬥”書面口語均常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