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肉(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鷸肉,中藥材名。本品為鷸科動物紅腳鷸或鷸屬其他種動物的肉。功能主治為:①《本草拾遺》:補虛噓,甚暖人。②《隨息居飲食譜》:暖胃,補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鷸肉
  • 漢語名稱:Yu Rou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生產區域,相關論述,化學成份,特別說明,

來源

本品為鷸科動物紅腳鷸或鷸屬其他種動物的肉。

性味歸經

《綱目》: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遺》:補虛噓,甚暖人。
②《隨息居飲食譜》:暖胃,補虛。

形態特徵

體長約27厘米。嘴長,端部黑色,上嘴基部褐色,下嘴基部角黃色。虹膜黑褐色。頭頂部淺紅褐色;從嘴基到眼上白,中有褐斑;頭側和頸側白,中有暗褐條紋;眼先暗褐,略有白斑。上體灰褐,上背及翅上的大、中覆羽和三級飛羽均淺紅褐色,各羽中央有寬窄不等的黑褐色縱紋和橫斑;下背和腰純白;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黑褐色,內邊緣有白色闊斑,端部白色而雜以黑褐斑;小覆羽灰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羽均白色,而有黑褐色橫斑。下體白,雜有許多暗褐色縱紋,下腹和肛周幾無,在脅處則縱紋轉為橫斑;尾下覆羽端部有黑褐色羽乾紋和少許橫斑。腳橙紅色,爪黑色。棲息于海岸、沼澤、池塘、河口三角洲等地。大多單個活動,有時亦成對。食物為昆蟲、軟體動物中的瓣鰓類以及甲殼動物、環節動物的毛足類等。

生產區域

繁殖於新疆西部、甘肅、西藏南部、青海;見於東北南部沿海至海南島,以及四川、雲南等地為旅鳥;並在廣東及台灣等處越冬。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補虛,甚暖人。
2.《隨息居飲食譜》:暖胃,補虛。

化學成份

肉含蛋白質(protein),肽類(peptides),胺基酸(aminoacid),脂類(lipid),甾類(steroid),糖類(saccharides),維生素(vitamin)類。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