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石壁雲積漸高

《鷓鴣天·石壁虛雲積漸高》是宋朝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寫景摹物,一點是山村老人家所在居舍的環境描寫,另外一點是寫屋前之景;下片是寫山村老人的殷勤接待和招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鷓鴣天·石壁虛雲積漸高
  • 創作年代
  • 文學體裁
  • 作者辛棄疾
原文,譯文,詩詞鑑賞,作者,

原文

石壁虛雲積漸高。溪聲繞屋幾周遭。自從一雨花零亂,卻愛微風草動搖。
呼玉友,薦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認是翁來卻過橋。

譯文

石壁上浮雲繚繞煙氣逐漸升高。溪水的聲音迴旋在屋舍周圍。自從下了一場雨後山花變得凌亂不堪,但我仍然喜愛草在微風中擺動的樣子。
邀請我喝美酒,敬獻野菜。山野的老人熱情邀請我。拄著拐杖忽然避開行人遠離,認出我後卻匆忙過橋迎接。

詩詞鑑賞

這首詞寫詞人有關村居的生活,具體是寫作者應邀到山村老人家裡去作客的情形。上片寫景摹物,著重在兩點,一點是山村老人家所在居舍的環境描寫。屋後的背景是刀劈斧砍的石壁挺立在那裡,其上暗雲繚繞,煙氣正升騰而上;而屋舍的周圍,則是訇訇作響的溪水,屈曲纏繞,然後奔向遠處,又頗見遒勁的地理位勢。好一處有風物有情調的獨到之地!當然,這一描寫,還暗示了剛剛雨後的一些特徵,與後面的詞句悄悄關涉著。
另外一點是寫屋前之景,風吹山草的風姿。風不大,是微風,所以山草搖動,也是輕輕地搖晃,展現了一種風度,一種風情。雖然眼前經雨,使得山花零亂不堪,讓人感到惋惜;但有風度的山草,則於無形中彌補了不足,所以山間生活大抵是快意的。詞人這裡用了一個“愛”字,足見得出他的很深的用情了。需要說明的是,若從美學角度看,則這四句,壯美與柔情兼而有之,自然的動靜與人的心情相而生之。還須說明的是,上片的“愛”字與下片的“苦”字,是遙相呼應的。
顯然,這裡的寫景,不是為寫景而寫景,而是大有文章的。能夠讓詞人沉浸其中,可見出此地風光的殊絕;更為重要的,這一野處,至少暫時是可以消解詞人心中長期積壓存在的種種無奈的惆悵的。所以詞人一往情深,愈亦顯得漫不經心,端著酒杯而“王顧左右”了。當然,這山村的野老是不了解的。他急了,酒不好嗎,菜不入味嗎?但至少,待客的禮數是不能少的,所以他要頻頻相勸。於是一幕輕戲劇的場景出現了。
下片是寫山村老人的殷勤接待和招待。為了招待好詞人,他顯然是精心準備好了酒菜。客人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位,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老人在家等了好長的一段時間,但客人怎么還不來呢?所以他有些焦急了。我們是知道的,為什麼“客人”遲到了。是的,是這一場山雨,是山雨製造了眼前的現場,於是招待的殷勤便顯得更淳樸、真摯了。再看老人,披蓑戴笠,拄著藜杖,顫顫巍巍地迎到路上了。山路很濕滑,走起來很費氣力,視線又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結果認錯了幾個行人,可能讓他非常懊惱吧。但非常奇怪的是,詞人不寫老人的“披蓑戴笠”、“顫顫巍巍”的情形,詞中只有“杖藜忽避行人去”這一筆,為什麼?“杖藜”有特點嗎?手裡拄著藜杖,自然有山野的特點,但不是重要的。而是見得他年紀很大了,行動應當是非常遲緩的,這應當是給詞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因素之一。其實這藜杖給詞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與老人“遲緩”的身份特徵相反的行為——“忽避”。“忽避”就是快速地避開,與今天的“閃避”是一樣的意思。錯認人了,一看,不是的,趕緊避開,一方面避免引起別人的誤會,另一方面心中其實更急切了。——但這一矛盾的行為,在這山雨中,又顯得有幾份滑稽和幽默的成分。如此說來,這一句實在是非常微妙的的心理揭示了。
等到老人認定了前面來的確實是詞人的時候,於是他趕快跨過小橋來迎接。一個“認”字,又將急切等待的老人的細心分辨的情態,刻畫得非常逼真。從閃避到趕緊過橋迎接,把老人的真摯友誼、熱情歡迎表達得很生動曲折,充滿了風趣。
當然,見了面之後的歡欣與快樂自是不待言,然後是客人引進門之後的酒席上的招待與招呼。詞中“呼玉友,薦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已經寫出來了。一般的讀者對於這裡可能輕輕地忽了過去,但若定一定,想想為什麼是“苦相邀”呢?這一方面見出是老人久久等不見客人的到來,以及路上幾次誤人的焦急之後的心情徹底釋放的表現,但另一方面,不也是因為不解詞人何以“漫不經心”而極力地想表現一下他的待客的真誠與熱情嗎?如此一來,小詞又生出了一股波瀾。豈知詞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這首小詞,雖然短小,卻屢屢見出波瀾,生出幽默和生活的情趣,這應當都得力於詞人的巧妙的用詞構思。最顯著的一點,是運用了倒裝也叫倒置的手法。將詞人到山野老人那裡作客的情形,非常簡潔而又鮮明地,由眼前往身後按照時間推移,分置到賞景、勸酒和迎接這三個不同的場景之中,並將讀者的視線牽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讀這首詞,可以促人不斷地發問,此山中野老是誰,緣何與詞人有如此深厚真摯的情誼,與老人一段的故事是另一段的“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的演繹嗎?……於是讀詞的妙處,在這樣的結構里,顯得非常地自由自在了。

有關注釋與說明:
1、詞中的“石壁”是指山崖峭壁。“虛雲”是指浮雲。“周遭”,是周匝,環的意思。“玉友”是古人給白酒取的稱號。“野老”,鄉村老人。“溪毛”,是指溪水邊的野菜,蔬菜。“薦”,是進獻的意思。“杖藜”是指拄著杖藜的野老。“翁”是稱作者。
2、倒裝,是指由於表達的需要而打破了正常的句式或句子裡的成分的修辭與結構法。句子成分的倒置,比如主語謂語倒置,定語與中心語倒置等。倒置的原因固然是詩歌為了平仄與押韻的需要,但還有語義上的需要。在本詞里,如A“[1]呼玉友,薦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2]杖藜忽避行人去,認是翁來卻過橋”,其正常語序應該是[2][1]。另外,局部里,B“(1)呼玉友,薦溪毛。(2)殷勤野老苦相邀”,其正常語序應該是(2)(1)。——這兩者都屬於打破正常句式的情形。對於A來說,倒置的妙處是他們在歡快的飲酒當中,回味剛才的富有趣味性的一幕,增添了一份情趣。對於B來說,將老人“苦相邀”的內容提到前面,有突出、醒目的意思,將老人的熱情、真摯表達得很到位。

作者

辛棄疾,生於1140年5月28日,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愛國詞人。他出生時家鄉已被金所占領,二十一歲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任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轉江陰簽判,他不顧官職低微,進《九議》、《美芹十論》等奏疏,具體分析南北政治軍事形勢,提出加強實力、適時進兵、恢復中原、統一中國的大計,均未被採納。後任司農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湖北轉運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等,任職期間,都採取積極措施召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豪強以利國便民。後被誣落職,先後在信州上饒、鉛山兩地閒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紹興府兼浙江安撫使、知鎮江府。在鎮江任上,他特別重視伐金的準備工作,但為權相韓侂胄所忌,落職。一生抱負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終因憂憤而卒。後贈少師,諡號忠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