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脷洲

鴨脷洲

鴨脷洲是香港島香港仔對出的一個島嶼,屬於香港十八區之中的南區。鴨脷洲與香港仔之間的海面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 鴨脷洲面積1.32平方公里,大約住了90,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8,100人。據金氏世界紀錄大全,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鴨脷洲
  • 外文名稱:Aberdeen Island
  • 所屬地區:香港
  • 面積:1.32平方公里
  • 人口:90,000人
地理,歷史,主要住宅區,交通,主要道路,公共運輸,交通問題,其他,

地理

“鴨脷洲”的“脷”字,在粵語中是舌頭的意思,因其形狀狹長像鴨舌而得名。而鴨脷洲的形狀也有點像縮小了的香港島:東南部及中部是山丘,稱為玉桂山。整個島嶼還是以住宅為主,集中在島嶼北部;西南面則有一個規模很小的利南道工業區。
位於鴨脷洲東部的玉桂山位於鴨脷洲東部的玉桂山

歷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政府戰敗給英國。兩國簽署南京條約後,於1842年把香港島連同鴨脷洲一同割讓給英國。
鴨脷洲的東北岸是島上首先有人居住的地區。鴨脷洲大街上的洪聖廟,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
約1940年,英軍在鴨利洲玉桂山上修建鴨巴甸炮台(Aberdeen Battery),用作鎮守香港南面海岸及南丫島一帶。及後為防止落入日軍手上,炮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守軍自行破壞。由於當時鴨脷洲的英文名為Aberdeen Island,因此炮台的名稱取其英語音譯為鴨巴甸炮台。至70年代後期,鴨脷洲開始發展,政府將其名改為Ap Lei Chau。
1970年,香港電燈公司於鴨脷洲西北部建立鴨脷洲發電廠。
1980年,第一條鴨脷洲大橋通車。通車前,鴨脷洲居民只靠街渡往返香港仔。同年,鴨脷洲邨落成入伙。
1987年,位於鴨脷洲東部、依山而建的利東邨及漁安苑落成。
1989年,鴨脷洲發電廠拆卸,遷往南丫島。原址發展為私人屋苑海怡半島,在1992年至1994年間落成。
1994年8月16日,一場暴雨使鴨脷洲橋道旁的山坡發生塌坡,導致鴨脷洲邨和海怡半島對外交通中斷。油麻地小輪開辦一條臨時航線,接載乘客往返海怡半島與香港仔魚市場。
1994年,第二條鴨脷洲大橋落成(實際上是在原來的鴨脷洲大橋旁邊並排建橋,然後將兩組橋的行車方向調整),使進出鴨脷洲的交通,從雙線雙程行車變為四線雙程行車。

主要住宅區

利東邨
漁安苑
悅海華庭

交通

主要道路

鴨脷洲大橋鴨脷洲橋道
利東邨道
利南道

公共運輸

鴨脷洲主要依靠巴士服務往返香港其他各區。另外亦有街渡來往鴨脷洲及香港仔。
◆巴士
新巴:91、91A、94A、95、590、595
城巴:90、90B、90C、92、96、97、97A、98、99、592
過海隧道巴士:171、671
通宵巴士:N171、N90
機場豪華巴士:A10
◆綠色專線小巴:
27、29、36X、37、37A、39C、39M、63
◆渡輪
鴨脷洲大街往返香港仔海濱公園,服務時間由06:00至00:00。
◆港鐵
海怡半島站或利東站

交通問題

交通問題是區內多年來一個隱憂,由於鴨脷洲人口高,但通住市區主要依靠一條香港仔隧道,居民早於1994年已要求政府興建南港島線途經鴨脷洲。現時大部份居民到市區上班都要經過擠塞的香港仔隧道,以上班繁忙時間由鴨脷洲乘座巴士到中環為例,一般要60-90分鐘,甚至比一些新界北部的遍遠地區乘巴士到中環的時間更久。不少居民指一但遇上路面事故令即令香港仔隧道非常擠塞,有時被困隧道多達一小時,到中環時間隨時往往超過90分鐘,有時甚至交通癱瘓,故希望南港島線可早日通車。

其他

鴨脷洲邨在落成時曾被中華巴士公司稱為鴨脷洲新邨。另外自利東邨落成後,部分鴨脷洲居民習慣稱呼鴨脷洲邨為“鴨脷洲邨”、“西邨”或“鴨脷洲西邨”,以相對於利東邨的“東邨”。
鴨脷洲是距離港島較近的一個離島,從海洋公園門口打車38港幣就到了這裡。有海怡工貿大廈可以逛,裡面5樓是IT Outlet,21、25層有連卡佛Outlet,來之前在網上看說這裡東西很便宜。其實隨便完全不知名的衣服抓起來看一件襯衫也要1500-2000人民幣的巨多,鞋子都是4位數起,不少看起來一般。海怡東大廈有個Prada折扣店貨色還不錯有所收穫。這裡公車進入市區的話就671路,可以路過銅鑼灣紅磡。我們購物完打車回金鐘的香格里拉花了105元,還是挺遠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