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鼻頭文化

鳳鼻頭文化

鼻頭文化分布於台灣中南部海岸與河谷地區,其流動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1600年左右。各個時期的文化特徵均出現於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稱鳳鼻頭文化。這一文化在時間上可分三期:自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為第一期,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至公元初年為第二期,自公元初年至十六、七世紀漢文化大量傳入為第三期。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都呈現著鮮明的大陸性格。

以細質紅陶為主,以素麵和刻紋黑陶為主,與福建曇石山遺址,以印紋和刻劃紋灰黑陶為主,

以細質紅陶為主

第一期以細質紅陶為主要特徵,分布於大肚山至鵝鑾鼻台灣西海岸的中南部。代表性的遺址有台中縣牛罵頭遺址下層、南投縣草鞋敦遺址、高雄縣鳳鼻頭遺址的中層、屏東縣的墾丁和鵝鑾鼻遺址。這一帶紅陶質地細膩,不含粗砂,色澤橙紅或深粉紅。橙紅的多磨光,深粉紅的多未經研磨。從製作工藝看,多以泥條或泥環盤結疊築,外面抹平。紋飾有繩紋、席紋、刻劃紋和附加堆紋,個別陶片上還繪有深紅色的鉤連形圖案或平行線。器形主要有碗、盆、壺、瓶、罐、鼎等。這些紅陶酷似祖國大陸東部沿海的原始文化遺存。如果將它們與我國青蓮崗文化、特別是較早期的青蓮崗和馬家浜文化中的紅陶陳列在一起,人們會驚異地發現:海峽兩岸,原來竟是一群“同胞姐妹”。所不同的,只是來自鳳鼻頭的一群更“年輕”一些。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以素麵和刻紋黑陶為主

第二期以素麵和刻紋黑陶為主要特徵,廣泛分布於台灣中南部各地。代表性的遺址有台中縣營脯、南投縣大馬璘、台南市牛稠子貝丘、高雄縣大湖貝丘、桃仔園貝丘、以及鳳鼻頭貝丘的第三、四層等等。從遺址的分布與遺存看,這種黑陶文化所使用的自然資源要比紅陶文化為廣:其一,黑陶文化的遺址不僅分布於海岸和河口的台地,而且伸入了河流的中游地區與高地。其二,黑陶文化遺址多有貝丘,說明這個時代的住民,對自然資源利用的規模,比上一期有顯著擴大。其三,黑陶文化在島內各地的變異較大。儘管名之為黑陶,在同一風格之下,卻還有紅陶、橙黃陶、彩陶、棕陶等各種型制。這種變異應視為各遺址住民對本區域特殊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所致。黑陶文化的標誌性器物是各遺址均有發現的黑皮磨光陶。該陶通體打磨、光澤黑亮、質硬胎薄。最薄的僅二、三毫米。顯示了較高的製作水平。黑皮磨光陶以輕便和單位容量大而著稱。另外,在製作技術方面,黑陶文化中首次顯示了使用慢輪修整的痕跡,對於台灣,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與福建曇石山遺址

鳳鼻頭文化的第二期類型與大陸福建曇石山遺址的文物十分相似。曇石山遺址上層的文化也以貝丘為顯著特徵,其中所含陶片,色澤、質地與鳳鼻頭遺址所含相當。在曇石山出土的黑皮磨光陶與鳳鼻頭的黑皮磨光陶更是璧和天成。經測定,曇石山中層文化和鳳鼻頭貝丘的第三、四層文化的碳—14年代也大致吻合。因此,公元前1500年以來的一、二千年間,台灣海峽顯然是曇石山與鳳鼻頭貝丘一類文化的舞台。這一文化舞台顯然還得到了青浦崧澤、杭縣良渚、海豐菝仔園和殷商時代清江吳城等原始文化的參與。因為出現於鳳鼻頭文化陶器上的“|、+、X、 ”等刻紋符號,也廣見於上述各處。

以印紋和刻劃紋灰黑陶為主

第三期以印紋和刻劃紋灰黑陶為主要特徵。如前所述,鳳鼻頭文化第三期所代表的年代約在公元初年至公元十六、七世紀之間,由於年代的晚近和漢文化的大量湧入台灣,這一期的原始文化遺存大都被近、現代文化的潮水淹沒了。已確認和發掘的遺址有:台北八里鄉的十三行,台灣中部的彰化市八卦山和苗栗縣苑裡貝丘等,還有台中縣大甲鎮的番仔園(鐵砧山)貝丘。從已知的出土陶器看,其特徵為:灰、黑幾何印紋陶,以方格紋為主。這種陶器不僅與華東青蓮崗、福建曇石山出土的幾何印紋陶屬於同一類型,而且在我國江南地區分布極為廣闊。有人把它們的分布劃為贛鄱、寧鎮、太湖、湖南、嶺南、閩台、粵東閩南七個區域,台灣居其間。經廣泛考證,學術界一致公認,幾何印紋陶的創造者是古越族,越族第三次大舉赴台是公元前110年以後的事情,這一時間與鳳鼻頭第三期文化的考古年代大致相合。而且很有可能,渡台之後的越人與大陸越人始終保持著經常的聯繫。這種民族交流必然促進文化的交流。
鳳鼻頭文化第三期陶器遺存有限,但在上述各遺址中卻普遍伴存著鐵器和玻璃珠。在北部平埔人世居的處所,甚至還發現了當年採礦鑄鐵的遺存。大量民族學史料說明,台灣平埔人與漢人頗有淵源,受漢文化影響深重。其鑄鐵技術是由大陸傳入無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