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頭儺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鰲頭儺戲
  • 別名:跳會
  • 本質:巫術活動
  • 地位: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鰲頭儺戲”,又稱“跳會”。其特點為“頭帶面具,手舞足蹈”,這是儺戲的原始形態,本質是一種古老的巫術活動,反映古人在人與自然狀態下的一種精神訴求。儺戲最直觀的視覺表現是對“自然崇拜物的模仿”,面具,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所謂“頭者,神所居,上圓天象”、“頭者,精神之主也”。也就是說,古代的人們將靈魂和頭顱的崇拜合二為一,以此為載體達到人神相伴的目的。今天的徐家村現有鰲頭儺面58面,其中39面為清中晚期的傳世儺面,具有十分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也是甘肅臨夏鰲頭徐家村儺戲的“鎮村之寶”。
相傳,明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推行移民戍邊、鞏固疆土的國策,將南方原住民遷移西北邊陲。南人西遷,不僅帶來了農耕商賈和民風民俗,同時也帶來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鰲頭儺戲”便是典型的代表。據徐光文所著《鰲頭儺》考證,流傳至今的鰲頭儺戲的唱詞《方四娘》中仍有“養蠶、蠶桑、茶花”的描寫,可見“鰲頭儺戲”帶有明顯的外來地域特徵。
“鰲頭儺戲”,是一種極具表演形式的群體活動,其表演一般在農曆的6月下旬,歷時4天,後來改為農曆的正月,又稱“正月會”。“鰲頭儺戲”的演唱內容豐富多彩,原為24折,現存18折,主要表現神話傳說和農事活動等,表現形式誇張而循規,期盼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具有明確的驅邪避害和還願之目的,深受鰲頭人喜愛。
“鰲頭儺戲”是鰲頭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且為鰲頭徐家村徐姓人傳承至今,已經有600多年傳承史。其傳承以口傳心授,從鰲頭儺有文字記載的1850年至今,先後傳承已有七代166年,182位有記錄的傳承人。鰲頭儺戲的傳承人興旺的時候多達近60人,目前傳承人僅為5人,可見其興衰。為了保護古老的鰲頭儺戲,2011年臨夏州將鰲頭儺戲列為第一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項目加以保護,徐光輝、徐玉東等被州文化部門確定為傳承人。
甘肅省人民政府2017年10月18日將“鰲頭儺戲”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