鰉(輻鰭魚綱動物)

鰉(輻鰭魚綱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鰉魚是黑龍江省的特產魚類之一,資源也比較豐富。鰉魚體重一般在50~150公斤。據1979年測量142尾的資料統計,平均每尾長2.4米,重 140公斤,年齡以22~40齡的個體為主。其中一尾長達3.9米,重501公斤,年齡54歲。1980年還捕到一尾重達542公斤的個體。鰉為生活於江河中下層的魚類。常年棲居於淡水,不作長距離洄游

古稱“鱣”。硬骨魚綱,鱘科。體形和鱘相似,唯口裂大,有時達頭側;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體側骨板小;吻須4條,側扁。長達5m以上,重達1000kg。背部青綠色,腹部白色。幼魚以枝角類、搖蚊幼蟲為食,成魚以魚為食。性成熟年齡在16齡以上,5-7月在水流平穩、水深2-3m的沙質江段產卵。中國產於黑龍江水系。肉味鮮美,卵鹽漬成的“鰉魚粒”更是名貴,鰾和脊索可製成魚膠。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鰉
  • 別稱:鰉魚、東亞鰉魚、牛魚(古名)
  • 二名法:Huso dauric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鱘形目
  • :鱘科
  • :鰉屬
  • :鰉
  • 分布區域:黑龍江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情況,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鰉
鰉成魚個體很大,體重可達1 000kg以上。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占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嘴大,呈星月形,開口向前,吻須平扁,左右鮑膜相互連線;吻須不呈葉狀,身體最高點在第一背骨板處,第一背骨板最大,有背鰭後骨板,身體背部呈黑綠色至淺灰色,體側呈淡黃色,腹部呈白色。此外,鐘早期形態與施氏鮮較為相似。
體粗長成圓錐形,頭、尾尖細。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銳。口下位,寬大,新月形。口的前方有2對觸鬚,內側一對較向前。眼小,距吻端近。左右鰓膜相互連結。身上有5行縱列的菱形骨板,上有尖銳而微彎的刺。魚體其它部分的皮膚粗糙無鱗。背骨板10~16個,較大,在體的背部正中,從頭後直至尾鰭前方。左右側骨板各為32~46個,從鰓孔上角後面直至尾鰭基部。腹側骨板各為8~12個,自胸鰭基部直至腹鰭基部。背鰭位置遠在體後方。尾鰭歪形,上葉長而尖。體表為黑青色,兩側黃色,腹面呈灰白色,背骨板為黃色,側骨板為黃褐色。背鰭條33-35,臀鰭條22-39,鮑把數16-24。性成熟個體全長為頭長的3.55-6.04倍,為體高的6.05-10.60倍,為尾柄長的13.9-23.1倍。尾為歪型尾,上葉大,向後方延伸。
瀕危等級:易危。

生活習性

鰉生活為於江河中下層的魚類。常年棲居於淡水,不作長距離洄游。喜生活在大江夾心子、江岔等水流較緩慢或者是急流漩渦處的礫粒質和礫質水底。不喜群集,常分散活動。風大和漲水時遊動異常活躍,常見有翻滾躍動的現象。退水時活性較差。冬季在大江深處越冬,初春開始向產卵場洄游。性成熟需16年以上,體長1.6~2米時,才能達到性成熟開始繁殖。產卵期為5~7月份,水溫為15~17℃,產卵在水流平穩、水深2~3米的砂質江段處,卵粘著在砂礫上。其懷量依魚體大小而不同,一般為40~300萬粒,卵巢重量多為17~38公斤左右,大型個體的卵巢重達75公斤。成熟卵呈灰黑色,每粒似豌豆大小。鰉的幼魚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水生昆蟲幼體為食;一齡後轉食魚類。鰉的食量相當大,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馬哈魚溯河而上,常竄入魚群中捕食大馬哈魚。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鰉魚,發見其胃內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生殖期間停止取食。
鰉
鰉最初被認為是淡水定居種群,隨著捕獲地域的擴大,現通常認為存在著半洄游性和河道定棲型兩個種群(Shmigirilovetal.,2007)。河道定居型種群產卵後不作降海洄游,就近攝食棲息。另一種群為半洄游性種群,該種群在河口及黑龍江河口海邊鹹水一帶育肥,產卵季節進入黑龍江河道產卵,幼魚作降海洄游;鐘是底層性魚類,性情很兇猛,喜歡分散活動,成年個體較少進入淺水區,幼魚則在河道淺水區及附屬湖、泡育肥,平時則棲息在江忿、江心洲等水流較緩慢的砂爍底質的地方。
全長大於40cm的個體攝食底棲魚類和浮游魚類,並且直接有賴於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的豐度進行攝食(Polyaninovaetal.,1999)。1齡以下的鰉主要攝食無脊椎動物,但也吞食魚類幼體(如蛇鉤仔魚、鮎魚仔魚);3-4齡的鰉開始捕食蛇鮑、七鮑鰻、圓腹雅羅魚、大麻哈魚、鯉、鯽等。在河口和海岸水域纏捕食鱈和魚。在冬季和產卵洄游期間鰉停止攝食。鐘種內相殘現象也時有發生。
鰉河口種群雄性14-21齡達性成熟,雌性17-23齡達性成熟。雄性每34年繁殖一次,雎性每4~5年繁殖一次。水溫影響著雌性成熟的時間:同一年代的雌鰉,溫暖年份早於寒冷年份提前進入性成熟。雌鰉的平均絕對懷卵量為977 000 (範圍186 000-4 225 000),相對懷卵量為3 300~15 100粒kg。鰉中游種群比河口種群較早進入性成熟,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齡在11-16齡。中游種群平均絕對懷卵量238 000-4868 000,相對懷卵量 5 000-11 000 粒.kg。產卵從5月底至7月初,水位略有增加,水溫為12-2rC時進行。產卵高峰通常發生在六月中旬,產卵場底質往往為卵石,帶有大的側槽江段。河口種群往往在產完卵後離開產卵場返回河口攝食(Krykhtinand Svirskii,1997),這一特徵大體上類似於中華鱘。
在14-22°C情況下,胚胎髮育耗時82-112h,初孵自由胚到初次攝食的仔魚歷時7.5- 14d。河口種群的自由胚和仔魚從產卵場向下漂移散布,抵達黑龍江的下游和河口。一些稚魚依然停留在下游江段直到2~4齡,在那裡與下游種群的稚魚匯聚在一起攝食。

分布情況

鰉魚是黑龍江省的特產魚類之一,資源也比較豐富。鰉魚體重一般在50~150公斤。據1979年測量142尾的資料統計,平均每尾長2.4米,重140公斤,年齡以22~40齡的個體為主。其中一尾長達3.9米,重501公斤,年齡54歲。1980年還捕到一尾重達542公斤的個體。與鱘魚的魚籽都可製成國際市場上搶手的名菜“黑魚籽醬”。

保護現狀

根據資料,至19世紀末,黑龍江和鰉的資源幾乎尚未開發利用,自然存在的種群數量較大。從20世紀始,一經開發捕撈,便存在捕撈過度問題,資源遭受破壞,產量急劇下降。本種個體大,性成熟年齡甚遲,加上幼稚魚期成活率特別低,補充群體數量小,恢復期緩慢。
鰉
資源由於濫捕親幼魚而致使處於易危狀態種群。鰉不僅是我國黑龍江流域特有的大型魚類,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而且在學術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鱘鰉魚[Huso dauricus]。屬於鱘科的一種魚,產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等處,體長約四米。本屬其他各種產於歐、亞一些大河流中,形狀像鱘魚,古名“鱣”。體形為長紡錘狀,唇突出,背面色在茶褐與黃灰之間,腹面灰黃,有斜方形硬鱗,尾鰭不正,頭有軟骨,叫鱘骨,生活在近海。如:鰉糟(糟漬的鰉魚);鰉冰(鰉魚的軟骨)。
鰉魚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是黑龍江省特有的保護品種。由於江河污染和枯水等原因,該魚種嚴重衰退,現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