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

中華鱘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體長平均約40厘米,最長達130厘米,體重最高達600千克。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於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隨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回遊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 厘米左右,又攜帶它們旅居外海。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

中華鱘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具有很高的科研、藥用和觀賞價值。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

2019年4月13日,“2019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在湖北宜昌舉行。700尾大大小小的中華鱘,順著人工通道“刺溜”滑下,回歸長江的懷抱。

基本介紹

物種簡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野生數量,保護措施,保護區域,注意事項,保護級別,主要價值,學術,經濟,

物種簡史

中華鱘所屬的鱘魚類都是在距今約1.4億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堊紀出現的,中國曾在遼寧北票侏羅紀(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
遠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中國人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中華鱘屬硬骨魚類鱘形目。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真可謂“活化石”。
據1834年的有關文獻記裁,中華鱘的模式產地是中國。儘管它不是中國特產,但卻由於模式產地在中國而出名。後來有人根據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後人的工作推測是廣州。它的分布較廣,在中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遼寧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閩江、台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長江可達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開,北江達乳源,甚至達廣西潯江、鬱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產。也見於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形態特徵

中華鱘體長形,兩端尖細,背部狹,腹部平直。頭呈長三角形。吻尖長。鼻孔大,兩鼻孔位眼前方。噴水孔裂縫狀。眼小,橢圓形,位於頭後半部。眼間隔寬。口下位,橫裂,凸出,能伸縮。唇不發達,有細小乳突。口吻部中央有2對須,呈弓形排列,其長短於須基距口前緣的1/2,外側須不達口角。鰓裂大,假鰓發達。鰓耙稀疏,短粗棒狀。背鰭1個,後位,後緣凹形,起點在臀鰭之前。臀鰭與背鰭相對,在背鰭中部下方。腹鰭小,長方形,位體中央後下方,近於臀鰭。胸鰭發達,橢圓形,位低。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尾鰭上緣有1縱行棘狀鱗。
幼魚體表光滑,成魚體表粗糙。具5縱行骨板。背部正中1行較大,背鰭前有8-14塊,背鰭後有1-2塊;體側骨板29-43塊;腹側骨板13-17塊;臀鰭前後各有1-2塊。成熟魚額、頂骨在背中線上彼此不緊接,留下長形的額、頂骨間縫(或間孔),可見到下面的軟骨腦顱。脊椎結構上,只有9枚左右完整的殼狀椎體,在兩枚基背片之間有2-4枚間背片。尿殖管結構上,中華鱘內輸卵管較短,雄體的內輸卵管末端封閉,不具內輸卵管盲管。
體色在側骨板以上為青灰、灰褐或灰黃色,側骨板以下逐步由淺灰過渡到黃白色;腹部為乳白色。各鰭呈灰色而有淺邊。
體長128-440毫米。背鰭50-54;臀鰭30-34;胸鰭48-54;腹鰭32-42;鰓耙9-15+6-10。體長為體高的6.71-8.75倍,為頭長的2.83-3.17倍。頭長為吻長的1.90-2.83倍,為眼徑的12.36-19.41倍,為眼間隔的3.44-3.93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9-2.73倍。(測量標本8尾,分別采自長江、上海、廣東、浙江省寧波、福建省福州。)

棲息環境

中華鱘生活於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層魚類,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間喜群集於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古有:“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其居也在堆石湍流之間”。

生活習性

中華鱘形態威猛,個體碩大,壽命較長,最長命者可達40歲,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中華鱘進江後,必須在江里滯留一年,於第二年10月到達產卵場所。在這一年裡,中華鱘並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時游時停,有時在河道坑窪處潛伏几天不動。第二年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為礫石的江段繁殖,繁殖群體聚集於產卵場繁殖。
中華鱘為底棲魚類,屬於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包括蝦蟹、魚類、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等。因生活環境的不同食物種類也有所不同,幼魚在長江中、上游江段主要以搖蚊幼蟲、蜻蜓幼蟲、蜉蝣幼蟲及植物碎屑等為食,到了河口鹹淡水域中的幼魚則以類、類及小魚為食。親魚洄游期間不攝食。在長江口外近海水域,中華鱘攝食強度增大,通常在3-4級,食物以魚和蟹為主,還有蝦和頭足類等。
《本草綱目》中對其食性的記載為:“其食也,張口接物,聽其自入,食而不飲,蟹魚都誤食之”。實際上中華鱘是靠口膜的伸縮將食物吸入,食物對象多數是生活於泥表或陷藏在泥渣中的各類小型動物。中華鱘從海洋進入江河的整個洄游和滯留期間,基本上不攝食。因此,中華鱘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發育所需的營養,依靠它在進入淡水前體內積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質。因而,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個體,身體就愈消瘦。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
中華鱘分布圖中華鱘分布圖
中華鱘是鱘形目中唯一跨過北回歸線的種類,曾主要分布於朝鮮半島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區和各大江河,中國長江幹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以長江出產較多。

繁殖方式

中華鱘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平時生活在東海、南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中生長發育。當雄魚長到9至18歲,體長為170厘米,重為50千克以上,雌魚長到14至26歲,可達到初次性成熟。開始成熟的個體於7-8月間由海進入江河,在淡水棲息一年性腺逐漸發育。
據研究,在產卵群體中,雄魚年齡一般為9-22歲,體重40-125千克;雌魚為16-29歲,體重172-300千克據觀察,中華鱘每年平均增長速度較快,雄魚5-8千克,雌魚為8-13千克。但從幼魚長到大型成魚需8-14年。其性成熟較晚達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後代了。
通常產卵群體中,雄魚年齡組為9-22齡、體長為1.7-2.4米、體重為40-125千克;雌魚年齡組為16-20齡、體長為2.4-3.1米、體重為172-300千克。懷卵量大,個體絕對懷卵量達30.6萬-130.3萬粒,平均為64.5萬粒。9-11月份至江上游產卵。產卵期需在水溫18.0-20.5℃、含沙量0.715-0.915千克/米3、流速為2.2-2.6米/s、透明度為4-6厘米、pH8、溶氧量9.2米l/L、水深5-19.8米的河流。在長江比較集中的產卵場是在金沙江的宜賓-屏山地段。屬一次排卵類型。產粘著性沉性卵,卵粘在石礫上孵化。成熟卵橢圓形、綠褐色。卵徑約3.6毫米。受精卵在水溫17-18℃時經123-140小時可孵出仔魚。產卵後親魚多數迅速離開產卵場至下游和河口區棲息。
產卵以後,雌性親魚很快即開始降河。親鱘在生殖期間基本停食,產出的卵為粘性,粘附於江底岩石或礫石上面,在水溫17-18℃的條件下,受精卵約經5-6晝夜孵化。剛出膜的仔魚帶有巨大的卵黃囊,形似蝌蚪,順水漂流,約12-14天以後開始攝食。再年春季,幼鱘漸次降河,5-8月份出現在長江口崇明島一帶,9月以後,體長已達30厘米的幼鱘陸續離開長江口淺水灘涂,入海培育生長。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

種群現狀

野生數量

20世紀70年代,長江里的繁殖群體能達到1萬餘尾,葛洲壩截流的80年代,驟減到2176尾,2000年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野生中華鱘逐漸在長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產卵場。相關科研機構開始對該江段的中華鱘自然繁殖活動展開監測。多年來,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數年份會在11月下旬。
20世紀80年代的科研捕撈指標是長江水產研究所和中華鱘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兩家機構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錯。
2000年後,兩家每年加起來也只能捕撈二三十尾。
2008年,農業部組織專家論證,估算繁殖群體不足200尾,野生種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撈就此叫停。
2013年,葛洲壩下游的野生中華鱘產卵場,繁殖季節,未監測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從葛洲壩建成後截斷中華鱘產卵路徑,32年來頭一次停止自然產卵。
2013年10月31日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就開始進入中華鱘核心保護區中華鱘產卵地附近進行監測。監測範圍為葛洲壩水電站壩下15公里江段內。在為期58天的監測中,儘管幾家科研單位綜合採用了水下攝影、水下聲吶探測、走訪漁民和組織人工觀察等多種途徑,但始終未能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以及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救治監測中心結束了聯合監測活動。結果顯示,2013年仍未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3年9月13日,新華網宜昌電,受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委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開展了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重點對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情況及現有資源狀況進行調查。記者13日獲悉,調查認定: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發生,野生中華鱘種群面臨滅絕危險。
2013年10月至12月底針對中華鱘的專項調查中,專家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而2014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也未發現野生中華鱘幼魚蹤跡,這令科研人員的心情更加沉重。如不及時加強保護,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水電工程、航運、捕撈、污染等人為因素,被指共同造成了中華鱘的種群危機。為挽救中華鱘,長江應該進行生態聯合整治,為中華鱘開闢更多“棲息之地”。
2014年9月2日,葛洲壩截流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4年9月,他們再次調查確認了這一訊息。這可能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中華鱘這個長江旗艦生物種群面臨滅絕。2014年10月底開始,科研機構已繼續對中華鱘自然產卵情況進行監測,預計監測結果會在2015年1月發布。
2014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遺憾地結束了2014年度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的聯合監測活動。監測結果顯示:未能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這也是繼2013年度之後,再次未能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保護措施

自1981年長江葛洲壩截流以後,農業部採取了果斷措施。對用於人工繁殖和科學試驗親鱘的捕撈數量和捕撈地點、時間嚴格限制,保護沿江和河口區的幼鱘,擴大中華鱘人工繁殖放流的規模,在長江上游宜賓市,每年均向長江投放培育中華鱘魚苗,讓中華鱘這一珍稀物種得以長期生存繁衍下去。為了補償葛洲壩工程對中華鱘的不利影響,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
  1. 實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魚,將中華鱘的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國家先後投資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長江沿岸建立漁政站,並幫助漁民轉產轉業;1983年全面禁止對中華鱘的捕撈,並嚴格限制科研用魚;1988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台,中華鱘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名錄。嚴格執行了全江禁捕,從而保護了親鱘和幼鱘洄游,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產卵種群。
  2. 開展中華鱘科研,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1983年,長江水產研究所、湖北省水產局、宜昌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中華鱘人工繁殖協作組取得了葛洲壩下中華鱘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後不久便開始向長江增殖放流中華鱘苗和幼苗。據統計,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苗近600萬尾。1999年12月投放10萬尾10厘米以上大規格中華鱘苗,超過15年來同種規格鱘苗的總量。
  3. 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集中全社會力量來保護中華鱘。在沿江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廣大人民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全社會保護中華鱘的意識日益提高,沿江漁民誤捕中華鱘後均能自覺放生,發現不法分子偷捕能舉報,市場上經營利用中華鱘的行為已絕跡。
研究表明,由於對中華鱘採取了全面保護的對策,從而延緩了中華鱘資源衰退的進程,基本保全了溯河產卵親體,為中華鱘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礎,中華鱘物種數量已開始回升。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1983年突破了中華鱘人工繁殖,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1984年也取得突破,有關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試驗成功。從1983年開始,長江水產研究所每年向長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鱘,但由於培育技術和養殖規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長度為8-10厘米、重3-5克的達到設計規格的幼鱘不到1萬尾,多數年份幾乎為零。因此,中華鱘種群的補充,主要依靠在宜昌產卵場自然繁殖的幼鱘。

保護區域

中國已建立了3箇中華鱘保護區,即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市級,2002年),湖北省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國家級,2004年),江蘇省東台市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省級,2000年)。
其中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是最早建立的,該保護區是江蘇省級保護區。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經國家、省專家和高官論證後,於2000年創辦,設有中華鱘繁育研究中心,從2002年開始,逐年實行了放流。
省級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位於東經120°50ˊ、北緯32°40ˊ至33°15ˊ。保護區面積35.9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5.38平方公里,緩衝區10.2平方公里,實驗區20.36平方公里。這裡氣候溫和,資源豐饒。據統計,這一區域現有野生動物701種,其中無脊椎動物220種,脊椎動物481種。遠古以來 ,中華鱘作為中國特有物種,一到春、夏季節,就游集在這塊水域,棲息育肥。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海岸內有哺乳動物20多種,植物56種;海區內有黃海美人魚(偽虎鯨)、黃海彩球(刺豚)等自然景觀。這裡不僅是丹頂鶴等珍禽越冬的棲息地,也是中國東部南來北往鳥類遷徙的通道,區內現有鳥類36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珍禽16種,二級保護珍禽27種。

注意事項

中華鱘保護工作急需解決的幾個的問題
第一,葛洲壩截流後出生和放流的中華鱘洄游產卵繁殖的數量極少。
第二,中華鱘放流的規模和規格過小,中華鱘增殖放流實際效果不明顯。
第三,一旦三峽大壩截流,葛洲壩下的產卵場水位將降低,可能給中華鱘造成致命的威脅。
中華鱘的產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修建前,中華鱘的產卵場位於長江上游幹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當長江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後,10月份水庫將大量蓄水,將水庫水位從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顯著減少,10月平均流量從建壩前的18980立方米/秒減少到11090立方米/秒,減少了41%,於葛洲壩樞紐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產卵場的中華鱘,在緊接葛洲壩下的宜昌長航船廠至萬壽橋附近約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產卵場,面積大約330公頃。這將使本來就不大的中華鱘宜昌產卵場的面積進一步縮小,使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受到更為不利的影響。
據統計,長江上游每年可產中華鱘2-3萬千克。但捕撈過多,加之此魚繁殖率低、成熟期長(10年左右),其種群數量已日趨減少。為使這種中國特產的“活化石”免遭滅頂之災,有關部門已把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

主要價值

學術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華鱘在分類上占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經濟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經濟

為大型經濟魚類,肉和卵都可食用。脂肪蛋白含量均高。鰾和脊索可制膠,魚鰭和魚唇也多膠質。此外還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因為它是白堊紀殘留下來的種類,為中國特有種,已被中國列為一類野生動物保護物種。為了保護此物種,有關部門進行了多年的繁殖、移養、放流等的研究。現已可移養到池塘、水庫中,生長良好,成為一種有前途的淡水養殖魚類。放流成績也很可觀,至1992年已放流100多萬尾,使資源量逐漸增多。
中華鱘為高蛋白、多脂肪性魚類。其魚皮可製革,魚卵可制醬,魚膽可入藥,魚肉、魚腸、魚膘、魚骨等均是上等佳肴,鰾和脊索可製作魚膠。肌肉中蛋白質含量為16.42-20.41%,脂肪為3.05-4.32%;肝臟中蛋白質含量為10.31-16.26%,脂肪為16.63-27.58%;卵粒中蛋白質的含量為24.90-29.70%,脂肪為18.06-24.00。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以測定的17種常見的胺基酸。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除因酸水解被破壞的色胺基酸外,尚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半必需的胺基酸兩種(精氨酸及組氨酸,均為嬰兒必需);非必需的胺基酸8種(丙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酩氨酸)。在肌肉中高含量的胺基酸有谷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亮氨酸;低含量的胺基酸有組氨酸、蛋氨酸及胱氨酸;其餘胺基酸含量的高低排列各有異同。雌性個體肌肉含必需及半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占胺基酸含量的48.54%,卵粒占48.80%;雄性肌肉占49.105。
《本草綱目》記載:“其肝主治瘡疥,其肉補虛益氣,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小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