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八國

公元386年,16歲的拓跋珪趁亂重興代國,即位稱代王。又在當年四月定國號為“魏”,是為北魏,改元“登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遊牧時,曾經七分部落,由紇骨氏,普氏,拔拔氏,達奚氏,伊婁氏,丘敦氏,俟亥氏七兄弟分別統轄,七個部落和拓跋部形成“鮮卑八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鮮卑八國
  • 朝代:北魏
  • 民族:鮮卑族
歷史背景: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布在中國北方。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鮮卑族的風俗習慣同烏桓、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鮮卑跟隨匈奴侵擾邊境,鮮卑才作為民族實體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後,鮮卑族逐漸擺脫其控制。85年和87年,鮮卑兩次攻打匈奴,反抗壓迫。91年,受到東漢和南匈奴打擊的北匈奴被迫遷往中亞,鮮卑族趁機占據蒙古草原。
二世紀中葉,檀石槐率部統一鮮卑各部,檀石槐死後,鮮卑陷入分裂。三世紀前葉,軻比能重新統一東部和中部鮮卑,但軻比能死後,各部落又開始獨立發展。在此期間,鮮卑同中央王朝時和時戰。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亂不堪,先後建立國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是為北魏,改元“登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遊牧時,曾經七分部落,由紇骨氏,普氏,拔拔氏,達奚氏,伊婁氏,丘敦氏,俟亥氏七兄弟分別統轄,七個部落和拓跋部形成“鮮卑八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