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里斯三世

鮑里斯三世

鮑里斯三世(保加利亞語:Борис III,1894年1月30日-1943年8月28日),保加利亞國王(1918年至1943年在位)。在位的最後5年中實施近乎公開的王室獨裁政權。自幼信奉希臘正教(其父母均為天主教徒),1918年10月父王遜位後登基。由於平素即反對保加利亞政壇農民黨的強人領袖亞歷山大·斯塔姆博利伊斯基,因此一般認為1923年斯氏遭罷黜的政變與他有關,以致此後數年中他一直遭到恐怖分子的威脅。1930年與義大利喬凡娜公主成婚,暫時鞏固與義大利的關係。但至1930年代末期卻偏向德國,並尋求與南斯拉夫恢復友好關係。在保加利亞境內建立軍事獨裁(1934)之後,又繼續鞏固勢力,於1935年11月任命親信奇奧賽凡諾夫為首相。自1938年起至逝世止,他除了名義之外,實際上已是徹底的獨裁者。保加利亞依附軸心國(1941.3)之後,他仍維持少許的獨立自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與侵略南斯拉夫及希臘的軍事行動,但他卻拒絕對俄宣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鮑里斯三世
  • 外文名:Борис III
  • 國籍:保加利亞
  • 民族:保加利亞人
  • 出生地:保加利亞公國索非亞
  • 出生日期:1894年1月30日
  • 逝世日期:1943年8月28日
  • 職業:政治家
  • 畢業院校:索非亞軍官學校
  • 信仰:希臘正教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家庭成員,

人物生平

鮑里斯三世是保加利亞沙皇斐迪南一世與帕爾馬公主瑪利亞·路易絲的長子,1894年1月30日(舊曆1月8日)生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全名鮑里斯·克萊門特·羅伯特·瑪利亞·庇護·斯坦尼斯拉夫·薩克森-科堡-哥達斯基,鮑里斯5歲時,母親瑪利亞·路易絲去世。年輕的鮑里斯先後就讀於索非亞第一男子中學和索非亞軍官學校。17歲時,和弟弟基里爾遊歷了土耳其、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和地中海沿岸。
一戰後的1918年10月3日,鮑里斯的父親沙皇斐迪南一世在協約國的要求下,被迫把皇位讓給長子鮑里斯,流亡奧地利。24歲的鮑里斯成為保加利亞沙皇鮑里斯三世。巴黎和會期間,年輕的新沙皇忐忑不安地等著瞧他為其父親1915年押錯賭注要付出多少領土。
1919年11月27日,在巴黎郊外納伊城古老的市政大廳里,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在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主持下,面色灰白、憂心忡忡的“農民聯盟”的領袖亞歷山大·斯塔姆博利伊斯基在綠色台面呢的桌子上籤訂了《納伊和約》。根據條約,保加利亞失去了大約十分之一的領土,此外還要賠款22.5億金法郎,相當於9000萬英鎊或18億金馬克,其年度賠付金額遠遠超過了保加利亞的預算。
事實證明,斯塔姆博利斯基還算個傑出的政治家。他承認了新的國界,交了牲畜,遣散了軍隊,銷毀了飛機和大炮,並成了國際聯盟的擁護者。他還譴責過去的擴張主義行徑,並進一步與南斯拉夫修復關係,共同打擊“內部革命組織”那些無法無天的恐怖分子。他甚至開始在東歐各國中籌建農民黨的“綠色國際”,以對抗赤俄的“共產國際”。然而斯塔姆博利斯基的內外政策也得罪了不少人:保加利亞民族主義者、軍官團、馬其頓恐怖主義者、飽受高稅收通貨膨脹之苦的中產階級,可能還有沙皇。1923年6月,保加利亞發生軍事政變,農民黨內閣被保加利亞軍官團、右翼政黨和“內部革命組織”聯合推翻。當斯塔姆博利斯基被殺害時,叛軍首先砍掉了他簽訂《納伊和約》的那隻手。
在1923年的反農民黨政變中,保加利亞共產黨坐山觀虎鬥,看他們的兩個敵手互相殘殺。及至他們自己在9月根據共產國際的決議發動起義時,也遭到同樣野蠻的鎮壓。一夏一秋,那年被殺的保加利亞人可能超過一萬。
經過兩場鬥爭後,極右翼的“人民協商聯盟”頭子亞歷山大·燦科夫教授 出任首相,保加利亞軍官團和他們的頭子、國防部長沃爾科夫上校牢牢地掌握了大權。保加利亞復仇心最重的一夥人掌了權,令其鄰國大為震驚,開始在邊境集結部隊。只是由於英國和義大利出面警告,南斯拉夫才打消了與希臘和羅馬尼亞共同出兵干涉的想法。
鮑里斯三世對1923年政變持中立的、不聞不問的態度。這位年輕沙皇是個禿頂,身材瘦弱,略微駝背,面帶病容。他人生最大的樂趣是開火車,其次是研究鐘錶的機械結構。穿越歐洲大陸的“東方快車”司機們得到鐵路公司的警告,列車在保加利亞境內行駛時,不許其國王靠近駕駛室。
這種對政治心不在焉的態度實際上有助於保住他的性命和王位,因為在巴爾幹當國王不是件輕鬆的事。在20世紀的頭35年裡,塞爾維亞及後來的南斯拉夫有兩位國王被害,兇手分別是本國軍官團和克羅地亞民族主義者;黑山有一位君主被廢黜;希臘有兩位國王被三次廢黜,還有一位國王被猴子咬死;羅馬尼亞則有一位國王在推翻了自己9歲的兒子之後取而代之。至於保加利亞,雖然老國王已經隱居到奧地利,新國王也對君主插手國事這一敏感問題採取了有益壽命的態度,但是謀殺還是找到了這位沙皇的頭上來。
1925年4月13日,鮑里斯三世同皇家自然博物館的著名昆蟲學家伊爾切夫去巴爾幹山脈採集昆蟲標本,次日清晨在返回首都的路上被保加利亞共產黨派出的槍手伏擊,伊爾切夫和國王的狩獵嚮導被打死,司機身受重傷,國王的副官也被打傷。鮑里斯接過方向盤,從兇手的腳上碾了過去,成功脫險。15日上午,“軍官同盟”創始人康斯坦丁·格奧爾基耶夫將軍在領著孩子從教堂出來橫穿馬路時,被保共的便衣槍手擊斃。16日,當人們在神聖禮拜大教堂為格奧爾基耶夫舉行葬禮時,事先藏在屋頂上的炸彈爆炸,教堂被炸毀。從瓦礫中挖出250多具屍體,其中有大主教、索非亞市長、警察總監和不下十四位將軍。鮑里斯先出席了昆蟲學家和狩獵嚮導的葬禮,當他準備去神聖禮拜大教堂時,爆炸已經在15分鐘前發生,這才幸免於難。
爆炸發生後,保共趕緊發表聲明,否認自己和這些恐怖事件有關係,然後又說爆炸是幾個極端分子的個人行為,“嚴重背離了黨的正確路線”。不過這種辯解在復仇心切的軍官團面前一點用處也沒有,燦科夫政府先是從監獄中提出與“神聖禮拜大教堂”遇難人數相等的共產黨囚犯處死,然後又不加審判的殺死了更多的共產黨嫌犯。保共領袖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在兩年前逃往莫斯科,但他的一位兄弟卻死於這次“白色恐怖”時期。在人民的一致反對和國外輿論的壓力下,燦科夫政府於1926年1月4日倒台。“溫和派”的安德烈·利亞普切夫就任新首相。
1931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浪潮衝上保加利亞的海岸,導致了政治的進一步動盪和日益高漲的工人騷亂浪潮。1933年,一些抱有親法西斯主義極權主義技術主義觀點的保加利亞青年軍官決定成立一個更強有力的組織,叫做“秘密軍人同盟”,以取代已經官僚化、腐敗化的舊軍官同盟。他們與一個號稱“環節集團”(Zveno)的右翼組織在1934年5月18日晚發動了政變,宣布終止憲法,解散議會,查封工會,禁止集會和示威遊行,撤銷地方自治,並實行嚴格的新聞檢查制度。一些少壯派的政變頭目進而鼓吹剝奪沙皇的權力,甚至建立法西斯共和國。
“環節集團”頭目西蒙·格奧爾基耶夫將軍懷揣新政府名單拜見了沙皇,另一個衣兜里裝的是退位詔書,準備在沙皇不同意對新政府的任命時拿出來。鮑里斯知道秘密軍人同盟具有強烈的反君主制思想,但是他要保住皇位,又離不開軍隊的支持和擁戴,於是在得知政變訊息後,穿上將軍軍服,佩上勳章,跨上腰刀,毫不猶豫地在新內閣名單上籤了自己的名字。
這次政變無疑向鮑里斯“無為而治”的觀念提出了嚴重的挑戰。登基的頭幾年,他確實只想當一個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和名義上的軍隊總司令,做個“統而不治”的沙皇。但是1923年和1934年的兩次軍官政變都對王位構成了威脅,從而促使鮑里斯走上了君主專制的道路。集權統治此時在歐洲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吸引人的新制度,許多在舊制度上面臨絕路的巴爾幹國家都準備吃一副這種靈丹妙藥。南斯拉夫在1929年、希臘在1935年、羅馬尼亞在1938年都建立了富有巴爾幹特色的君主獨裁政體。1935年,鮑里斯三世不前不後也確立了君主專制。他利用老軍官和年輕軍官之間的內訌,迫使傾向共和制的西蒙·格奧爾基耶夫辭職,然後取得了軍隊的人事權。那些桀驁不馴的“秘密軍人同盟”成員,有的被驅逐流放,有的被派到國外當公使或武官,還有的因“叛國罪”而被處死或長期監禁。
鮑里斯三世
雖然保加利亞在1938年恢復了議會,但重建的議會成了純粹的諮詢機構和橡皮圖章。1934年對政黨的查禁令則依然有效。這樣,軍人集團消滅了內閣和議會,政權最終卻落到了沙皇個人手中。對於鮑里斯來說,開火車和收集火車頭雖然依然有趣,但國務繁忙,從此只能成為奢侈的娛樂了。
1935年夏天,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二號人物赫爾曼·戈林和新婚妻子去東南歐度蜜月,路過保加利亞。鮑里斯三世向這位胖胖的元帥頒發了“聖亞歷山大”十字勳章,向埃達·戈林夫人贈送了一對精美的鑽石手鐲。事後沙皇和隨從副官開玩笑說,也許這兩件禮物應當對換一下,因為他注意到,戈林看到那幅手鐲之後,那雙星藍色的眼睛裡露出了只有女性走進珠寶店時才有的貪婪之光。
到1935年,德意志帝國已經大致恢復了它在巴爾幹半島各國的傳統影響。世界經濟危機後,法、比等國從東歐抽回了資本,從而為德國資本的滲入大開了方便之門。為購買保加利亞的出口產品,德國願意付出比國際市場更高的價格,但是付款周期很長,而且保加利亞經常被要求用這些錢購買德國產品。德國同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中國這些國家做買賣時採取的也是同樣的政策。這是第三帝國世界經濟新秩序的第一步試驗,而且很成功。到1939年,德國在保加利亞進出口貿易中所占的份額分別達到65.5%和67.8%,保加利亞成了德國在巴爾幹國家中的頭號貿易夥伴。
1936年1月,在出席英王喬治五世葬禮時,鮑里斯三世順道去了德國,除了去科堡宮看望老父親外,還會見了戈林、沙赫特等訪問過保加利亞的“老朋友”。當年8月1日,沙皇率保加利亞代表團參加柏林奧運會,並和希特勒進行了親切的談話。希特勒承諾幫助保加利亞“醫治由戰爭造成的創傷”,鮑里斯則表示要學習元首的榜樣,在保加利亞建立獨裁統治。
不過,儘管同德國的關係變得緊密,但鮑里斯還是不願意在一棵樹上吊死,而是在大國之間打鞦韆,為保加利亞爭取最大的利益。在出席俄土戰爭紀念碑落成50周年儀式時,他不忘歌頌斯拉夫俄國的功績,稱頌“兄弟的俄國人民的偉業”和“慷慨的援助”。至於英法,它們為同德國爭奪保加利亞的好感,在1938年強迫巴爾幹協約國希臘、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土耳其同保加利亞簽訂了一項協定,允許保加利亞改組其軍隊,並可以自由地重整軍備。
鮑里斯經常講的一句話反映出他“打鞦韆”時的為難心態:“我的軍官團親德,而我的人民熱愛俄國;中產階級喜歡英法,王后和孩子們親義大利……只有我和我的議會是擁護保加利亞的。”換言之,保加利亞和德意、英法、蘇聯這三大集團都有割不斷的聯繫,顯然在這些國家之間保持中立才是最佳的選擇。
鮑里斯三世
然而實際情況不允許保加利亞做出這樣的選擇。對於鮑里斯本人來說,由於在德國有親戚,又娶了個義大利公主,他對希特勒墨索里尼的力量和局限性都很清楚。當同一時期羅馬尼亞的卡羅爾二世在親德的鋼絲上向前挪步時,鮑里斯倒寧願站在遠處欣賞這樣的政治雜技,不時瞧瞧表演者腳下的深淵,深感憂慮。
但是,保加利亞軍人和政治家卻只看到了更膚淺的一面:德國在1935年、1937年和1938年已經展示了令英法政治家雌伏的魔力;而義大利,雖然其表演往往更富於喜劇效果,但也依靠扎開羽毛恫嚇對方而撈到了不少好處。總的來說,二戰前夕的保加利亞政府和軍人同德意一樣反對巴黎和會所制定的歐洲新秩序,致力於打破現有局面、收復失去的領土,而英法則致力於維持歐洲現狀,還大力扶植巴爾幹協約。雖然鮑里斯三世對保加利亞完全倒向德國陣營大搖其頭,但是軍官卻不這么看。危險的是,軍官團知道他們是有力量推翻沙皇的,沙皇也知道這點。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波蘭的迅速滅亡使巴爾幹國家首次見識到閃電戰的威力,但更令它們感到恐怖的是蘇聯紅軍的洶湧東進。半個波蘭和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都落入了史達林的血口袋,勇敢的芬蘭人在讓蘇聯沐浴了15個星期的紅軍鮮血後,也幾乎被淹死在紅軍的血海中。見到這五個蘇聯鄰國的命運、東南歐的每一個國家都開始爭先恐後地使自己顯得為德國所不可或缺,指望希特勒會幫助阻止史達林的血盆大口。
1940年2月15日,親德的博格丹·菲洛夫被鮑里斯三世任命為首相,親英的科奧塞伊萬諾夫下台。9月鮑里斯三世高興地看到鄰居卡羅爾二世終於從親德鋼絲繩上摔了下來。德國不僅沒能幫助羅馬尼亞保住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反而措辭險惡地逼迫其同意割讓半個特蘭西瓦尼亞匈牙利。3天后,希特勒又迫使羅馬尼亞將南多布羅加歸還保加利亞。這是鮑里斯從德國那裡得到的第一份厚禮。
1940年秋天,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相繼加入了“三國公約”。如果不是因為義大利一直不懷好意,南斯拉夫恐怕也早就加入這個條約了。風燭殘年的斐迪南沙皇也從德國帶來口信:“切勿錯過志願加入三國軸心的良機。”鮑里斯卻回答說,“現在還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
面對幾乎淹沒巴爾幹的“德國潮”,鮑里斯三世仍然壯著膽子儘量拖延加入軸心的時間。要知道,德國這時已經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波蘭、丹麥挪威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已經淪陷,法國宣布投降,英國德國空軍的轟炸下呻吟,德軍已經進駐羅馬尼亞,意軍則在進攻希臘。在這個時候還對德國的邀請猶豫不決,無疑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以及政治上的先見之明。
英國也注意到了保加利亞的猶豫。喬治六世給鮑里斯發去密信,要求保加利亞“三思而後行”,不要站在德國一邊,否則“將以災難告終”。鮑里斯則請英國公使轉告倫敦,保加利亞很難頂住德國的壓力,如果希特勒咄咄逼人,任何反抗都徒勞無效。不出他所料,10月16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急電保加利亞政府,要求它在3天之內加入軸心。鮑里斯以“此舉可能把土耳其推入英法陣營”為由來抵抗。見保加利亞沒有馬上就範,德國同意把這個最後通牒期限延長10天。
1940年10月28日,鮑里斯親自寫信給希特勒,表達了模稜兩可的立場。他一方面稱元首是偉人,保德之間從一戰起就結下了深厚友誼,一方面辯稱“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保加利亞的利益同第三帝國的偉大利益是一致的,懇請希特勒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保加利亞非得無條件地改變現在的政策嗎?”顯然,一個中立的保加利亞也能幫助德國在巴爾幹發揮作用。
然而事情的發展由不得鮑里斯,甚至也由不得希特勒——因為史達林出手了。1940年11月上旬,莫洛托夫把史達林的意見轉告給希特勒,蘇聯堅持把保加利亞納入其勢力範圍;蘇聯許諾保障保加利亞的安全,甚至同意保留其君主制。蘇聯副外交人民委員索波列夫還建議蘇保兩國簽訂一個不祥的“友好互助條約”。要知道,當年夏天,蘇聯正是靠這種“友好互助條約”吞併了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1940年11月17日,受到驚嚇的鮑里斯沙皇親自前往貝希特斯加登拜訪希特勒,探聽德國的要求底線。希特勒告訴他,德國只要求過境權,並保證土耳其不會動保加利亞一個指頭 ,因為“我在24小時之內就能同史達林達成協定,土耳其就會從地圖上消失”。至於蘇聯,“我有100個師整裝待發,只要3個月就可以征服蘇聯”。6天后,索非亞通知柏林,保加利亞原則上同意加入三國公約,但請求稍晚一點簽字。
此外,保加利亞還允許一個200多人的德國空軍信號兵部隊先行入境,在希保邊境建立通信站。後來又允許數量不多的德國部隊裝扮成旅遊者進入保加利亞架設橋樑、修建鐵路、建造機場,以迎接德軍大批部隊的到來。
1941年1月21日,羅斯福總統的密使多諾萬上校秘密來到索非亞,想做最後的努力。他代表美國政府建議保加利亞嚴守中立,以武力抵抗德軍過境,原因很簡單,因為保加利亞處於關鍵地區,是巴爾幹半島的“一把鑰匙”,站錯隊就會國破人亡。鮑里斯回答說:“不錯,我們是巴爾幹的一把鑰匙,可是這把鑰匙在別人手裡。”2月28日,李斯特陸軍元帥指揮的德國第12集團軍開入“上帝的後花園”。次日上午,在華沙的貝爾維德宮,保加利亞代表在三國公約上籤字,加入軸心國
1941年6月22日蘇德開戰後,保加利亞根據加入軸心時預先談好的條件,沒有對蘇聯宣戰。鮑里斯擔心老百姓會從樸素的斯拉夫感情出發,反對同蘇聯的戰爭,而希特勒竟然也就同意了這種觀點。也許他認為,一支保持完整的保加利亞軍隊畢竟可以在巴爾幹半島擔任維持秩序的任務,在將來蘇聯求和的時候保加利亞也可以充當談判渠道 。另一方面,蘇聯在撤回了駐德國大使之後,也委託保加利亞使館照管其在軸心國的外交利益。
從法律的角度說,保加利亞1941年12月追隨德國對美宣戰、順便也對英宣戰,直到此前為止還是一個完全中立的國家。不過這並不妨礙它在希臘和南斯拉夫滅亡後參加分配戰利品,雖然保加利亞軍隊並未直接參加對這兩國的戰爭。按照德國最高統帥部的安排,保加利亞軍隊進駐了南斯拉夫馬其頓(即“瓦達馬其頓”)的大部,以及塞爾維亞本土的東南部地區。瓦達馬其頓西部的兩塊地方被併入義大利控制的阿爾巴尼亞。在希臘,保加利亞占領了1918年割讓的愛琴色雷斯地區以及馬其頓的南部。儘管德國尚不允許保加利亞直接吞併這些土地,但即將“收復失土”的前景令保加利亞全國沉浸在狂熱的激動和興奮之中,鮑里斯三世被議會尊稱為“解放者沙皇”和“統一者沙皇”。
二戰中德國同保加利亞的關係,和它同羅馬尼亞、匈牙利這些國家的關係差不多。雖然希特勒本人對這些國家的態度有所不同,但它們在經濟上都處於德國支配之下,淪為第三帝國的“多瑙河農業和原料行省”。德國在保加利亞的經濟目的可以一言以蔽之:強化農業。為了鼓勵保加利亞多出口農產品,德國提供資金和技術,幫助保加利亞建造屠宰廠、冷藏廠、玻璃暖房等設備,法本化學公司還向保加利亞低價提供化肥和農藥,以提高產量。在戰爭中,保加利亞被迫每年向德國提供相當於30萬頭生豬、10萬隻羊、2萬頭牛所產的肉和皮革,此外還要運去大量油脂、罐頭水果、蔬菜、菸草和幾乎全部玫瑰精油。為了儘可能地多揩油,德國人為地將馬克升值,並且扣留保加利亞應得的貨款,讓其在德國設立清算賬戶,用這些錢購買德國的工業產品——大至機器、軍火、藥品和化肥,小到玩具、縫紉機、燈泡和打字機。隨著戰事的推移,保加利亞的糧食和原料出口不斷擴大,德國工業品的輸入卻不斷減少,到1944年9月,德國欠保加利亞的債務已經高達700億列弗。
到1943年春天,第三帝國敗相已顯。3月底和4月初,鮑里斯三世兩次拜訪了希特勒,討論戰爭形勢、兩國關係和猶太人問題。鮑里斯三世,和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一樣,反對迫害猶太少數民族的行為。戰爭爆發至今,保加利亞還只是頒發了一道象徵性的反猶太法令,其中只規定對猶太人的企業加倍徵稅。戰前保加利亞有5.5萬猶太人,到戰爭結束時為止,沒有一人被強制驅逐或關入集中營。在軸心陣營中,只有它和芬蘭做到了這一點。保加利亞猶太人社團至今仍為此感激鮑里斯。不過,在馬其頓和南色雷斯,德國黨衛隊親自出面兜捕國籍為南斯拉夫和希臘的1.3萬猶太人,保加利亞民政管理當局以及教會雖然都出面加以阻止,但最後還是無能為力。
1943年7月24日,晴天一聲驚雷,義大利傳出墨索里尼倒台的訊息。第二天,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將成立新政府的訊息告訴了女婿鮑里斯,並說義大利的停戰指日可待。8月9日,從德國傳來急電,希特勒要在大本營會見保加利亞沙皇。8月14日,鮑里斯一行來到東普魯士臘斯登堡的“狼穴”大本營,隨後就與希特勒和一乾德國軍事領導人進行了3天的會談。
鮑里斯身體一向虛弱,很不適應“狼穴”的地下生活。他在那裡感覺睡眠不好,臉色疲倦,還感到呼吸侷促。希特勒要求保加利亞向蘇德戰場派遣軍隊,增派兩個師到希臘北部作戰,並準備在義大利倒戈時出兵接管阿爾巴尼亞。鮑里斯一項一項地拒絕這些要求,甚至同希特勒發生了爭吵。最後,他被迫口頭同意向希臘、阿爾巴尼亞增派軍隊,但要求回國同國防大臣米霍夫將軍協商後再作出最後答覆。
1943年8月16日,鮑里斯和保加利亞軍事代表團乘坐希特勒提供的Ju-52專機離開臘斯登堡,返回索非亞。其間沙皇還親自開了一會兒飛機。第二天,疲憊的鮑里斯來到里拉山脈的比斯特里查別墅休養。19日,他和弟弟基里爾親王一道爬了里拉山的最高峰莫薩拉峰 ,下山時臉色蒼白,身體疲倦。23日,鮑里斯返回索非亞處理公務,突然感覺胸口疼痛,並且嘔吐。醫生們會診後認為沙皇得了心臟病,從柏林和維也納緊急請來的醫療專家也認為鮑里斯得了心肌梗塞。27日晚上,沙皇病情惡化,開始昏迷不醒。次日下午4點22分,49歲的鮑里斯三世沙皇心臟停止了跳動。當天晚上,保加利亞內閣發表了《告保加利亞人民書》,宣布了“統一者沙皇”去世的訊息。
時值亂世,因此人們對鮑里斯的真正死因產生了懷疑。有人認為他在“狼穴”會見希特勒時試圖退出與德國的同盟,因此被德國人下了毒;還有人認為他是被共產黨毒死的,為的是在保加利亞製造混亂。倫敦BBC的廣播援引了特工發來的訊息,說沙皇是在索非亞火車站被人開槍打死的,後來又改稱希特勒毒死了沙皇。
無論其真正死因為何,鮑里斯的死使保加利亞在戰爭的緊要關頭喪失了一位善於隨機應變的統治者。他生性機敏,而且由於四分之一世紀中多變的命運而更加富於經驗。沙皇的繼承人是他6歲的兒子西美昂二世,王權由三人攝政委員會代行。這個委員會的首領是鮑里斯的弟弟基里爾·普列斯拉夫親王,真正掌握權力的則是後來名聲掃地的前首相波格丹·菲洛夫教授和國防部長米霍夫將軍。
相當一部分保加利亞人認為,鮑里斯的性格很像他的外曾祖父、法國“平民國王”路易·菲利浦。他以其文明舉止和謙虛行為,從一開始就幾乎贏得保加利亞各階層的尊敬。不少傳記作者指出,鮑里斯的生活十分簡樸,絲毫沒有巴爾幹君主中常見的那種奢華嗜好。他曾多次削減王室侍從,降低俸祿,每年王室俸祿的節餘都被他捐贈給“兒童之家”慈善組織,為貧窮兒童購買食品。鮑里斯還禁止隨意裝修宮殿,禁止國家為他進口高檔消費品和高級汽車,甚至連出國訪問的費用也是由沙皇自掏腰包。要知道,就連號稱立憲君主典範的英國王室,也只是在20世紀末才實行這些激進的措施。
鮑里斯三世生前一直認為,他立身行事的準則,應當是遵守《聖經》中“對國王的訓勉”那段訓言,並用以自勉:“……要替不能說話的人發言,維護孤苦無助者的權益。要替他們辯護,秉公判決,為窮苦人伸冤……”鮑里斯在位25年,他是否真得這么做人、這么管理國家,歷史已經做出了回答。
在戰爭年月里,沙皇的追悼儀式和葬禮都簡短樸素。除了民眾自發前來送別外,還邀請了為數不多的外國代表團,其中規格最高的是威廉·凱特爾元帥率領的德國代表團。凱特爾還帶來了希特勒的親筆唁電:“驚聞噩耗,我個人喪失最忠實的朋友和盟友。我本人和德國人民將永遠懷念他。”鮑里斯的遺體經過防腐處理後安葬在保加利亞西南的里拉修道院,戰後被共產黨當局掘出,埋到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地點。1990年代保加利亞政府試圖重新安葬鮑里斯時,沒有找到他的遺體,只是找到了他的心臟。於1993年被重新安葬在里拉修道院。

家庭成員

1930年10月25日,鮑里斯三世在羅馬附近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與義大利公主薩伏依的約安娜(1907年11月13日—2000年2月26日)結婚。約安娜公主是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三世與妻子黑山公主艾萊娜的第三女,原名喬萬娜·埃莉薩貝塔·安東妮婭·羅曼娜·瑪麗亞·迪·薩伏依。由於保加利亞的國教為東正教,二人在同年10月31日在索非亞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舉行了東正教婚禮。
鮑里斯與約安娜有一子一女:
女瑪麗亞·路易薩(1933年1月13日—),名字源於她的祖母波旁-帕爾馬的瑪利亞·路易絲。瑪麗亞·路易薩結婚兩次,第一任丈夫是萊寧根-達格斯堡-哈爾滕堡的卡爾·符拉迪米爾·恩斯特·亨利(Karl Wladimir Ernst Heinrich),二人於1957年在坎城結婚,育有二子,1968年離婚;第二任丈夫是移居加拿大的波蘭人布羅尼斯瓦夫·赫羅鮑克(Bronis?aw Chrobok),二人於1969年在多倫多結婚,有一子一女。
兒子西美昂(1937年6月16日—),名字源於中世紀的保加利亞沙皇西美昂一世,出生時被封為特爾諾沃親王,父親去世後繼位為沙皇,1946年遜位流亡海外,2001年至2005年任保加利亞共和國總理。
母親:波旁-帕爾馬的瑪利亞·路易絲
祖父:科哈里親王薩克森-科堡-哥達的奧古斯特
祖母:奧爾良的克萊門汀公主
外祖父:帕爾馬公爵羅貝托一世
外祖母:兩西西里公主瑪利亞·皮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