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繡

魯繡

魯繡一種古老的傳統刺繡工藝。屬於山東生產的刺繡品,山東地區的代表性刺繡,山東省簡稱為“魯”,故名。是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的一個繡種,屬中國“八大名繡”之一。 它所用的繡線大多是較粗的加捻雙股絲線,俗稱“衣線”,故又稱“衣線繡”。曾流行於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其繡品不僅有服飾用品,也有觀賞性的書畫藝術品。魯繡風格較他繡不同,多以暗花織物作底襯,以彩色強捻雙股衣線為繡線,採用齊針、纏針、打籽、滾針、擻和針、鎮繡(辮子股針)、接針等針法,選取民間喜聞樂見的人物、鴛鴦、蝴蝶和芙蓉花等內容,蓮花罕為題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繡
  • 別稱:“衣線繡”
  • 興起時間:春秋時期
  • 珍品:文昌出行圖、芙蓉雙鴨圖 等
  • 代表品種:濟南髮絲繡
  • 譽名:中國八大名繡之一
四大名繡,魯繡興起,魯繡種類,工藝特色,民間魯繡,中西合璧,魯繡傳人,新世紀魯繡,

四大名繡

刺繡是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除了以江蘇、湖南、廣東、四川為主要產地的四大名繡(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異彩紛呈的魯繡作為齊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早已斐聲海內外。魯繡產品繁多。
魯繡魯繡

魯繡興起

魯繡春秋時期齊魯已興,史稱“齊紈”或是“魯縞”,至秦而盛,至漢已相當普及。《史記·貨殖列傳》上對此有“冠帶衣履天下”之稱。不僅如此,還出現了專門為繡業而設定的“服官”,據《漢書》記載,“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巨萬”,當時繡業的昌盛和重要可見一斑。魯繡從古代帝王公卿的章服走入尋常百姓家,無論是鄒縣1350年李裕庵墓葬中沉睡的繡裙、袖邊、鞋面採用的山東傳統“衣線繡”,所表現出圖案蒼勁粗獷、質的(地)堅實牢固;還是存於故宮博物院中的明代作品《文昌出行圖》、《芙蓉雙鴨圖》所表現出的用色鮮明、針法豪放、樸實健美,都向世人展示出魯繡繡飾鮮明而不脫離實用的傳統藝術風格。
魯繡魯繡

魯繡種類

魯繡產品繁多,主要有以下幾種:煙臺抽紗同治元年(1862年)後,英國傳教士、商人來到煙臺。到19世紀90年代,英國傳教士詹姆土·馬茂蘭和他的妻子來到煙臺,發現膠東婦女心靈手巧,擅長織繡,遂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創辦仁德洋行,組成教徒學習歐洲抽紗工藝,並且生產抽紗工藝晶出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馬茂蘭夫人在煙臺創辦培真學校,招收學生,半工半讀,生產抽紗工藝品,前來學藝者甚多。後來,仁德洋行又通過棲霞、福山、蓬萊等縣的花邊莊發原料,收成品,組織棒槌花邊、被子花邊等出口。由於廣大農村婦女的廉價勞動,仁德洋行到本世紀初資金已達五六萬兩黃金之多。解放後,煙臺地區的抽紗生產有了很大發展,從業人員達到數十萬人,產品銷售60多個國家和地區,抽紗品種有雕平繡、威海滿工扣鎖、乳山扣眼、梭子花邊、棒槌花邊、手拿花邊、網扣、勾針等,工藝技法串富多采,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魯繡魯繡
即墨花邊又稱即墨鑲邊大套,是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手工藝晶。1910年,即墨藝人引進義大利花邊在當地生產,並結合民間編織、刺繡的特點,在工種、針法、圖案上不斷創新和改進,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即墨鑲邊。自1956年成立即墨花邊廠以來,已由初期的幾個品種,10多種規格,發展到目前的檯布、餐套、床罩、沙發套、衣領、傘面、鋼琴罩等十幾個品種,2300多種不同花色和規格。即墨花邊是一種單線織繡花邊,主要原料是優質亞麻布和特製絲光線,色澤以米黃、漂白為主。在織繡上,它運用了70多種花邊和刺繡的針法,並用通鑲拼,將花邊和刺繡連綴成套,使兩種不同的針法虛實照應,和諧統一,達到層次清晰、色調清秀,有浮有沉,宛如浮雕的效果,形成了即墨花邊的獨特藝術。在國際市場上,即墨花邊被視為抽紗妙品瑰寶,已暢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青州府花邊是一種以精棉線、亞麻布為主要原料,經編織、刺繡製成的高檔工藝晶,主要品種是檯布。工藝上,用棒槌編打,經緯相交,組成帶形密龍,作為圖案的骨貉,中間填以不同的疏密的網紋,運用10餘種針法。其中,在棉線刺繡上凸起的花紋,有浮雕的感覺。中間由少數掏眼和機鎖作點綴,猶如繁星閃爍,與四周邊花連綴成套,愈顯高貴,在國際上,有“抽紗之王”的美譽。產地主要分布在淄博、青州東營等地。雕平繡產於文登、榮成、威海、海陽、龍口等地。是在麻布、棉布上以絲光線繡制而成的工藝晶。它採用了雕、縷、抽、勒、繡等工藝,圖案多以牡丹菊花、玫瑰、葡萄為主,並襯以各種卷草紋,顯得嚴謹對稱,層次分明。
蓬萊梭子花邊產於蓬萊市。編結時,在金屬或牛角製成的小梭子內裝上棉線,藝人左手從梭里牽出線頭,右手捏梭,經串引和圈結,組織成梅花形小花,然後再將小花連綴成花邊。19世紀末,梭子花邊在蓬萊地區已很普及,除出口外,婦女們還留以自用,裝飾在衣裙、鞋、帽、枕頭、門帘上。現在花邊已發展成為檯布、床罩、紗布靠墊、衣裙等大織品。1980年,蓬萊花邊榮獲國家金質獎章。
棒槌花邊主要產於棲霞縣。製作時,先將花邊藍圖貼在圓盤形的板上,然後照藍圖插上大頭針,由牽掛在大頭針上纏繞棉紗的許多小棒槌(少則十幾個,多則幾十個、上百個)編織而成。棒槌花邊用於滿工大套、棉、麻布繡花鑲邊等。
手拿花邊產於榮成市。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抽紗珍品。它工藝精緻,不僅玲瓏剔透,而且挺拔堅實。能直立於桌上,為其它同類產品所無法比擬,因而價格昂貴,甚至被作為藝術珍品收藏。
網扣主要產於招遠縣。品種有餐套、檯布、床罩、沙發套、靠墊、窗簾等日用品。編織時,先按設計要求組成方格網布,然後在上面綴以不同的圖案。在人民大會堂、國賓館等重要場所,都有招遠生產的網扣窗簾,上面的青松、翠竹、梅花、葡萄等圖案,風格高雅,獨樹一幟。
勾針遍及膠東各地,它用一種特製的彎曲勾針將棉紗勾拉,纏繞編織出各種圖案,是民間廣泛流傳的編織工藝。品種有盤墊、錢包、手提包、背心、頭巾、披肩、童帽等,近年又有檯布、床罩、衣裙等日用品生產,是頗受外商歡迎的大宗外銷工藝品,
滿工扣鎖因產於威海市而得名。製作時,在檯布、床罩上,用勾針鎖好圖案輪廓,再用剪刀挖去圖案以外的底布,形成鏤空。作品層次清晰,主缽感強,具有雕鏤的藝術效果,所以又稱雕繡。威海滿工扣鎖在國際市場很著名,被稱為威海衛工種。1981年,獲國家銀杯獎。
乳山扣眼產於乳山市。製作時,在棉、麻布上照圖案都依次抽去經緯紗兩支,留下三支,形成有規律的網狀組織,然後再用針線將網纏勒成方目,通過方目的排列,構成圖案。也有在圖案的外緣排列方目、以襯托布上的花型。這樣,乳山扣眼花中有花,互相襯托,相映成趣,很受國內外用戶的歡迎。
生絲檯布是榮成市石島鎮的刺繡藝人在1963年綜合抽紗、刺繡的長處而創製的獨特工藝品。製作時,藝人們選用質簿、色澤淡雅而呈半透明狀的生絲綢底布和彩色絲線,運用平繡、拉繡、墊繡以及挑、纏、勒、扭、鎖等多種抽紗工藝技法,繡制出五彩繽紛圖案的檯布。生絲檯布自創製以來,在市場上一直暢銷不衰。
百代麗是本世紀60年代初濰坊地區首創的一個抽紗品種。它以精製棉紗、各種機織的小帶、亞麻布和棉布等為原料。製作時,將機織帶子按圖稿鋪成花邊的骨骼,再用疏密不同的針法手工填織上千變萬化的圖案。它適於製作檯布、床蓋、衣服、沙發套等日常用品,是一種比較普遍、實用的抽紗品種。
煙臺絨繡又名絨線繡花,是用不同顏色的優質毛線,將圖案繡制在堅硬的網眼布(又名鋼絲布)上而製成的工藝品。這一工藝是20世紀初,英國傳 教士詹姆斯·馬茂蘭在煙臺開設“仁德洋行”時由歐洲引進煙臺的。當時,鋼絲布由煙臺“鼎新久”工廠生產,圖案由美國紐約專門經銷絨繡的路約賽特公司按照路易十四時的裝飾風格而設計,在“仁德洋行”附設的絨繡廠生產,產品在美國大受歡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煙臺絨繡隨“仁德洋行”的倒閉而停產。50年代,煙臺恢復了絨繡生產。40年來,煙臺絨繡將中國傳統的工藝針法同歐洲風格融於一體,創立了煙臺絨繡嶄新的面貌。現在,毛線彩色已達1000餘種;針法由簡單的方點針發展到扒針、摻針、亂針、打子、拉毛、鋪錦等許多種。不僅能生產圖案富麗的靠墊等日用品,還能仿繡世界名畫、彩色照片、人物肖像、中國畫等藝術品。北京人民大會堂山東廳的絨繡“東海日出”,毛主席紀念堂正廳的巨幅絨繡“祖國大地”,就是煙臺絨繡的代表作,博得了中外瞻仰者的一致讚賞。
臨清哈達臨清市生產的一種淨地或織有宗教圖案的絲織品,有官佛像、文帕、紅淨花絹、佛子像、八寶花絹等品種,是藏、蒙等民族表示尊敬的一種贈品。這一技術是在太平天國時由俄國傳入,全盛時,從事哈達生產的有700餘戶,後衰落。解放後得以恢復和發展,產品銷往青海、甘肅、西藏、新疆、內蒙和東北等少數民族區。
總之,“魯繡”在祖國繡園中是一枝艷麗的奇葩,許多品種雖然產生在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近代,然而產生它的土壤卻是在齊魯大地,是齊魯大地的人民用血汗、用心智將西方的圖案、工藝品種與中國傳統的針繡技藝、審美情趣等融在了一起。在它的身上,不僅體現了齊魯文化的物質化發展,而且折射出齊魯文化善於納取的墓本精神。

工藝特色

魯繡是山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魯繡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是濟南髮絲繡(純手工繡制)。在清朝出版的《顧繡考》一書中就有“遠紹唐、宋髮絲繡之真傳”的記載。最早的髮絲繡傳世珍品是南宋的《東方朔像》,該作品長一市尺,寬八寸,現藏於英國倫敦博物館。魯繡博採“蘇、粵、蜀、湘”四大名繡之長,而又獨具一格,作品擅長表現中國書畫的筆墨效果,繡品清雋淡雅、質感逼真、風格粗獷中見精微,是中華民族悠久刺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魯繡魯繡
魯繡集抽、勒、鎖、雕等精華工藝於一身,色彩淡雅、構圖優美、虛實適宜、形象逼真。綿遠悠長的齊魯文化賦予了魯繡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豐富的人文內涵。那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繡品,宛如歷史的畫卷,生動詳實地記錄了時代的變遷。

民間魯繡

文登位於山東半島的東部,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的獨特,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世外桃源。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東巡到此,召集文人一起登山吟詩作賦,帶來了文登一地學風昌盛,也推動了中原文化與當地文化的交融,促使了繡花技藝在民間的廣為流傳。1973年,在文登境內出土的秦代衡器標準物件之稱的“秦權”,說明在秦代文登的商貿業已經相當繁榮。公元568年,設立文登縣,至今1400多年的建置史中,文登三度為州府所在地,平穩的社會形態和繁榮的商貿經濟,為魯繡在文登民間的流傳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文登民間,繡花作為女人必學的“功夫”,被稱為“女工”,農家大多有一種叫做“撐子”的繡花架子,魯繡工藝隨著這種特殊的工具在母女間代代相傳。農閒時節,女子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撐子”上飛針走線。她們用不同的技法在衣裙、手帕、被褥、肚兜、轎衣等各種布料上繡出各種美麗的圖案。一幅幅栩栩如生、美麗吉祥的繡品伴著女人們朗朗的笑聲,躍然布面。當稚子蹣跚學步時,鞋子上繡的是虎頭、豬臉、鯉魚等動物圖案,寓含有“健壯如虎”、“肥豬進寶”、“連年有餘”等吉祥之意.....
魯繡魯繡
她們把人間的美景,天上的彩虹,皆繡進了手中。無論春花秋月、還是夏雨冬雪,無論林中自由自在的鳥,還是池中無憂無慮的魚,只要蓬勃如朝日,只要燦爛似晚霞,她們都要將它繡出來。那是她們對生活的喜悅、對生命的熱愛,美麗的繡品後面正是她們美麗的心靈。漢代學者王充在《論衡》中記載“齊郡刺繡,恆女無不能者,目是而手狎也”。一晃,她們已經繡了兩千多年,變的是手下的布料、針上的技法,不變的是對親朋最美好的祝願和對生活最真摯的歌頌。在針線穿梭之間,魯繡的工藝水平隨著這些美好的祝願和動人的故事得到不斷提高。

中西合璧

清朝末年,西方文化隨著他們的堅船利炮一同進入國門,一些西方商人看中了是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精湛的繡花技藝,在中國沿海農村製作歐式繡品,回國銷售。一種名為“抽紗”的工藝,由此傳入中國。
抽紗,就是按照花紋圖案的需要,在布料上抽去一定的經、緯紗,形成格線狀,然後,再通過編、勒、雕、繡等工藝手段,形成圖案。這是中國傳統繡花所不具有的工藝。
1894年英國傳教士,北愛爾蘭人詹姆士·馬茂蘭(James·Mamullan),在煙臺設立了教會手工學校,自此,一種被稱為“愛爾蘭花邊”的西方抽紗工藝在魯繡之鄉流傳開來。20世紀30年代,各類抽紗商行在山東半島的大量出現。據資料記載,到1936年,煙臺周邊各縣,專門 從事抽紗繡花的商號、工廠有150多家,其產品占煙臺出口總數的50%以上。興旺的產業促進了國外抽紗花樣和技法在民間廣泛流傳。後經過膠東一帶民間傳統魯繡藝人演繹整理,一種通過“抽、繡、編、鎖、勒、挑、補、雕”等技法在白色亞麻或棉麻混紡布上,製作各種裝飾紋樣的“抽繡”藝術誕生了,賦予了文登刺繡花紋粗獷雄健,色彩富有變化的濃郁的地方特色。
魯繡魯繡
20世紀50年代,文登繡花廠成立,文登魯繡不再只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產業。設廠的第一年,就從文登數萬繡工的巧手下,誕生出20000多套雕平繡等手繡工藝品,使魯繡在文登得以快速恢復和發展。雕平繡在民間技法的基礎上博採眾長,獨創一格,以圖案美觀,色調素雅,創造出獨特的地方風格,傾倒了無數國內外的友人。

魯繡傳人

時間進入60年代,讓我們循著文登最早的刺繡設計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殿太的腳步,一起經歷、感受魯繡在文登的一次次提升、攀躍,直至巔峰。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王殿太的不斷創新推動了文登魯繡在以後近40年的發展。
出生在普通農民家庭的王殿太,至今還對母親在布料上描描畫畫、穿針引線繼而變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圖案的景象,記憶猶新。這也許是魯繡藝術對他最早的啟蒙。1966年,王殿太憑著紮實的藝術功底,考取了文登繡花廠的圖樣設計員。在被派往煙臺工藝美術社深造的時日,面對大量舊時教會遺留下來的西方花邊圖稿和數位身懷高藝的老師傅,王殿太如久旱逢雨,一頭沉浸在刺繡藝術海洋里。回廠後,他創作的“小扣鎖”工藝使他一舉成名。從此,汲取、積累、創新,成為王殿太創作道路上不變的軌跡。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齊白石大師的一句名言。齊老在中國水墨畫藝術上所取得的造詣也許正是緣於他的這種精神。而王殿太也把這句話作為自己藝術追求的座右銘,所不同的是,他的中國畫是畫在布料上,他的畫筆是鋼針,他的顏料是五彩線。他用嶄新的方式以全新的概念詮釋了魯繡這一悠久的中國刺繡文化的深刻內涵。他吸取傳統的手織花邊圖案風格的精華,與當時社會上主要刺繡品種“雕平繡”中的抽絲、扒絲、鎖、鉤、勒工藝相結合,創出了獨具特色的“假花邊”,極大提高了魯繡的藝術欣賞價值。如果說“雕平繡”是小家碧玉的話,那么“假花邊”就是大家閨秀了。
在“假花邊”的基礎上,他又創造出“連珠繡”新工藝,“連珠繡”改過去純用棉線為棉線與毛線結合使用,毛線通過棉線作用,全部放在布面上部,把繡花設計中 “繡線顯在布平面上越多,顯工面積就越大,作品就越成功”的主旨體現得淋漓盡致。通過這種工藝繡出的繡品,花紋錯落、層次分明,使浮雕的立體感和毛線的質感得到完美體現,在全省的工藝品比賽上獲獎。之後,“天福邊”、“插絨繡”以及後來聞名世界“雲龍繡”的同胞姐妹“地龍繡”,相繼出世,使文登魯繡具有了更強的表現力和更高的藝術感染力。
1982年1月,中國機繡史上和中國刺繡行業的第一個發明專利--“巧聯目”機繡新工藝,在王殿太的潛心研究和技術人員的多次試製中誕生了。這項工藝成功地將電熱技術原理運用到機繡工藝上,首次將手繡工藝中的“直絲梯凳”針法運用到機繡上,實現了靈活自如、線條流暢的彎曲和運轉。那些傳統的魯繡藝人,終於可以放下手中的鋼針,揉一揉發酸的手指,眯著眼睛,看機針在布料上飛舞,看機針用更準確的針法,更迅捷地繡出了他們心中多年的夢。
孔雀開屏圖,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圖案源自加拿大友人浮蘭女士提供的一幅圖案模糊鉤針實用照片,王殿太憑藉深厚的藝術功底,對工種和圖案進行了演繹變化,把傳統的雕、抽絲、勒花及大面積的手工扒絲工藝與機繡新工藝有機結合。展開織物,那隻雍容華貴象徵“吉祥如意”的孔雀惟妙惟肖,仿佛從歷史的薄霧中走來,要向你訴說這一路的旖旎和這一身的驕傲,片片彩羽如紛飛的詩句,華麗典雅撲面而來。
“有人能增加些美到世界上去,這人就是天之驕子。” 王殿太的創造總是與美有關。那些沉靜的創造,令繡品更加優雅、生動。由以“巧聯目”為基礎的“鑿目顯花”,發展到“鑿目組花和襯花”,王殿太在創新中揚灑著才智,繼而又把手繡工藝中的“抽絲”、“勒花”等主要工種與“巧聯目”工藝相結合,歷時11個月,終於在1984年底,成功研製出以“巧聯目”為主題,運用“雲龍針”、“回跳針”等多種機繡新針法,適應多種面料的“雲龍繡”機繡新產品,成功地實現了手繡抽紗工藝在機繡產品上的重大突破,完成了魯繡發展史上傳統手繡到機繡的歷史性跨越。
《如意連環》是一幅被眾多業內專家、學者稱為“藝苑奇葩,繡品一絕”的雲龍繡代表作,其結構嚴謹,花紋生動活潑。以吉祥如意為圖案主題,花紋節奏明顯,韻律有致,既注意了局部花紋造型的美感和相互穿聯的巧妙,也顧及了整體圖案的構圖效果,其圖案造型和工藝品結構酷似手結花邊,但又更顯靈活多變、生動形象。在工藝上,主花玫瑰採用光澤較大的絲線摻針繡制,使其既有厚度又有高度,頗有上浮之感;“巧聯目”新工藝是它的主體工藝,大量而恰當地使用在圖案中,使其晶瑩剔透、富有立體感;在適當的位置點綴以透明度較大的扣鎖工藝,更增強了圖案的層次效果。在色彩上,該作品被賦以古銅和赭石色主調,顯現出一個古樸典雅、明朗和諧的色彩世界。那種恍惚從唐詩宋詞的清麗婉轉、富麗堂皇中飄散出來,觀之為之震撼,竟似有暗香傳來,不知身在何處。
“雲龍繡”的推出,在工藝美術界引起了轟動。在1985年7月中國機繡產品評獎大會上,王殿太設計的“雲龍繡”以其細膩的技法、浪漫誇張的表現手段,剔透典型的藝術風格,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一些行家看了那逼真的手法風格,懷疑它是手織品,當王殿太把樣品翻轉過來讓人們目睹那清晰的機繡線格時,在場的人們嘆服了、會場轟動了。在首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選中,“雲龍繡”從數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全國第一,榮獲國家最高質量金杯獎。並獲得中國抽紗行業第一個發明專利。
作為雲龍繡的代表作品,《如意連環》已被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品館收藏,並被列為國家領導人在國際交往活動中贈送友人的藝術珍品。
20世紀90年代,在王殿太和技術人員的努力下,“雕玉龍、回龍鎖、飛龍紗”等機繡新產品被相繼開發出來。“雕玉龍”產品融合扣鎖、百帶麗和回龍鎖等多種工藝的精華,在面料、輔料和工藝針法上做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使產品鎖梗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繡面渾厚挺直,空靈剔透,具獨特的布質浮雕感。作為工藝品的 “雕玉龍”,在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一舉奪冠,為雲龍繡品集團贏得了第二個國家最高質量金質獎盃;作為商品的“雕玉龍”,在投放國際市場的當年,即成交2000多萬元。
1993年7月,作為在美國長期經銷“雲龍繡”的代理商,也是美國最大的床上用品經銷商之一的信泰公司總經理黃彼得先生,也許是出於對文登魯繡的偏愛,也許是出於文登魯繡產品為他帶來豐厚利潤的感激,特意遠涉重洋,把一塊寫有“工藝精湛、不斷創新”的金牌送給了王殿太先生所在的文登雲龍集團。
手工繡(濟南髮絲繡)
純手工魯繡(濟南髮絲繡)是山東省政府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濟南特有的高檔藝術品,是一種古老又獨特的地方繡種,有別於其他刺繡。魯繡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是濟南髮絲繡。
魯繡傳人徐秀玲女士(又名:徐苓
她是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
山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
她1978年開始任職於原魯繡研究所(2006年被搞垮解散﹚,她多次為著名人士繡制肖像,許多繡品作為國禮贈送國際友人,曾繡制國寶級繡品《先師孔子繡像》《竹林七賢》《六駿圖等》,作品深受成功人士及收藏家的青睞。
徐秀玲的魯繡(髮絲繡)作品擅長表現中國書畫的筆墨效果,特別是再現動物的皮質感更為見長,繡品清雋淡雅、質感逼真、風格粗獷中見精微、真實再現古今國畫大師原作的風貌,具有特種手工繡品增值、保值性好的特點、易收藏。徐秀玲的魯繡(髮絲繡)工藝複雜、做工精細異常,一幅作品需耗時幾十天至數百天才能繡成功。因此她的魯繡(髮絲繡)存世量極少,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新世紀魯繡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魯繡工藝不斷創新,機繡也逐漸由單頭縫紉機發展到萬能機(電動縫紉機)、電腦繡花機,工效成倍增加。
現代電腦技術的參與,使傳統魯繡這棵千年古樹長出粗壯的新枝。進入新的世紀,一種只由2-3人操作、可以同時替代1048名傳統繡工的飛梭電腦繡花機,由藝達集團引入到文登後,再次使魯繡在工藝上產生質的飛躍。一批批魯繡之鄉成長起來的年輕後生,接過“王殿太們”傳過的衣缽,電腦設計、飛梭機製作、套用新材料,讓老師傅們“腦子中想什麼樣子就能做出什麼產品”的夢想變為現實。
名為“水溶繡”作品,就是現代新材料與新工藝結合的產物,乍看起來是一幅傳統花邊製品,細觀可見其花形細膩、立體飽滿、針法嚴謹。這幅作品,通過在目前最先進的飛梭機上實現花形日變幻及針法的表現,令傳統魯繡藝人嘆為觀止。
在這幅繡片上,通過精確的數位技術控制,在飛梭機上把萬能繡花機實現不了的回形圖案和傳統手繡達不到的針法,表現得淋漓盡致。
清雅脫俗的繡品,美輪美奐,一不留神,就帶出了敦皇飛天的輕靈和玉環曼舞的嬌媚,帶給你莫名的情緒,似讚嘆、似感傷、更似沉醉。
為了褒獎文登在魯繡文化傳承方面的貢獻,2004年1月,文登市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工藝家紡名城”。
為了使魯繡在文登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文登市政府出台了相關政策,激勵社會力量進行創新與發展。
如今,繼承傳統手繡工藝全部針法的魯繡,在文登已經成為一項支柱產業,2006年末,全市家紡企業已經超過了2000家,從業人員達13萬。文登家紡躋身山東十大(工業)產業。
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殿太先生和鄒立友先生帶領下,文登近千人的專業設計人員,傳承創新,一批國內首創新產品、新工藝、新針法被不斷開發出來,先後申請專利200多件,170多件被授予專利權,產品覆蓋床上用品、抽紗、服飾三大門類4000多種,產品外銷美、英、法、德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6年9月,以經營家紡原輔材料、博覽展示為主要功能、膠東半島規模最大的家紡專業市場-中國工藝家紡城,在2006中韓(文登)工藝家紡博覽會開幕的禮炮聲中,開門營業。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魯繡是美麗的,魯繡的歷史是悠久的。兩千年的過往浮塵,所存無多,或沉寂或湮滅,只有魯繡美麗如昔,兩千多年前是如此,兩千多年後更是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