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特西亞

魯特西亞

魯特西亞是是一顆在火星和木星軌道間運行的小行星,它的外表布滿隕石坑。魯特西亞小行星的外形是橢圓形體,它的直徑只有83.3英里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特西亞
  • 分類:行星
  • 直徑:83.3英里
小行星介紹
歐洲宇航局在今日公布了“羅塞塔”彗星探測器拍攝的首批關於小行星“魯特西亞”的高清晰圖像。宇航局的官員認為,這有利於人類更好的了解太陽系和早期太陽系是何種模樣。
“魯特西亞”小行星是一顆火星和木星軌道間運行的小行星,在此之前人類並不了解它的長相。而“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在10日時拍攝到了它的形狀,當時兩者的距離為1900英里。隨後探測器拍攝了它的400多張照片。
根據報導,“魯特西亞”的表面布滿隕石坑,說明該小行星曾經遭受過多次外來天體的劇烈撞擊。魯特西亞是橢圓形體的小行星,它的直徑只有83.3英里長。
歐洲宇航局的官員表示:“這是多么令人興奮的意見事情,雖然處理這400張圖片要經過幾個星期的時間,但是這無疑是一個巨大成功的開始,這太讓人快樂了,因為魯特西亞有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46億年前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希望圖像讓我們發現一些不為人知的信息。”
“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發現的非常重要的小行星,這不僅對歐洲宇航局來說意義非凡,同時對整個人類社會探索宇宙也是很重要的時刻,因為此前我們並不清楚何種小行星具備金屬和含有一氧化碳,它的這些成分是如何得來的,我認為通過對魯特西亞的研究,會給我們答案。”
據日媒報導,當地時間本月26日凌晨0點2分左右,櫻島火山(位於鹿兒島市)的昭和火山口發生爆炸式噴發,噴煙距火山口高達5000米。
據日本福岡管區氣象台介紹,這是2013年8月以來再次出現高達5000米的噴煙,刷平了昭和火口的觀測歷史紀錄。有火山灰飄落至鹿兒島市區,市政府26日早晨出動了共29輛灑水車及道路清掃車。
日媒指出,這已是櫻島今年第47次爆炸式噴發。噴發警戒級別依然維持在3級(日本標準:限制進山)。
當地氣象台此前預計鹿兒島市內會有大量落灰導致視野變差,一度呼籲市民保持注意。但因風力較弱,市區內未出現大量落灰,交通設施也未受到影響。
但落灰導致市區內車輛擋風玻璃變黑,市民不得不一早開始打掃。手持掃帚清掃餐廳停車場的一名居民擦著汗表示“必須進行清掃,以免客人惠顧時塵土飛揚”。
據國外媒體報導,所謂的“太空版百慕達三角”是宇宙中最危險的輻射區之一。日前,歐洲研究員用空前的細節揭示這個怪異的輻射區,距巴西海岸上空幾百公里。太空版百慕達三角也被稱之為“南大西洋異常區”,是環繞地球的帶電粒子環——范艾倫輻射帶距地面最近的點。
在上世紀50年代發現范艾倫輻射帶時,科學家便懷疑南大西洋異常區構成一定威脅。太空梭的太空人抱怨稱,在穿過這個怪異區域時,他們的筆記本電腦有時會崩潰。哈勃太空望遠鏡等太空飛行器編程上會在穿過太空版百慕達三角時關閉,以免遭到破壞。國際空間站也採取額外的防護盾,應對這種威脅。除了太空飛行器外,太空人也會受到影響,導致他們出現光幻視現象。全球星衛星的早期失靈現象據信便由穿過南大西洋異常區所致。
南大西洋異常區也被稱之為“太空版百慕達三角”,會對穿過這一區域的衛星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它們面臨高於通常水平的輻射。太空版百慕達三角是環繞地球的帶電粒子環——范艾倫輻射帶距地面最近的點。
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里卡多-卡姆帕納等科學家對1996年至2003年服役的X射線監測衛星BeppoSAX獲取的輻射數據進行了分析。根據他們的分析發現,南大西洋異常區底層的輻射水平遠遠低於頂層。此外,他們還發現這個區域向西緩慢移動。目前,這支研究小組正在設計一架太空望遠鏡。服役後,這架望遠鏡將穿過南大西洋異常區底層。迄今為止,科學家尚未對這個危險區進行深入研究。
卡姆帕納在接受《新科學家》雜誌採訪時表示:“太空任務規劃時採用的絕大多數輻射模型均立基於根據高空高傾度觀測數據進行的推測。低傾度低空地球軌道對天體物理學衛星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原因就在於它們的低背景輻射環境。藉助於1996年至2003年服役的BeppoSAX衛星搭載的粒子監測器的粒子背景測量數據,我們對一條低傾度低空地球軌道(距地面500到600公里,傾度為4度)的輻射環境進行了研究。南大西洋異常區低空區域的輻射強度隨著高度快速下降,具體取決於磁硬度。此外,南大西洋異常區還向西緩慢移動。”
BeppoSAX衛星(1996年至2003年服役)捕獲的太空版百慕達三角,距地面大約560公里。藉助於BeppoSAX衛星搭載的粒子監測器的粒子背景測量數據,科學家對一條低傾度低空地球軌道(距地面500到600公里,傾度為4度)的輻射環境進行了研究。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在分析從非洲遷移至澳大利亞的人類DNA數據中,發現存在一支神秘人類祖先。研究人員發現他們是一支未知古人類物種,是人類早期祖先遷移時繁衍的後代。
研究人員指出,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生活著數量不多的一支未知滅絕古人類,他們並不存在於歐洲和亞洲東部。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安達曼人和大陸印度人由於不同的表面形態和語言,被認為具有不同的起源。一種理論認為,安達曼人是離開非洲大陸早期人類的後裔,他們的祖先並未與其它群體混合。來自龐貝法布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0個安達曼人基因組,並將他們的基因與10位大陸印度人基因進行對比,發現存在一支遠古人類基因混合的跡象。
之前研究人員關注現代人類基因,結果發現亞太地區人類繁衍形成兩支古人類物種——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目前科學家最新發現第三支古人類物種,依據基因片斷數據可將他們的歷史追溯至大約4萬年前。
生物醫學基因學國家研究所(NIBMG)主管帕爾塔-瑪祖達爾(Partha Majumder)說:“人們曾猜測現代人類有更多的祖先物種,更多的海德堡人(Heidelberg man)分支祖先物種。”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現代人類被認為是海德堡人的後代。
瑪祖達爾指出,我們研究表明至少存在一支以上的未知古人類物種證據,他們並不是尼安德特人或者是丹尼索瓦人。雖然當前並未發現這支滅絕人類新物種的骨骼化石,但是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確鑿證據顯示海德堡人具有多樣性血統,他們的後代並非僅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
加拿大安大略省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科學家提出了新的宇宙誕生論,認為我們的宇宙處於高維時空的黑洞邊緣。
我們所處的世界被認為屬於三維時空,而宇宙的維度不僅僅只有三維,可能高達十一維,高維時空時空中所發生的事件是低維時空生物所不能理解的,即便地球上的生物處於三維時空中,但也不能保證宇宙其他地方不存在更高維的生物。根據宇宙學中的數學模型,我們的宇宙可能來自更高維度的時空,比如在高維時空中的黑洞形成了一個三維的時空結構,而我們的宇宙處於其中,也就是說人類可能是高維時空中的一種低維生物。
這個推論似乎聽起來相當科幻,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從數學的角度可以推出類似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該理論可能被我們的物理理論所證明,因為當前許多宇宙學未解之謎都無法用現有的時空理論加以解釋,這就使得科學家去尋找我們宇宙的來源,研究當前的宇宙學定律是否符合我們宇宙所處的時空。
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科學家羅伯特·曼等人正在研究我們宇宙所處的時空,他們認為宇宙學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理解大爆炸,目前宇宙學的主流理論主要來自宇宙大爆炸模型,但這一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於一個奇點,一切物理定律在這裡都是失效,這是一個無法用物理語言形容的時空,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在這裡甚至毫無意義。正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制約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對於羅伯特·曼等人而言,宇宙大爆炸理論從根本上將宇宙學帶入一個無法解釋的局面。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宇宙學應該拋棄奇點理論,如果我們的宇宙從來沒有奇點,那么宇宙學似乎可以找到突破的方向,比如我們的宇宙可以誕生於一個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外,而這個黑洞則處於一個更高維的宇宙中。對於三維宇宙而言,其內部無法觀測到高維宇宙黑洞事件視界周圍的情況,而且三維宇宙中的黑洞存在二維的視界,那么在四維宇宙中的黑洞視界邊緣就可以出現三維視界,這也是我們宇宙所處的時空位置。
從理論上看,四維時空等更高維的宇宙可以形成三維時空,研究人員的計算表明我們所處的三維時空可能是四維宇宙中低維世界,這聽起來似乎很玄乎,但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認為在數學上這樣的宇宙是合理的,按照他們的理解,我們的宇宙可能是高維時空中被扭曲的三維蜃景。
據自然母親網站報導,目前,研究人員基於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巡天相機(WISE)觀測數據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獨特的X結構。
這個X結構是由銀河系中心運行的恆星構成,該X結構垂直於銀河系平面,呈放射狀分布。像這樣的凸起結構普遍存在於類似於銀河系的盤狀星系,這是一些恆星沿著箱狀軌道運行在銀河系中心區域。從地球觀測角度來看,其軌道平面類似於一個X形狀。
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發現,有助於啟發科學家研究銀河系是如何形成的。研究報告負責人、梅利莎-尼斯(Melissa Ness)說:“在WISE圖像中我們能夠看到箱狀軌道,其內部有X結構,證實內部形成過程驅動這種凸出結構。這項研究表明銀河系相對平靜,自從這個X結構形成之後就沒有重大合併事件,如果銀河系和其它星系產生互動作用將破壞X結構。”
換句話講,這個X結構可以指示的宇宙純度,如果銀河系與另一個星系發生碰撞和合併,將不會形成如此完美的X結構。同時,如果銀河系與另一個星系軌道交叉,X結構也必然被破壞。
通過研究銀河系內部這樣的凸起結構,研究人員能夠更容易地研究分析銀河系是如何形成的,尼斯稱,凸起的X結構是銀河系形成的重要特徵,如果我們對該結構深入分析,將更好地理解銀河系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環繞紅矮星運行的潮汐鎖定行星具有“空調系統”,能夠有效調節兩個半球的溫度差異,潛在著生命存活的可能性。
液態水是生命進化形成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一直在尋找地球2.0行星,發現存在液態水的岩石星球,成為天文學家和天體生物學家探索地外生命的重要判斷依據。這樣的類地行星應當位於恆星的宜居地帶,與恆星保持合適的距離,不是非常熾熱,也不是非常寒冷,可以持續液態水存在。
哪裡存在這樣特殊的系外行星呢?天文學家認為,這樣的宜居行星不可能環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而是環繞一顆紅矮星。體積較小的紅矮星是銀河系內最普遍存在的恆星,因此我們能夠更好地探測環繞它們周圍的宜居行星。
通常紅矮星比類太陽恆星溫度更低,是一種潛在宜居星球,它的軌道非常近地接近恆星,從而獲得熱量維持表面水資源處於液態,但是這些條件也成為一個問題。處於緊密軌道的系外行星會潮汐鎖定,從而一個半球始終朝向恆星,處於持續恆星光線照射之下,另一個半球則處於永久黑暗之中。
這種“陰陽行星”限制了生命宜居條件,星球一側始終“陽光明媚”,另一側則永久“黑暗寒冷”,嚴重地制約了星球持續生命存活。但是目前最新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依據行星表面和大氣層之間的互動反應,這種潮汐鎖定星球擁有天然“空調系統”,可以平衡整個星球的溫度,建立一個生命宜居的大氣層。
比利時盧汶大學天文學家盧德米拉-卡羅恩(Ludmila Carone)說:“我們使用數百台計算機構成一個計算模型,檢測行星表面和大氣層之間的互動反應,在理想狀況下,寒冷氣流從‘黑暗半球’傳輸至‘陽光半球’,在恆星光線照射下,氣流逐漸加熱,熾熱氣流上升至大氣層頂端,之後再次傳輸至‘黑暗半球’。”然而這種理想狀況被行星赤道周圍頂端大氣層強氣流阻擋,強氣流將阻擋陽光半球至黑暗半球熾熱高空氣流,這意味著兩個半球氣流很少流通,陽光半球一直被烘烤,黑暗半球則陰暗寒冷。
但是當岩石系外行星表面在大氣層產生較高的摩擦效應,狀況將發生變化。卡羅恩研究小組模擬了系外行星表面大氣層摩擦力狀況,與地球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是地球摩擦力的10倍以上。因此,這樣的系外行星並不形成較強的氣流,可實現有效氣流從一側過渡至另一側,從而調控了大氣層溫度。這種天然“空調系統”效應平衡了行星大氣層溫度,使其更具生命宜居性。
卡羅恩強調稱,因此我們應當繼續搜尋真實的宜居行星,不應忽視潮汐鎖定的系外行星,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這樣的行星存在宜居大氣層。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斯威特-塔特爾彗星是掠過地球軌道上空最大的太空天體之一,其寬度可延伸至25公里,1973年,一位天文學家曾預測未來有一天這顆彗星會碰撞地球。最初認為斯威特-塔特爾彗星將於2126年碰撞地球,或將引發一場地球災難,導致地球物種大滅絕。科學家後續計算顯示,這顆彗星碰撞基本上不會碰撞地球,預計它抵達近地點時距離地球2250萬公里。
這項最初預測是1973年哈佛史密遜天體物理研究中心布萊恩-馬爾斯登(Brian Marsden)做出的。目前在天文學家1992年觀測該彗星運行軌跡之後,以及1862年和1737年的附加數據,科學家證實2126年基本上不會發生碰撞,但是如果碰撞地球,這將成為一場毀滅級災難。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資深研究科學家唐納德-尤曼斯(Donald Yeomans)稱,斯威特-塔特爾彗星大約每隔130年掠過地球,每秒運行速度大約58公里。該速度大約是音速的150多倍,碰撞地球產生的衝擊力相當於導致恐龍滅絕的碰撞小行星的300多倍。
如果這顆彗星碰撞地球,將釋放大量有毒的二氧化硫氣體,之後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同溫層。這些氣體的湧入將分別導致全球冷卻和長期變暖,最終使地球氣候出現顯著變化。同時,這些變化將導致全球性物種滅絕事件,也有可能這顆彗星墜入深海,形成地震和海嘯,但不一定會導致物種大滅絕。
天文學家表示,斯威特-塔特爾彗星將於2126年8月5日掠過地球上空,到達近地點時可能距離地球2250萬公里,相當於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60倍。
據國外媒體報導,時間旅行是否真實可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們,有研究人員稱時間旅行不可能存在,不然我們會親手殺死自己的祖父。來自英國物理學家布賴恩·考克斯教授認為時間旅行是可能的,但是有一個限制條件,即我們只能向未來進行時間旅行,不可能回到過去。時間旅行是許多科幻小說中的情節,未來的人類通過時間旅行回到任一個時間點上,根據現有的理論,“回到”這一辭彙在時間旅行上似乎不可能實現,我們只能進入未來。考克斯教授認為我們可以打造一台時間機器,其原型差不多接近一艘可以高速運行的宇宙飛船。
時間旅行只在一些科幻小說中出現,英國物理學家認為理論上存在的時間旅行無法回到過去,只能進入未來
如果我們可以建造一艘飛行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那么這艘飛船上的“時間”就會變慢,在相對論框架中,地球上的人們可能已經歷了千百年,但是飛船上的太空人只經歷了幾個小時,顯然接近光速運行的宇宙飛船將成為一台時間機器。
在廣義相對論中,我們可以實現時間旅行,考克斯教授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被稱為“蟲洞”的隧道,是進行空間和時間旅行的便捷通道,但是大多數物理學家對此表示懷疑,我們甚至不知道如何讓蟲洞維持開放的狀態,更不用說讓宇宙飛船進入蟲洞進行時空旅行。愛因斯坦相對論方程中允許的蟲洞通道維持時間很短,而且其規模都非常小,創建蟲洞的情景似乎只可能在科幻小說中出現。有研究顯示,蟲洞的創建需要一些奇異物質的介入,其有助於維持蟲洞的開放。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太陽系生命可能起源於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或許是生命的誕生地。科學家對火星上分布的鉬礦物質調查顯示,其與生命的起源存在關鍵性的聯繫,該物質在遠古時期出現在火星表面上,而不是地球上,通過火星隕石的研究也進一步暗示地球生命或來源於火星。地球化學教師史蒂文·本納認為這項新的調查發現表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或許起源於火星這顆紅色星球,而攜帶生命的種子通過火星隕石降落在地球上,當地球進入適合生命居住的環境時,這些生命種子便開始復甦,並演化成今天的人類。
史蒂文·本納教授揭示了鉬元素的氧化物如何在行星化學演化史上存在,它與生命的起源存在聯繫。史蒂文·本納教授認為鉬氧化物礦產是一種催化劑,有助於有機分子演化成第一個“生命結構”,只有當其被高度氧化時,可進一步作用於早期的有機分子,使後者完成最重要的一次“飛躍”,形成有生命的結構。
在三十多億年前的火星上可存在這樣的物質,地球上的環境無法滿足鉬氧化物礦物額存在,因為地球上氧氣很少,無法將其氧化,但是火星可以,那時候的火星具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比如液態水。好奇號的調查已經發現遠古火星是個濕潤環境,科學家認為這些證據可指向太陽系生命的起源。
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焦油悖論”,該理論認為早期生命物質都是由有機體組成的,在外部能量源的作用下,有機體並不會向生命分子方向演化,反而會變成焦油類物質。此外,火星隕石的研究還發現,早期火星上存在硼元素是生命分子啟動的關鍵因素,由此引發了第二個悖論,即某一時期的地球幾乎被液態水覆蓋,阻止了一定濃度的硼形成,該物質只發現在一些非常乾燥的地方,比如死亡谷,由此科學家認為早期地球上不具備啟動生命進程的條件,反而在濕潤的火星更具有這樣的潛力。
與此同時,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火星隕石比之前認為的要年輕很多,這意味著火星上仍然在活躍的地質活動,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館的火星隕石樣本可追溯到2億年前的火星熔岩流,但也有研究稱一些火星岩石年齡或達到40億歲。或許在以後的研究中,我們能找出更多的證據來證明火星上確實存有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