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管理學基礎

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管理學基礎

本書以培養企業中層、基層管理者綜合管理技能為主線,按照總論、管理思想的演變、管理原理與方法、組織、決策、計畫、領導、激勵、溝通、控制、創新、管理倫理與社會責任的順序,採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直觀的圖表和大量的案例、故事、資料介紹了企業管理學的基礎知識。內容吸收了管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並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適合高職高專財經大類各專業學生學習,同時也可作為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管理學基礎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253頁
  • 開本:16
  • 作者:吳星澤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化學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管理學基礎(第2版)》適合高職高專財經大類各專業學生學習,同時也可作為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總論1
第一節企業的含義與分類2
一、企業的含義2
二、企業的發展過程3
三、企業的地位和作用5
四、企業的分類6
五、企業基本組織形式7
第二節管理與企業管理10
一、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徵10
二、管理的性質11
三、管理學研究內容12
四、管理的職能13
五、管理的作用13
六、企業管理14
第三節管理者的類別與技能16
一、管理者的分類與職責16
二、管理者的技能要求18
【本章案例】19
【練習與思考】21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變22
第一節中國管理思想的演變23
一、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23
二、中國近代的管理思想25
第二節西方傳統管理思想26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產生26
二、科學管理階段的理論27
第三節西方現代管理思想32
一、行為科學學派32
二、“管理理論叢林”學派35
第四節管理思想的新發展36
一、戰略管理思想36
二、企業文化管理38
三、企業再造理論39
四、“學習型組織”理論39
【本章案例】41
【練習與思考】43
第三章管理原理與方法44
第一節管理原理45
一、系統原理45
二、人本原理46
三、責任原理47
四、效益原理49
五、倫理原理51
第二節管理的方法55
一、管理哲學55
二、管理方法體系56
【本章案例】59
【練習與思考】60
第四章組織61
第一節組織結構設計62
一、組織結構設計的任務62
二、組織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64
三、組織的職務分析與設計66
四、組織的部門劃分71
五、組織的層級設計73
六、組織設計的原則75
第二節典型組織結構77
一、直線制77
二、職能制77
三、直線—職能制78
四、事業部制79
五、矩陣制79
六、控股型結構80
七、網路型結構81
第三節人員配備82
一、人員配備概述82
二、管理人員的選聘84
三、管理人員的考評89
四、管理人員的培訓92
第四節組織整合94
一、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94
二、集權與分權97
三、直線與參謀101
四、委員會104
【本章案例】107
【練習與思考】109
第五章決策過程與方法110
第一節決策的概念和分類111
一、什麼是決策111
二、決策的原則111
三、決策的依據112
四、決策的類型112
第二節決策的理論113
一、古典決策理論113
二、行為決策理論114
三、當代決策理論114
第三節決策的過程115
一、識別機會或診斷問題115
二、識別目標116
三、擬訂備選方案116
四、評估備選方案116
五、作出決定116
六、選擇實施戰略116
七、監督和評估117
第四節決策的方法117
一、集體決策方法117
二、有關活動方向的決策方法119
三、有關活動方案的決策方法121
【本章案例】127
【練習與思考】128
第六章計畫130
第一節計畫概述131
一、計畫的概念和任務131
二、計畫的目的132
三、計畫的類型132
四、計畫的層次體系134
五、影響計畫有效性的因素136
六、計畫編製程序137
第二節計畫工作的原理138
一、限定因素原理138
二、許諾原理139
三、靈活性原理139
四、改變航道原理140
第三節幾種計畫方法140
一、甘特圖140
二、負荷圖141
三、網路計畫技術141
第四節計畫的調整145
一、滾動計畫法146
二、啟用備用計畫法147
【本章案例】147
【練習與思考】148
第七章領導149
第一節領導概述150
一、領導的概念150
二、領導和管理的區別151
三、領導與權力152
四、領導職能與作用153
第二節領導的方式及其理論154
一、領導方式的基本類型154
二、領導方式的連續統一體理論155
三、管理方格理論157
四、權變理論158
第三節領導者的素養與領導藝術159
一、領導者素質159
二、領導者的修養160
三、領導藝術161
【本章案例】164
【練習與思考】166
第八章激勵168
第一節激勵概述169
一、激勵的含義169
二、激勵的過程169
三、激勵的作用170
第二節激勵理論與激勵方法171
一、激勵理論171
二、激勵的原則與方法179
【本章案例】184
【練習與思考】186
第九章溝通187
第一節溝通概述188
一、溝通及其過程188
二、溝通的類別191
第二節溝通障礙及其改善195
一、溝通障礙195
二、改善溝通的技術和方法199
【本章案例】205
【練習與思考】206
第十章控制207
第一節控制概述208
一、控制的概念208
二、控制系統208
三、管理控制目標209
四、管理控制的特點209
五、控制類型210
六、控制的基本原則211
第二節控制的基本過程212
一、確定控制標準212
二、根據標準衡量實際業績213
三、對照標準進行差異分析214
四、採取糾偏措施214
第三節控制的方法215
一、預算控制215
二、生產控制219
三、經營審計控制223
四、其他方法226
【本章案例】226
【練習與思考】228
第十一章創新229
第一節創新概述230
一、創新和管理創新230
二、創新與維持的關係231
三、企業創新職能的基本內容231
第二節創新的過程和組織234
一、創新的過程234
二、創新活動的組織236
【本章案例】238
【練習與思考】242
第十二章管理倫理與社會責任243
第一節管理倫理244
一、企業面臨的各種倫理問題244
二、管理與倫理結合的表現245
三、管理倫理的層次247
四、影響管理行為是否遵從管理倫理的因素248
第二節社會責任249
一、社會義務、社會回響和社會責任249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金字塔模型249
三、企業社會責任的利益相關者模型250
【本章案例】251
【練習與思考】253
參考文獻254

序言

本書第一版於2007年7月出版,按照理論夠用為度、知識注重實用的原則編寫。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堅持以培養中層、基層管理者綜合管理技能為主線,堅持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用案例、故事、資料來說明管理學的基礎知識。由於定位清楚,內容上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表述上加強直觀性,儘量避免晦澀之詞,注重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校對差錯極少,本書一經出版即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不僅成為各高職院校財經大類各專業的管理學基礎課程教材,還於2008年被江蘇省教育考試院選定為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管理學基礎課程的指定教材。上述事實體現了社會對本書質量的認可,也是對我們進一步編好、修訂好本書的鞭策和鼓勵。
本書自首次出版以來已有6年,在此期間,法律、技術、管理實踐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1)我國於2011年出台了新的中小微型企業劃分標準;(2)現代管理實踐越來越關注管理倫理和社會責任;(3)網際網路(包括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引發了管理組織、管理方法、管理路徑的變革,拓展了信息化手段在管理中的套用。
為反映上述變化,第二版進行了如下修訂:(1)根據最新標準,修訂第一章企業分類內容;(2)增加第十二章“管理倫理與社會責任”;(3)在組織、溝通、控制等章修訂或增加與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發展密切相關的部分內容,包括組織扁平化、新媒體溝通手段(部落格、微博、微信等)及其對管理的影響、基於物聯網的實時控制等。
此外,本次修訂在保持本書整體體系穩定的前提下,對教材表現形式作了部分調整。在保留必要理論的基礎上,適當減少理論內容,增加案例、程式、角色扮演等管理技能訓練項目。
本書修訂後仍然堅持以培養中層、基層管理者綜合管理技能為主線的特色,在內容上進一步突出高職高專管理類職業崗位群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適應案例教學、角色扮演等學習方式,體現中、高職銜接的要求。
本書第二版由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吳星澤教授負責修訂並擔任主編。吳星澤編寫了第一、二、三、十二章,吳星澤與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董紅信高級經濟師共同編寫了第四、七、八、九章,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莊紅蕾副教授編寫了第五章,吳星澤與江蘇建恆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朱孟道編寫了第六、十章,廣州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劉樹奎副教授編寫了第十一章。
通過本次修訂,我們希望本書更好地反映時代變化、更好地貼近管理實踐、更好地滿足各位讀者的要求。我們更希望得到同行專家及廣大讀者的指教和幫助,因為本書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和鼓勵。

編者2013年9月


《管理學基礎》是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管理課程的基本要求,按照理論夠用為度,知識注重實用的原則編寫的一本教材。教材編寫過程中堅持以培養中層、基層管理者綜合管理技能為主線, 堅持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用案例、故事、資料來說明管理學的基礎知識。
本教材具有如下特點:
1定位清楚。本書以工商管理類高職高專學生及本、專科非管理類專業學生(作為選修課)為主要對象,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技能,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體系上打破常規。主要表現在:(1)第一章總論,考慮到管理學基礎課一般開課時間早,因此在本章中增加企業基礎知識的內容,以方便學生學習理解管理學知識。(2)第四至十一章為管理職能,編排時將“組織”一章放在前面,然後是決策、計畫、領導、激勵、溝通、控制和創新等章的內容,這樣的順序更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
3在選擇內容時,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管理方法,管理案例,均主要從基層管理和中層管理的角度去選,主要是考慮學生畢業後的早期就業一般是面向生產、管理第一線的。
4在內容表述上,加強直觀性,儘量避免晦澀之詞,注重圖文並茂。
5精選精編了大量的案例,以幫助教材使用者正確理解管理學的要義,促進學生由理論知識向套用能力轉變。
6精選了一定數量的習題,供學生思考和練習。
本書由吳星澤擔任主編並承擔全書的統稿、修改、定稿和校對工作。全書共分十一章,參加編寫的人員及分工是:吳星澤編寫第一、二、三、六章,董紅信編寫第四、七、八、九章,莊紅蕾編寫第五、十章,劉樹奎編寫第十一章。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國內外管理學方面的一些教材、著作和期刊,並引用了部分資料,在此向有關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
限於我們的水平,書中難免有不妥或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07年4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