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學術史研究

高爾基學術史研究

《高爾基學術史研究》是由陳壽朋先生提出選題、研究計畫和核心方案。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爾基學術史研究
  • 作者:陳壽朋 邱運華
  • ISBN:978-7-5447-3165-2
  • 定價:58元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裝幀:平裝
書籍簡介,主編簡介,作者簡介,陳壽朋,邱運華,目錄,緒 言,

書籍簡介

《高爾基學術史研究》區分接受史與學術史的維度,突出以思想史為關注視角的學術史研究路徑。它以學者個案研究為基礎,以學術史釐清為目的,以時間為序、問題為線,理解高爾基研究的意義。它擯棄了先前學術界將高爾基學研究重點放在20世紀30年代這一定論,確立了高爾基學形成的時間應該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這是學術界近年來對界定高爾基學形成時間的更正。著作還強調了高爾基研究的“中國觀點”,突顯了中國學者將高爾基研究與中國的時代問題(思想理論問題、文學問題甚至社會問題)密切聯繫的特點,強調中國學者的主體意識、對話意識和跨學科意識。

主編簡介

陳眾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1989年畢業於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文哲系,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西班牙語文學、文藝學。著有《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研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作品”)、《拉美當代小說流派》(青年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墨西哥文學史》(社科基金“八五”規劃重點項目子課題)、《加西亞·馬爾克斯評傳》、《博爾赫斯》、《堂吉訶德的長矛》、《游心集》、《親愛的母語》等十餘部作品,並參與了社科基金“九五”規劃重大項目《20世紀外國文學史》。
高爾基學術史研究

作者簡介

陳壽朋

著名高爾基學專家,歷任《人民中國》俄文版編輯,內蒙古大學教授,內蒙古教育學院系主任、院長。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全國第八、九屆人大代表。有專著《高爾基美學思想論稿》、《高爾基創作論稿》、《高爾基晚節及其他》,譯著《論高爾基的創作》、《最初的年代》、《列寧與知識分子》,以及散文集《莫斯科散曲》等作品。
高爾基學術史研究

邱運華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主持和負責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課題等多項。著有《詩性啟示:托爾斯泰小說詩學研究》、《19—20世紀之交俄蘇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史論》、《俄蘇文論十八題》、《蒲寧》,以及《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等。
高爾基學術史研究

目錄

緒言
第一編 高爾基學術史
第一章 高爾基學的形成(1900—1930)及其問題域
第一節 作為學術史研究對象的高爾基學
第二節 高爾基學的特殊性
第三節 1900年代的高爾基研究:語境和重要代表
第四節 高爾基在他者文化中的接受和闡釋
第二章 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高爾基學的黃金時期
第一節 高爾基學總格局的建立及其話語模式
第二節 高爾基學物質文化體現:博物館、檔案館
第三節 高爾基學的眾多輔助學科誕生了
第四節 高爾基傳記研究
第五節 高爾基學多元課題的展開
第六節 重點代表作研究
第七節 個案研究和標誌性成果
第八節 高爾基的各種身份研究
第九節 高爾基在異域文化中
第三章 20世紀50年代:高爾基學的重新整合
第一節 時代氛圍和基本問題
第二節 對概念化、公式化研究模式的挑戰
第三節 切入敏感時期的研究
第四節 檔案文獻研究和新領域的拓展
第五節 新中國高爾基學的熱潮
第四章 20世紀60年代:高爾基學的新起點
第一節 20世紀60年代文學思潮與高爾基學的重點
第二節 重頭基礎性著作的出版
第三節 高爾基戲劇藝術及戲劇理論研究
第四節 高爾基的文學組織和交往活動研究
第五節 對文學批評家和編輯高爾基的研究
第六節 理論家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首創者高爾基
第七節 美國高爾基學的新進展
第五章 20世紀70年代:高爾基研究的新境界
第一節 20世紀70年代的文學思想氛圍
第二節 基本文獻的整理和出版
第三節 高爾基學的綜合研究態勢
第四節 百年紀念研究的高潮和理論發掘層次提升
第五節 歐美高爾基學簡述
第六章 面向新世紀: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高爾基學
第一節 轉機和新變:俄國高爾基學
第二節 建設中國高爾基學的新路
第三節 歐美國家的高爾基學
第七章 20世紀末期的高爾基學
第二編 高爾基學術史研究
第八章 十月革命期間“不合時宜”的高爾基
第九章 關於作家晚節的思考:瓦西里耶夫的發難
第十章 高爾基之死:一個解不開的歷史之謎
附錄一 重要文獻(1980年以來)
附錄二 人名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附錄三 書、報、刊、篇名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附錄四 專有名詞和表達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緒 言

《高爾基學術史研究》最初是《高爾基研究史》,是由陳壽朋先生提出選題、研究計畫和核心方案,得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支持,並很榮幸地被納入到該基金重點項目內資助出版。參與本項目的研究人員有王芳教授、馬曉華教授、馬曉輝博士、史亞娟博士,最後由陳壽朋先生和邱運華統稿。
關於本項目,有幾點需要向專家學者交代:
一、研究重點。本項目把高爾基研究重點放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和20世紀和21世紀之交,具體時間點在1898—1920年、1988—2000年之際,而並非是學術界一般認可的高爾基學形成於20世紀30年代。基本思想是認為:關於高爾基的研究,精華所在就是兩個世紀之交(1898—1920年、1988—2000年)的思想大交響,不是30年代至70年 代歌功頌德似的高度認同;是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思想對話,而不是把研究對象供奉起來,作為思想統一的偶像。關於前一個世紀之交,本學術史研究重點梳理 了重要理論家、思想家的闡述立場、觀點和理論貢獻;關於後一個世紀之交,重點是梳理觀點轉向的脈絡。本研究基本思想是:高爾基學形成的時間應該確定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而不是20世紀30年代。
二、中國觀點。高爾基學的中國觀點是非常鮮明的。與俄國學者側重於創作過程研究、追求材料確鑿、文獻考據細緻和大量的紀念文獻不同,中國學者的高爾基研 究與自己國家的時代問題(政治問題、思想理論問題、文學問題甚至社會問題)聯繫密切,有濃厚的“為我所用”的色彩。其次,高爾基學在中國1950年之前和之後發揮著不同的作用。1950年之前的高爾基學不僅作為進步文學的代表,還作為進步思想的代表。它是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橋樑,是普羅米修斯。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即1950年 之後高爾基學則主要發揮著指導社會主義文學創作、文學理論建設的功能,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理論共識,幾乎歷次重大文學事件,都能夠看到高爾基理論和思想的 影子。應該說,若沒有高爾基,闡釋新中國文學運動就有缺憾;高爾基在新中國文學建設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個作用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任何作家都不能比 擬的。但是,坦誠來說,中國學者在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的同時,仍較多在材料、觀點上借鑑或引用俄國學者的論述,“跟”得多且緊。當然,這和兩國意識形態相 近有直接關係。
三、文獻資料。高爾基學的文獻汗牛充棟,長期以來,學者細緻收集、整理,形成了一套專門的學問。本項目工作人員也分別做了文獻整理,但是將其在本研究項目成果的文獻索引里完整體現出來,卻是一件幾乎無法完成的工作。我們採取重點列舉的方法:僅有選擇地羅列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俄國研究成果,而不再列舉中國和其他國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而後者的研究成果,我們已在正文裡做了比較翔實的列舉。
高爾基學在中國具有獨特的地位、優良的傳統,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學者。雖然本項目歷經數年,但項目組成員仍覺匆忙,自身也覺得難以滿意,權當引玉之磚,懇請專家學者們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