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恆天

高恆天,男,1963年生,陝西省興平市人。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哲學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恆天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陝西省興平市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職業:教授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86年本科生畢業於西北大學哲學系,199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西南大學政治系,2003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2004-2006年工作於湖南師範大學哲學博士後流動站。
高恆天

主講課程

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公共課)。
2.“文化哲學”(專業課)。
3.“倫理學原著選讀”(專業課)。
4.“倫理學原理”(專業課)。

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目前,在倫理學研究方面,嘗試從倫理思想研究到倫理的社會歷史本體研究的研究範式轉換。

主要貢獻

近五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
1.國家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03AZX006)之子項目——“秦漢道德生活史”(主持人)。
2.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005&037693)——孔子與中國社會轉型研究(主持人)。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5XJL012——邊緣地與經濟協調發展(第二參與人)。
4.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05C003Z——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第二參與人)。
5.2007長沙市重大委託項目——長沙市公民道德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第一參與人)。
6.2007國家重點課題(07AZX007)——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多樣化社會思潮的有效引領研究(第二參與人)。
7.2008教育部重大課題(08JZD008)——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理念與現代踐行研究(第一參與人)8.2009年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馬克思與孔子二人思想比較研究(09YBA166)。
主持人
9.200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構建與踐行研究(09&ZD003)(第一參與人)。
近五年來發表的主要論著
1.《道德與人的幸福》(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德性的公正與規範的公正及其關係》(《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3.《秦漢時期道德生活的變動格局》(《道德與文明》2006第4期)。
4.《秦漢時期之南越道德生活》(《廣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5.《道德生活的特點與類型》(《學術論壇》2006第5期)。
6.《秦漢時期之東夷道德生活》(《東疆學刊》2007年第2期)。
7.《秦漢時代之匈奴道德生活》(《倫理學研究》2007年第2期)。
8.《中國傳統倫理關係的特點》(《倫理學研究》2008年第1期)。
9.《孔子與中國道德人格轉型》(《道德與文明》2008年第2期)。
10.《秦漢時代西域諸民族道德生活》(《倫理學研究》2009年第3期)。
11.《孔子“士不懷居”觀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意義》(《陝西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12.《秦漢時代鮮卑族的道德生活及影響》(《陝西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