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村(浙江省青田縣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市村位於青田縣城西北部,坐落甌江南岸與高市源匯合處,隔江北岸系330國道線,距縣城25公里,離省級風景名勝區石門洞1.50公里。高市村形成於明代,清代屬十三都,民國時期屬高市鄉,為鄉公所駐地。1949年後屬高市鄉(人民公社),為鄉人民政府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市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10.08平方公里
  • 人口:1926人
村情概況,陳誠的故鄉,對台工作重點村,村區面貌更新,

村情概況

高市村由外村、底村兩個行政村組成,兩村以山坡為界。1992年,外村240戶,894人,底村257戶,1032人,兩村合計497戶,1926人。村民以陳、葉兩姓居多,余有朱、王、張、洪等15姓。總面積10.08平方公里,大部分系山區林業用地,共有耕地631.6畝。

陳誠的故鄉

高市形成村莊,歷史悠久。然而,高市村的名聞遐邇,是因出了個國民黨軍政要人陳誠的緣故。
陳誠,字辭修,別號石叟、德馨,清光緒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1898年1月4日)出生於高市外村。其先祖系河南潁川郡人,明嘉靖年間(1522~1566)遷居青田。父親陳應麟,字式文,晚清貢生,省立師範學校畢業,先後在高市養正國小和縣敬業國小(今縣人民國小)任教師和校長,1924年5月病故。母親洪氏,青田船寮灘頭人,長居陳誠家中,1953年卒於台北。陳誠8歲起在本地私塾及國小讀書,且常下地勞作與上山砍柴濟家。16歲就讀麗水省立第十一師範學校。21歲與吳舜蓮結婚,同年10月經同鄉提掖入伍至保定軍官學校。此後僅於其父病故之期、1932年1月與後妻譚樣新婚後和1937年3月三次回鄉探親。在國民黨軍政界為官47年,升至國民黨副總裁、"副總統"。1965年3月5日在台北病逝,終年68歲。
陳誠故居坐落高市外村官山嶺腳,五間兩伙廂、兩邊軒間加門樓軒間形成傳統四合院,木質結構,坐南朝北,共28間,中有道坦,後設天井、魚池,加上附屬物共占地1160.80平方米。系祖父陳錦之與胞弟陳一鵬於清光緒元年(1875)合建,兄弟各分一半。陳一鵬為清朝貢生,故門樓外原豎旗桿一對,亦稱"旗桿屋"。門樓橫額有清朝舉人章楷題書"潁川舊家"四字,兩邊配有對聯"已用浮雲看富貴,別開芳墅隔塵凡"。1932年,陳誠在大門右側軒間旁擴建三間磚木結構樓房,稱新三間,供其母居住。30年代初建成的小別墅,位於梅村,呈"T"字形共8間,二層磚木結構樓房,作為陳誠回鄉住所。
1931年,陳誠出資1萬銀圓,買了梅村8000平方米土地創辦高市國小,興建磚木結構三層樓校舍1幢,下兩層設6個教室,三樓作學生宿舍。還興建教師宿舍1幢,上下樓共22間。開闢了操場、花園,種植名貴花木,綠化校園環境。其時學校系設施一流完小,鄰近少年紛紛前來就讀。該校有6個班級,學生287人,教師7人。此後數年陳誠每年提供1400銀圓作為辦學經費。1956年,縣人民政府撥款在原校址新建教室6個,建築面積2360平方米,並創辦青田第二中學,於1974年9月併入船寮中學。1989年縣人民政府撥款10萬元,集資3萬元,再建教學樓1幢,內設6個教室和部分教師寢室。該校現為高市鄉中心學校,共有15個班級(包括國中班),學生620人,教職員工37人,已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陳誠繼捐資辦學後,還先後捐2000銀圓造外村至黃山3.50公里石級路1條,建底村至水碓頭石湊路長1000米,寬2.50米。

對台工作重點村

高市村共有去台灣人員32戶64人,現在台灣人員56戶,289人,。陳誠夫人譚樣,原任台灣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會副主任,1989年6月6日卒於台北。他們生有四子二女,四個兒子先後留學美國,獲博士學位。其中長子陳履安1992年任國民黨中常委,兼任"國防部長";次子陳履慶任台灣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陳誠的胞弟陳正修,原任國民黨"立法委員",已在台灣病故;陳勉修,原任國民黨"評議委員"、台灣銀行董事長兼台北市銀行工會理事長,亦已在台灣病逝。此外,高市村還出了葉仲卿、葉邁、陳履旋等國民黨將官。因此,高市成為全國聞名的對台工作重點村。
1979年後,各級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高市村的對台工作,以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早日實現。陳誠故居土改時,除世居在內及其堂弟(陳一鵬孫)陳祖略、陳祖蔭保留部分房屋外,其餘全部沒收分給15戶農民居住。小別墅一直為鄉人民政府使用。縣城原配夫人住宅被有關部門占用。30年代的青田縣長在石門洞建造3間平房,共120平方米,取名石門山莊,供陳誠回鄉居住,也被石門洞林場移用作招待所。1985年,縣台辦會同有關部門對以上4處有關房屋進行全面調查,1986年3月向中央統戰部和省人民政府寫了報告。同年5月,省人民政府批准並撥款30萬元,將4處房屋進行清退,歸還產權,將破舊不堪的房屋進行全面修繕,恢復原狀,至1990年全部修葺完工,並落實代為管理措施。
陳式文墓,坐落在村後十里山嶺的黃山村,當年陳誠委託姐夫請來溫州有名的風水先生,選擇了這塊墓地。1935年冬建成。墳墓按當地風俗建成牌坊式,外形兩圈,設有門台、欄桿、紙爐,用溫州青石及本縣花崗岩砌成,一墓兩穴,"三牌門"上鐫刻原國民黨陸軍二十一師師長嚴立三題寫"陳式文先生墓"六個大字。"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破壞,省、縣人民政府分別於1981、1990年2次共撥款4萬多元予以修復。陳誠出資興建的高市國小三層樓校舍,省人民政府也於1989年撥款5萬元予以修整。
隨著改革開放和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發展,慕名前來高市參觀、訪問、旅遊的賓客愈來愈多。1987年4月,陳誠老部下、原國民黨十二兵團司令、全國政協常委黃維會同原國民黨洛陽警備司令邱行湘專程來到高市,參觀訪問陳誠故居、別墅和創辦的學校,還上了十里山嶺,到陳式文墓前謁拜。是年5月成立高市台屬聯誼會,開展接待、聯誼等工作。1991年4月,台北青田同鄉會總幹事李桂榮率10餘名會員前往參觀。1992年11月,旅居義大利的原國民黨"立法委員"、"黨務顧問"孫耀光率10多位國內外親屬前來參觀、訪問。至1992年底止,共有上百名台胞回鄉探親,其中一人在故鄉定居,並有四位台屬赴台探病、奔喪。

村區面貌更新

高市村三面環山,一面瀕臨甌江,清澈的源流穿村注入甌江。此地因後山似枕,地方高曠,不怕水患,古時取名高枕,寓高枕無憂之意。日久被方言"高沈"取代。據傳,明末清初,平陽縣二乞丐來此行乞,一人病死葬於此地,另一返回,日後死者兒子為總兵,偕同知情者前來查詢其父墓地,知情者又中途而亡,總兵率部尋到高沈。原先村人以乞丐葬地特佳,早已將其發掘廢棄。村民見總兵追查,不敢如實道出,便謊稱此地不是高沈,而叫高市,從此村莊便正式命名為高市。
高市村,山巒疊嶂,阡陌縱橫。然而,過去的高市並不是高枕無憂,自然災害甚多,糧食畝產不過三四百斤,一直過著"祖傳三件寶,火籠當棉襖,竹篾當燈照,番薯乾吃到老"的貧困生活。50年代起,村民齊心協力致力於家鄉建設。1958年,興建了沿江長200米,高4.50米的防洪大壩,從此使壩內村民、房屋安全,120畝良田糧食畝產超過1000斤。1977年,集體投資30萬元在高市源上游景點跳魚氵祭築壩蓄水,開渠引水至兩村交界處建了裝機100千瓦的水電站,既可發電,又可灌溉,輸送的電力除供高市及附近村莊照明外,還可供當地興辦加工、車木、化工等企業用電。1991年,村民以自願集資方式興建了電視地面衛星接收站。1992年,在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下,村民踴躍集資,在高市埠頭築起一條長200米,寬4.50米的塊石漿砌碼道,渡江的機動車、人力車可到達外村。此外,在外村埠頭大道、底外村交界的梅村及隔江對岸的330國道線兩側新辟了三個商業市場點,供銷社、代銷店、餐館、旅社、成衣鋪等店鋪日益增多,許多村民新建了住宅、店面,生活日益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