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

骨折的定義:,骨折的分類:,判斷骨折的主要依據:,骨折固定的目的:,骨折固定技術的發展史分析:,固定的材料:,骨折固定的方法要領:,創傷骨科中骨折固定方法的選擇,石膏繃帶固定:,手術復位與內固定:,手術復位與外固定,擴展文獻,

骨折的定義:

骨骼受到外力打擊,發生完全或不完全斷裂稱骨折。

骨折的分類:

單純性骨折的骨頭只有一條骨折線;粉碎性骨折的骨頭碎裂成兩塊以上;開放性骨折的骨頭刺破皮膚,骨折處與外界相通。按骨折斷端是否與外界相通分為:
1、閉合性骨折:骨折斷端未刺穿皮膚與空氣不相通。
2、開放性骨折:骨折斷端刺穿皮膚與空氣相通。
骨折固定

判斷骨折的主要依據:

1、疼痛和壓痛:受傷處有明顯的壓痛點,移動時有劇痛。
2、腫脹:內出血和骨折端的錯位、重疊,都會使外表呈現腫脹現象。
3、畸形:在骨折時肢體發生畸形,呈現短縮,彎曲或者轉向等。
4、功能障礙:原有的功能受到影響或完全喪失。

骨折固定的目的:

復位、固定、癒合是骨折治療三部曲,而固定則是復位與癒合的承上啟下環節。良好的固定不僅鞏固復位效果,還會促進癒合速度和質量。。制動,止痛、減輕傷員痛苦,防止傷情加重,防止休克,保護傷口,防止感染,便於運送。

骨折固定技術的發展史分析:

隨著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交通事故越來越頻繁,創傷骨科患者逐日增多。在治療創傷骨科骨折時,骨折固定方式的選擇一直都是骨科界所爭論的話題,在當前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在上個世紀50年代,AO 學會根據的當時的骨科治療技術,制定了一些列骨科治療的基本原則,即:①骨折塊特別是關節區得骨折達到解剖復位; ②設計堅強內固定; ③能滿足生物力學的要求; ④無創操作,保持軟組織和骨折塊的血運; ⑤早期主動無痛活動,防止骨折發生,這是當時骨科界普遍所認同的骨科治療標準。AO學會制定這些規則的目的是::通過對骨折斷端的解剖結構進行一定強度的恢復,並加壓固定,從而有效地防止骨折處局部微動,一定時間後,便可達到Ⅰ期癒合的效果。就當時的骨折研究水平來看,在AO技術推出之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套用不久,它的缺點也逐漸顯現出來,例如過分追求解剖復位,從未忽視了生物力學的要求; 骨折處損傷嚴重,破壞了該處的肌肉供血功能;發生感染、鬆動和折斷的機率較高;骨延遲癒合骨折斷端吸收等不良反應頻繁。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提出的生物學固定(BO)概念對AO技術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它強調的骨折治療原則為:①在骨折部位較遠的地方進行復位,保護骨折區得軟組織的附著;②不一味追求骨折的解剖復位( 關節內骨折除外);③使用的內固定物彈性模量低;④減少內固定物與骨皮質之間的接觸面積等。BO技術避免了對骨的生長環境的破壞,治療骨折時,重點關注骨的生物力學特性,有效地維護了骨的血供功能。BO技術治療骨折時,加快了骨折癒合的速度,降低骨折併發症的發生,使得該技術很快取代了AO技術,成為了當時骨折固定的重要方法。但長時間的套用發現,BO技術缺乏一定的理論和技術支持,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來微創骨折固定技術的提出時骨科界的又一巨大成就,微創骨折固定技術主張用外固定架閉合復位來治療骨折,這種技術的特點是:能保持骨的生長環境;用夾持固定骨折部位;不暴露骨折端;強調縱向對線的重要性。該技術目前還在臨床試驗階段。

固定的材料:

常用的有木製、鐵制、塑膠制臨時夾板。現場無夾板可就地取材採用木板、樹枝、竹竿等作為臨時固定材料。如無任何物品亦可固定於傷員軀幹或健肢上。

骨折固定的方法要領:

先止血,後包紮,再固定;夾板長短與肢體長短相對稱,骨突出部位要加墊;先扎骨折上、下兩端,後固定兩關節;四肢露指(趾)尖,胸前掛標誌,迅速送醫院。

創傷骨科中骨折固定方法的選擇

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了我國醫學技術的發展,為創傷骨科的治療打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技術基礎,主要表現在創傷骨科治療學術研討會不斷召開、骨科治療專科醫院不斷增加、微創骨科治療技術的研發等等,為骨科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骨折是創傷骨科中最普遍的疾病,就當前的醫學研究情況來看,選擇哪種骨折固定方法最合適還沒有確定的研究結果。
骨折固定三個主要方法是:

石膏繃帶固定:

骨折固定

手術復位與內固定:

手術復位與內固定:是施行手術,切開骨折部的軟組織,暴露骨折段,在直視下將骨折復位。復位後,可以用對人體組織無不良反應的金屬內固定物,如接骨板、螺絲釘、髓內釘、加壓鋼板等,也可用自體或異體植骨片,將骨折段固定。病人全麻或局麻,手術切口位於骨折區域。術中將骨骼復位,根據實際情況把接骨板、螺絲釘、髓內釘、加壓鋼板暫時或永久性地安裝在骨骼里,固定骨骼。
骨折固定

手術復位與外固定

手術復位與外固定:是施行手術,將骨折復位,並在骨折的肢體外安裝骨外固定器。骨外固定器是一個由夾頭和鋼管組裝成的體外鋼架,可以支持骨骼,矯正骨骼在癒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移位。
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

擴展文獻

1、馮俊東。創傷骨科中骨折固定方法的選擇【J】。中外醫療,2011年,第30期:72
2、王輝。創傷骨科中骨折固定方法探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2年第7期:1929—1930
3、張金,李清華.骨科固定方法的選擇[J].中國醫藥指南,2011,2( 9) : 92—93.
4、陳希哲,王永海。可吸收骨折內固定物及其在頜面外科的套用[J].國外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分冊,1995,18(2):75—80
5、蘇玉新,蘇繼承。骨折固定方法的選擇【J】。遼寧中醫雜誌,2001年1月。第28卷第1期:51—52
6、王亦慈。骨與關節損傷[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一8
7、張金,李清華。骨科固定方法的選擇【J】.中國醫藥指南,2011,2(9):92一93.
8、姜保國.關節周圍骨折的治療策略【J】.中華創傷骨科雜誌,2007,23(2): 81一82
9、OToole JE, Eichholz KM , Fessler RG..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ates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J]. J Neurosurg Spine, 2009, 11(4) : 471-476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