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左河水的節氣詩)

驚蟄(左河水的節氣詩)

驚蟄,是一首描寫驚蟄“節氣”在中國的氣象地理植物、動物變化及春耕狀態的七言絕句詩。作者左河水,作品發表於《中國詩賦》2014年4期,並有人民網選用、中國天氣網等網站的文章引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驚蟄
  • 外文名稱:The Waking of Insects
  • 創作年代:2013年春
  • 作品出處:《中國詩賦》2014年
  • 文學體裁:詩詞(七言絕句)
  • 作者:左河水
  • 創作地點:江西南昌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解讀與賞析,解讀,賞析,

作品原文

驚蟄
驚蟄到來啟春耕驚蟄到來啟春耕
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綠紅。
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

作品注釋

  1.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時。
  2. 霹靂:指又急又響的雷,是雲與地面之間發生的強烈雷電現象。如:(唐)韓愈《送高閒上人序》:“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又如:曹禺《雷雨》第三幕:“雷聲大作,一聲霹靂。”
  3. :本義是“醉酒後神志由昏迷到清爽”,也指睡眠狀態結束或尚未睡著。
    本詩中是對冬眠也叫“冬蟄”物種而言的現象。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熊、蝙蝠刺蝟、極地松鼠、青蛙、蟲等都有冬眠的習慣和生理要求,到第二年春才“春雷驚百蟲”,即“一聲霹靂醒蛇蟲”。
  4. 瀟瀟:形容風雨急驟。如:《詩經.鄭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5. :是指把東西放在顏料里使之著色。如:染料,染色,染坊。也指感受疾病或沾上壞習慣或接觸到什麼。如:染病,感染,傳染,沾染。
    本詩中喻指在驚蟄時節大地“春雷響,萬物長”,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陣陣春雨灑在上年寒冬時節枯萎凋零的各種草木上,使其枝葉返生,百花齊放,萬紫千紅;那春雨猶如染料般的神奇效果。
  6. 九九:是中國古代民間用來表示冬至後或夏至後八十一天日期的總稱。冬至後的八十一天為“冬九九”,夏至後的八十一天為“夏九九”。此處指的是冬九九,在冬九九之中“三九”最為寒冷,而“九九”已進入第二年春天的驚蟄時節,並在此節氣內整個冬九九結束。驚蟄節氣有“九九艷陽天”之稱。
  7. 風送暖:在我國的春天裡,尤其是在驚蟄時節東南風壓倒西北風,由東南海面吹來的暖氣流使大地的溫度漸漸上升。如左河水《立春》:“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8. 融融:指暖暖的,暖融融的,尤指暖到一種溫和、舒適的程度。如:唐張籍《春日行》:“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蘭心短。”
  9. 翠野:一般指翠綠色的平原曠野。此處具體主要指在鄉村的野外所長出的青翠莊稼及田邊地頭的草木。
  10. :指開始的意思。如:啟用,啟程,啟動。

解讀與賞析

解讀

驚蟄是左河水一首描寫驚蟄“節氣”的七言絕句詩, 作品從幾個方面表達了我國到了驚蟄節氣的氣象地理、動物、植物變化及人們從事春耕的情況。
“一聲霹靂醒蛇蟲”,表達到了驚蟄節氣我國長江流域的“驚蟄始雷”現象。因大地的濕度漸高,促使近地面的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其中“一聲霹靂”,是採用一種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來表達強烈的雷電現象,並非簡單的巨響一聲。為此同時,青蛙、蟲等有冬眠習慣和生理要求的動物,到現在的驚蟄節氣大地復甦之時開始“甦醒”。這時恰好春雷起始,故有“春雷驚百蟲”之說。
“幾陣瀟瀟染綠紅”。指在驚蟄時節里,大地“春雷響,萬物長”,氣溫回升,雨水增多。瀟瀟春雨灑在上年寒冬時節枯萎凋零的各種草木上,使其枝葉返生,百花齊放,萬紫千紅。因此,春雨出現了猶如染料一般的神奇效果,將大地都進行了著色,使千山萬水紅紅綠綠,春意盎然。
“九九江南風送暖”。上年冬至節氣開始的“冬九九”,進入了此時的驚蟄時節,並在此節氣結束。這時東南風壓倒西北風,由東南海面吹來的暖氣流使大地的溫度漸漸上升,使江南大地出現一派春暖花香的景象,故此,我國江南地區對驚蟄節氣的晴朗天氣有了“九九艷陽天”之稱。
“融融翠野啟春耕”。指驚蟄後的氣溫回升,氣候逐漸變暖,雨水增多,萬物開始復甦,農家開始進行春耕生產。江南地區翠綠的曠野暖融融的一片陽和,田野長出的青翠小麥已經拔節,油菜開始見花,茶樹漸漸開始萌動;同時,華北地區的冬小麥也開始返青生長,特別是華南地區的早稻播種也已開始進行。

賞析

全詩言簡意賅,詩人以僅僅四句28個字,將一個地域遼闊,地理複雜多樣的中國在驚蟄節氣的氣象、氣候、植物變化及人們春耕生產等諸多方面的情況描寫得形象生動。前半首即前面兩句,表達了驚蟄時節的氣象、氣候等主要特徵,後面兩句,則表達了此時農業生產的氣候環境情況及人們開始的春耕生產活動。
此詩在藝術上最主要的特色有:一是,它不僅是一首格律工整而富有藝術特色的詩作,同時也是一篇寫節氣的科普性小短文,使讀者對驚蟄節氣從科學知識與文學藝術兩個角度產生多面的認識。二是,疊字比較多。通過使用“瀟瀟”、“九九”、“融融”三組疊字,使節氣的氣候特徵得到形象的表達。特別是“九九”這一中國特殊的名詞,使人們對驚蟄節氣的知識有了更深入、更廣泛的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