騣

騣,馬鬃 [mane],形聲。從馬,矣聲。本義馬行勇壯的樣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騣
  • 讀音:zōng
  • 釋義:馬鬃
  • 形成:形聲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騌、
zōng
<名>
馬鬃 [mane]
隅目青熒夾鏡懸,肉騣碨礨連錢動。——唐·杜甫《驄馬行》
(形聲。從馬,矣聲。本義馬行勇壯的樣子)
假借為佁”。愚,無知
騣,痴 也。--《廣雅》
騣,無知之貌。--《蒼頡篇》
內實騣,不曉政事。--《漢書·息夫躬傳》。注愚也。”
仆雖騣,亦粗知自愛。--唐·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
又如騣子(愚笨的人);騣冶(嬌憨美艷)
呆痴,不明事理
嘉本典虞騣…其容止舉動,甚蚩騣,語輒自謂侯身”,時人以為笑。--《三國志·明悼毛皇后傳》
違明誥於前修,垂蚩於後代。--《三國志·孫休傳注》
痴牛與騣女,不肯勤農桑。--唐·盧仝《月蝕》
騣ái不靈活,傻痴~。
騣sì 1.急走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葼。《玉篇》全騣馬冠也。《說文》馬鬣也。《杜甫·驄馬行》隅目靑熒夾鏡懸,肉騣碨礧連錢動。《欒城集》余在岐下,見秦州進一馬,騣如牛,項下垂胡,側立倒傾,毛生肉端,蕃人曰此肉騣也。 通作鬉,俗作騣,別作鬃,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