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錦

馮立錦以象牙鏤雕細花見長。20世紀初,上海牙雕以精細光滑著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立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江寧
  • 出生日期:1903.4
  • 逝世日期:1967.6
  • 主要成就1964年2月獲工藝師稱號
個人簡介,作品,

個人簡介

》、《地獄之季》、《阿依達》(1903.4~1967.6),江蘇江寧人,幼家貧。民國5年(1916年)到上海師從著名象牙雕刻藝人匡臣良學藝6年,民國11~25年先後受僱於師傅和牙雕商哈國棟加工象牙。抗日戰爭前後,與汪根發合開象牙作坊,歷時5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百業蕭條,馮回鄉種田。抗日戰爭勝利後,馮回上海從事象牙加工獨立勞動。其間曾因生意清淡於1949年又回鄉種田。1952年再度來上海重操舊業。1955年加入雕刻工藝合作社,任社理事會副主任;同年任上海市政協委員。1957年7月出席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並就培養工藝美術事業新生力量和建議採用國產原料、節約外匯等問題,在大會上發言。同年12月,出席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第一次社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理事。1958年任上海玉石雕刻廠象牙車間主任。1959年應邀赴北京參加國慶觀禮。1962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1964年2月獲工藝師稱號。

作品

馮立錦以象牙鏤雕細花見長。20世紀初,上海牙雕以精細光滑著稱。20世紀中葉,以馮立錦為代表的牙雕藝人,發展了鏤空雕刻技藝,形成上海牙雕細花布局奇巧、層次分明、工細精緻和玲瓏剔透等特色。他對江南園林勝景很有研究,能把園林精華再現於牙雕作品上。他的名作“春景”、“江南風光”、“蚌景”,山水相連,風光綺麗,展現了一派江南錦繡風光。從50年代起,他創作設計了一批現代題材作品,有“革命聖地”、“萬噸水壓機”和“光輝四十年”等,其中“蚌景”、“光輝四十年”是他的代表作。
馮擅長雕刻山水、花鳥、人物和走獸,每一落刀,粗獷處大刀闊斧,蒼勁挺拔;細微處刀法精絕,細如遊絲,薄似蟬翼。所雕藕景、魚景、蚌景等,雕工精緻,乾淨利索。馮的作品,布局嚴謹,景中有景。他善用魚、蚌或藕節等外形,以鏤空手法,透雕各種鳥獸、人物、花草和風景,看去花中有花,景中有景,內景與外景融為一體,具有婉轉含蓄、幽深迴旋的藝術效果。1957年雕刻的“蚌景”,在很小的體積內表現廣闊天地和有趣情節。作品上部雕游龜山,下部雕農村風光。蚌內層層雕琢,由淺入深。在一個角落裡,最外邊是樹,進去是山,再進去是老者騎驢,後邊有人背物行路,再後邊有屋,屋內有2人,屋外有兩棵樹。上上下下雕刻近百人,姿態各異。所雕人物只有米粒般大,但輪廓清晰,個個栩栩如生。
馮還創作設計了一批具有時代特徵的優秀作品,並在藝術構思和技藝運用上有所突破。1959年,以他為主設計的大型牙雕“新農村”,重45公斤,表現欣欣向榮的農村新面貌。作品兩端以稻、麥、棉作裝飾;正中是氣勢雄偉的文化宮,兩邊是農、林、牧、副、漁豐收場面和工廠、學校、醫院、療養院、託兒所等建築;雕刻出只有火柴3/5大小的人物400多名。作品題材新穎,人物傳神,猶如一幅江南新農村風光圖。1962年,由他設計的大型牙雕“光輝四十年”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塑造了1205名維妙維肖的人物,歌頌了黨的豐功偉績。作品利用重達75公斤的整支弧形象牙的天然形態,外型雕成一支春筍,象徵中國共產黨和偉大祖國正在茁壯地成長。在表現手法上突破了平鋪直敘的慣例,採用倒敘技巧,並運用透雕、浮雕、立體雕等技法,使作品更精緻完美。
馮立錦自幼從事牙雕工藝,有紮實的功底。建國後不僅為象牙雕刻的創作貢獻了力量,而且在培養接班人方面也不遺餘力。80年代,上海工藝美術行業中出現一批高級工藝師或工藝美術大師,有的出自他的門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