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蓉

馬麗蓉

馬麗蓉,教授、復旦大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博士後、上外國際關係專業博士生導師,任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亞非學會理事、中阿友好協會理事、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理事、上海市宗教學會理事,獲上海市申銀萬國教學科研一等獎、上海外國語大學“首屆青年博士學術骨幹”、“優秀博士後”等稱號獲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中國高校“一帶一路”影響力人物等。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東研究所副所長、《阿拉伯世界研究》常務副主編,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所長及《新絲路學刊》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麗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6年6月
  • 職業: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所長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代表作品:《絲路學研究:國別與區域叢書(10卷本)》(主編)
  • 性別:女
學者簡介,主要科研、教學成果(2005年至2018年),一、學術著作,二、報刊文章,三、教研獲獎,

學者簡介

馬麗蓉
主要致力於宗教與國際關係、宗教與國家安全、區域國別、絲路學等研究。已發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21部,主持課題27項,25份內參被採用,獲優秀學術成果獎或優秀內參獎25項等。代表成果:《西方霸權語境中的阿拉伯-伊斯蘭問題研究》(專著)、《中東國家的清真寺社會功能研究》(專著)、《絲路新篇:中阿合作論壇十周年論文集》(主編)、《絲路學研究:基於中國人文外交的闡釋框架》(專著)、《 “一帶一路”軟環境建設與中國中東人文外交》(專著)及《絲路學研究:國別與區域叢書(10卷本)》(主編)等。
主講國家精品視頻課“中阿文明交往史”已成為受歡迎、有特色的絲路學課程,還開設“《聖經》《古蘭經》故事導讀”、“新中國人文外交60年”、“絲綢之路與中外關係”及“絲路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等貫通課程。獲得榮譽包括獲教育部社科司2011年度高校哲社研究優秀諮詢報告、2012年度上外教育獎勵基金海富通獎專著類一等獎、教育部第六批“精品視頻公開課”稱號、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2014年教學成果一等獎等;2015年指導碩士論文獲“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學位論文)政治學一等獎”、2016年指導碩士論文獲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學位論文)政治學獎等。

主要科研、教學成果(2005年至2018年)

一、學術著作

1.《西方霸權語境中的阿拉伯-伊斯蘭問題研究》(專著),時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中東國家的清真寺社會功能研究》(專著),時事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3.《絲路新篇:中阿合作論壇十周年論文集》(主編),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5月版。
4.《絲路學研究:基於中國人文外交的闡釋框架》(專著),時事出版社2014年9月版。
5.《絲路學研究:“一帶一路”軟環境建設與中國中東人文外交》(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3月版。
6.《絲路學研究:國別與區域叢書(10卷本)》(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1月版。
二、學術論文
1.《西方霸權語境中的阿拉伯-伊斯蘭問題》,《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5年2期。
2.《耶路撒冷問題文化探源—對巴以新爭端的一種思考》,《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5年6期。
3.《西方傳媒語境中伊斯蘭婦女問題文化辨析》,《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5年4期。
4.《論西方傳媒在中阿合作中的阻障作用》,《阿拉伯世界》2005年6期。
5.《論西方霸權語境中的文明對話與文化自覺》,《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6年1期。
6.《論阿里·哈迪清真寺的象徵功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4期。
7.《多向維度中的中東民主問題考量(上)》,《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6年7期。
8.《多向維度中的中東民主問題考量(下)》,《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6年8期。
9.《全球化背景下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認同及其重構》,《國際觀察》(核心期刊)2006年5期。
10.《反觀九一一事件:對美國反恐戰略的解讀(上)》,《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7年9期。
11.《反觀九一一事件:對美國反恐戰略的解讀(下)》,《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7年10期。
12.《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群體文化心理蠡測(上)》,《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7年2期。
13.《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群體文化心理蠡測(下)》,《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7年3期。
14.《“9·11”後的美歐清真寺與穆斯林移民問題》,《阿拉伯世界研究》(核心期刊)2008年1期。
15.《清真寺的慈善功能與伊斯蘭教的“關愛弱勢”思想》,《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8年1期(被《中國宗教》20087期摘錄)。
16.《“中國經驗”與全球清真寺發展路徑選擇》,《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8年2期。
17.《冷戰後美國中東戰略的學理因素探究》,《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8年4期。
18.“A Cultural Analysis on Women's Issues in Islam”,《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in Asia),No.1,April 2008.
19.《全球軟環境治理與媒介霸權主義》,《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8年3期。
20.《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認同及其重構》,載《伊斯蘭文化前沿研究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1.《伊斯蘭婦女問題文化辨析》,載《伊斯蘭文化前沿研究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2.《中東在動盪中尋求穩定與發展》(合著),《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8年12期。
23.《清真寺在構建和諧文化中的特殊作用》,載《中國宗教公益事業的回顧與展望》,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1月。
24.《寺市並存:伊斯蘭經濟文化生成模式》,《中國宗教》(核心期刊)2009年1期。
25.《全球化背景下的清真寺功能評估》,《阿拉伯世界研究》(核心期刊)2009年1期(被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09/03全文收錄)。
26.《清真寺與伊斯蘭文明的構建、傳播與發展》,《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9年4期。
27.《全球化進程中清真寺功能影響研究》,《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09年2期。
28.《論中東國家清真寺的經濟功能》,《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09年11期。
29.《論中東國家清真寺的教育功能》,《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10年2期。
30.《中國對中東的人文外交》,《國際觀察》(核心期刊)2010年1期。
31.《清真寺與伊斯蘭經濟文化的生成及其發展》,《世界宗教研究》(核心期刊)2010年2期。
32.《新中國與中東的文化交流》,《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10年4期。
33.《清真寺與霍梅尼革命及其影響:伊朗核問題新解》,《阿拉伯世界研究》(核心期刊)2010年3期(被人大複印資料《國際政治》2010/10全文收錄)。
34.“China’s Cultural and Public Diplomacy to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in Asia), N0.2 ,June 2010.
35.《中阿文明交往面臨的挑戰及對策思考》,《阿拉伯世界研究》(核心期刊)2011年2期。
36.“Mosque and Its Impact on the Khomeini Revolution:The Iranian Nuclear Issue Revisited”,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in Asia), N0.2 ,June 2011.
37.《“以文促經”:寧夏參與中國對阿人文外交的路徑探索》,《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11年3期。
38.“China-Arab States Civilization Exchanges: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Issue 1,July 2011.
39.《“以文促經”:寧夏參與中國對阿人文外交的路徑探索》,載《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版。
40.《埃及穆兄會:理性順勢而為,穩健謀求未來》,載《阿拉伯劇變:西亞、北非大動盪深層觀察》,新華出版社2012年1月版。
41.《清真寺文化場域的資本轉換及其對策思考》,《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1期(被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123期全文收載)。
42.《伊盟、伊合與中國中東人文外交》,《阿拉伯世界研究》(核心期刊)2012年3期。
43.“TheNature, Characteristics & Influence of the Drastic Changes in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in Asia), N0.2 ,June 2012.
44.《伊斯蘭勢力的“重整和分化”與我國中東人文外交的應對》,《世界宗教文化》(核心期刊)2012年4期。
45.《“寺堂改建”到“寺堂共用”——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對話基礎及前景》,載《文明交融: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對話願景》,香港建道神學院出版社2012年9月版。
46.《清真寺的“布善與行善”功能及其對策思考》,載《宗教慈善與中國社會公益》,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版。
47.《清真寺參與伊斯蘭教公益事業的路徑選擇》,載《教育 宗教 慈善:第三屆宗教與公益事業論壇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48.“Pan-Islamic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China’s Middle East Cultural Diplomacy” ,《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Issue 2,December 2012.
49.《中國伊斯蘭文化的國際傳播》,載《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春季號(2013年3月)。
50.《中阿民間交往模式的形成、特徵及其影響》,《回族研究》(核心期刊)2013年1期。
51.“The Rise of GCC’s Soft Power and Its Countermeasure of Cultural and Public Diplomacy,”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in Asia), Vol.7, No.2, 2013.
52.《中東變局的社會文化分析》,載《中東地區發展報告》(2012年卷),時事出版社2013年1月版。
53.《巴以和解政策困境中的耶路撒冷問題》,《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4期,(被《國際政治》201310期全文轉載)。
54.“Sino-Turkish Cultural T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ilk Road Strategy”,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No.2, 2014.
55.《中阿‘共生觀’:從理念到實踐的成功建構》,《世界宗教文化》(核心期刊)2014年4期。
56.“The Policy Dilemma for the Palestinian-Israeli Reconciliation and the Proposals Offered by China”, 《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nmmunications》, Vol.6. Issue.1 (July 2014).
57.《中國絲路外交: 形成、特徵及其影響》,《公共外交季刊》2014年冬季號(2014年12月)。
58.《伊斯蘭勢力的“重整和分化”與我國中東公共人文外交之應對》,載《宗教與中國對外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
59.《“絲路戰略”與深化中土人文關係新機遇》,載《土耳其藍皮書》(2014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
60.《“絲路戰略”與中阿民間交往的機制化建設》,載《絲路新篇——中阿合作論壇十周年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5月。
61.“The Rise of GCC’s Soft Power and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Building a New Silk Road: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in the 21st Century,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7月版。
62.《涉疆暴恐事件中的“中東因素”與國際反恐合作》,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5年1期。
63.《中國‘絲路戰略’與伊斯蘭教絲路人文交流的比較優勢》,載《世界宗教文化》(核心期刊),2015年1期。
64.《埃及劇變的影響與深化中埃關係之對策》,載《阿拉伯研究論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1月版。
65.“Analysis on the Potential of 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IC under the ‘Silk Road Strategy’Framework”,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No.1,March 2015.
66.《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安全環境中“疆獨”問題影響評估》,載《國際觀察》(核心期刊)2015年3期。
67.《“一帶一路”與亞非人文交流中的“宗教因素”》,載《西亞非洲》(核心期刊),2015年4期。
68.《“鄭和符號 ”對絲路伊斯蘭信仰板塊現實影響評估》,載《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5期。
69.“The ‘one belt, one road’strategy and the ‘321’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China and GCC”, 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 Volume VII, Issue 1 (June 2015).
70.《絲路學研究:基於人文外交的中國話語闡釋》,載《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2016年2期。

二、報刊文章

1.“求解中東難題,多邊漸替單邊”,見《解放日報》,2007年12月26日。
2.“從以大選看中東走勢”,見《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2月7日。
3.“‘絲路戰略’開闢人文外交新空間”,見《環球》雜誌2014年第2期。
4.“‘一帶一路’賦予人文外交三大使命”,見《國際先驅導報》,2014年1月20日。
5.“美國‘新絲綢之路’排斥中俄不可行”,見《環球》雜誌2014年第26期。
6.“伊斯蘭極端主義:被異化的伊斯蘭教”,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2月10日。

三、教研獲獎

1. 2006年5月,論文《西方霸權語境中的阿拉伯――伊斯蘭問題》,獲上外第八屆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三等獎。
2. 2007年10月,論文《多向維度中的中東民主問題考量(上、下)》,獲上外第九屆科研成果論文三等獎。
3. 2007年1月,獲上海市申銀萬國教學科研一等獎。
4. 2006年10月,獲上外“首屆青年博士學術骨幹”一級。
5. 2008年4月,《反觀九一一事件:對美國反恐戰略的解讀》(上、下),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2008年度“專家推薦文章”。
6. 專著《西方霸權語境中的阿拉伯-伊斯蘭問題研究》,獲教育部2009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提名獎。
7. 2009年12月,論文《全球化背景下的清真寺功能評估》,獲上外第十屆科研成果論文二等獎。
8. 2010年7月,榮獲“上海外國語大學優秀博士後”稱號。
9. 2010年12月,專著《中東國家的清真寺社會功能研究》,獲上外海富通資助出版獎。
10. 2011年11月,論文《清真寺與伊斯蘭經濟文化的生成及其發展》,獲上外海富通學術科研優秀論文獎。
11. 2011年12月,“清真寺是我國進一步完善穆斯林管理與服務的抓手”(諮詢報告),獲教育部社科司2011年度高校哲社研究優秀諮詢報告。
12. 2012年12月,專著《中東國家的清真寺社會功能研究》,榮獲2012年度上外教育獎勵基金海富通獎專著類一等獎。
13. 2014年10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第六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主講的《中阿文明交往史》課程,獲教育部第六批精品視頻公開課稱號。
14. 2014年11月27日,“新疆‘聖戰者’是怎樣被製造的”一文,獲上海外國語大學第13屆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二等獎。
15. 2015年3月20日,主講的本研綜合課程“新中國人文外交60年”,獲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2014年教學成果一等獎。
16. 2015年5月30日,指導碩士論文“新中國對沙特、以色列人文外交比較研究”獲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學位論文)政治學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