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躍

馬漢躍

馬漢躍,齋號借山堂。祖籍山東,現居北京。先後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師從沈鵬、龍瑞等先生。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書畫評審主任委員,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首屆訪問學者。曾任文藝報書畫專刊主編,人民日報出版社藝術中心主任。現任中國藝術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文化部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副院長,法治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畫館中國畫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書畫博覽雜誌社總編輯,北京大學新媒體文化藝術發展基金常務副主任。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並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等收藏,2014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佛羅倫斯歷史中心頒發的“國際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

2017年和2018年當選中國文聯《神州》雜誌封面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漢躍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濟寧
  • 出生日期:1959
  • 職業:作家,書法家,畫家,策展人
  • 代表作品:電影《你是我的寶貝》、《如是我聞》
  • 齋號::奇翼閣、養翼堂、借山堂
藝術簡介,基本信息,主要活動,主要成就,詩詞,訪賢論道,作品賞析,

藝術簡介

馬漢躍,齋號借山堂。祖籍山東,現居北京。先後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師從沈鵬、龍瑞等先生。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書畫評審主任委員,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首屆訪問學者。曾任文藝報書畫專刊主編,人民日報出版社藝術中心主任。現任中國藝術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文化部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副院長,法治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畫館中國畫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書畫博覽雜誌社總編輯,北京大學新媒體文化藝術發展基金常務副主任。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並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等收藏,2014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佛羅倫斯歷史中心頒發的“國際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
2017年和2018年當選中國文聯《神州》雜誌封面人物。
主要著作有長篇報告文學《永遠的河流》,散文集《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傾聽》《贈你一朵春》《不沉的舟》,長篇小說《多爾袞》《你是我的寶貝》,書畫作品集《馬漢躍書法作品集》《論畫詩一百首》《龍門風骨·馬漢躍卷》《馬漢躍山水畫作品選》《三品叢刊·馬漢躍卷》《借山問道·馬漢躍山水畫鑑賞》《中國美術家·馬漢躍卷》《雲水禪心·馬漢躍山水扇面鑑賞》等。

基本信息

馬漢躍,齋號借山堂。1959年10月生於山東微山,先後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師從沈鵬、龍瑞等先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文化部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副院長,法治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畫館中國畫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書畫博覽雜誌社總編輯,北京大學新媒體文化藝術發展基金常務副主任。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並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等收藏,2014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佛羅倫斯歷史中心頒發的“國際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

主要活動

2004年:任《文藝報·中國書畫博覽》專刊主編。
2005年:任中國書畫博覽雜誌主編。
2006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與批評方法研修班。
2006年:組織策劃《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雙年展》。
2007——2010年:連續策劃組織四屆《全國中青年書法二十家展》。
2007年:組織策劃《融合·消解--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
2007年:隨中國美術高級訪問團訪問歐洲,參加卡塞爾文獻展,出席中德當代美術論壇。
2008年:組織策劃《盛世和諧情系奧運--中國民族風情工筆人物畫提名展》。
2009——2011年:進入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
2009年:中國三聯書社成立,被推舉為總執事。
2009年:蕙風蘭韻——中國三聯書社第一回社員作品展。
2009年:泰山書法論壇暨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泰山詩主題書法作品展。
2010年:赴日本參加中日韓國際書法展。
2010年:組織策劃《藝術豐碑--當代中國畫名家巨幅作品展》。
2010年:組織策劃《經藏--全國書法名家寫經展》。
2010年:藏風聚氣匯京華——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工作室作品展。
2010年:參加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走進山鄉巨變第一村。
2010年:“彩雲之南”中國三聯書社走進雲南作品展。
2011年:組織策劃《全國中青年花鳥畫二十家展》。
2011年:組織策劃亞塞拜然文化藝術展。
2011年:墨綠荷香——張愛軍、馬漢躍、張東明三人書法故鄉行。
2011年:參加第三屆中國齊白石國際藝術節全國書法作品展。
2011年:拍攝電影《你是我的寶貝》任出品人與製片人。
2012年:參加瘞鶴銘獎全國書法作品展。
2012年:赴韓國參加第五回中日韓國際書法展。
2012年:參加大院內外·家當代書法十一人展。
2012——2014年:中國國家畫院訪問學者
2012年:人民日報出版社藝術中心主任。
2012年:受聘為北京大學文化與品牌戰略研究所所長。
2013年:乘物游心——當代中青年書畫名家邀請展。
2013年:筆墨東方——2013中國書法藝術國際大展。
2013年:大院內外水城寫意——當代書法十三人展。
2013年:中國國際交流書畫院在京成立,任執行院長。
2014年:乘物游心——第二回當代中青年書畫名家邀請展。
2014年:組織策劃“值得收藏的文字——義大利當代漢字書法藝術雙年展”;
參加義大利國際書法論壇,並在佛羅倫斯大學舉行演講。
2014年:參加中國國家畫院首屆訪問學者作品展。
2014年:參加第18回世界書法文化藝術大展。
2014年:受聘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副院長。
2014年:發起設立北京大學新媒體文化藝術發展基金,任該基金常務副主任。
2015年:受聘為中國行為法學會法治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2015年:組織參加《清蓮世界書畫展》並在北京、成都、武漢、福州、西安等地巡展。
2015年:參加“江門之約——中國山水畫邀請展”。
2015年:“筆墨之道——水墨畫名家邀請展”。
2015年:“觀自在——當代書法家心經作品展”。
2015年:“清風習來——書畫名家扇面邀請展”。
2015年:東湖經心書院開山儀式暨“清蓮世界”書畫巡展。
2015年:龍門風骨——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首屆訪問學者小幅作品展。
2015年:參加“中國山水畫創作院山東畫院成立暨中國當代山水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2015年:“寄情山水相約北京——馬漢躍山水畫作品展”。
2015年:“水墨山川——馬漢躍山水畫大連邀請展”。
2015年:參加2015台灣國父紀念館“中華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
2015年:參加台聲雜誌文化經貿交流團赴台參訪,在台期間拜會星雲大師並為其祝壽;拜會連戰先生、蔣孝嚴先生,作品《古道高松》被蔣孝嚴先生收藏,作品《雲煙縱橫》被連戰先生收藏;拜會海基會,作品《德文天籟》被海基會收藏;拜訪李奇茂先生、劉國松先生;應邀到著名山水畫家李轂摩先生家做客;與著名作家陳若曦女士、郭楓先生一同會餐;。
2015年:出席“法治中國文化藝術論壇”。
2015年:《雲水禪心——馬漢躍山水扇面作品鑑賞》線裝本出版。
2015年:參加第二屆“龍門風骨——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首屆訪問學者作品展”。
2016年出席中國藝術教育研究院院務會議暨陶藝創作基地授牌儀式。
2016 年:“迎國慶·加州 2016 印象·國際藝術論壇暨邀請展”。
2017出席四知書屋舉行的“中華文化復興之路”主題茶會。
2017馬漢躍先生當選為中國文聯《神州》雜誌封面人物。
2017年出席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平潭寫生基地揭牌儀式並為基地揭牌。
2017年參加《美麗順義——當代水墨展》。
2017年國家核心期刊《國畫家》雜誌推出馬漢躍專題。
2017年中國文化報發表文章《馬漢躍:用文學筆意,開山水新篇》。
2017年出席西亞斯未來信息技術學院開學典禮。
2017年出席新時代融媒體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暨《今日財界》手機電視平台上線儀式。
2018年參加《當代山水畫五十家特展》。
2018年出席越西第四屆文昌文化旅遊節。
2018年參加《大墨情懷——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19年參加“中國名家畫院2019新春聯誼會”。

主要成就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並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等收藏,2014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佛羅倫斯歷史中心頒發的“國際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
主要著作有長篇報告文學《永遠的河流》,散文集《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傾聽》《贈你一朵春》《不沉的舟》,長篇小說《多爾袞》《你是我的寶貝》,書畫作品集《馬漢躍書法作品集》《論畫詩一百首》《龍門風骨·馬漢躍卷》《馬漢躍山水畫作品選》《三品叢刊·馬漢躍卷》《借山問道·馬漢躍山水畫鑑賞》、《中國美術家——馬漢躍卷》等。

詩詞

《論畫詩一百首》
馬漢躍
滿目青山起雲煙,山在二十四品間。腕底骨法墨華新,一筆一步一重天。
山川造化筆墨奇,虛實相生端可極。悟得六法通大道,塵埃落定篤天姿。
有法之極終無法,超神盡變意澹然。神妙能逸尋常事,畫到深處非關禪。
縱橫百家寫超然,變與不變意為閒。師古師今師造化,風雲蒼茫自舒捲。
四時之氣胸中備,造化偉功乃天成。欲向前人說筆墨,山前山後聽無聲。
眾妙之門非為玄,千岩萬壑隱其間。誰能詩外承天雨,一筆盡寫山外山。
齊而不齊內美修,太極陰陽各風流。參差由來奪造化,能識觚韻欲何求。
雨淋墻頭月移壁,三千皴點氣韻來。虛實幽淡尋春去,始見賓翁水墨開。
董巨關荊各為體,筆勢飛騰氣蓬勃。當時黃徐人不論,自有丹青成水墨。
丹青隱墨墨隱水,繁簡在意非關形。試看二米落筆處,法備氣至脈相通。
十一
蒼莽瀟灑理至深,青藤白陽別有神。滿紙風雨堪回顧,筆所未到氣已吞。
十二
六法本自八法來,興會淋漓觀自在。矯健原能生逸趣,萬毫齊力丘壑回。
十三
作畫幸得江山助,縱橫使轉渾自如。熟中求生非常格,拙處見筆意不枯。
十四
筆中藏墨墨藏筆,虛實變幻意無窮。師古未容求脫早,岩岫杳冥入化境。
十五
天道有常亦有變,黑雲翻墨寫大千。亂雨吹過三山去,心中自在小神仙。
十六
詩書畫意貴於禪,拈花一笑九重天。六朝往事渾如昨,細對山川說宋元。
十七
行雲流水披胸襟,似是而非寫精神。黃山松濤筆底夢,天外蓮花雲深深。
十八
運斤成風萬壑中,最是自然見神功。五筆七墨傳詩韻,亦真亦幻亦如空。
十九
每見青山出天真,林泉泠泠寫風神。元季四家知何處,萬古雲霄一羽人。
二十
筆與墨會成絪蘊,神清骨竦意率真。忘乎心外橫斜處,奔雷驚電自屯屯。
二十一
看山談畫泉聲喧,錐沙折釵萬峰間。閒靜吟松雲共酒,入得溪山好尋源。
二十二
釵股漏痕入畫中,目所及處道不窮。山前潑墨起蒼翠,何事點得萬千重?
二十三
世稱三品神妙能,筆發千鈞奪天工。欲以渾厚出華滋,氣韻沉雄誰與爭?
二十四
山靈水動林生煙,筆墨絪蘊法無邊。師心師古師造化,盤礴睥睨混沌間。
二十五
千筆萬筆筆筆簡,層層深厚看宋元。溪山一曲行旅意,奔騰曲折幾回還。
二十六
匠心獨運非匠意,林壑幽趣翻合宜。正是亂雲扶千仞,營邱北苑墨無極。
二十七
書畫行之氣為先,神遊八荒思翩躚。豈可自束牢籠內,當教天蒙歸自然。
二十八
放筆直掃千萬峰,法無定相氣如虹。更有驚雷奔日月,一畫能奪天下工。
二十九
千點萬點不見點,點到混沌地極天。墨透蒼紫心若鏡,一點了悟啟方圓。
三十
腕底鬼神筆底畫,幽寂漠漠向天涯。風雨靜聽丘壑聲,水墨識得第幾家。
三十一
吾家山水吾家法,信筆所之鐘造化。點畫未寫情已動,精神
燦爛無際涯。
三十二
一峰道人空復空,書卷江湖本難同。變幻盡日去浮華,靈翼富春天外鴻。
三十三
江山雪霽玄幽深,水墨造境始通神。田園清歌明月下,禪中書畫冠群倫。
三十四
曲高和寡陳老蓮,畫有罵聲方可觀。時人不知高尚志,春蠶吐絲薦軒轅。
三十五
二米墨戲造物師,致虛守靜氣相吸。聖人法天新鏡象,百積千累數不及。
三十六
明人枯硬清柔靡,宋元靜穆寫意極。非關文人弄浮誇,復興還應賴金石。
三十七
濃淡破積潑焦宿,五行陰陽太極圖。天人合一識天趣,肥不臃腫瘦不枯。
三十八
應記平留圓重變,枯藤墜石天地間。借得東海水一瓢,千岩萬壑層層染。
三十九
吹雲潑墨嘯絹素,清楚模糊兩相無。興會淋漓初雨過,誰人能辯真面目。
四十
取捨由人不由天,虛實繁簡總悠然。知白守黑尋常事,心無掛礙通幽玄。
四十一
意足不求顏色似,心手相忘盤礴時。草堂南北熔一爐,漁隱天空煙水碧。
四十二
一出清秘聊自娛,五湖三泖寫石竹。逸筆幾人稱妙手,因心造境世所無。
四十三
黃鶴山樵盡刻畫,筆力扛鼎勢峻拔。墨中鑄就蒼茫意,繁密深處見光華。
四十四
天下幽境畫難盡,萬古一法處處新。用筆但求靜中變,似亂非亂獅子林。
四十五
北苑神氣賦山川,骨法落筆意為先。寫得體貌入佳境,刺破沉沉一線天。
四十六
從來古意重流傳,鵲華秋色最超然。近世豈堪列鑑賞,水墨圖中澹且閒。
四十七
嘔心瀝血百病生,精巧穠麗失天工。一襟清思醺然醉,洗盡鉛華奪先聲。
四十八
世慮冰釋寫墨竹,月明風清絕塵俗。筆力奇異神且似,雲橫秦嶺一尚書。
四十九
畫到熟時方求生,筆斷意聯氣脈通。朝揖連綿任往復,牝牡一波三折中。
五十
江山如畫不似畫,畫工巧合自然法。始知細微托狂放,妙有剪裁變通達。
五十一
熟處用生任披麻,濃淡往復全由他。至難之境得靜氣,慘澹渾圓燦若霞。(吳鎮)
五十二
順天應人類萬類,用墨千古清奇隨。興發歌詠賦山嶽,至法無法亦無為。
五十三
原始樸拙意象通,天趣圖畫分西東。做戲手段費營造,冥然萬山一念空。
五十四
局外氣象局內出,技道相進有還無。化境但識團團墨,文字八荒併吞吐。
五十五
點畫千番勢崢嶸,清時糊塗醉時醒。一段雲鶴大兼小,洞天
幽玄別樣情。
五十六
林泉高致寫春山,畫名浮沉可由天。坐窮幽壑抒胸臆,遠觀近取非人間。
五十七
陽開陰闔天機功,煙霞嵐霧寄夢中。寒林平遠淡淡墨,放懷詩酒客舍空。
五十八
煙江疊嶂著傳奇,王謝風流自蘊藉。飛翔幾度說高下,斜風細雨任來襲。
五十九
柴丈墨氣如煉丹,筆墨奇古丘壑間。三品四要非常格,心窮萬物納百川。
六十
簡淡疾速超今,落墨蒼硬實有虛。一鎖始向南北開,秋水長天入時無?
六十一
溫穩秀勁清波生,秋窗讀易四景成。深草歧路著意處,恬淡靜逸見松亭。
六十二
一角獨步翰林苑,托枝瘦硬勢峭然。十二水圖費經營,性與畫會浪滔天。
六十三
馬夏稱雄接遠空,半邊山水意渾融。濃淡張馳渺無限,林泉處處生春風。
六十四
美酒一樽掛冠去,減筆草草墨如新。畫法始自梁楷變,青勝於藍邁古今。
六十五
雎陽山人師李郭,片紙斷縑人稱絕。杜門屏處三十載,一葉
扁舟弄風月。
六十六
紅衣獨釣遭人妒,誰憐天才自狂疏。風雨檐下良畫史,百代猶憶西湖路。
六十七
縱筆恣情意多驕,風雲小仙動三朝。萬里長江猛氣發,奇逸瀟灑亦自夭。
六十八
聲氣相通亦相隨,掩前絕後行利歸。不是他山非我用,錯綜古人毓靈萃。
六十九
半生雲遊半為嗔,苦瓜原非夢中身。搜盡奇峰辟新徑,墨海揚波傳風神。
七十
鳳凰台上對清川,詩以畫壽竹影閒。粗筆細筆寫山水,文章胸次海岳間。
七十一
金針暗渡老山樵,風物森森顯奇奧。空納萬境得真如,光怪百出意蕭蕭。
七十二
江山臥遊五百卷,冰肌玉骨意蕭然。巧借天地讀山水,心畫妙造推繁簡。
七十三
鐫刻隨處愛丘山,疏密斑駁神具斂。丈夫醒眼醉太古,看山未能拋書篇。
七十四
古人在我極變幻,盡吐煙雲任點染。天都蓮花破空灑,騰挪南宮並北苑。
七十五
造物為師半畝園,黑白皴擦意盎然。安知董黃非可馭,金陵別開新紀元。
七十六
新安四家本不同,二瞻二無奇正通。大塊自有真本在,梅花古衲追芙蓉。
七十七
不宋不元蕭尺木,太平江山猶神助。戲事說畫多感慨,泠然超塵見豐骨。
七十八
山水清暉參造化,滿頭白髮歸故里。家家石谷雲夢澤,靜氣凝結登峰極。
七十九
盎然楮墨書卷中,深濃清淡總相通。專師子久立太倉,圖畫留與後世從。
八十
靈見妙裁鬼斧,幽雋冷淡剪芙蓉。學古晞古開生面,筆墨未動已染情。
八十一
龍虎山中反閉關,日對山林潑雲煙。心與道俱神知通,往往醉後戲畫禪。
八十二
以碑入帖骨力健,寫到荒涼實堪憐。五百年來誰為最,梅花庵里憶嬋娟。
八十三
蕭派山水意嵯峨,沉浸古人新如闕。功力難逮造化意,秀靈終不失筆墨。
八十四
山林外臣古從新,大雅自能去俗塵。不與近人問途徑,茂林獨坐見精神。
八十五
復堂三變老可悲,廿年脂粉故山摧。識得倪黃絕勝處,揮灑脫落悔難追。
八十六
真相真神兩相通,破苔古廟荒崖中。難得草法入畫法,更有簡逸透神功。
八十七
兩峰一峰倩何先,南羅北翁堪比肩。城市山林開新徑,劍閣探梅問禪關。
八十八
生拗澀拙洗時風,腕下千軍競誰同。坎坷不墮名士節,別有經綸左畫中。
八十九
畫如鐵鑄意氣雄,金石拙硬寫蒼松。積松嶺上多奇崛,海派畫壇有遺風。
九十
倦鶴一曲唱清影,幽然獨辟古殿情。小橋流水渾不注,蕭疏自得冷畫屏。
九十一
赤壁泛舟憶古槐,山風未到雨欲來。中西遙望百千曲,雅俗一筆淡墨開。
九十二
萬松園外渡扶桑,都督畫為折中王。寫意嶺南春睡足,松風水月共蒼茫。
九十三
石鼓風流數百年,繁簡縱橫一念間。缶翁五十始弄藝,詩中有酒學神仙。
九十四
杯酒恣意邁古今,江山多嬌精氣神。天縱英才誰能匹,風煙處處草木森。
九十五
意念一出貫西,光影陸離墨彩融。千載相陳不相守,三岔路口歌大風。
九十六
五出五歸稱風騷,雕工童心便逍遙。十里蛙聲天外來,我家筆墨寫心潮。
九十七
真作偽時偽亦真,奇峰搜盡寫絕倫。面壁三年圖破壁,摩耶精舍千古春。
九十八
投筆江河賴寫生,萬里草木萬里情。長安別開新畫派,重林聳翠率意中。
九十九
鐵骨錚錚鑄千山,造境履險走極端。要在形神虛實外,舍取獨得性情間。
一零零
由小到大筆相生,層林日光照眼明。硯邊勾勒八十秋,留白天籟幾人聽。
《祝恩師沈鵬先生八十壽誕》
秋來東山上,紫氣映碧空;師門共聚首,頤然望恩公。
椿壽樂永年,鶴髮童顏生;介居騰煙雨,長毫起蛟龍。
一筆開六合,三餘盪九穹;傲然凌滄海,睥睨百代雄。
漢柏巍森森,秦槐意憧憧;詩出仰岱嶽,德藝望寰中。
甘為人嫁衣,增刪卷幾重;沙里爍真金,松韻誰與同。
春秋蔭弟子,晝夜舉鴻蒙;桃李三千樹,翰墨萬世功。
恩師有教我,杏壇沐春風;惠我十六字,蘭亭古韻情。
水繞青山遠,雲淡雁排空;山呼祝上壽,再盼萬里程。

訪賢論道

《山水解人詩自新》
——馬漢躍和他的山水畫創作
商澤軍
山川之美,古今共談。今人的山水畫到了當下,無論技法還是境界,想在傳統的維度與古人比肩,我以為是絕路;真正聰明的畫家,不是對古人的山水照著講,而是接著講,是如何在傳統的營養中成長,吸收拿來西方的意味形式,在復古中創新,在創新中復古。艾略特曾說:“第一流的藝術家在自身之外,一定有一些他必須臣服的東西,一種他必須交付的、貢獻自己的虔誠,以便贏得他的獨特地位。”馬漢躍是為山水臣子,交付自己的心力精神,貢獻自己的虔誠,把山水作為自己的宗教。他有自己的繪畫理論,徘徊於古典與現代,在山水精神與山水形式語言上形成了獨特的構圖線條設色。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馬漢躍善於在山川河流、巨瀾猛濤、懸崖峭壁、古松雲海中發現哲學的意象,形式與審美情感不是悖理,而是融合。山水是講筆墨線條的,但沒有離開整體獨立的線條與筆墨。這是一種哲學籠罩下的筆墨線條,是一種混沌中的清晰,清晰中的混沌。我說的混沌是一種蒼茫,是一種張力,是一種在筆墨外的大化之境。
仁山智水。筆墨山水非小道,它是中國文人價值的載體、人格的象徵,是哲學的語言,是情感的附著。但是當下的畫壇卻成了江湖,是獵名逐利的名利場,忘卻了筆墨情懷,忘卻藝術的本體,胡亂以醜怪為美,沒有了精神的含量,沒有了對世俗的超拔,有的只是對現實的低眉俯首,是與現實的和解,花花綠綠,東塗西抹。所謂的繪畫成了一種莫名其妙的裝飾,成了糊牆的紙。
但在這種形勢下,馬漢躍卻逆流而上,不忘初心,他追求的是胸次的開張,是恣肆與內斂的統一,是形與神的完型,是山水的代言,是師古師心師造化,外加橫向移植,把西方的東西拿來化用強壯骨骼。你觀賞他的山水畫作,總是被他瀰漫著的超拔精神所覆蓋所牽引,他的畫面總讓我想起法國詩人馬拉美的話:寫詩就是文字與白紙的搏鬥。一張白紙就是一個黑洞,一切脆弱無力的文字都會被它吸收掉,只有真正有力的文字才能戰勝黑洞的吸納而自立於白紙之上,因此,但凡拙劣的詩總讓我們感到紙面空洞無物,而一首偉大的詩哪怕只有幾個字也足以讓我們忘記白紙的存在。馬漢躍的山水畫作就有這樣的品性。
不是所有的宣紙上的墨痕線條,花花綠綠,怪石磊磊,滿紙雲煙都是山水畫,我認為最好的山水畫,總有著很深的人生烙印,那裡滲透著的是人生感懷,是人化的自然,是文化的山水,是山水裡的飄逸和跌宕。如果山水畫端著架子,無人格修養,無筆墨語言,無個性特質,無生氣,如照相如描摹,沒有一點審美的張力,中規中矩,實實在在,那不是山水畫的至高境界。那也是馬漢躍所不屑為不願為的。
漢躍兄的山水血脈來自范寬,來自馬遠,來自黃公望,精神的源頭是自然山川。他的山水畫,給人的視覺衝擊,是結構與線條的揮發布局,這是從融匯東西方來的,但他的功力不是對古人的模擬,也不是“死在句下”的描紅,他是在這些前代的點線色墨與人的生命連線中獲得了自己的啟悟:刪繁就簡,自己的內心無需過多的修飾,大道至簡,有質感的線條,不是修飾得來的,用線條切割空間,有時把線條通過水與墨的互相生髮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這種強調和誇張,我以為是馬漢躍兄對山水畫的最大的領悟和實踐。你看他的畫面,多的是沉鬱頓挫,多的是桀驁不馴、是詩意的揮發與吟誦,是幽靜,是自然,是散淡中瀰漫著的真情與思考,有一種哲學的影子。
馬漢躍是書家,也是詩人,這給了他山水畫以滋養。他出生在微山湖畔,他的畫有一種水的滋潤,水的蒸騰,水的博大與澄明。我觀賞過馬漢躍先生解衣盤礴潑墨揮毫,也見過他寫詩的沉思,如一文靜的處子,當他展紙濡墨,那種態度和氣象,是得自於孟夫子,一握筆管,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的氣度便在其中,是一種殉道的力度。
我把目前的山水畫作品分為兩大類:“說的作品”和“寫的作品”。說的作品寄生在非藝術的因素之上,比如有意炒作,咋咋呼呼,哄抬身價;比如跟潮追風,攀龍附鳳,雞犬升天;大多數“功夫在畫外”的流派風潮之作和投人所好之作均屬此類,這些作品一旦脫離它寄生的母體就會死亡。寫的作品與此不同,它無須非藝術的行為來支撐自己,它自己就足以將自己支撐起來,“凡·高的向日葵無需太陽”,因為它自己就是光。
漢躍兄的畫就是“寫的作品”。他的山水畫,我以為裡面包含著一種力,我命名為:能。這是一種生命的轉化,這是筆畫的質量與構圖和用筆的力度節奏轉化的,這是線條和空間充滿詩意的切割交織而來的。記得古代日本一個畫家畫的梅花比別的畫家都紅,都奪目,人們一直不解,後來人們發現,他是躲在畫室里,不是用硃砂,而是用舌血點染梅花的蕊,一滴血是一片段預告瓣,五滴血就成一朵梅花。
黑團團里墨團團,黑墨團中寫大千。讀馬漢躍的畫,總容易讓人產生種種聯想,讓人感覺出一種力量,一種震撼,一種光明亮麗與生長的呼喚。那是水墨的意蘊與厚重,是生命的表達與追尋。是一種能,這種能在此前的畫家中是難得一見的,這不是所謂的技法所能到達的境界。
山水畫就是漢躍兄生命的載體,顛之倒之,哭之醉之。山水畫成全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摯愛之情,使他保持了對山水畫的敬重而遠離了俗常藝術家對山水畫的輕慢和利用。正因為如此,漢躍兄才不會將書法、詩歌、線條、構圖、宣紙、水墨等等看作純粹為我所用的工具,它們有自己的存在和生命,它們以人所不知的方式存在著並能造就出人意外的藝術,因此,不是以我之先設的意志役使工具和材料,而是讓這些顏料等按人所未料的方式自行其事進而激發我的創造,以水墨色彩之無限引導我之有限,這便是漢躍兄成功的秘密。
山水畫是紙上的馬漢躍,馬漢躍是走動的山水畫,有溫度有體積,有自然的律動,交融與升華。他說他始終在“之間”行走,他在做著一項跨界的事業。我們期待著他的奇蹟。
純粹的語言與豐厚的表達
——馬漢躍的山水畫特色
文/張桐瑀
馬漢躍這些年一直在做媒體,與當代眾多藝術大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他的著作《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就是一個明證。跟龍瑞先生學畫以來繪畫一下突飛猛進,他的畫沒有拘束,講求法外之法,講求氣韻與造境。他不是科班出身,他是一位作家、詩人,也正因為這樣讓他對繪畫的理解更加純粹,更富於無限的空間。我們看他這些年的畫在龍先生和黃賓虹之間找到了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他的畫面構圖比較完整,外輪廓都很整,裡面的點、線、勾皴都比較耐看,耐尋味,富於出人意表的變化,一層一層,渾然蒼厚中又顯得比較有次序。點是從下面很完整的點到上面,皴、線是完整的先用線來一遍,再用點在上面鑿一遍,再層層積墨,千點萬點,疏密快慢,大小方圓,濃淡乾濕,各種皴法巧妙地融於一體,這種線和點的節奏為他的畫面營造了一種氛圍,增加了一種形式感。所以我們看他的每張畫都講究筆墨的運用,點、線、淡墨、濃墨都很集中,濃墨用的很集中,淡墨用的也很集中,線也很集中,每一塊兒都很集中的運用,這樣的好處就是畫面單純,響亮,而又豐厚。集中的筆墨和豐富的變化就有了一種渾然,一種趣味。簡約明快中詮釋著生命的張力和蓬勃,瀰漫著一種詩意的超越與浪漫,純真、古樸而意趣盎然,散淡、飄逸而俊朗深秀,有著別樣的情懷。那些純粹的意象往往表達出一種內美,一種化境,勾勒之間的敘說常常能夠引發我們的思考和追尋。我覺得在繪畫方面,特別是現代繪畫,這樣的追求是他的一種智慧。因為現代繪畫雖然我們畫的是傳統,立足於傳統,但我們也需要創新,我們要畫出當代的這種氣象、意味,那么他就要想辦法,他就化繁為簡,化整為零,用最單純的東西表現最豐富的內涵,表現精神深處、心靈深處那些最動人心弦的樂音,他是抓到中國繪畫特別是現代繪畫一個最要害的部分,所以他有這樣的一個格局和面貌,體現了他從文化上、歷史上的一個總的把握,最後在畫面上的一個體現,這點我覺得是他作品的一個特色。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