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定律

馬氏定律有兩個含義:一、化學馬氏定律:有機物加成時,氫加在氫多的一側。有機物消去時,氫掉在氫少的一側。二、物理馬氏定律:就是譜線紅移現象定律,是現代科學系統理論知識。關於宇宙及一些光譜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氏定律
  • 第一條:正文
  • 第二條:河外星系
  • 第三條:現代宇宙學的興起
河外星系,現代宇宙學的興起,牛頓宇宙學,廣義相對論,宇宙膨脹,穩恆態宇宙模型,熱大爆炸宇宙模型,

河外星系

星雲的觀測
在浩瀚的太空中,除了有無數發光的星星外,還有彌散狀的星雲。關於星雲的本質長時期存在爭論,一種觀點認為星雲是銀河系內的星際物質,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星雲實際上是像銀河系一樣巨大的恆星集團,只是因為太遠而看起來像“雲”,由於觀測手段的限制,這兩種觀點孰是孰非無法得到最後的判明。
到了20世紀,觀測手段有了較大的發展,美國在威爾遜山上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2.5米口徑的反射望遠鏡,確定空間距離的天體物理方法也發展了起來。人們可以對星雲的本質有所說明了。
宇宙空間的尺度是太大了,不同的尺度範圍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因為在某個範圍有效的方法進一步擴展就失效了。對於較鄰近的天體,可以用三角法測距。三角法也就是傳統的視差法,距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即半人馬座α星,我國古代稱之為南門二)就是通過視差法測出的,距離為4.3光年。使用三角法已經測定了500光年的空間距離,但更大的距離三角法就無能為力了。
更大的距離往往採用光度方法確定,我們知道,恆星的視亮度、距離與本身的光度三者之間存在某種確定的關係,視亮度是可以在地球上測定的,因此只要知道了某恆星的光度就可以知道它的距離。天體物理學已經得知,從光譜分布可以相對地確定恆星的光度。因此,光度方法可以用來大致地確定更遠的空間距離。使用主序星作為標準,天文學家測出了10萬光年的空間距離,大致搞清楚了銀河系的空間結構。
超出10萬光年之外,主序星的光度就顯得太小而不為我們所見,天文學家又找到了造父變星作為標準,利用這個新的光度標準,可以確定星雲的本質了。
1924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1889—1953)利用威爾遜山的大望遠鏡觀察仙女座大星雲,第一次發現它實際上由許多恆星組成,而且其中有造父變星,這樣就可以運用光度方法來確定它的距離了。計算的結果是,仙女座星雲位於70萬光年之外,遠遠超出了銀河系的範圍,這就最終證明了某些星雲確實是遙遠的星系。哈勃一鼓作氣,此後十年致力於觀測河外星雲,並找到了測定更遠距離的新的光度標準,將人類的視野擴展到了5億光年

現代宇宙學的興起

牛頓宇宙學

紅移帶來了宇宙學研究的勃興,但現代宇宙學的源頭還得從牛頓宇宙學講起。在牛頓世界裡,空間和時間都是無限的。但空間的無限性卻帶來了許多佯謬,首先一個佯謬是所謂夜黑佯謬,它是由德國天文學家奧爾伯斯(1758—1840)於1820年提出的,有時也稱奧爾伯斯佯謬。它指出,如果太空中均勻地分布著無窮多個恆星,那么宇宙中任一點將會感受到無窮大的亮度,考慮到恆星之間的相互遮光之後,這一亮度可以變成一個有限值,但相當恆定,這就是說,夜空也將有一個均勻的亮度,而不是黑的。這一推論顯然與事實不符,因此構成了佯謬。奧爾伯斯本人提出了解釋佯謬的一種方法,即星際塵埃遮住了大部分星光。但這一解釋是不夠的,無限宇宙在物理上面臨困難。

廣義相對論

1917年,也就是廣義相對論提出的次年,愛因斯坦發表了《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查》一文,將廣義相對論用於宇宙學問題,並建立了一個有限無邊的靜態宇宙模型。這個模型有兩大特徵,第一,它是有限無邊的,第二,它是靜態的。前一特徵來源於廣義相對論。在相對論看來,有物質存在就會出現時空彎曲,整個宇宙的平均物質密度不為零,那么,它整體上必然是一個封閉的體系,它是有限的,但沒有邊界、沒有盡頭,就像二維球面是一個有限但無邊的二維空間一樣。後一特徵來自愛因斯坦的一時猜想,他當時相信,宇宙整體上應該是靜態的,但他的引力場方程只能得出一個動態解,所以他人為地加了一個宇宙常數,以維持宇宙的靜態的。

宇宙膨脹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出來之後,馬上就有許多人據此構造宇宙模型。幾乎與愛因斯坦同時,荷蘭天文學家德西特得出了一個膨脹的宇宙模型。 1922年,蘇聯物理學家弗里德曼得出了均勻各向同性的膨脹或收縮模型。1927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勒梅特再次獨立地得到這一模型。後來人們發現,基於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所得到的宇宙模型必定是動態的,或者膨脹,或者收縮,而且膨脹和收縮的速度與距離成正比。
以弗里德曼模型為代表的相對論宇宙學一開始並不為人重視,因為它主要是一些數學推導,看不到物理內容。到了1929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哈勃定律公布後,人們才驚喜地發現,它所展示的宇宙大尺度膨脹現象正是弗里德曼模型所預言了的。科學界一下子被震動了,原來研究整個宇宙的宇宙學確實是可能的,它的預言居然被證實了。作為相對論宇宙學之鼻祖的愛因斯坦也為這一發現歡呼,認為自己在宇宙模型中人為地引進宇宙常數是犯下了一個大錯誤。
宇宙學變得熱鬧起來了。人們想到,既然宇宙是膨脹的,那么越往早去,宇宙體積就越小,在某一個時間之前,宇宙就應該極為密集,現有的天體都不可能以現實的狀態存在。照哈勃當時提供的數據估計,這個時間大概是20億年。
事有湊巧,當時的地質學已經能夠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來測定地球上岩石的年齡,初步估計,大約是20億~50億年。相比之下,宇宙膨脹的年限也太短了。這使許多宇宙學家感到很為難,愛因斯坦也表態了:“既然由這些礦物所測定的年齡在任何方面都是可靠的,那么,如果發覺這裡所提出的宇宙學理論同任何這樣的結果有矛盾,它就要被推翻。”

穩恆態宇宙模型

為了既保留宇宙膨脹的觀念,又迴避年齡困難,英國天文學家邦迪、哥爾得和霍伊爾在1948年分別提出了穩恆態宇宙模型。他們認為,宇宙雖然在不斷膨脹,但其中的物質密度並不變小,因為有物質不斷地憑空產生出來。由於物質密度不變,所以不存在一個宇宙的密集時期,因而也不存在星體的年齡上限問題。
穩恆態宇宙模型預言了一個極其微小的物質產生率,它在地面實驗室里無法驗證,但可以通過天文觀測檢驗,因為如果宇宙是穩恆的,那么恆星的分布密度應該是不變的,在地球上的所有天文觀測都有一個特點,它完全依賴電磁信號(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而電磁信號的傳播需要時間,因此,你看到的越遠也就看得越古老,其空間分布就是時間分布。如果恆星的空間分布是均勻的,那就意味著它在時間上是穩恆的。反之,就不穩恆。通過30年代的星系計數和60年代的射電源計數,結論有了,天體的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這就是說,穩恆態宇宙模型有問題。
1948年,美國帕洛馬山天文台建成了當時世界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米,遠遠超過了此前哈勃使用的威爾遜山天文台的2.5米口徑。天文學家利用新的望遠鏡繼續證實了哈勃定律,但對哈勃關係中的哈勃常數提出了疑問,經認真仔細地校訂,發現哈勃常數比實際數值小了10倍。按新的常數估計宇宙的年齡應當是200億年,這樣星體年齡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熱大爆炸宇宙模型

年齡問題解決之後,理論宇宙學家當即著手研究宇宙早期的密集狀態。從40年代末開始,俄裔美籍物理學家伽莫夫(1904—1968)等人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模型。他們認為,宇宙起源於一次巨大的爆炸,之後不僅連續膨脹,而且溫度也在由熱到冷地逐步降低。在宇宙早期,不僅密度很高,而且溫度也很高,所有的天體以及化學元素都是在膨脹過程中逐步生成的。
大爆炸模型有一個重要的預言,即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溫度不斷下降,各類元素開始形成,但原初輻射與物質元素脫離耦合後仍保持黑體譜,黑體輻射的溫度大約是5
K。60年代,天文學家真的觀測到了這種宇宙背景輻射,從而使大爆炸宇宙模型被廣泛地接受,成為宇宙學界的標準模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