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教授)

馬慶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慶軍,男,1978年畢業於山東濰坊醫學院醫療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骨科副主任,併兼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及教學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基礎學組學術秘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慶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醫師
  • 畢業院校:山東濰坊醫學院
  • 性別:男
簡介,醫德高尚,治學嚴謹,鞠躬盡瘁,

簡介

1988年在山東醫科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0年至1993年在北京醫科大學讀博士研究生並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現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工作,歷任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教授,並被北京大學醫學部聘委博士生導師。1998年至199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UCSD分校骨科與生物工程系進修,2002年在奧地利進修脊柱外科和創傷骨科。主要從事脊柱外科的臨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室脊柱腫瘤、脊柱創傷與畸形等。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室骨的分子細胞生物學,骨組織生理學等,曾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參與九五攻關和國家重大科研3項。發表論文30餘篇,參與編寫,編譯專著6部。
馬慶軍馬慶軍
“首都十大健康衛士”稱號,北京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國內著名骨科專家、北京大學二級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馬慶軍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7月17日凌晨1時45分不幸去世,享年56歲。
馬慶軍教授1954年12月生於山東臨朐, 1973年高中畢業後下鄉參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畢業於山東濰坊醫學院後分配至山東臨朐縣醫院,1988年山東醫科大學碩士畢業,1990年在原北京醫科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師從著名骨科專家黨耕町教授,1993年博士畢業並獲博士學位。1993年畢業留校後一直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工作,歷任住院總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骨科副主任,2001年晉升為教授並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馬慶軍教授的一生是平凡卻又輝煌的一生,短暫卻又永恆的一生!

醫德高尚

他一生酷愛讀書鑽研,格物致知,鍥而不捨地學習知識、追求真理,體現了一名知識分子努力求索、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高度責任感;他一生摯愛醫學,始終以病人為本,用仁愛之心對待所有患者,深受患者愛戴;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來都是有求必應,用他精湛的醫術,全身心服務患者,體現了醫德高尚、大愛無疆的醫者情懷;他一生淡泊如水、純樸至金,始終以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為已任,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工作在臨床一線,從醫三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為人民無私奉獻,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優秀風範。

治學嚴謹

馬慶軍教授治學嚴謹,知術欲圓,致力於推動骨科學的不斷發展,在骨科臨床與科研領域造詣深厚,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尊重。作為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基礎學組副組長、中國老年學會脊柱關節疾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腫瘤學組副組長、《中華骨科雜誌》等雜誌的編委,為推動我國骨科基礎研究的學術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年來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及省、市、校級科研項目,多次獲得國家及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勵,參與了衛生部“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頸椎病的微創外科治療”和“脊柱腫瘤的外科治療與研究”等重大課題,參與了國家“985”攻關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馬慶軍同志清晰的科研思路、鮮明的學術觀點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備受學界同道推崇。
馬慶軍老師作為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管科研教學的副主任,熱愛醫學教育事業,桃李滿天下。全力推進醫學技術的創新,信奉“授人以漁而非魚”,努力進行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不僅毫無保留地教授學生學問,更注重學生品德的言傳身教和研究能力的培養開發。為2008年骨科作為全國第一個臨床科室被教育部授予“創新團隊”的光榮稱號貢獻了力量。

鞠躬盡瘁

2008年10月9日,馬慶軍大夫正在為一位頸椎病患者施行手術時,突然昏倒在手術台前,在倒下的瞬間他急促說的一句話是:“快保護好切口……”,緊急搶救中才發現是肝癌腫瘤破裂!他在獲救後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休息一會兒就行,病人手術還沒做完……”。更令人欽佩的是,馬慶軍大夫在手術治療後不到四個月又穿上白大衣走上了臨床一線!作為一名醫生,他深知自己的病情,更知生命的可貴,但他依然勇敢地與病魔抗爭。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讓我閒著比讓我生病還難受”。在患病期間,他表現出的淡定、豁達、超然和執著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在他後期因病無法從事臨床工作期間,也從未間斷教學工作;在病情惡化期間,還堅持為研究生修改論文和參加研究生畢業答辯,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評審工作,履行業內學術雜誌審稿專家的職責,並多次為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病人提供義診……
2010年5月27至30日,馬慶軍教授受邀參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為新疆少數民族醫務工作者舉辦的培訓,當時已經出現腹水將近一個月,雙下肢嚴重水腫,面對家人的勸阻,他從容堅定地說:“答應了的事情,又是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有意義的事情,一定要去!”從新疆返京後的第二天,馬慶軍同志又一次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這就是馬慶軍同志的真實寫照。他的真誠與執著,感染和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值得我們敬重和銘記。他鞠躬盡瘁、恪盡職守,將全部的熱情和精力無私地奉獻給他所熱愛的醫學事業,為骨科學的發展和醫院的建設貢獻了畢生的力量。他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為他人帶來光明與希望的一生,是忠誠於黨和國家衛生事業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