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岙博物館

位於定海區馬岙街道的馬岙博物館是浙江省第一家鄉鎮級博物館,有工藝精湛的民俗文物,還有罕見的天落奇石—石隕石等豐富多彩的展品生動形象地勾勒了馬岙5000多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描述了馬岙古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描述了馬岙古文化與河姆渡、良渚文化以及東瀛文化的淵源關係,介紹了舟山海鹽生產的歷史和工藝流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岙博物館
  • 類別:鄉鎮級博物館
  • 地點:浙江省
  • 開放時間:9:00-17:00
  • 占地面積:1260平方米
博物館概況,博物館介紹,馬岙遺址,內部景觀,展覽與藏品,洋坦墩遺址出土文物,涼帽墩遺址出土文物,服鈽,隕石,有稻穀殼的陶片,特大石犁,石錛,科普教育基地,遊覽指南,氣候條件,特產,交通,最佳旅遊時間,

博物館概況

位於定海區馬岙街道馬岙博物館浙江省第一家鄉鎮級博物館,建築面積1260平方米,館內設有三個展廳:“海島第一村”、“海鹽文化”、“海島民風習俗”。展出的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特大石犁、磨製精細的禮器--鑿形器;展現了海島居民的生活、生產、時令、禮儀、民間文化等習俗,海洋文化氣息濃厚,極具教育性、知識性和觀賞性。
馬岙博物館馬岙博物館

博物館介紹

馬岙博物館位於馬岙白馬街,是全省惟一一家展示海島漁村6000年文明歷史的博物館。馬岙博物館分為館內展區和戶外遺址遺蹟展區。馬岙博物館館內展區主要介紹馬岙土墩遺址群。整個博物館占地3335平方米,建築面積1260平方米,館室占地面積630平方米。馬岙博物館戶外遺址遺蹟展區主要介紹馬岙土墩遺址群。遺址總面積14萬平方米。其中新石器時代5處,東周時代15處。從二次試掘其文化內涵來看:它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祥地之一,它還為東瀛文化的探源提供了實物佐證。馬岙考古證明舟山海島已有千年左右的文明史。為此馬岙被譽為“海上文物之鄉”。

馬岙遺址

起初,馬岙無人知曉,也沒在意,只是發覺用土墩燒制的磚瓦特別光潔、細膩,時不時能扒出幾件陶製石制的小玩意兒。1979年9月,省考古專家來到這些土墩前考察,發現是新石器時代的,馬岙人這才曉得,自己守著的是14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經考古專家鑑定:99個土墩,其中29個土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有12處,商周時代8處。先後出土了自新石器時代開始至商周、春秋戰國、秦漢直至明、清等各代文物500餘件,有石器、陶器、紡輪、骨器、古窯址、青銅器等和貝殼蛤蜊等海洋生物遺骨。其中,漁獵用的石鏃、石刀等占了很大比重。1994年11月,中科院考古所吳汝祚和浙江省考古工作者一起,對洋坦墩進行試掘,權威性地揭示了馬岙土墩遺址的地層關係,並在出土的夾砂紅陶上發現了大量的稻穀痕跡,其稻穀縱脈清晰可辨。這一發現,使專家欣喜若狂。他們一致認為,在6000年前馬岙先民就在這兒創造了以漁獵和稻作相結合為主體的史前文化,與河姆渡文化一脈相承。
在發揮博物館旅遊功能的同時,作為一個科普教育基地馬岙博物館還突出它的科普功能。以現存的土墩、出土的文物、天外來客隕石、烽火墩、海鹽生產展、海島民風習俗展為載體,向遊客和青少年宣傳人類新石器時代先民生活場景、隕石的成份和形成過程、烽火墩作用、海鹽生產過程等科普知識,並以博物館為基地,開展古代烽火墩展、海鹽生產展、科普下鄉展等活動。

內部景觀

馬岙博物館內設有“海島第一村”、“海鹽文化”、“海島民風習俗”廳,展出的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特大石犁等各種石器及陶器、有磨製精細的禮器,詳細介紹了馬岙古文化與河姆渡、良渚文化以及東瀛文化的淵源關係,館內珍藏著考古出土的眾多文物,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六千年前海島先民生活和文化的形成及發展。除了馬岙博物館內展區外,戶外還有古驛亭、古驛站、古驛道、古烽火台、龍潭沆、昭君山烽火台、林家祠堂、仿古街、土墩等景點。
馬岙博物館馬岙博物館
馬岙土墩遺址群有舟山群島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原始村落遺址。馬岙文化遺址群分布於臥佛山南面呈“V”形的岙中。相傳這裡有99個大小不一的土墩,現核實有20個土墩。根據出土的文物,可以推斷,遠古時期這裡是海灣,漲潮時海灣的淺海處就被海水淹沒了,先民們只能選擇地勢較高的土墩生活居住。這些土墩大多是先民們人工堆積而成,也有少量是有泥沙衝擊而成。那時的先民生產力水平依賴於自然條件,從事農作、捕魚、打獵。從出土的貝殼和動物骨骼分析,先民們的主要事物以海洋生物和山上的野獸為主。當時也有最簡單的陶瓷製作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

展覽與藏品

洋坦墩遺址出土文物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原舟山市定海區馬岙鎮(現定海區馬岙街道)這個濱海的山丘平原地帶各墩地上,發現了面積達14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群。經初步發掘,有新石器時代遺址12處,文化層厚60-80厘米,出土了一批石器和陶器。有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8處,出土了大量的印紋硬陶。洋坦墩遺址位於定海馬岙洋坦里,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原始制陶區,面積約1000平方米,在此出土的夾砂紅陶碎片上多數留有稻穀痕跡,專家據此認為舟山群島在5000年前就開始大量栽種水稻
馬岙博物館馬岙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的特大石犁、磨製精細的禮器--鑿形器;有工藝精湛的民俗文物;還有罕見的天落奇石--石隕石等……豐富多彩的展品生動形象地勾勒了馬岙5000多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描述了馬岙古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描述了馬岙古文化與河姆渡、良渚文化以東瀛文化的淵源關係;介紹了舟山海鹽生產的歷史和工藝流程;展現了海島居民的生活、生產、時令、禮儀、民間文化等習俗,海洋文化氣息濃厚,極具教育性、知識性和觀賞性。

涼帽墩遺址出土文物

涼帽蓬墩遺址1983年發現,現存面積約1700平方米,文化層約1.6米,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和土坯等。採集有夾砂紅陶、泥質紅灰陶、夾炭紅陶殘片,飾有繩紋和劃紋,可辨器形有釜、鼎、罐、缽、支座。石器有斧、錛、鏃、鑿、鐮、紡輪、刀、破土器,通體磨製。陶器中以夾砂陶為主,還有泥質紅灰陶,以素麵為主。器形為釜、鼎、罐、缽、象鼻形支腳等;石器通體磨光,有斧、有段石錛、鏃、鑿、鐮、紡輪、刀、破土器等。其文化內涵有別於寧紹地區的河姆渡文化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該遺址無論對研究舟山歷史,還是對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東傳日本,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涼帽蓬墩遺址作為被譽為“海上文物之鄉”的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馬岙,是舟山群島迄今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原始村落遺址,其中有新石器時代5處,東周時代15處。 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紅燒土塊和土坯等。陶器多為碎片,可辨器形有釜、鼎、罐、缽、象鼻形支腳等,陶質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紅灰陶次之,偶見夾炭紅陶;紋飾以素麵為主,少數飾以繩紋和劃紋。石器有石斧、有段石錛、石鏃、石鑿、石鐮、石紡輪、帶把石刀、石耜冠、石破土器等,均為通體磨光。利用頁岩和板岩製造農耕工具——犁、鐮等。遺址中出土的犁共有三種:斜柄形、魚鰭形、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件三角形大型石犁,長68.5厘米、尾寬47厘米,厚1.8厘米,用頁岩磨製,兩腰有刃,上下左右鑽四孔,由竹管、沙子鑽成,令人觀為嘆止。遺址中出土的一件件石簇、一塊塊獸骨、鹿角等證明了當時的馬岙先民在農耕生活的同時,還從事漁獵生產。運用弓箭上山打獵—獐、水鹿;下海捕撈魚蝦,拾取海貝等,維持生計。遺址中出土的大量獸骨、鹿角、蛭子、魁蚶等貝殼,說明漁獵經濟在先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捕魚則成為主要食物來源,這是他們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對海島特殊的地理環境作出的反映,調整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關係,同時反映了馬岙先民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間的舉措,表現了先民不怕犧牲、勇於開拓、勤勞進取的民族精神,創造了具有鮮明海島特色的舟山稻作漁撈文化。
馬岙博物館出土文物馬岙博物館出土文物
馬岙博物館文物馬岙博物館文物
99個土墩,其中29個土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有12處,商周時代8處。先後出土了自新石器時代開始至商周、春秋戰國、秦漢直至明、清等各代文物500餘件,有石器、陶器、紡輪、骨器、古窯址、青銅器等和貝殼蛤蜊等海洋生物遺骨。其中,漁獵用的石鏃、石刀等占了很大比重。

服鈽

20世紀40年代,漁村男子穿帆布龍褲和大襟布衫加背單,夏天赤足,冬天穿鞋,上岩礁釣魚拾螺穿草鞋,雨天穿蓑衣、戴笠帽、拖木屐。婦女穿大襟布衫,腰系蘭布,頭戴毛巾。

隕石

天外來客石隕石較為罕見,通體發黑,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重125千克。據推斷可能在明嘉靖年間落下。

有稻穀殼的陶片

印有稻穀殼的陶片,和出土的石犁、石耨刀等農具有力證明五千年前馬岙先民已經開始培植水稻。

特大石犁

石犁始於崧澤文化晚期,成熟於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時代,大約在西周晚期才逐漸被銅犁取代。這件特大石犁出土於涼帽蓬墩遺址,長達1712.5px,尾寬1175px,厚約45px,灰黑色頁岩製成,呈等腰三角形形狀,中間為後各鑽兩孔,用於縛繩。

石錛

石錛起源於河姆渡文化,發展至良渚文化為鼎盛時期,是當時典型的生產工具。這些石錛製作精緻,單面平刃。主要有斜肩型和台階型。其是整理田地、鋤草的農具。

科普教育基地

以馬岙博物館為載體,用歷史文化教育青少年。以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馬岙博物館,組織青少年了解馬岙歷史、馬岙發展史,進一步增強廣大青少年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責任感。
定海區馬岙街道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六千年歷史文化積澱,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使之擁有發展以古文化為主題的獨有的旅遊資源。全省唯一的鄉鎮級博物館-馬岙博物館珍藏著考石出土的眾多文物,展示著六千年前海島行民的生活和歷史。整個博物館占地3335平方米,建築面積1260平方米,館室占地面積630平方米。設有科普展廳6個(分別為“海島第一村”、“海鹽生產”、“海島民風習俗”三個陳列廳和“中國結藝”、“章合世根雕”、“科普教育宣傳”流動展廳)、科普展板40塊、科普畫欄1座。至2005年底,已累計接待了6萬多中外遊客及許多社會知名人士,多次開展各類科普活動。如2005年10月科普下鄉活動展,通過科普展板,奇特的科技產品,神秘科學實驗的揭密,提高公眾對科普的了解;2005年4月學生春遊,通過講解人文、科普等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等等。在發揮博物館旅遊功能的同時,作為一個科普教育基地還要突出它的科普功能。以現存的土墩、出土的文物、天外來客隕石、烽火墩、海鹽生產展、海島民風習俗展為載體,向遊客和學生宣傳人類新石器時代先民生活場景、隕石的成份和形成過程、烽火墩作用、海鹽生產過程等科普知識,並以博物館為基地,開展古代烽火墩展、海鹽生產展、科普下鄉展等活動,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不僅增長科普知識,開拓眼界,而且提高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
馬岙博物館馬岙博物館

遊覽指南

氣候條件

馬岙屬北亞熱帶南緣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溫和濕潤,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6—16.6攝氏度,最熱為8月,平均氣溫在25.8—28.0攝氏度;最冷1月,平均氣溫5.2—5.9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927-1620毫米,常年主導風為夏季東南風,冬季西風。年平均日照2101-2302小時,年平均風速3.3—7.2米、秒,無霜期251—303天,適宜各種生物群落繁衍生長。由於地處大海之中,空氣自然淨化能力強,清晰爽然,長天碧空,白雲飄飄,海島風光秀美,氣候宜人。

特產

馬岙獨特的氣候條件,使農業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地方特色鮮明的舟山白鵝、皋泄晚稻楊梅、皋泄香柚、金塘李、金塘佛香柚、新馬蕎頭、馬目泥螺、舟山柃木、中華絨螯蟹、三疣梭子蟹、中國對蝦、獺兔等一大批優質農產品得到了發展。

交通

定海區馬岙街道位於舟山本島的西北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呈盆狀地形。中部為十平方公里的海積平原。北部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區位優勢明顯。距定海城區10公里,定馬公路、環島公路貫穿全境,通往嵊泗、岱山的高速快艇客運站即在三江。普陀山機場、鴨蛋山汽車輪渡碼頭、連島大橋均在“一小時交通區內”,交通便捷。
汽車:從杭州汽車東站出發至定海長途車站再乘坐計程車或者Y1、50、52路公車至景區。

最佳旅遊時間

舟山四面環海,受海水溫差的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終年多雨,溫和濕潤,最佳旅遊時間為6-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