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寺鐘聲

馬寺鐘聲

馬寺鐘聲,位於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於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白馬寺到了北魏、唐、宋時代,因為佛教極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眾千餘名,僧人們每天早晚按時上殿誦經。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殿內擊磬撞鐘佛誦,鐘聲悠揚飄蕩,遠聞數里,聽之使人心曠神怡。據傳這口鐘與洛陽東大街鐘樓上的一口鐘音律一致,可以共鳴。人們往往在聽到白馬寺鐘聲的同時,緊接著洛陽城鐘樓上的鐘也響了,民間流傳著“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的佳話。因此,馬寺鐘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寺鐘聲
  • 位置:洛陽市東13公里
  • 時間:公元68年
  • 榮譽洛陽八大景
洛陽白馬寺,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主要景區,

洛陽白馬寺

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位於古都洛陽城東十二公里處,北依邙山,南望洛水,殿閣崢嶸,寶塔高聳,鐘聲常鳴,呈現出佛門靜土特有的清幽、肅穆和神聖氣象,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歷史沿革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朝廷斥資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東漢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明帝遣使赴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應漢使之請,以白馬馱載佛經、
佛像同返國都洛陽。翌年,明帝昭命於雍門外興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命名為白馬寺。白馬寺建成後,攝摩騰、竺法蘭二高僧在其內,譯出我國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從此,法輪東轉,佛像生輝。白馬寺逐漸成成為中國佛教活動中心,並吸引日本、朝鮮、越南等地僧人來拜佛求法。北魏時,有三千多西域僧人來洛陽進行佛學交流。由於白馬寺的興建,使佛教文化廣為傳播,對中國人民道德觀念、思想文化以及國際文化的交流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千百年來,白馬寺一直被東亞文化區域奉之為"釋源"、"祖庭"。

建築布局

綜述

白馬寺座北面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台、井仍依稀可見。整個寺廟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園內古樹成蔭,四時落英繽紛,增添了佛國淨土的清淨氣氛。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山門採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徵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於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門”之稱。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台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最早的古蹟。山門左右兩側各立一匹青石圓雕馬,身高1.75米,長2.20米,作低頭負重狀。相傳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右馬將軍魏鹹信的墓前,後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搬遷至此。
馬寺鐘聲馬寺鐘聲
主體建築分布在由南向北中軸線。進入山門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廬閣五層殿堂。山門東西兩側有攝摩騰、竺法蘭二高僧墓。從前到後依自然地勢,漸次升高。清涼台、毗廬閣及其左右兩側的法寶閣、藏經閣雄殿居其後。中軸線兩側左右對稱、整體建築結構嚴謹,具有典型的中國佛寺特色。寺院兩側有一泰式佛殿,內供一尊七米高的泰國鍍金佛像。寺之東南二百米處,有一釋舍利塔,初建於公元六十九年,現存塔重建於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風格與西安小雁塔相仿。
白馬寺自建寺以來,飽經風雨滄桑。近幾年來,在我國改革開放和黨的宗教政策推動下,白馬寺面貌一新,佛事重興。現山門外又擴展八十餘畝,新建有牌坊、石拱橋、放生池以及綠化帶。寺內還建立有佛教研究中心,重現"祖庭"氣象。十幾年來,白馬寺已接待數百個海內外佛教團體和近千萬中外遊客,成為洛陽對外的重要視窗和旅遊業發展的精品景點之一。

主要景區

天王殿系元代建築,明清兩代均重修,為一座單檐歇山式建築。殿基高0.9米,長20.5米,寬14.5米,是明朝由原山門殿改建而成的。整個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周繞以迴廊。屋頂正脊有“風調雨順”、後脊有“國泰民安”幾個大字。殿內兩側泥塑四大天王像。中央佛龕內是明代塑造的彌勒笑像。在佛教傳說中,彌勒菩薩將繼承釋迦牟尼佛位,成為未來佛。可是白馬寺天王殿內這尊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卻以另一個民間傳說為藍本:相傳五代時,浙江一帶有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經常用一根錫杖肩背一個布袋來往於熱鬧的街市,人們叫他布袋和尚。這位和尚逢人乞討,隨地睡覺,形似瘋癲。他在臨死時,說了這樣一個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於是人們就把他當做彌勒的化身,並根據他的形象塑造了一尊佛像,供在寺內的天王殿里。這是印度佛教中國化的一個縮影。
馬寺鐘聲
大佛殿,長22.6米,寬16.3米,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後部有“法輪常轉”各四個字。殿的中央供奉著三尊佛像:中為釋迦牟尼,左為摩訶迦葉,右為阿難。這三尊佛像構成了“釋迦靈山會說法像”。這取材於一個佛教禪宗典故。據說有一次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面對眾弟子,閉口不說一字,只是手拈鮮花,面帶微笑。眾人十分惘然,只有摩訶迦葉發出了會心的微笑。釋迦牟尼見此,就說:“我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樣,摩訶迦葉就成了這“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禪宗傳人,中國佛教禪宗也奉摩訶迦葉為西土第一祖師。白馬寺大佛殿的“釋迦靈山會說法像”就是根據此傳說塑造而成的。三佛旁邊,還有手拿經卷的文殊和手持如意的普賢兩個脅侍菩薩。釋迦牟尼佛像背後是觀音菩薩像。殿內還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大鐘,高1.65米,重1500公斤,上飾盤龍花紋,刻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字,並附詩一首:“鐘聲響徹梵王宮,下通地府震幽冥。西送金馬天邊去,急催東方玉兔升。”據傳此口鐘與當時洛陽城內鐘樓上的大鐘遙相呼應,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誦經,撞鐘報時,洛陽城內的鐘聲也跟著響起來,因此,白馬寺鐘聲被列為當時洛陽八景之一。
馬寺鐘聲
馬寺鐘聲
大雄寶殿,長22.8米,寬14.2米。殿前有一月台,是寺院內最大的殿宇。由歇山頂改為懸山頂,面積有所縮小。殿內貼金雕花的大佛龕內塑的是三世佛:中為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前,站著韋馱、韋力兩位護法天將的塑像,執持法器。兩側排列十八尊神態各異、眉目俊朗的羅漢塑像。這十八羅漢都是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裱裹,然後揭出泥胎,製成塑像,這種“脫胎漆”工藝叫夾薴乾漆工藝,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背後殿壁上還排列整齊地刻鏤著五千餘尊微型佛像。
馬寺鐘聲
接引殿,長14米,進深10.7米。為雙層殿基,是寺內最小建築。殿內供西方三聖。中為阿彌陀佛立像,左邊為持淨瓶的觀世音菩薩,右邊握牟尼寶珠的是大勢至菩薩,均為清代泥塑。
馬寺鐘聲
毗盧閣,毗盧閣是白馬寺內最後一座佛殿,坐落於清涼台上,系一組庭院式建築。清涼台原是明帝少時讀書乘涼之處,後為攝摩騰、竺法蘭譯經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長43米,寬33米,高5米。正面大殿毗盧殿為重檐歇山樓閣式建築,長15.8米,寬10.6米,初建於唐,元、明、清歷代都曾重修。閣內正中有一座磚台座,設一木龕,龕內供奉一尊毗盧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賢,這一佛兩菩薩,在佛教中合稱“華嚴三聖”。
馬寺鐘聲
齊雲塔,為方形密檐式磚塔。塔邊長7.8米,通高35米,13層。每層南邊開一拱門,可以登臨眺望。舊與清涼台、騰蘭墓、斷文碑、夜半鐘、焚經台合稱“白馬寺六景”。千百年來,民間流傳兩句諺語:“洛陽有座齊雲塔,離天只有一丈八。”原是五代後唐李存惠修造的九級木結構佛塔,高500尺。
馬寺鐘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