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塘廟會

馬塘廟會

馬塘廟會是一種古老的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農曆五月十三日為關帝誕,按約定俗成的祀奉習俗,馬塘廟會按乾支紀年逢子、卯、午、酉年的五月初十日開始祀奉活動,一連幾天,開壇、巡遊、演戲、買賣、飲食、娛樂、放花炮,人頭涌涌,熱鬧非凡。為馬塘廟會是也。最隆重的則首推五月初十日的“菩薩巡遊”(即關公巡城)。由馬塘及附近的幾十個村莊的村民參與,按一定的程式開壇、巡遊,並每天每晚都有大戲演出。廟會以祈福、娛樂為主,以期給當地祓除不祥、降福賜瑞、保境平安,祈求來年更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塘廟會
  • 外文名:ma tang miao hui 
  • 節日時間:五月初十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傳地區:雲安縣富林鎮馬塘村
起源,民間傳說:關帝“安家”的故事,馬塘廟建築,民間習俗:關帝巡遊風雨不改,馬塘之名的由來,現狀,

起源

馬塘廟會於坐落在雲安縣富林鎮馬塘村委的武帝廟舉行,始於萬曆11年(公元1583年)。富林武帝、玄帝廟統稱為馬塘廟,位於富林鎮馬塘村委會街路村,由武帝廟、玄帝廟、戲房三間瓦木結構的建築組成。占地面積1480平方米,建築面積960平方米。是馬塘十三甲民眾尊崇、朝拜的傳奇神廟,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與武帝廟相連一線的玄帝廟建廟於道光十年,據《馬塘廟志》記載:在十年動亂的浩劫中,廟內外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洗劫,神像被毀,壁畫、雕塑也多有損毀,幸得大沖余伙先生奮力阻攔,才使得馬塘廟免被夷為平地。1993年5月13日,為了恢復馬塘廟原有面貌,村民陳樹鋒召集原十三甲民眾,成立籌委會,耗時半年,終使馬塘廟得以重放光彩。
農曆五月十三日為關帝誕,按約定俗成的祀奉習俗,馬塘廟會按乾支紀年逢子、卯、午、酉年的五月初十日開始祀奉活動,一連幾天,開壇、巡遊、演戲、買賣、飲食、娛樂、放花炮,人頭涌涌,熱鬧非凡。為馬塘廟會是也。最隆重的則首推五月初十日的“菩薩巡遊”(即關公巡城)。由馬塘及附近的幾十個村莊的村民參與,按一定的程式開壇、巡遊,並每天每晚都有大戲演出。廟會以祈福、娛樂為主,以期給當地祓除不祥、降福賜瑞、保境平安,祈求來年更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民間傳說:關帝“安家”的故事

相傳在明朝萬曆年間,一個名為李元清的商販途經福建余縣前村收購雜物,當晚,為了節約開支,他住在一所破廟裡。剛入睡時,突然見一個身材高大,面紅如棗,髯長2尺的人,站在床前對他說:“我在這裡沒人理會了,你帶我走吧!往後我想在哪兒安居,我就讓四條籮索一齊斷。我會給你好處的。”說完就不見了。李元清醒來後,心想此人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關帝爺。
第二日清晨,李元清按照關帝爺的囑託,將關帝木雕像請上他的籮筐後,便離開破廟,繼續下村收購雜物。由於人勤志堅,他的生意越做越旺。就這樣經過了好些個年月,某日,李元清來到廣東雲浮富林雲舍村,一天傍晚,李元清如往常一樣,前往曾屋轉往街路村收購雜物,當他走到現在的馬塘廟址時,籮子的四條籮索突然斷了,他恍然大悟:“喔,原來此處就是關帝爺安居的好地方了!”便馬上到街路村找人商量建廟事宜。該村一村民說:“我家窮,哪有錢支持建廟,你到隔河去找那個發千租———吳蒂英啦。”李元清聽從其建議,找到寨塘的吳蒂英,向他說明來意,吳蒂英笑著說:“關帝是位忠臣,應該建廟祀奉,以報其德。”遂召集眾議,發部簽題,李元清也邊下村收購,邊向鄉民宣傳捐資建廟之事。集腋成裘,在眾鄉親的熱心幫助下,武帝廟於萬曆11年(公元1583年)建成,自此,武帝關羽便在此安家,受到馬塘十三甲民眾的尊崇和朝拜。

馬塘廟建築

從富林鎮政府驅車出發,不多久,便可看見三間一字排開、黑瓦紅牆的平房,這就是傳說中的武帝、玄帝廟,也稱馬塘廟。陪同的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馬塘廟屬於一種“三正兩輔”結構,“三正”是指武帝廟、玄帝廟和戲館,“兩輔”是指管廟人員的住房、廚房以及旦期用的廚房和倉庫。廟前是一大片空曠地,在空地的右側有一個新建的戲台,右前方有一口池塘。
走進了武帝廟,迎面可見的牌匾上赫然寫著“氣壯山河”四個大字,讓朝拜之人頓感武聖人的威武與神勇。聖殿的正前方,是關帝爺的座雕,座雕前,置著關帝爺的行相———手提青龍刀,腳跨赤兔馬,威風凜凜,李元清當年從福建余縣前村的破廟中所帶回的木雕像正是如此,只可惜,原物在十年動亂時被損毀。聖殿前正中設有供桌,桌上置放著香爐和燭架,儘管此時沒有前來朝拜的信眾,但從香爐中密密麻麻的紅色細棍和厚厚的香灰中,可以看出這裡的香火應該很旺盛。供桌左側有個全副披掛,雙手捧著將軍印的將士,那是關羽的兒子關平;右邊黑面虬髯,提著大刀站立的是周倉———關羽的護衛,兩位都是關帝爺的忠勇之將。在聖殿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神台,置有菩薩彩雕,據守廟老人關章榮介紹,這些佛像的擺設,彰顯了關帝爺的忠勇謀略。
馬塘廟會
大門的兩側,均有一位馬草軍趕著一匹駿馬,一旁還放置著一個紅頂大轎,這便是關帝爺出遊時的座駕,每逢子、午、卯、酉年的五月初十日,關帝爺便坐上此轎,巡遊十三甲,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聖殿左側有一個拱門,穿門而過,便是玄帝廟的所在了。相比之下,玄帝廟要簡單很多,臉色紅潤、眼神慈祥的玄帝座雕前,置著玄帝爺的行相,他的幹將兩列排開,守護左右。玄帝與武帝為何會同在一處,問村中的老人,也都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答案,而《馬塘廟志》中也只是記載著:“祀奉有年,廟宇傾頹,神相塵污,眾欲復第,以妥神靈答神庥。於道光十年建廟於武帝廟右側,塑神像鼎新。”可以考證的,只有玄帝廟建立的時間而已。
每年的三月初三,為玄帝誕;五月十三,為武帝誕。每逢玄帝和武帝的誕期,廟裡便會舉行燒炮活動,這也是每年最熱鬧的時候之一。關章榮老人說,每到燒炮時,圍觀的民眾便“虎視眈眈”,誰都想撿到那寓意吉祥的“炮頭。”隨著一聲巨響,炮頭騰空飛起,大人便向著炮頭飛行的方向,沿路追趕,小孩就在炮架下撿些好玩的東西。如今燒炮,大家已經不再爭搶炮頭,而老人敘述當年搶炮時的熱鬧場面,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
走出聖殿時,關章榮老人還向記者介紹了馬塘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廟宇後方,兩條栩栩如生的“巨龍”匯合於此,一條從尖山奔到黃沙河口,跨過河道到達大平石山,走向獅子山,直奔廟背;一條由西村石山起,衝到上馬塘屋背山,再盤旋於五指山,直奔廟背。廟前的車田山,則如熠熠生輝的寶石,如此特殊的地理形狀,被人們稱之為“雙龍貫脈”,又叫“雙龍奪珠”。龍之正氣與象徵“忠義”化身的關帝爺,仿佛天作之合,或許,這也是關帝爺當年選擇此地的原因吧。

民間習俗:關帝巡遊風雨不改

在道教中關羽亦稱“關聖帝君”,簡稱“關帝”,富林百姓亦習慣稱武聖人關羽為“關帝爺”。按照約定俗成的祀奉習俗,逢子、午、卯、酉年的五月初十日,為關帝爺出遊日子,每三年舉行一次,這是馬塘廟最為盛大的活動之一。五月初十晚零時整,關帝爺整裝出發,巡遊十三甲的所有村莊,風雨不改。
按照習俗,出遊前一天,家家戶戶都整糍包粽、殺雞宰鴨、買魚買肉,無論大人、小孩,一律穿新衣、著新鞋,盛情迎接關帝爺的到來,即使是過年,那熱鬧場面也不過如此。等到五月初十晚上零時,道士便做法,把關帝爺的神像請上聖轎,由四個身強體壯、品行優秀的年輕男子各抬一端,隨著一聲“起”,關帝出遊就正式開始了。出遊的隊伍非常浩大,最前端有數十人舉牌、扛旗、鳴鑼,牌上寫著“肅靜”、“迴避”,為關帝爺在前方開道,騎著駿馬的四個童男童女緊隨其後。隊伍中最顯眼的,當然要數關帝爺的聖轎,聖轎後方,還跟著八音班、道士、長槍隊、短槍隊、學生隊、善男信女等等,上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從廟門口出發,先到曾屋,再到上馬塘,然後去下凌沖村……一直走到十三甲的最後一村街路,整個巡遊活動才算告一段落,眾人再一齊恭送關帝爺回宮。從零時出發到晚上六點回宮,巡遊活動需要大約18個小時才能完成。
關帝爺每到一個村莊,該村的男女老少都合掌參拜,隆重祭祀。據《馬塘廟志》記載,在十三甲的所有村莊中,祭祀活動最為隆重的當屬雲舍村。在關帝出遊之前,該村早早就開始進行修路,從寨塘右側開始,一直到雲舍村尾,全長約3.5公里的路面,完全修繕一新,寬闊平坦。出遊當日,當關帝爺巡視完寨塘村後,該村的恭迎隊伍立刻迎上前去,抬起關帝爺的聖轎直奔村中,由村中的長老或是有威望的人,畢恭畢敬地將關帝爺的神像從轎中請出,並用新毛巾輕輕地為他洗臉,旁邊還有一位手持新葵扇的人緩緩地為關帝爺扇風。等到整個祭祀儀式完成後,在歡送關帝爺時,全村人還會異口同聲地說:“俺地的關帝老爺保重!”
1953年,在反“逵道門”、反封建迷信的輿論壓力下,巡遊活動被迫暫停,而馬塘廟也在十年動亂的浩劫中,遭到嚴重損毀。直至1993年,廟宇重修,巡遊活動在闊別四十年後重返馬塘,至今仍為馬塘廟會的重頭戲之一。雖然歷經社會變遷,時光荏苒,如今巡遊的形式、聲勢與過去相比,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差別,但人們對關帝爺的熱愛和崇敬,卻始終如一。
馬塘廟會
馬塘廟會

馬塘之名的由來


馬塘廟前有一塊空曠地,在空地的右上角,有一個小池塘,馬塘之名也源之於此。相傳在關帝爺“安家”之後不久,一天,天空突然出現異象,一陣電閃雷鳴後,五匹神馬從天而降,落於池塘周邊,它們不僅帶來了“馬塘”這樣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而且還從天宮中搬來一口甘冽香甜的清泉,人們飲用此泉水,既可以增強體質,又可以延年益壽。村裡的老人說,村民一旦患了疾病,都會來這裡拜求關老爺,並且“水”到病除。
如今,因為歷史的原因,池塘中的神馬已不見蹤影,那有著傳奇色彩的泉眼,也因年久失修,幾乎喪失了供水的效用。“一水治百病”的說法固然沒有科學根據,但在這樣的傳說里,我們卻可以深深感受到,人們對關帝爺的尊崇和信賴。

現狀

此風俗一直沿習幾百年而不衰。近幾十年由於破除迷信,特別是“文革”破“四舊”的影響,馬塘廟會被扣上迷信、四舊的帽子,故斷斷續續,幾近湮滅。此傳承民俗文化,凝聚鄉親鄉情的民間習俗,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發掘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