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浮紀念館

馬一浮紀念館

馬一浮紀念館在西湖花港觀魚公園內,地處蘇堤映波橋畔,瀕臨西南湖蔣莊.蔣莊原名小萬柳堂,原為無錫廉惠卿別墅,蔣國榜購得後改建,俗稱蔣莊。莊園與蘇堤之間,有一雕欄虹橋一架相通。莊園內,亭台樓閣隱現於竹木花草之間,倒映在湖光山色之中,可謂盡得西湖風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一浮紀念館
  • 地理位置:杭州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長虹臥波
歷史,相關人物,人物生平,成就,

歷史

1950年,應弟子蔣國榜邀請,現代國學大師馬一浮遷居蔣莊,陳毅元帥、周恩來總理等均曾訪問、合影.現已將主樓,建成馬一浮紀念館.館內分生平、詩學、書法和書房四部分,以實物、圖片、手稿和文獻資料,介紹馬一浮的生平事跡。
杭州西湖蘇堤南端“映波”與“鎖瀾”二橋之間,有一座東西向的拱橋,如長虹臥波,直通“花港觀魚”。往裡走,有一開闊處,坪上綠草如茵,時有白鴿自由飛翔。西首有亭,是為牡丹亭。繞亭植有各種牡丹、芍藥,花開時節,遊人如織。右邊是西里湖,湖上小船悠悠,欸乃有聲;左邊是成片的高大樹木,有松樹、香樟、玉蘭、竹林等。樹叢深處,有一處園林,這便是有著“園中之園”之譽的蔣莊了。蔣莊由三幢中西合璧式的樓房組成,原名“小萬柳堂”,系無錫廉惠卿所建,後轉讓於愛國富商蔣國榜。蔣國榜是民國時期執我國桐油業牛耳的南京商人,他用重金購得小萬柳堂後,供其母到杭州養病小憩。1950年,國學大師馬一浮應弟子蔣國榜邀請,前往蔣莊居住,直到“文革”開始,整整17年。

相關人物

人物生平

馬一浮(1883—1967年),浙江紹興人,國學大師。據稱少有奇才,才智過人,15歲那年,馬一浮赴紹興城參加縣試,名列榜首,遠在同場應試的周樹人周作人兄弟之上,一時聲名大震。鄉賢湯壽潛(民國浙江省首任都督)愛才,把女兒許配給他。然而少年得志的馬一浮卻遍嘗人間悲苦,幼年喪母,兩姊相繼離世,父親不久也撒手人寰,結婚才一年多的妻子也悽慘地死去。未及弱冠的馬一浮,遭遇厄運的輪番打擊,不久便“逃離”陰鬱的家,遊學滬上,創辦雜誌,後遊歷歐美,東渡扶桑,精通數門外語。家庭的災難,人生的無常,辛亥革命前政治的黑暗,對未來的絕望,將馬一浮拋入了更大的震盪和衝突之中。
馬一浮馬一浮
留學回國後,直至盧溝橋事變爆發前,馬一浮一直處於隱居狀態,讀書治學,不求聞達。但他在杭州陋巷中的居所,在西湖邊苦讀的古寺,皆如磁場一般,吸引著亂世中僧俗兩界人士。當時與其交往請益者甚眾,既有高僧大德,也有學界達人、軍政要員。馬一浮雖身居陋巷,卻聲名遠播,他的詩、書、文均造詣極深。馬一浮與他的朋友梁漱溟熊十力被學界稱為中國新儒學的“三駕馬車”。故此,馬一浮在眾人的心目中真正成了國學一宗、佛學大師了。
入住蔣莊,隱居林下,置身湖山之間,馬一浮讀書、刻經、寫字、彈琴,生活頗為自得。他曾欣喜地如此描寫蔣莊:“臨水為樓,軒窗洞豁。南對九曜山,山外玉皇峰頂,叢樹蔚然若可接。東界蘇堤,槐柳成行。西望三台,南北兩高峰環侍。唯北背孤山、寶石山,不見白堤。避喧就寂,差可棲遲。南湖一曲荷葉,天天若在。庭沼俯檻,游魚可數。今日湖上園亭寥落,此為勝處矣。”足見馬一浮對這一新居所的無比熱愛之情。
陳毅“馬門立雨”成佳話
但西湖勝景,並不能平復馬一浮複雜的內心世界。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坐臥一小樓中,山色湖光,四時在目,頗適野性。其他小有花木,任人遊覽……吾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各不相礙,所苦者惟寂寥耳。舊時從游,都已星散,各不相聞……”字裡行間,既有對坐擁美景的欣慰,也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的自足,更有對友人各奔前程而備感孤獨的感喟。新中國成立之初,社會巨變。馬一浮這些舊知識分子,對新時代缺少足夠的認識和準備,適應起來還是比較艱難的,內心的迷茫孤獨惶恐可想而知。但是陳毅和周恩來總理一直對國學宗師馬一浮禮遇有加,對他的晚年生活十分關心。1952年春天,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輕車便服直奔蔣莊。為表尊重,這個戎馬倥傯的儒將穿起長衫。馬一浮的家人不知來者是誰,告知馬一浮正在休息,請客人稍候再去通報。陳毅聲稱不必驚動,在花港公園轉了一圈,馬一浮仍沒醒。此時天空下起雨來,家人請客人進屋稍待。陳毅卻言:“未得主諾,不便遽入。”遂在檐下等候。陳毅“馬門立雨”的佳話,被傳誦一時。馬一浮起床後,知道有客人等候並淋雨,連聲致歉。此後賓主言談契合,言及玄學、禪學、宋明理學和詩詞等,陳毅盡歡而去。之後二人詩書往來,過從甚密。1966年8月,馬一浮受到“文革”的衝擊,被紅衛兵勒令遷出蔣莊。一代儒宗竟被掃地出門,一些珍貴的古籍字畫竟被無知的紅衛兵當廢紙處理,令人扼腕唏噓!
而今,蔣莊已在1990年被闢為“馬一浮紀念館”。我在杭州工作期間,供職的單位距西湖較近,午間,我時常來到這裡,或獨坐蘇堤柳蔭下,或斜依迴廊僻靜處,或徘徊於館前的台階上,從不同角度觀察蔣莊。我似乎又看到大師正泛舟湖上,似乎又聽到小樓里古琴悠揚,似乎又感到大師正與好友詩文唱和,談佛論道……我知道,馬一浮的學問,無論是對他的同時代人,還是對後代學人而言,都是一座巍然聳立的高峰!
馬一浮,雖然經歷了家族的衰落、內心的坎坷、戰爭的創傷、國破家亡的劇痛以及時代的滄桑變遷,但是始終不改自己的信仰,甘於淡泊,納百川而成一統,終成一代儒宗。恰如這一面湖水,經歷千年風雨,無數沉浮,依然一碧萬頃,博大而幽深。

成就

精詩詞,書法多山林氣,篆刻篆刻崇尚漢印。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釋哲一代宗師”之稱,主要有《太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爾雅台答問》、《爾雅台答問繼編》、《朱子讀書法》、《老子道德經注》、《蠲戲齋佛學論著》、《馬一浮篆刻》、《蠲戲齋詩集》等。所著後人輯為《馬一浮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