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香港清朝初期歷史是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至1820年)的有關於對付鄭成功和沿海海盜的歷史發展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 類別:近代歷史
  • 時間: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至1820年)
  • 海防目的:對付鄭成功和沿海海盜
農業、漁業,海防,海盜出現,

農業、漁業

1841年之前,香港地區的農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新界和南頭一些大族除了在當地擁有大片田地外,還在香港島擁有許多田地,租給佃戶耕種。錦田鄧氏收藏的《香港等處稅畝總呈》,載有其先人呈廣東各官府稟,內稱:“承祖鄧天祿所遺康熙十年墾復原遷土名覆潭、橫瀝、鹽田、大撈下……等處稅三頃六十八畝七分五厘九毫二絲五忽。又康熙二十三年,墾復原遷土名大潭、橫瀝、香港、大撈下、洛子壟等處稅三頃三十二畝一分六厘。”文中提到的覆潭、大潭、香港等地皆在香港島上。鄧氏還在香港島的黃泥涌、薄扶林擁有田地。上水廖族在掃桿埔擁有五十畝田地。南頭黃族則擁有赤柱、深水灣、淺水灣一帶的若干田地。
1841年之前,漁業是香港地區重要的經濟部份。1841年參與占領港島的英國官員莊士敦(A. R. Johnston)曾經寫道:“赤柱村是全島最大及最重要的村落……共有房屋及商鋪一百八十間……居民從事農耕、商業及醃曬鹹魚,約有農田六十畝……常有為數三百五十多艘大小船艇在此碇泊。”可見當年赤柱是一個繁忙的漁港。1841年上半年,香港村是一個有二百人的大漁村,群大路是一個有五十人的漁村。當時在香港島的船民有二千人之多,相信其中不少是漁民。

海防

清代對香港地區的海防更為重視。當時在這裡設防,先是為了對付鄭成功和沿海海盜(包括張保仔),後來則主要為了防禦英國。
清朝初年,清政府曾強令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來對付鄭成功,香港地區多屬遷界範圍。康熙7年(公元1668年)復界時,為加強海防,曾在新安縣沿邊踏勘,設定墩台二十一座,其中至少有5座在今香港地區。這5座墩台皆為新安營汛地。其中屯門墩台應在今日新界之青山或九逕山,當時駐有千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九龍墩台應在今獅子山,大埔頭墩台應在大埔舊墟西北,各駐兵三十名。麻雀嶺墩台在今沙頭角與粉嶺之間,駐有把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佛堂門設定的是瞭望台,駐兵十名,其地當在今田下山半島。正如鯉魚門和汲水門一樣,佛堂門是水道名。以南稱南佛堂,即今東龍島。
康熙8年(公元1669年)元朗舊墟成立。康熙21年(公元1682年)當地奉命截兵,許多墩台亦改為汛。汛,或稱營汛,為清代綠營兵勇分駐地。當時原九龍台改為九隆汛(九龍汛),駐兵十名。原大埔頭台改大埔頭汛汛,駐兵十名;原麻雀嶺台改麻雀嶺汛,把總一名,士兵二十二名。原屯門台改為屯門寨,駐千總一名,士兵三十名。但佛堂門瞭望台改為北佛堂台,駐把總一名,士兵三十名,力量有所加強。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至1795年),當地仍設有屯門寨、北佛堂台、九隆汛、大埔頭汛、麻雀嶺汛。
嘉慶15年(公元1810年),廣東地方當局將佛堂門的炮台移往九龍寨旁。該炮台即九龍炮台,與康熙年間的九龍墩台地點不同。道光年間顯炳章所編《勘建九龍城炮台全案文牘》對九龍炮台本身的情況,有如下說明:“查該炮台系嘉慶十六年建造,周圍城牆共長三十一丈。垛了四十二個,每個高三尺。前面城牆馬道寬一丈三尺五寸左右,後城牆馬道寬五尺。內營房一十間,譙樓一間,派防千總一員,配台兵丁四十二名。另協防外委帶兵二十名,分駐九龍海口汛。”
清政府在香港島亦有營汛。同治年間所編《廣東圖說》寫道:香港島“東有紅香爐汛,東南有赤柱汛、南灣汛”。嘉慶24年(公元1819年)所編《新安縣誌》說:“赤柱山,……有兵防守”。此書在大鵬營管轄的營汛中,已列有紅香爐汛。道光2年(公元1822年)所編《廣東通志》說,紅香爐水汛在大鵬營西,設千總,外委各一人。該迅兵丁撥配米艇巡洋。從上述史料看,至遲在1819年,香港島上已設有紅香爐汛,赤柱已有兵防守。
大嶼山是香港地區第一大島,是本地區的戰略要地。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至1722年),清政府曾在這裡設定雞翼角炮台。該炮台的地址在今日大嶼山西南部石筍村之分流東灣。
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至1820年),英國多次入侵大嶼山附近。嘉慶7年(公元1802年),他們曾“泊兵於雞頸洋”,欲在大嶼山西南之老萬山居住。嘉慶13年(公元1808年),又借保護澳門英商為名,對老萬山“陰圖占據之事”。為防禦英國,清政府決定在大嶼山,西部的大澳口修築垛牆,並在大嶼山北部的東涌添設汛房和炮台。《廣東海防匯覽》一書談及大嶼山時,寫道:嘉慶22年(1817年),“總督蔣攸銛飭候補知府彭紹麟查勘該處,孤懸海外,為夷船必經之所,又有大澳、東涌二口可收口泊船。二處亦俱有村落,居民稠密。其東湧向無汛房,惟大澳口原設守兵十三名,雖有雞翼角炮台,派大鵬營千總一員,帶兵四十名駐紮防守。但地勢闊寬,距東涌、大澳口遙遠,勢難兼顧。請在東涌口添設建汛房八間,圍牆五十丈,抽撥大鵬營外委一員兵丁二十名分駐。並請在大澳口西面近左右村二處各建垛牆四十丈,北面汛房後亦建垛牆四十丈,以備隨時添兵架炮之用。從之”。再據《廣東通志》,該年“又於東涌口石獅山腳,建炮台二座,兵房七間,火藥局一間”。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清政府將大鵬營分為左右二營,右營駐在新建的東涌所城,派守備一員駐守,加強了大嶼山的防禦力量。

海盜出現

因為經濟、交通和人口的膨脹,海盜開始自宋朝開始出現。起初是亦漁亦盜亦商的海盜﹐後來演變至和政治人物接洽。例如鄭成功戰敗退守台灣後,殘部四散,部分流亡香港為海寇。清乾隆年間越南發生內戰,阮氏兄弟起兵爭奪政權,招引並資助香港海盜鄭七為水師將領。後來阮氏兵敗,鄭七流亡返香港,自此香港海盜武裝勢力更大,分為紅、黃、藍、白、黑、青共六旗。紅旗鄭七死後由鄭一繼承他的領導。
張保仔是江門人,15歲遭擄走,成為海盜。鄭一死後,因石氏被海盜擁立為首領,帶領紅旗派。
鄭一嫂後來和張保仔結為夫婦,大權於是落在張保仔手中。全盛時期,他擁領三萬多手下及數百艘船,並以南中國海的島嶼為基地。他橫行廣東水域,打劫運鹽官船,劫掠沿海的外國貨船。相傳張保仔饒勇多計謀講義氣,雖然橫行廣東水域,但因劫富濟貧,不滋擾貧民和漁戶,得窮人支持,百姓視他為俠盜。
清廷多次剿捕海盜,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是張保仔在赤鱲角遭官兵封鎖圍剿,雙方各有約三萬人馬,數百艘船,炮二千。據葡萄牙文獻記載,澳葡艦隊和清艦隊與海盜紅旗派主力曾經在大嶼山海面進行一場激戰。清嘉慶十五年,澳葡艦隊在大嶼山海面與紅旗派主力三百多艘帆船相遇。張保仔派出的兩支先鋒船隊被澳葡艦隊擊敗,張保仔於是親自率領手下駛抵戰場。海盜分成六個小隊,每隊圍攻一艘葡萄牙戰船,試圖利用人數上的優勢,用近戰登船肉搏的戰術來擊敗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則以密集的炮火攻擊對方,阻止海盜船逼近。眾海盜陣腳大亂,無心戀戰,紛紛逃離戰場。經過這一次海戰,張保仔紅旗派的勢力大減。
張保仔乘大霧逃離赤鱲角,繼續與清政府對峙。後來兩廣總督百齡招安瓦解海盜,令黑、藍兩旗攻打紅旗派。澳門名醫周熊飛作中間人,於是鄭一嫂帶領十多婦孺到廣州和兩廣總督百齡談判招安。1810年2月張保仔接受清政府的招安條件,官封三品﹐派駐澎湖剿海盜。
但是香港依然是大小海盜的據點﹐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完全消失。所以例如鯉魚門北岸的魔鬼山因海盜盤踞得名,鯉魚門天后廟就是海盜的哨崗,廟內有石碑為記,赤柱可能就是客家話“賊住”的變音。至於各個小島的張保仔洞則是現在的旅遊地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