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崇正總會

香港崇正總會

香港崇正總會是客家人的組織,創立於1921年9月29日。在本港及國內多間大學設定獎學金;倡辦首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使“客家學”成為當代“顯學”;積極參與各地賑災活動;一向關心兩岸事務,多次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期能促成兩岸和平統一;積極參與各項愛國活動,盡力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崇正總會下設多個附屬機構,如香港崇正總會會產信託管理委員會、香港崇正中學有限公司校董會、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崇正總會文化教育有限公司、租務小組、獎學金評審小組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香港崇正總會
  • 創立時間:1921年9月29日
  • 創立人張發奎胡文虎林翼中
  • 原名:旅港崇正工商總會
簡介,詳情,綜述,成立初期,抗戰時期,五十年慶,領袖介紹,張發奎將軍,薛岳將軍,

簡介

香港崇正總會是目前全世界創辦時間最早、影響力最大的客家人社會組織之一,成立於1921年9月29日,至今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90年歲月。崇正總會90年來,以“崇尚正義”為宗旨,努力加強與世界各地客家社團群體的聯繫,以致會務日隆,成就巨大,在全球的客屬組織和客屬人士中,有極大的號召力和巨大的影響,已成為全球客屬組織的核心。 香港崇正總會,原名“旅港崇正工商總會”,創建人有張發奎胡文虎林翼中賴際熙李瑞琴黃茂林等。1926年徐仁壽先生建議,總會冠以“工商”二字範圍太狹窄,不利於團結廣大客家鄉親,遂決議稱為“香港崇正總會”。之所以用“崇正”而不用“客家”,一方面象徵客家人刻苦耐勞敢作敢為團結互助、富於創造、崇尚正義威武不屈的精神,同時也避免與億萬華夏同胞有“割裂”之嫌。
香港崇正總會在1922年至1940年期間,先後創辦了4間崇正義學,其經費概由會長胡文虎先生贊助。總會先後創辦了《崇正月刊》、《崇正會刊》,還出版過《客族考源》一書(共15卷,內容分八大類,約30萬字)。

詳情

綜述

90年來,崇正總會秉承先賢賴際熙胡文虎張發奎等“愛國家、愛民族、愛社會”的遺訓,大力弘揚客家精神,敦睦鄉誼,服務社會,造福民眾,關心和積極支持祖國的賑災、助學及其他公益事業,在香港及國內多間大學設定獎學金;倡辦首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使“客家學”成為當代“顯學”;一向關心兩岸事務,多次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期能促成兩岸和平統一;積極參與各項愛國活動,盡力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經過歷屆總會領導集體和全球客家組織、客屬鄉賢的不懈努力,崇正總會為香港的繁榮穩定,為海內外客家人的團結及祖國的和平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成立初期

香港崇正總會自成立之日起,十分重視與世界各地客屬組織的縱橫聯絡,自成立至1938年新加坡客屬總會由胡文虎先生領導,但自1928年後,胡文虎先生也常在香港參與香港崇正總會的領導與管理工作,致使兩會關係十分密切,精神相隨。在香港崇正總會的巨大影響下,海外許多客屬會館紛紛改名為“崇正會”,如紐約的客家人會館改名為“旅美紐約崇正會”,檀香山舊金山古巴荷蘭利物浦等地的客屬組織亦更名為“崇正會”。

抗戰時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日軍所至,奸淫擄掠,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華民族慘遭其禍。香港崇正總會同仁認為,這次戰爭,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存亡,應盡抗擊日寇之責,香港崇正總會開會議決,一方面成立救濟難民委員會,撥款捐資救助難民,崇正總會會長鬍文虎先生還將自已創辦的重慶《星渝日報》之設備全部轉讓給《新華日報》,並成立勸銷公債支會,以各會董、值理為委員,回響購買國內以抗戰發行的救國公債,至募債任務完成時,募得百餘萬元,有力地支持抗日戰爭。
近年來,香港崇正總會在各位熱心會務工作的社會賢達人士鼎力支持下,積極為社會公益事業盡心盡力,先後向香港中文大學捐資30萬港元;向中國華東、華南地區水災各捐20萬港元;向北京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捐資20萬港元;向遭熱帶風暴襲擊的梅州災區和雲南地震災區麗江分別捐15萬港元;在陝西省丹鳳縣扶貧,建立丹鳳崇正學校;熱心為中國農業大學捐資100萬港元設立教育基金培育人才;捐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設立客家學系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捐款南京太平天國紀念館鑄造客家先賢洪秀全銅像;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學者合作,在考證客家源流方面又取得新突破。
香港崇正總會的歷屆領導,尤其擔任會長兼理事長四十年的黃石華先生,現任會長兼理事長黎錦文先生,以及胡仙女士、劉皇發先生、郝赤琰教授等,為弘揚客家精神,增強客家人的團結、振興中華,極力倡導深化客家學的研究,全力支持海內外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專家學者,從事客家學的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出版。1992年9月,黃石華先生和他主持的崇正總會,促成了國際客家學會的建立及首次國際可加研討會的召開,並將論文彙編成冊出版。黃石華會長還首次闡明了客家學的含義及其研究方法。香港崇正總會還於1996年10月在北京舉辦了“孫中山與客家精神”研討會。

五十年慶

1971年9月,為慶祝該會成立50周年暨“崇正大廈”落成,香港崇正總會邀請了世界各地47個客屬社團250多名代表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該次大會由張發奎任會長、黃石華任理事長。與會代表決議將這次規模宏大的世界性客家社團活動定名為“世界客屬第一次懇親大會”,並決議每隔兩年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行會議。這次會議被譽為“海內外客家人團結之里程碑,海外中國人團結之起點”。從此,每兩年召開一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便成了慣例,迄今已舉行了二十三屆。1997年在香港崇正總會倡導下,成立了“全球客家崇正總會”,為全球客家人的大聯合,大團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世界客家人的大團結,香港崇正總會居功至偉。

領袖介紹

香港崇正總會自成立起,就有一批著名的客家領袖為核心,如賴際熙張發奎胡文虎李瑞琴黃茂林、廖新基、徐仁壽、古端庭等。他們成為崇正總會領袖人物,使崇正總會迅速引起海內外的重視,除提供實質支持外,更紛相效尤,在海內外各地紛紛成立崇正會。

張發奎將軍

客籍的張發奎將軍對世界客家運動有重要的貢獻,一九六六年,香港崇正總會誠邀榮膺CBE勛位的張發奎出任會長,他謙讓陳濟棠的文膽林翼中為理事長,自己退居名譽會長。一九七一年九月,香港崇正總會金喜大慶時,舉行首屆客屬懇親大會。當年的發起人便是客家先賢張發奎將軍。

薛岳將軍

張發奎與另一位客家將軍薛岳(曾任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還在台北發起成立世界客屬總會,創會宗旨為:宣揚客家精神,加強屬人團結,凝聚屬人力量。推動並傳達全球客屬人士的工商業和文化活動,使各地客屬人士能進一步了解和團結,使客家人的優良傳統——果敢、剛毅、刻苦耐勞的精神,在全世界形成一股受人尊重的組織力量。
一九八0年三月十日,張發奎在香港病逝,終年八十五歲。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獲悉後即致電其家屬:“驚悉向華將軍逝世,不勝哀悼。鄉情舊誼,時所縈懷。特電致唁,尚希節哀。”台灣始興同鄉會開會追悼並獻一輓聯:“望出曲江,緒承風度,千載道範,先後獻身邦國,古今輝映;聲揚鹹寧。威鎮華夏,一代名將,從此撒手人寰,中外同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