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心悸

飯後心悸

飯後心悸是氣血兩虛的症狀之一。氣血兩虛證指既有氣虛之象又有血虛之症證候多由久病不愈耗傷氣血或先有血虛無化氣所致。心悸於飯後3小時或空腹時出現,伴頭暈、飢餓感、出冷汗,應考慮低血糖。

基本介紹

  • 患病部位:胸部
  • 相關疾病:心肌病 暈厥 藥物性心肌病 痰火 痰火擾心 心血虛 心血瘀阻 心陽虛 心陰虛 性交暈厥
  • 相關症狀:出冷汗 耳鳴 乏力 飯後心悸 健忘 疲乏 失眠 糖尿 頭暈 眩暈 血虛
  • 所屬科室:內科 心內科
  • 相關檢查:腦脊液鈉 心電圖 甲狀腺球蛋白
原因,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多由久病不愈,耗傷氣血,或先有血虛無以化氣所致。
(1)體質虛弱:素體不強,久病或勞欲過度,或各種失血,造成氣血陰陽的虧虛,以致心失所養,發為心悸。
(2)久病體虛:熱病傷陰,或房室過度,均可導致腎陰虧損,心火妄動,擾亂心神,形成心悸。
(3)飲食勞逸不當:勞倦太過傷脾,或久坐久臥傷氣,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虛少,心失所養,神不潛藏,引起心悸。或飲食不節、嗜食膏粱厚味,均可生痰蘊熱化火,或傷脾而滋生痰濁、痰火擾心而致心悸。
(4)七情刺激:平素心虛膽怯之人,如驟遇驚恐,或情懷不適,悲哀過極,憂思不解等致七情擾動,忤犯心神,不能自主而心悸,所謂思慮煩多則損心(《諸病源候論心痹候》),悲哀愁憂則心動(《靈樞口問》)。
或長期憂思驚恐,精神情緒過度緊張,心氣虛怯,陰血暗耗,不能養心;或心氣鬱結,生痰動火,痰火擾心,心神失寧而為心悸。
或大怒傷肝,大恐傷腎,怒則氣逆,恐則精卻,陰虛於下,火逆於上,亦可動撼心神而發驚悸。若鬱熱內蘊,復加恚怒,變生肝火,肝火擾心;或痰火擾動心神,心神失寧,也易導致心悸。
(5)感受外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證日久,復感外邪,內舍於心,邪阻心脈,阻塞經隧,心血營行受阻;或風寒、濕、熱等外邪,由血脈內侵於心,耗傷心氣或心陰,亦可引起心悸怔忡之證。
溫病、疫證日久,邪毒灼傷營陰,心腎失養,或邪毒傳心擾神,亦可引起心中忄詹忄詹大動等悸、忡之症。如春溫、風溫、暑濕、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見心悸。
(6)藥物過量:藥物過量,可以損害心氣,甚則損傷心體,引起心悸。如近代使用銻劑、洋地黃、奎尼丁、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過量或失當,均能引起脈結代、心動悸一類證候。

檢查

1.體格檢查
詢問完病史之後,就應有針對性地進行體格檢查。如懷疑患者有器質性心臟病時,應重點檢查心臟有無病理性體徵,即有無心臟雜音,心臟增大以及心律改變等,有無血壓增高、脈壓增大、水沖脈等心臟以外的心臟病體徵患者的全身情況,如精神狀態體溫有無貧血多汗及甲狀腺腫大等也應仔細檢查避免遺漏。
2.實驗室檢查
若懷疑患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或嗜鉻細胞瘤等疾病時可進行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如測定血清T3、T4甲狀腺吸碘率、血糖、血、尿兒茶酚胺等。懷疑貧血時。可查血常規必要時可進行骨髓穿刺檢查骨髓塗片以進一步明確病因。
3.器械檢查
器械檢查中最重要的是心電圖檢查,且方便快捷患者無痛苦心電圖檢查,不僅可以發現有無心律失常還可以發現心律失常的性質。若靜息時心電圖未發現異常可囑患者適當運動或進行24h動態心電圖監測,對於懷疑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為進一步明確病因,還可進行心臟都卜勒超聲檢查以了解心臟病變的性質及嚴重程度。

鑑別診斷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症狀。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並伴有心前區不適感。屬祖國醫學驚悸和怔仲的範疇。本病症可見於多種疾病過程中,多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並存,凡各種原因引起心臟搏動頻率、節律發生異常,均可導致心悸。
心悸於飯後3小時或空腹時出現,伴頭暈、飢餓感、出冷汗,應考慮低血糖,對於那些已經藥物治療或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是否藥物過量引起的低血糖反應。
主要臨床表現: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舌質淡嫩,脈細弱。
病機分析:本證以氣虛證與血虛證並見為診斷依據。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自汗,脈弱等是氣虛的主要表現;面色萎黃或淡白,舌淡,脈細等是血虛的主要表現。心悸失眠,為血不養心所致。在辨證時,除掌握氣血兩虛的證候外,尚須結合臟腑辨證,察明病變與哪些臟腑有關,尋找原發病,以揭露病變本質,才能使治療更有針對性。

緩解方法

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及足夠的睡眠。所以低血壓的患者,應過規律的生活。低血壓患者入浴時,要小心防範突然起立而暈倒,泡溫泉也儘量縮短時間。
對血管擴張劑,鎮靜降壓藥等慎用。有直立性低血壓的人:可以穿彈性襪。夜間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動四肢,或伸一下懶腰,這樣活動片刻之後再慢慢起床,千萬不要一醒來就猛然起床,以預防短暫性大腦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閉合雙眼,頸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後慢慢站立起來,持續約10一15秒鐘後再走動,即可達到預防直立性低血壓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