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北方崑曲劇院崑劇)

飛奪瀘定橋(北方崑曲劇院崑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9周年,大型原創崑曲史詩《飛奪瀘定橋》由北方崑曲劇院與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聯合製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奪瀘定橋》
  • 總導演:凌金玉
  • 編劇:劉敏庚
  • 主演:楊帆、朱冰貞、翁佳慧
  • 唱腔設計:王大元
劇情摘要,創作背景,排演歷程,演員陣容,

劇情摘要

“飛奪瀘定橋”是長征途中的重要戰役之一。1935年5月,蔣介石調動中央軍及川軍十餘萬人,在大渡河天險堵截紅軍。妄圖讓紅軍重蹈太平天國石達開之覆轍。
當時,紅軍只有一條能容十幾人的小船,大部隊靠它渡河,要花一個月的時間! 而紅軍如果不在48小時之內拿下320里外的瀘定橋,就將被敵人分割包圍在大渡河邊,後果不堪構想!這是一場殊死的較量。
紅軍兵分兩路:紅一師和軍委幹部團,渡過大渡河到東岸,為右縱隊,紅一軍團第二師和紅五軍團為左縱隊,從西岸北進。左右夾岸而進奪取瀘定橋。
紅軍以無比頑強的革命精神,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在48小時之內,強行軍320里,到達瀘定!奪下瀘定橋。為我軍搶渡大渡河,打開了新的通道!

創作背景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9周年,大型原創崑曲史詩《飛奪瀘定橋》由北方崑曲劇院與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聯合製作。

排演歷程

上世紀60年代,北昆前輩藝術家們就曾經創排過崑曲武戲《飛奪瀘定橋》,此後於80年代和新世紀初兩度復排,還被京劇等其他戲曲劇種移植。以往版本多是以崑曲武戲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現,時長50分鐘左右,跟一出崑曲折子戲的長度差不多。
這次四度搬演“瀘定橋”,新版《飛奪瀘定橋》幾乎是重新創作,編劇劉敏庚重新編寫劇本,王大元設計唱腔,增加了不少文戲唱段,整場演出的長度也擴展到近兩個小時。此外,這次北昆與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合作排演,將交響樂融入崑曲中,在舞美、燈光設計等方面,也進行了全新嘗試。

演員陣容

劇中扮演彝族少女的朱冰貞和扮演司號員的翁佳慧,原本是崑曲《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兩位演員,這次“穿越”到了革命年代,演起了紅軍戰士。
對於她們而言,最大的挑戰是除了唱念以外的大量武戲,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的朱冰貞原本學習青衣、刀馬旦,此前在崑曲《紅樓夢》海選中嶄露頭角。這次的演出也展現了她多年積累的刀馬旦功夫,跟楊帆等男演員做一樣的武打動作,一點不含糊,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印象。
在劇中扮演紅軍首長的楊帆是武生名家侯少奎的弟子,師傅鼓勵徒弟:“武戲文演,這是對於武生演員來說很重要的要求,在這部戲裡他做得非常好。”演出中,楊帆演唱的那段“大江東去浪千疊”,便化用自傳統戲《單刀會》。另外,這次演出幾乎出動了北昆的所有青年演員,像許乃強、邵錚、邵天帥等知名演員也演起了普通戰士,他們在舞台上塑造的紅軍戰士群像也具有雕塑美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