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漢語詞語)

飛天(漢語詞語)

飛天是一個漢語詞語,有3個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天
  • 外文名:Flying Apsaras
  • 拼音: fēi tiān
  • 注音:ㄈㄟ ㄊㄧㄢ
  • 繁體:飛天
基本介紹,詳細解釋,

基本介紹

李邕《日賦》:“乍出海而融朗,忽飛天而光大。”
飛天——楊佳翰繪畫飛天——楊佳翰繪畫
唐 韋執中《白雲無心賦》:“徒見其紆餘上漢,繚繞飛天。”
“飛龍在天”的略稱
比喻王者得天下,有龍興之象。
語出《易·乾》:“九五,飛龍在天。” 孔穎達 疏:“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 唐 黃滔《周以龍興賦》:“一旦飛天,霹破 殷辛之國。”
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
梵語稱神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故譯為飛天。 徐遲《哥德巴赫猜想·祁連山下》:“窟頂有蓮花。四角上,飛天翱翔。”

詳細解釋

飛天,佛家語,即乾闥婆(Gandhanra),又作犍闥婆、犍闥縛、緊那羅,是佛教中天帝司樂之神,又稱香神,樂神、香音神。飛天一詞出自於《洛陽伽藍記》卷二載:“石橋南道,有景興尼寺,亦閹官等所共立也。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飛天最早誕生於古印度,後傳入中國,與中國藝術融合。魏晉南北朝初期,壁畫中的飛天亦稱飛仙。莫高窟的492個洞窟中,幾乎皆畫有飛天。
飛天(張硯鈞作品)飛天(張硯鈞作品)
飛天是乾闥婆緊那羅相混合,《大智度論》中說:“乾闥婆是諸天伎人,隨逐諸天,為諸天作樂。”飛天男女不分,職能不分,以香為食,不近酒肉,有佛陀出現的場合,便一定有飛天存在。《阿闥婆吠陀》中說飛天有6,333個,每當天上舉行佛會,便凌空飛舞,拋灑鮮花,以作歌舞,用歌聲、舞姿、音樂、鮮花、食物供養諸佛。
道教也有飛天。董思靖在《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指出:“飛天大聖無極神王者, 如《度人經》中所載十方飛天神王是也。謂之飛天, 言其跡之無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