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戶飛天(典故)

萬戶飛天(典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萬戶飛天是一個典故,講述的是一個叫萬戶的人(或者受封官職為萬戶,名為陶成道)的中國明朝的一個官員,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坐在綁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裡拿著風箏,想飛向天空,但是萬戶剛滑出去沒多遠,火箭爆炸了,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戶飛天
  • 時期:明朝
  • 相關人物:萬戶 陶成道
  • 成就:世界航天第一人
基本信息,故事內容,後世引用,爭議,《蒼溪陶氏世系表》中類似萬戶的記載,評價,

基本信息

古時的火箭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是將火把裝在箭中,然後發射出去,後來古代中國發明了火藥,唐末開始用於戰爭,到了北宋年間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藥箭”,之後火箭開始用於戰爭,並隨著古絲綢之路傳入歐洲。
傳說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中國人——明朝的萬戶(有人說萬戶是官職名),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構想利用火箭的推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準,最早嘗試火箭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有的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為整個人類向未知世界探索的進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故事內容

版本一:
據記載,萬戶是明朝初年人,原來是一個木匠。由於他喜歡鑽研技巧,尤其是對技術發明方面特別痴迷,所以從軍後改進過不少當時軍隊里的刀槍車船。
萬戶飛天
萬戶的本領是在明王朝同瓦剌的戰事中被發現的。同樣對兵器製造很有研究的明朝大將軍班背認為,正是因為萬戶對武器的改良才使得戰爭取得根本勝利,所以奏請朝廷讓萬戶到兵器局供職。當時中國的四大發明之火藥已經在軍事上初露鋒芒,所以萬戶的前途本該是一片光明的。
但可惜的是,和萬戶相交甚好的班背將軍性情耿直,從不趨炎附勢。因得罪右中郎李廣太等奸臣而被革職,並幽禁在拒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為了從深山裡營救出好友班背將軍,聰明的萬戶決定造一隻“飛鳥”。但由於其他因素,將軍被政敵殺害,救人的計畫落空。失去了知己的萬戶這個時候厭惡了官場和人世間的生活,於是他開始謀劃著名逃離是非官場和人間,決定到月球上去生活。
在那個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受到很大局限的特殊時代,木匠出身的萬戶甚至做出了一份很詳盡的科學理論計算報告,他認為按照當時的火箭技術,再加之風箏原理的幫助,他一定能在一個時間段內飛到月亮上去。在這個理想主義者的思維世界裡,月亮上是沒有人心險惡的……
為了實現自己的意願,同時也是為了實現將軍班背的遺願,萬戶開始潛心研究將軍遺留下來的《火箭書》,並用自己的知識給予完善。他仔細閱讀了班背的《火箭書》,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火箭,然後畫出飛鳥的圖形,眾匠人按圖製造出了飛鳥……
文獻說,在一個月明如盤的夜晚,萬戶帶著人來到一座高山上。他們將一隻形同巨鳥的“飛鳥”放在山頭上,“鳥頭”正對著明月……萬戶拿起風箏坐在鳥背上的駕駛座位——椅子上。他自己先點燃鳥尾引線,一瞬間,火箭尾部噴火、“飛鳥”離開山頭向前衝去。接著萬戶的兩隻腳下也噴出火焰,“飛鳥”隨即又沖向半空。
後來,人們在遠處的山腳下發現了萬戶的屍體和“飛鳥”的殘骸……這個故事後來被記載為“萬戶飛天”。萬戶被認為是人類的航天鼻祖。
版本二:
故事發生在明朝憲宗皇帝成化十九年(1483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萬戶。他熟讀詩書,但不去投考。因為他不愛官位,愛科學。他最感興趣的,是中國古人發明的火藥和火箭。想利用這兩種具有巨大推力的東西,將人送上藍天,去親眼觀察高空的景象。為此,他做了充分的準備。
萬戶飛天
這一天,他手持兩個大風箏,坐在一輛捆綁著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飛車上。然後,他命令他的僕人點燃第一排火箭。萬戶飛天只見一位僕人手舉火把,來到萬戶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說道:"主人,我心裡好怕。"
萬戶問道:"怕什麼?"
那僕人說:"倘若飛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難保。"
萬戶仰天大笑,說道:"飛天,乃是我華夏千年之夙願。今天,我縱然粉身碎骨,血濺天疆,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道路來。你等不必害怕,快來點火!"
僕人們只好服從萬戶的命令,舉起了熊熊燃燒的火把。
只聽"轟!"的一聲巨響,飛車周圍濃煙滾滾,烈焰翻騰。頃刻間,飛車已經離開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當地面的人群發出歡呼的時候,第二排火箭自行點燃了。突然,橫空一聲爆響。只見藍天上萬戶乘坐的飛車變成了一團火,萬戶從燃燒著的飛車上跌落下來,手中還緊緊握著兩支著了火的巨大風箏,摔死在萬家山上。

後世引用

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噴氣發動機》(Rockets andJets)一書中提到,“約當14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官職為萬戶,但其姓名沒有明文記載,因此後人也把他叫做萬戶了,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47枚當時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的前邊,兩隻手各拿一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僕人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上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上方。
萬戶萬戶

爭議

事實上,關於萬戶飛天一事,目前並沒有找到任何可以參考的古代文獻。剛才所介紹的兩個版本中,第二版來源於民間流傳,而第一版出自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S·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書籍:《火箭和噴氣發動機》。雖然在書中曾使用“據記載和文獻說”一詞,但作者並沒有給出實際出處。 不過,明代初年有個叫陶成道的人,文獻記載與第一版本比較符合,而且此人十分擅長火器,這些都與故事中所描述的相符。所以,萬戶飛天的故事雖然在細節上存在很多的不確定的因素,但我們不應當草率否決這個故事本身存在的真實性,因此萬戶的故事的最基本的事實是存在的。
第一批中文轉述者將“Wan Hoo”翻譯為“萬戶”,並以為是官階名稱。14世紀末應是明朝初年,但明朝並無此官階,因而有人認為應譯為“王虎”或“萬虎”。不過,如何翻譯並不重要。既然開始譯為“萬戶”,現在又被廣泛地接受,根據約定俗成原則,應維持“萬戶”的譯名為好。更重要的是,應努力在考證史實上下功夫。
為了推測萬戶飛天的可能細節,中國航天科普作家李龍臣先生曾與人合作,根據明朝初年的社會政治和火箭技術狀況,撰寫了一個曲折動人的《萬戶飛天》的科學故事,發表在《航天》雜誌1986年第三期上,很受讀者歡迎。

《蒼溪陶氏世系表》中類似萬戶的記載

第一四六世陶成道,俊美子,在元名廣義,在明名成道,字思溫,又字焦玉,號東寧伯,又號火器神,元至大元年正月初六日生,有文武名,於金華府城[婺城]事陶家書院,任山長,先娶宋太祖次子德昭之第十一代孫趙孟本之女媛貞為妻,其妻為福建江西行樞密院都事陶煜妻之飽妹,早年亡,次娶彭城劉氏為妻,三娶張氏,至正十八年太祖下婺州,府城人望望見城西有五色雲如車蓋,以為異,紛紛報與成道,成道與子景初前往探望,方知是太祖軍到,遂領三百弟子從太祖,獻火器神功技,以咨議軍器用,明洪武時以才累官兵部侍郎,以祖傳用軍策裔孫,自著火器神留名。

評價

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火箭向太空搏擊的英雄。他的努力雖然失敗了,但他藉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創想是世界上第一個,因此他被世界公認為“真正的航天始祖”,為了紀念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學家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火山命名為“萬戶山”。
月球萬戶坑月球萬戶坑
美國火箭學家把Wan Hoo評價為“試圖利用火箭作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
費奧多西耶夫和西亞列夫
蘇聯兩位火箭學家費奧多西耶夫和西亞列夫也在他們的《火箭技術導論》中,說中國人不僅是火箭的發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圖利用火箭將人載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W·麥克斯韋爾
英國火箭專家W·麥克斯韋爾說“Wan Hoo的事跡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
威利·李
德國火箭學家威利·李在他1958年出版的一本書中也說到,在公元1500年左右,Wan Hoo在“發明並試驗一種火箭飛行器時,頗為壯觀地自我犧牲了”。
國際天文聯合會
20世紀70年代,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命名為“Wan Hoo”。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