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的視角

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的視角

《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論的視角》,學習出版社,2013年。

出版社: 學習出版社

平裝: 386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4703252

基本介紹

  • 書名: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論的視角
  • 作者:郭小平
  • ISBN:9787514703252
  • 頁數:386
  • 定價:52.00
  • 出版社:學習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作者類型:碩、博士生導師
  • 人才類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華中學者
  •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
  • 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與新媒體、風險傳播
  • 專著1: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
  • 專著2:環境傳播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選題來源,出版著作,相關內容介紹,專著目錄(簡版),專著目錄(詳版),

作者簡介

郭小平,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助理、廣播電視學系主任,博士、副教授,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新聞與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曾任湖北廣播電視台經濟電視頻道總監助理。主要研究廣播電視與新媒體、風險傳播等,主持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社科項目。
先後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新聞大學》等雜誌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獨著《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論的視角》與《環境傳播:話語變遷、風險議題建構與路徑選擇》,合著《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研究》。
曾獲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二等獎、湖北新聞獎(論著)二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作者簡介

湖北蘄春人,博士,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助理、廣播電視學系主任。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廣播電視新聞學方向)、博士(新聞學方向),主要研究廣播電視與數字新新媒體、風險傳播。
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14年入選“華中學者”晨星崗。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青年訪問學者(2011.04);湖北廣播電視台經濟電視頻道總監助理(2011.9-2012.9)。
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新聞與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學研究委員會會員,湖北省網路文化協會網路新聞評議會會員,湖北廣播電視總台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
曾獲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二等獎、湖北新聞獎(論著)二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選題來源

1.博士論文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出版著作

1.《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合著)
2. 《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的視角》(學習出版社2013年版,獨著)
3. 《環境傳播:話語變遷、風險議題建構與路徑選擇》(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獨著)
4. 《視聽新媒體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相關內容介紹

《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的視角》在“傳播與現代性”的複雜理論背景下,將全球化理論視野與中國社會問題相結合,從社會建構的視角探究了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問題。
風險傳播是一個複雜的社會互動過程,體現了風險政治運作與風險話語權的博弈。大眾傳媒是風險的預警者,發揮了建構、批評與溝通的社會功能。風險傳播從“風險告知與公關”的科技範式向“風險溝通”的民主範式轉變,將新聞專業主義理念與科學精神的融合,保障公眾的風險知情權、重建社會信任,並促使公眾由對風險報導的批判解讀向利用傳播媒介參與風險溝通與決策轉變。
作者”以風險社會理論為主題的系列研究,在理論與傳媒領域的銜接、互動方面有不少突破性成果“,拓展了傳統危機傳播的研究領域、理論視野並深化其學術內涵;從社會建構與風險溝通的角度,實現跨學科研究的交叉、整合與創新;強化了“傳播與現代性”的理論反思;突破傳統研究只重視報刊與網際網路的局限性,強化風險的視覺建構研究。

專著目錄(簡版)

導論
第一章 社會轉型與風險傳播研究的興起
第二章 風險傳播中的媒體角色:建構論的視角
第三章 媒體風險建構的類型與方式
第四章 媒體建構風險議題的類型化研究第
五章 風險傳播的制約機制:媒體建構的視角
第六章 媒體建構的風險修辭:環境議題的視角
第七章 媒介議題建構中的風險政治:話語與權力分析
第八章 風險報導與溝通中媒體的“責任倫理”
第九章 在風險建構中實現媒體的風險溝通
結語
中外文參考文獻

專著目錄(詳版)

導 論
一、風險傳播研究的現狀與評析
(一)國內外“風險傳播”的研究現狀
1、風險傳播研究在國外的發展
2、風險傳播研究在我國的興起與發展
(二)風險傳播研究現狀的評析
二、本研究的問題提出
三、研究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一)風險傳播研究的理論價值
1、“風險社會”已經成為一種現代性批判的公共話語
2、研究傳媒的風險建構是對大眾傳播的深層反思
3、風險傳播的理論困境亟待超越
4、拓展和超越了傳統的危機傳播研究
(二)風險傳播研究的現實意義
四、研究方法、研究創新、研究目標以及研究架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創新
(三)研究目標
(四)研究架構
第一章 社會轉型與風險傳播研究的興起
第一節 社會轉型、公共風險與大眾傳媒:反思“傳播與現代性”的理論命題
一、社會變遷與“世界風險社會”的來臨
二、中國社會轉型與公共風險頻發
三、反思性理論命題:“風險、傳播與現代性”
第二節 “風險傳播”的界定及其與“危機傳播”的區別
一、“風險傳播”的界定
二、“風險”與“危機”的比較
三、“風險傳播”與“危機傳播”的比較
(一)議題選擇不同
(二)價值取向不同
(三)內容偏向不同
(四)學科基礎不同
第二章 風險傳播中的媒體角色:建構論的視角
第一節 現代風險:一種開放式的社會建構
一、社會建構論的回顧
二、兩種不同的風險觀:實在論與社會建構論
三、風險:基於實在的社會建構
第二節 “風險社會”中的媒體角色
一、“風險社會”中的媒體角色:“場域”理論的視角
二、媒體是風險的預警者
(一)風險預警:風險社會中媒體的功能定位
(二)風險的“文化之眼:“龍膽瀉肝丸”與“注射隆胸”事件中的媒體 25
三、媒體是風險的建構者
(一)新聞再現即媒體建構
(二)風險報導即媒體的風險建構
(三)風險定義及其爭議:表達誰的主體性
四、媒體是風險社會的批評者
(一)監督風險行為
(二)媒介的風險批評影響公眾議程和媒介議程:車諾比核泄漏的啟示 31
五、媒體是風險的溝通者
(一)媒介的風險溝通:降低社會的風險焦慮與不安
(二)媒介的風險溝通:重塑社會的信任
六、“風險社會”中媒體角色的反思
第三章 媒體風險建構的類型與方式
第一節 媒體風險建構的類型
一、媒體直接建構風險:風險的定義機制
二、媒體間接建構風險:風險信息的傳遞機制
第二節 媒體風險建構的方式
一、媒體對風險的視覺建構
(一)風險的媒體視覺建構
(二)媒體建構風險的視覺表征:從圖像到影像
(三)具象化:媒體風險建構的重要途徑
二、風險的媒介話語建構
(一)風險的話語建構
(二)媒介的風險話語:主觀層次的風險呈現
第四章 媒體建構風險議題的類型化研究
第一節 健康風險的媒體建構
一、健康風險報導的主要議題
(一)食品安全風險
(二)醫療、藥品與傳染病風險
(三)美容保健類風險
(四)“物質濫用”風險
二、健康風險的媒體建構:“牙膏致癌”的健康傳播研究
(一)“牙膏致癌”風波歷時性的傳播鏈
(二)關於“牙膏致癌”報導的媒介批評
(三)“牙膏致癌”風險報導的啟示
三、“美麗神話”的電視建構:身體規訓與健康風險的遮蔽
(一)消費主義幻象與“美麗神話”的電視建構
(二)電視消費主義幻象下的身體焦慮
(三)電視形塑身體意象及其規訓功能
(四)電視中的身體消費與健康風險的遮蔽
第二節 經濟風險的媒體建構
一、經濟風險報導的主要議題
二、金融風險的監控與媒介責任:日本“活力門事件”的媒體亂象 5
(一)媒體光環下“活力門”神話的締造與幻滅
(二)媒體、企業的“信息操作”與金融風險
(三)媒體的金融風險監控與責任倫理
第三節 決策風險的媒體建構
一、現代決策風險與大眾傳媒
二、公共決策風險的媒體呈現:垃圾焚燒發電的決策爭議
(一)城市廢棄物處置風險的新聞議題框架差異
(二)城市廢棄物議題的媒介呈現:城市化與民主化的雙重議題
第四節 科技風險的媒體建構
一、科技報導中的風險議題
二、科技風險的媒體建構:核能風險報導的演變
(一)核能風險的媒體傳播史
(二)核能風險媒體建構的問題所在:與全球變暖報導的對比
(三)大眾傳媒對科技風險的重構
第五節 生態環境風險的媒體建構
一、隱匿與呈現:環境風險的媒體建構
(一)風險事件與環境傳播的警示功能
(二)我國環境風險報導的內容變化:從“外部風險”到“人造風險”
(三)環境風險報導的能見度:從隱匿、遮蔽到合法化呈現
(三)環境風險報導的結構性制約 78
二、從環境風險到環境正義:外來物種入侵與“癌症村”的媒介呈現
(一)外來物種入侵風險的媒介呈現
(二)“癌症村”報導中的“環境正義”訴求
第六節 社會風險的媒體建構
一、社會風險的典型“實踐性後果”——突發群體性事件
(一)界定“社會風險”的兩種取向
(二)轉型中國的風險震盪:突發群體性事件
二、突發群體性事件的生成與發展邏輯:社會風險的媒介圖景
(一)群體性事件發生的社會條件:傳播社會學的視角
(二)群體性事件的發展邏輯
(三)群體性事件的傳播規律
三、社會風險與媒體的功能定位
(一)媒體的風險預警
(二)媒體的輿論調控
(三)群體性事件中的風險溝通
(四)環境群體性事件的輿論監督
四、大眾傳媒與公眾維權的話語策略:以環境群體事件為例
(一)溪坪村污染事件:媒介再現環境災難與公眾維權的範本
(二)環境群體事件中媒介報導公眾維權的話語策略
第五章 風險傳播的制約機制:媒體建構的視角
第一節 媒體風險建構的制約因素分析
一、媒體風險建構的“硬控制”:經濟與政治的視角
(一)媒體風險建構的經濟制約
(二)媒體風險建構的政治制約
二、媒體風險建構的“軟控制”:心理、文化、歷史與地理的視角
(一)媒體風險建構的心理制約
(二)媒體風險建構的文化制約
(三)媒體風險建構的歷史制約
(四)媒體風險建構的地理制約
第二節 社會控制在風險報導中的主要體現
一、訊息來源的控制 99
(一)風險報導對訊息來源的依賴性
(二)訊息來源反映“權力位階”並建構風險報導框架
(三)訊息來源挑戰風險報導的客觀性與準確性
二、新聞框架的設定
(一)新聞框架影響媒體的風險議題建構
(二)風險報導的框架制約媒體的意義建構
三、風險報導“議題——注意周期”的形成
(一)西方“全球氣候變暖”風險報導的“議題——注意周期”
(二)我國“怒江建壩”風險爭議的“議題——注意周期”
(三)跨文化傳播中風險的“議題——注意周期”
第六章 媒體建構的風險修辭:環境議題的視角
第一節 風險傳播修辭的批判性解讀:委婉語的意識形態分析
一、解構“環境傳播”的委婉修辭:作為理論資源的話語批評
(一)環境傳播的“委婉語”修辭:從“說服”到“規訓”
(二)生態批評視域的委婉修辭
二、環境風險傳播中委婉修辭的功能
(一)掩飾消費主義後果
(二)遮蔽“風險責任”
(三)“洗綠”商業企圖
(四)弱化生態危害
三、環境風險傳播中委婉話語的意識形態
第二節 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環境形象建構:氣候變化的風險框架分析
一、氣候變化:中美外交中的重要議題
二、氣候變化中的國家形象傳播
三、《紐約時報》建構中國的環境形象研究的方法設計
四、《紐約時報》涉華氣候變化的風險報導(2000-2009)研究發現
(一)涉華氣候報導數量急劇增長:中國議題與環保議題的雙重關注
(二)報導類別與形式框架:非事件性的風險議題框架凸顯評論與特寫比重
(三)訊息來源的分布:西方視角下的“他者”環保形象
(四)報導態度:涉華氣候報導以負面態度為主
(五)全球暖化風險的責任歸屬:中、印與歐美並列
(六)內容框架:環境議題政治化與經濟化
(七)主題框架:全球風險治理的期待
(八)風險的呈現形式:文字主宰下氣候風險的視覺化呈現
五、《紐約時報》建構的中國的環境形象及其策略
(一)《紐約時報》建構了中國負面環境形象
(二)《紐約時報》的報導策略:弱化、強化與話語置換
六、轉型期中國環境形象建構的反思
(一)“他者”的想像:美國價值及其國家立場投射下的中國環保形象建構
(二)“自我”的反思:提升環保傳播能力與建構“責任大國”的環保形象
(三)氣候的政治:科學議題背後的國際輿論戰與生態殖民主義的資本主義邏輯
第七章 媒介議題建構中的風險政治:話語與權力分析
一、媒體風險建構中的話語政治
(一)媒體的風險建構:誰在說?
(二)媒體的風險建構:說什麼?
(三)媒體的風險建構:怎么說?
二、風險話語建構中的文化認同
(一)他者:媒體對風險的建構
(二)媒體在建構“他者”中形塑風險的文化認同
三、風險運動與媒介:一種新的政治形態
(一)風險社會中新的政治領域
(二)風險運動與大眾傳媒的複雜關聯
(三)風險運動中的媒介反思
第二節 權力競逐的歷時性透視:媒介主控風險話語的變遷
一、媒體建構中的風險論述
(一)風險衝突
(二)衝突中的媒介風險論述
二、媒體定義風險的優先論述
三、媒體風險論述的權力流變
(一)從歷時性來看,主導性的風險論述不斷的演變
(二)從共時性的角度來看,主導的媒介風險論述不斷受到挑戰
第三節 權力競逐的共時性透視:媒體風險論述中博弈主體
一、專家:風險的話語霸權與“不確定性”的挑戰
二、NGO:風險話語權爭奪及其媒體策略
(一)風險運動中兩大社會角色:NGO與媒體
(二)環保NGO參與媒介風險論爭的傳播路徑與話語策略
(三)風險變遷中NGO的媒介話語空間分析
三、政府與利益團體:市場與政治平衡中的風險論述
四、媒體:風險建構中爭奪的焦點
五、公眾:風險認知中的政治訴求
第八章 風險報導與溝通中媒體的“責任倫理”
第一節 影響媒體風險溝通的因素
一、“不確定性”、“潛隱性”與風險信息的呈現
二、“風險社會”中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主義素養
三、風險傳播的社會場域
四、客群的“鄰避情結”
五、風險採納的“文化遲滯效應”
第二節 風險傳播中的媒體責任倫理
一、媒體報導的風險倫理 165
(一)“布倫特司帕運動”:風險報導的教訓
(二)對媒體多元化風險論述的期待
(三)對風險社會中“生活政治”的媒體關注
二、媒體風險溝通的責任倫理
三、全球風險話語中的媒體責任
第九章 在風險建構中實現媒體的風險溝通
第一節 風險傳播的目的:促進社會良性的風險溝通
一、風險溝通的內涵及其主要功能
二、大眾傳媒在風險溝通中的功能
(一)呈現風險信息,形塑公眾的風險認知
(二)媒介構建交流的論壇以促進風險決策民主
(三)媒介的“公共參與”推動風險治理
第二節 大眾傳媒促進風險溝通民主
一、重構媒體的風險溝通模式:從風險告知到民主參與
(一)風險傳播研究的傳統取向:說服與告知模式
(二)風險傳播模式的新取向:雙向溝通民主
(三)風險傳播模式重構的意義
二、風險傳播的民主對話
(一)風險傳播中的協商參與
(二)協商民主與風險傳播
(三)“協商民主”在風險溝通中的媒體實踐
第三節 大眾傳媒重塑風險社會的信任關係
一、大眾傳媒形塑風險社會的媒介信任
二、大眾傳媒形塑風險社會的政治信任
三、大眾傳媒重構社會信任
四、專家知識及其公民批判:維持風險認知信任的結構
第四節 倡導風險社會中公眾媒介素養教育
一、公眾的媒介素養缺失:客群“風險想像”與風險的社會放大或弱化
二、“風險社會”的公眾媒介素養:從批判到參與
三、公眾如何提高媒介素養並積極參與風險傳播
(一)公眾對媒介風險報導的批判性解讀
(二)公眾利用傳播媒介參與風險溝通與風險決策
第五節 在風險傳播中堅守新聞專業主義理想
一、堅持風險報導的新聞專業主義理念
(一)風險報導中新聞專業主義精神的缺失
(二)反身性自我批評與風險報導的“中立、客觀、全面”
二、提高記者的科學素養 187
(一)風險視域下的科學家與記者:數學模型與新聞故事
(二)風險報導中的訊息來源:科技專家與人文社會學者兼顧
(三)科學與公眾:“劑量決定毒性”與“絕對安全”的博弈
三、科學精神與新聞專業主義理念的融合
結 語
中外文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