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秋

顧正秋

顧正秋(1928年-2016年8月21日),本名顧祚華,原名丁蘭葆,小名蘭寶。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旦角,京劇演員。1928年生於南京。主要作品有《御碑亭》《四郎探母》《寶蓮燈》《紅鬃烈馬》等。

2016年8月21日下午,因敗血性休克辭世,壽享8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正秋
  • 別名:丁蘭葆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南京
  • 出生日期:1928年
  • 逝世日期:2016年8月21日
  • 職業:京劇演員
  • 代表作品:《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御碑亭》
  • 主要成就:京劇表演藝術家
    京劇旦角
    1990年初,獲得了“終生藝術成就獎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社會活動,獲獎情況,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自幼喪父,她在上國小時常隨她乾媽顧劍秋去看戲,並向乾媽的好友坤旦吳繼蘭學戲,1939年,改名顧小秋,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上海戲劇學校正字班,她嗓音清脆洪亮,入校時已學過《金玉奴》、《刺湯》等。
顧正秋顧正秋
入校後除去學京劇青衣外,還向鄭傳鑒朱傳茗崑曲,並向校外老師芙蓉草(趙桐珊)學《樊江關》,向魏蓮芳學《霸王別姬》,向張君秋學《漢明妃》,向黃桂秋學《春秋配》、《雙官誥》、《朱痕記》、《祭江》等,後成為黃桂秋的弟子。
1940年首次公演,改名顧正秋。曾與張正芳合作演出全部《兒女英雄傳》、《白蛇傳》、《得意緣》、《棋盤山》、《樊江關》、《紅樓夢》等戲。
1941年,與關正明合演全本《王寶釧》,由民莘影片公司拍成電影。
1942年夏,宋德珠到上海演出,顧正秋從宋德珠學了《戰金山》、《金山寺》、《楊排風》、《扈家莊》等戲。她又向吳富琴學了《棋盤山》等。而且能演許多四大名旦的劇目,如《生死恨》、《宇宙鋒》、《貴妃醉酒》、《昭君出塞》、《梅玉配》、《鎖麟囊》、《釵頭鳳》等。
她因有蹺功,也演《翠屏山》、《烏龍院》、《拾玉鐲》等花旦戲。
1944年拜梅蘭芳為師,得梅悉心指點。
1945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上海戲劇學校
1946年離開戲校後,除與譚富英馬連良同台演出外,和她同演的還有紀玉良李宗義胡少安周正榮程正泰等。經常演出的對兒戲有《御碑亭》、《四郎探母》、《寶蓮燈》、《紅鬃烈馬》等。
1946年,自組顧正秋戲團,赴南京、蚌埠徐州等地公演。
1948年11月,應台灣省邀請,率劇團赴台演出達5年,五年間演出傳統戲外,還排演了《董小宛》、《香妃恨》、《銀屏公主》等新戲。和她同合演出的有胡少安、張正芬李金堂於金驊等。曾被譽為“台灣梅蘭芳”。
1953年劇團解散後即息影劇壇。
1978年赴美,間或回台演出,並向弟子傳藝。

演藝經歷

顧正秋曾與張正芳合作演出《兒女英雄傳》、《白蛇傳》、《紅樓夢》等戲。能演許多四大名旦的劇目,如《生死恨》、《貴妃醉酒》、《昭君出塞》、《鎖麟囊》等。
顧正秋顧正秋
1934年,農曆甲戌年:丁蘭寶拜顧劍秋為乾媽,向吳繼蘭學唱《金玉奴》及《審頭刺湯》。
1937年9月24日,農曆丁丑年八月二十日:上海伶界聯合會國難後援會為籌募愛國公債舉辦播音義演。
1939年11月,農曆己卯年:上海戲劇學校登報招生
1939年12月4日,農曆己卯年十月廿四日:被上海戲劇學校錄取
1940年,農曆庚辰年,秋:上海戲劇學校在黃金大戲院首次公演
1941年,農曆辛巳年:京劇電影《古中國之歌》影片開拍,此據王寶釧薛平貴的故事改編,關鴻賓當助理導演。約請上海戲劇學校的同學前去拍攝。
導演費穆應黃信民之邀為民華電影公司導演了一部京劇電影《古中國之歌》,此據王寶釧薛平貴的故事改編,關鴻賓當助理導演。約請上海戲劇學校的同學前去拍攝。因為費穆在影片中加入很多實景,加之錄影和錄音技術有待進步,《古中國之歌》的成績不甚理想。但擴大了上海戲劇學校的影響,顧正秋聲名益著。
1943年,農曆癸未年秋:上海戲劇學校赴南京公演,演出節目《新玉堂春》(顧正秋飾蘇三)、《四郎探母》《金石盟》(顧正秋飾扈三娘)、《紅鬃烈馬》《潯陽樓》《賀後罵殿》。經關鴻賓安排,有兩次安排一到十的十齣戲:《一匹布》、《二美奪夫》、《三岔口》、《四郎探母》(只演《坐宮》一場)、《五台山》、《六月雪》、《七子八婿》(《打金枝》中異常)、《八珍湯》、《九花洞》、《十美跑車》。號稱“十全十美”,演出約四、五個小時。
1944年,農曆甲申年,秋:顧正秋拜梅蘭芳為師
顧正秋顧正秋
1944年1月25日,農曆甲申年正月初一日:上海戲劇學校赴天津公演,演出劇目《天官賜福》《鐵籠山》(王正堃飾姜維)《起解會審》(顧正秋飾蘇三)。在中國戲院演出半個月後,至北洋戲院演出半個月。
1945年9月,農曆乙酉年:上海戲劇學校給學員頒發畢業證書。“正”字輩學員畢業。顧正秋以第一名畢業。
1945年9月20日,農曆乙酉年八月十五日:上海戲劇學校舉行最後一次公演,是第981次公演,演於天蟾舞台。所有參加演出的“正”字輩學生,合計只有七十人。演出劇目《拾玉鐲》、《法門寺》帶《大審》(顧正秋飾宋巧姣)、全部《虹橋贈珠》(顧正秋飾水妖)
1945年10月10日,農曆乙酉年九月初五日:梅蘭芳抗戰勝利後復出首場演出。前三天演出劇目《金山寺》(顧正秋飾白素貞)《斷橋》(梅蘭芳飾白素貞)後三天演出劇目《昭君出塞》(顧正秋飾王昭君)《費貞娥刺虎》(梅蘭芳飾費貞娥)
1945年10月31日,農曆乙酉年九月廿六日:在上海天蟾舞台舉行慶祝蔣介石六秩華誕國劇大公演,演出劇《蟠桃盛會》、《九龍杯》、《雙姣奇緣》(顧正秋飾宋巧姣)、《龍鳳呈祥》、《法門寺》。
1946年,農曆丙戌年:顧正秋劇團成立。顧正秋自組顧正秋劇團,赴南京、蚌埠、徐州等地公演。
顧正秋顧正秋
1947年,農曆丁亥年,秋:顧正秋劇團首次赴青島演出
1948年,農曆戊子年,年初:顧正秋劇團二次赴青島演出
1948年,農曆戊子年:顧正秋劇團在台北公演
1948年10月30日,農曆戊子年九月廿八日:顧正秋劇團赴台灣省
1953年7月,農曆癸巳年:顧正秋劇團結束,張正芬與廋家麟在空軍新生社結婚,由僑委會主席鄭彥棻證婚。顧正秋“夫婦”參加婚禮。
1960年,農曆庚子年:顧正秋“一家”移居金山秀山峰
1963年10月31日,農曆癸卯年九月十五日:顧正秋婚後首次應邀義演《鎖麟囊》。
1963年11月25日,農曆癸卯年十月初十日:中國文化學院國劇義演第一場。演出劇目《白蛇傳》(顧正秋飾白素貞)。
1963年11月26日,農曆癸卯年十月十一日:中國文化學院國劇義演第二場。演出劇目《玉堂春》(顧正秋飾蘇三)。
1963年11月27日,農曆癸卯年十月十二日:中國文化學院國劇義演第三場。演出劇目《四郎探母》。
1965年10月31日,農曆乙巳年十月初八日:台灣省劇藝協會慶祝蔣介石八秩華誕演出。顧正秋義演《鎖麟囊》。
1966年,農曆丙午年:《顧正秋舞台回顧》於《徵信新聞報》連載
1967年9月10日,農曆丁未年八月初七日:《徵信新聞報》出版《顧正秋舞台回顧》。
1970年8月,農曆庚戌年:顧正秋為國劇學會籌募基金義演《玉堂春》
顧正秋為國劇學會籌募基金義演全本《玉堂春》。
1972年5月28日,農曆壬子年四月十六日,在台北孫中山紀念館一連演出三天國劇。演出劇目《泗洲城》《鎖麟囊》(顧正秋飾薛湘靈)
1978年5月21日,農曆戊午年四月十五日:國劇聯合大公演一連演出十天國劇。演出劇目《四郎探母》(顧正秋「坐宮」)。第五天演出劇目《鎖麟囊》(顧正秋飾薛湘靈)。第九天演出劇目《四郎探母》(顧正秋「坐宮」)
1978年5月30日,農曆戊午年四月廿四日:聯合大公演加演一場。座位一千一百多個、票價提高到三百元、二百元、及八十元(平日是一百、六十、四十),但仍然無法應付涌至的訂票潮。雖然電視公司將《四郎探母》、《鎖麟囊》、《三進士》等三場演出製作實況錄影轉播,仍然無法滿足大部份未到現場的戲迷的願望。欲罷不能,經再磋商,又在十天之外,加演了一場。前後十一天,場場爆滿,盛況空前,打破國藝中心開幕以來的所有紀錄。演出劇目《玉堂春)(顧正秋飾蘇三)
顧正秋顧正秋
1978年12月28日,農曆戊午年十一月廿九日:國劇學會發起國劇界愛國聯合大公演演三天,自12月28日至12月30日,在台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當時在美國的顧正秋也返國參加演出。主辦單位此次沒有印招待券,絕不送票,票價分為五百元、三百元、二百元、一百元、六十元數種,當場並設捐款箱,接受樂捐。演出劇目《鐵公雞》《昭君出塞》《臥薪嘗膽》(張正芬、徐露、嚴蘭靜分飾西施
1978年12月29日,農曆戊午年十一月三十日:公演第二天演出劇目《坐寨》、《梵王宮》、《掃蕩群魔》。
1978年12月30日,農曆戊午年十二月初一日:公演第三天演出劇目《打麵缸》、《天女散花》、《回荊州》、《姑嫂比劍》、《大登殿》(顧正秋飾王寶釧)、《除三害》、《陸文龍·車輪大戰》。
1980年4月,農曆庚申年:顧正秋參加教育部首屆文藝季國劇聯演,義演《祭塔》、《坐宮》。
1984年5月,農曆甲子年:顧正秋演出《鎖麟囊》
1984年6月,農曆甲子年:顧正秋演出《鎖麟囊》、《鳳還巢》。
1984年6月16日,農曆甲子年五月十七日:黃埔建軍六十周年演出,顧正秋在高雄義演《鳳還巢》。
1986年11月1日,農曆丙寅年九月廿九日:演出劇目《義旗令》、《漢明妃》(顧正秋飾王昭君
1987年3月,農曆丁卯年:顧正秋義演《鎖麟囊》。
1987年10月,農曆丁卯年:顧正秋義演《新文姬歸漢》。
1988年8月,農曆戊辰年:顧正秋義演《四郎探母》。
1989年1月,農曆戊辰年:顧正秋為中華電視公司錄影演出
1990年1月2日,農曆己巳年十二月初六日,傍晚:張君秋與顧正秋四十七年後師徒重逢。在紐約第五大道的“紅樓”餐廳,張君秋與顧正秋師徒在分隔四十七年後重逢。
1990年5月,農曆庚午年:顧正秋公演《龍鳳呈祥
1992年1月,農曆辛未年:顧正秋為婦聯會籌募基金義演《四郎探母》
1993年3月20日,農曆癸酉年二月廿八日:顧正秋義演《鎖麟囊》中《春秋亭》一折
1994年2月,農曆甲戌年:顧正秋為基督教女青年會義演《大登殿》
1994年12月,農曆甲戌年:“傳薪遞火,宣揚國劇”國劇公演。在國家劇院舉辦“傳薪遞火,宣揚國劇”國劇公演,由兩岸名家合作。演出劇目《二進宮》、《漢明妃》(顧正秋飾王昭君)、《借東風》、《鳳還巢》。
1995年1月,農曆甲戌年:應辜公亮文教基金會之邀顧正秋錄製《起解》、《王昭君》、《賀後罵殿》、《坐宮》、《祭塔》、《鎖麟囊》六片CD
1996年5月23日,農曆丙子年四月初七日:顧正秋義演《坐宮》。
1997年1月,農曆丙子年:《顧唱——顧正秋曲藝精華》CD及紀念文集出版
1997年10月,農曆丁丑年:《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出版
自1月起,顧正秋為中華電視公司錄影演出,總計12出戲。

個人生活

1953年10月10日,農曆癸巳年九月初三日:顧正秋“結婚”(實為重婚,任顯群實際終身未予原配章筠倩離婚)
顧正秋與中國台灣省前財政廳長任顯群舉辦“婚禮”,由中國台灣省前主席吳國禎之父吳經明“證婚”。

社會活動

1950年5月4日,農曆庚寅年三月十八日:顧正秋被推選為中國文藝協會理事
1963年,農曆癸卯年:顧正秋受聘為中國文化學院國劇系顧問
中國文藝協會成立,顧正秋被推選為理事。
1970年7月,農曆庚戌年:顧正秋擔任中視公司國劇研究社副社長

獲獎情況

1989年12月,農曆己巳年:美華藝術協會授予張君秋、顧正秋“終身藝術成就獎”
1990年初,她與張君秋在美國接受了美國美華藝術學會和紐約林肯中心授予的“終生藝術成就獎”。

人物評價

顧正秋說,她雖然退出舞台,但一直希望能為國劇盡點力量,這次中視給她一個機會,她願意好好珍惜。
顧正秋顧正秋
顧正秋說,單靠老一輩的演是不夠的。我們應培養年輕人對國劇的興趣,電視在這一方面顯得較能收到效果。她認為,電視國劇演出時加上字幕是非常好的安排,年輕人從字幕上發現興趣,遠比坐在台下看錶演來的方便。顧正秋表示,她願意貢獻一己之力,她說,她不上舞台,但是她相信還有許多“後台”的事正等著人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