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嘉蘅

顧嘉蘅

顧嘉蘅[héng](生卒年月不詳),號湘坡,湖北宜昌市城區中書街人,祖籍江蘇省崑山縣,生於清嘉慶末年。道光庚子科(1840年)二甲第五名進士。顧嘉蘅的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名揚天下,但他認為諸葛草廬在南陽(今河南南陽)

基本介紹

  • 本名:顧嘉蘅
  • 別稱:顧湘坡
  • 字號:湘坡
  • 所處時代:清朝後期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宜昌市城區中書街人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1891年
  • 主要成就:五任南陽知府
  • 祖籍:江蘇省崑山縣
  • 性別:男
簡介,事跡,顧嘉蘅與南陽,名聯揚天下,

簡介

從小在父親的教誨下,刻苦攻讀,甚為其父所欣賞,曾賦詩云:“春寒坐喚客飲酒,夜靜臥聽兒讀書。”
道光二十年(1840),顧嘉蘅京試及第,中二甲第五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道光二十六年出任河南省南陽府知府。
顧嘉蘅任職南陽時,勤於政務,指導農事,發展生產,使物阜民安。同時,他修城竣隍,練兵習武,使了南陽人兔受戰火塗炭。因而受到朝廷器重,連續五任南陽知府,歷時近20年。當時南陽民眾把他與西漢的召信臣和東漢的杜詩這兩位有惠政於民的南陽太守並列,被譽之為當代的“召父杜母”。
顧嘉蘅精於詩詞楹聯,在南陽武侯祠內題刻的楹聯甚多。文人墨客對隆中究竟在襄陽、還是在南陽爭論不休,特別是鄂豫兩省的文人,均引經據典,以列入本省為光榮。這種爭論雖屬學術問題,也不免夾雜地方意氣。顧嘉蘅籍屬湖北宜昌,卻在河南南陽當知府,他力排眾議,揮筆在武侯祠題一聯曰;“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其對聯書法道勁,風采神韻,凡來武侯祠遊覽者,無不倍加欣賞,嘖嘖稱讚。
顧嘉蘅五任南陽知府屆滿,已年逾六旬,攜眷歸里,回宜昌居住。返鄉時,除隨身所帶衣物外,就是大量書籍、古玩和一台古硯。其妻魏氏主持家務,量入而出,克勤克儉。對兒孫管教甚嚴。雖屬官宦人家,書香門第,但無豪華奢侈之風,亦無驕橫腐化之氣。後曾與宜都學者楊守敬等編寫《荊州府志》,顧任總纂,光緒十六年(1891)木刻發行,時已年近八旬,不久即逝。

事跡

顧嘉蘅與南陽

1.五任南陽知府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秋,顧嘉蘅以七品翰林編修調升為從四品南陽知府。次年,因其母病喪,丁憂歸里。鹹豐元年(1851年)二任南陽知府。鹹豐三年(1853年)春,顧嘉蘅之父顧槐病逝,顧嘉蘅又扶櫬歸里。當時恰遇捻軍起事北來,兵報火急,顧嘉蘅被清政府詔令奪情回任,是為顧三任南陽知府。之後顧嘉蘅曾第四次任南陽知府。 關於顧嘉蘅第五次任南陽知府的情況,百姓間流傳著一個頗能反映封建社會政治腐敗、官場險惡的典型事例。當時,清朝政府推行“捐官”制度,即政府以官換錢,公開大賣官。清政府雖以“捐”為名,但卻行賣之實,各府州縣官為“捐官”推銷員。當時顧嘉蘅為“捐官”去鄧州,途中宿穰東馬步衢家。馬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武狀元廣西提督馬殿甲之子。平日,馬步衢與顧嘉蘅交情甚厚,此時顧嘉蘅將來意說明並委託馬募資“捐官”,並商定分成辦法。由於馬的父親為武狀元,祖父又是武翰林,一向重視科第,十分厭惡“捐官”之事,於是,馬步衢當即謝絕了顧的委託並憤然說:“我馬某決不做這等辱沒祖先的事。”顧嘉蘅是個自視甚高、十分傲慢的人,受此奇辱,遂拂袖而去。顧一到鄧州,就囑咐州官楊某羅織馬步衢一個罪名,以泄怒氣。但馬在當地人緣較好,並無仇家,衙役只好買通一戶人家告馬,楊某立即受理,意欺辱馬步衢,為顧嘉蘅出氣。楊用拜帖請馬到州衙,透露有人控告他,勸馬親自到府衙求助。馬聽後勃然變色,立即坐轎到南陽,住進旅舍後向府衙呈一辯訴。在顧嘉蘅將訴狀批出後,馬步衢便將批文揭下,立即驅車進京到吏部控告顧嘉蘅挾怨誣陷。當時的吏部尚書是馬殿甲同年兄弟,也即馬步衢的年伯。清代社會最重年誼,馬步衢又不惜重金買通上下。不久,吏部便撤去了顧嘉蘅的南陽知府之職。馬步衢與新任知府同車到宛接印。然而,顧嘉蘅並未就此罷休,他旋即回家鄉打點銀兩,又奪回了南陽知府之職,此即顧第五次任南陽知府,時間為同治元年。但馬步衢為了和顧嘉蘅見個高低,不久便再次驅車進京,這次他幾乎將家中白銀散盡,終於使吏部再次撤去了顧的南陽知府之職。顧嘉蘅在上有吏部壓頂、下與地方豪紳不和的困境下,於同治七年(1868年)憤然離開了南陽。
2.結積案,築城池,抵禦捻軍
顧嘉蘅在封建社會確屬能吏。他在道光二十七年秋因考核一等而調升南陽知府後,首先注意的是安撫百姓,認真審理積壓下來的案子。在初任知府的數月間,顧嘉蘅僅清理積案就達300餘起,並注意整頓社會治安,穩定了南陽當時的社會秩序,受到百姓好評。捻軍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但被清朝政府污衊為“捻匪”。顧嘉蘅堪稱清廷的得力府官,捻軍過宛時,正值他回家鄉為父守喪丁憂。清政府對顧十分倚重,下詔敦促他奪情復任。回宛後,顧一方面抓緊組織團練,一方面修築浸圮的南陽城池,與捻軍對抗。顧嘉蘅這次對南陽城的修建是前所未有的,城高兩丈,南北月城門可直達正門。顧嘉蘅還在正門和月城門上方、拱券外面逢中各加上一塊石刻橫額,東門外曰“中原衝要”,內曰“楚豫雄藩”;西門外曰“控制秦關”,內曰“呂城肇封”;南門外曰“車定指南”,內曰“荊襄上游”;北門外曰“星拱神京”,內曰“源朔紫靈”。他以此來反映南陽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的重要。此後,南陽城多次遭到捻軍的進攻,均未攻克。顧嘉蘅當時對捻軍高度警戒,有時竟是過於驚恐。譬如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一月十七日,清軍統帥僧格林沁尾追捻軍至南陽。當僧格林沁深夜趕到南陽城下時,顧嘉蘅和南陽總兵圖塔納怕有閃失以夜深兵賊不分,閉門不納。次日黎明,僧格林沁大怒,“擊折總兵頂翎,猶不解”,顧嘉蘅便命城中“父老跪求之,乃已”。
3.重修武侯祠與南陽府衙
顧嘉蘅非常佩服諸葛亮的人格,對其當年躬耕地臥龍崗十分仰慕,於是重修武侯祠。鹹豐四年(1854年),他曾親自主持修繕事宜,高台堂院增新,高樓砌以磚石,並在祠之南建龍角塔。同治三年(1864年)顧五任南陽知府時,再次對武侯祠進行較大規模整修。他還注意豐富武侯祠的文化內涵,曾將頗能體現諸葛亮立身治國的《諸葛亮文集》中《將善》、《兵權》等4篇文章書後鐫刻於祠內,並作有多篇懷古詩文。加之他喜歡書法,至今武侯祠由他親書的匾額有4方,對聯有6副,題詠石刻等達10餘塊。 南陽於元朝設府,歷代均有修葺,顧嘉蘅的前任知府岳興阿曾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春對其進行大修,使百廢俱舉。但至鹹豐元年,府衙中又有不少建築浸圮毀壞,於是顧嘉蘅便進行了一定規模的修葺補建。同時他還在府衙的後院、內宅周圍增建不少建築,並親自題寫名字。他的這次修建,為40餘年後的南陽知府傅鳳颺(傅鳳颺)全面整修擴建府衙奠定了基礎。

名聯揚天下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這是顧嘉蘅第五次出任南陽知府時給武侯祠撰寫的諸對聯之一。對於這副對聯,過去人們普遍存在著一種誤解,認為這副對聯顯然是迴避矛盾,不辨是非,說顧嘉蘅是襄陽人,他在南陽做官,不敢得罪當地豪紳,怕家鄉人罵他出賣桑梓,最後只好折中調和,雙方都不得罪。這種誤解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顧嘉蘅的後代顧慶紅曾在《宜昌日報》發表《湘坡顧嘉蘅軼事》,其中有:“先曾祖顧嘉蘅,號湘坡,江蘇崑山人,其父顧槐(號南林)來彝陵做官……”可見顧的籍貫並不在襄陽。顧嘉蘅在給南陽武侯祠題寫的一些匾聯落款中常有“楚彝顧嘉蘅”或“東湖顧嘉蘅”字樣,而“彝陵”、“東湖”即今湖北宜昌市,這是顧嘉蘅父親顧槐任職的地方,後人以訛傳訛把顧嘉蘅誤傳成了襄陽人。
顧嘉蘅頗有學問,他認為諸葛草廬在南陽。早在道光二十七年秋,顧首任南陽知府時,即為草廬撰寫對聯稱諸葛亮“抱膝此安居”(現仍掛於草廬中)。鹹豐三年(1853年)春,他三任南陽知府時為臥龍崗作詩說自己“三仕慚來三顧地”(石刻在武侯祠後院北廊),鹹豐四年(1854年)冬他又指出“諸葛廬即躬耕舊地”(石刻在武侯祠後院南廊),由此知他並非是一個不辨是非的“和稀泥”者。 顧嘉蘅在南陽期間還十分注重結交文友,喜歡文墨。南陽市博物館現存不少他的墨跡,也存有不少他人為顧嘉蘅題寫的字畫,其中有不少在書法和內容上堪稱佳作。 總之,顧嘉蘅是清廷的一名得力府官,他在不遺餘力效忠皇室的同時,也為南陽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受到了百姓們的稱讚。在南陽近代史上,顧嘉蘅是一個較有影響的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