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僵硬

頸部僵硬

頸部僵硬,指的是位於頭顱與胸廓之間的頸椎由於過勞,或者頸椎間盤在承重的情況下頻繁活動,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傷和勞損而發病,導致頸部轉動困難,帶來疼痛等併發症狀。

基本介紹

  • 別稱:頸椎病
  • 多發群體:久坐的上班族和學生
  • 常見發病部位:頸部
  • 常見病因:睡眠或坐姿不良
  • 常見症狀:頸部肌肉腫脹變硬
  • 傳染性:無
形成原因,檢查部位,鑑別診斷,緩解方法,保健事項,

形成原因

頸椎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椎間盤的退行性變。頸椎位於頭顱與胸廓之間,頸椎間盤在承重的情況下要做頻繁的活動,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傷和勞損而發病。
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後,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於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後方小關節、鉤椎關節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
頸部僵硬如確診為頸椎病,須及時治療,頸椎病在中醫屬痹病範疇,狹義的痹病,即指肢體經絡痹病,為常見病,發病率高。求治於中醫者多,療效亦佳,如頸復康顆粒,其可祛風散寒、燥濕通絡、養血活血、化瘀通絡,自然也就解除了頸椎僵硬的症狀。

檢查部位

(1)壓痛點椎旁或棘突壓痛,壓痛位置一般與受累節段相一致。
(2)頸椎活動範圍即進行前屈、後伸、側屈及旋轉活動的檢查。神經根型頸椎病者頸部活動受限比較明顯,而椎動脈型頸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動時可出現眩暈。
(3)椎間扎擠壓試驗讓患者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左手掌平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掌輕叩擊左手臂背側,如出現根性痛或麻木則為陽性。在神經根症狀較重者則雙手輕壓頭部即可出現疼痛、麻木表現或加劇。
(4)椎間扎分離試驗對疑有根性症狀者,患者坐位,雙手托住頭部並向上牽引,如出現上肢疼痛麻木減輕者則為陽性。

鑑別診斷

頸部僵硬的鑑別診斷:
1、頸部肌肉腫脹變硬:頸部肌肉腫脹變硬是由於骨化性肌炎疾病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為進行性骨質結構於肌肉、結締組織內沉積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種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見於兒童或青年。表現為畸特的先天性斜頸、扭轉和頸部肌肉腫脹、變硬,但多數不伴疼痛。全身肌肉均可累及。劇烈運動或外傷可引起肌肉破裂、出血和血腫形成,多數病人血腫吸收,但亦可繼發肌肉僵硬和骨化形成,最終引起受累肌肉相應關節僵直和殘廢。
2、頸部強硬:頸項活動受限制,此症狀可見於頸肋綜合徵。頸肋綜合徵是胸廓出口區重要的血管神經受壓引起的複雜的臨床症候群,又名頸胸廓出口綜合徵、前斜角肌綜合徵、胸小肌綜合徵、肋鎖綜合徵、過度外展綜合徵等,是指胸廓上口出口處,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臂叢神經、鎖骨下動靜脈受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經症狀的總稱。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肩、臂及手的疼痛、麻木,甚則肌肉萎縮無力、手部青冷發紫、橈動脈搏動減弱等。
3、頸部呈僵直狀:頸,肩及枕部疼痛,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及頸部呈僵直狀,是頸型頸椎病的臨床特點。
(1)壓痛點椎旁或棘突壓痛,壓痛位置一般與受累節段相一致。
(2)頸椎活動範圍即進行前屈、後伸、側屈及旋轉活動的檢查。神經根型頸椎病者頸部活動受限比較明顯,而椎動脈型頸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動時可出現眩暈。
(3)椎間扎擠壓試驗讓患.者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左手掌平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掌輕叩擊左手臂背側,如出現根性痛或麻木則為陽性。在神經根症狀較重者則雙手輕壓頭部即可出現疼痛、麻木表現或加劇。
(4)椎間扎分離試驗對疑有根性症狀者,患者坐位,雙手托住頭部並向上牽引,如出現上肢疼痛麻木減輕者則為陽性。
(5)神經根牽拉試驗.又稱臂叢牽拉試驗,患者坐位,頭轉向健側,檢查者一手抵住耳後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牽拉,如出現肢體麻木或放射痛即為陽性。
(6)霍夫曼民征檢查右手輕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夾住其中指,用拇指叩擊中指指甲部,若出現陽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則說明預部脊髓、神經損傷。
(7)旋頸試驗又稱椎動脈扭曲試驗,病人坐位,做主動旋轉頸部活動,反覆幾次。若出現嘔吐或突然跌倒,即為試驗陽性,提示為椎動脈型頸椎病。
(8)感覺障礙檢查對頸椎病人做皮膚感覺檢查有助於了解病變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現的感覺障礙可確定病變頸椎的節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現,出現麻木時已進入中期,感覺完全消失已處在病變的後期。
(9)肌力的檢查頸椎病損傷神經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經支配則肌力可為零。根據各肌肉支配的神經不同可判斷神經損傷的部位及節段.

緩解方法

1.閱讀有關頸椎病的書,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
2.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3.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鍊,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4.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5.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保健事項

一、頸椎轉向。端坐, 身體不動, 僅僅頭部運動, 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順、逆時針環繞動作。每次堅持五分鐘,動作要輕緩、柔和。可有效緩解頸部僵硬、酸痛的症狀。
二、可以按摩脖子,在脖子後面從頭顱底端到軀幹上部這一段分布著百勞穴的三個點,每天只要抽出短短几分鐘來按摩這三個反應點就可放鬆全身。兩手手指互相交叉, 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連續摩擦50次,頸部發熱後可以緩解頸部僵硬症狀。
三、戶外運動。增加適量的戶外活動是保護頸椎的方法之一,不但活動了頸部而且促進了全身血液循環,當然也就促進了頸部的血液循環,緩解頸部僵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