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小關節紊亂症

頸椎小關節紊亂症是指頸椎的小關節超出正常的活動範圍,小關節面之間發生微小的錯位,即中醫所指的“骨錯縫、筋出槽”。頸椎小關節紊亂症常可經常復發,從而影響頸椎的穩定性,長期反覆發作者可促使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加速頸椎病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頸椎小關節紊亂症
  • 解釋:頸椎的小關節超出正常的活動範圍
  • 影響:加速頸椎病的發展
  • 類型:病症
概述,臨床表現,診斷依據,治療,療效評估,

概述

頸椎的關節突較低,上關節面朝上,偏於後方,下關節突朝下,偏於前方,關節囊較鬆弛,可以滑動,橫突之間往往缺乏橫突韌帶。由於頸椎的特殊解剖關係,故其穩定性較差,當頸部肌肉扭傷或受到風寒侵襲發生痙攣;睡覺時枕頭過高或在放鬆肌肉的情況下突然翻身;工作中姿勢不良,頸部呈現慢性勞損;舞台表演或游泳時做頭部快速轉動等特技動作時,均可使頸椎小關節超出正常的活動範圍,導致頸椎小關節發生移位、錯動,同時伴有椎體一定程度的旋轉性移位,使上、下關節突所組成的椎間孔的橫、縱徑皆減小,導致頸椎平衡失調,頸椎失穩。

臨床表現

由於頸椎的關節突較低,關節囊較鬆弛,頸椎橫突之間缺乏橫突韌帶,因此頸椎的穩定性較差。在工作、生活中,常因姿勢不良、枕頭過高,損傷頸部肌肉;或長期低頭工作,頸部呈慢性勞損;或因運動、快速轉動頭部等,均可使頸椎小關節超出正常活動範圍而發生本病,且多見於中青年。 臨床表現:起病較急,頸項強直,疼痛,活動受限,有的病人可出現頭昏、視物不清、眼震、面部麻木等頭頸綜合徵。病變頸椎棘突的一側隆起或偏歪,椎旁有壓痛點。

診斷依據

一、有長期低頭工作的勞損史,或有頸部過度前屈,過度扭轉的外傷史;
二、頸部有酸痛不適感,項韌帶及兩側有壓痛點;
三、觸診可有頸椎側彎;
四、頸部活動受限僵硬、頸後部有固定壓痛點,頸部活動時有小關節彈響聲,頸部可觸及條索狀、結節狀、粘連增厚點;
五、X線片顯示:生理屈度變直,頸椎前凸減少或消失或反屈線,或椎間隙後緣增寬,椎體可側方移位。X線側位片顯示雙邊影。

治療

一、針刀治療
(一)治療原則
針刀松解病變的軟組織。
(二)操作常規
1.患者坐位或俯臥位,頭前屈,定點;
2.根據影像學檢查,結合手術部位檢查確定松解剝離點;
3.局部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
4.病灶通常在頸椎橫突和小關節旁,棘突:(1)在病變椎體兩棘突間,針刀與頸後中線平行,針身與體面垂直,加壓進針刀,先縱行剝離2-3刀,再將針身向下傾斜刺,沿上位棘突下緣縱行剝離2-3刀出針。(2)病變在頸椎小關節壓痛處或粘連結節處,同上法針刀,達骨面將針刀退出1mm左右縱行疏通剝離,再調整刀口90º橫行剝離2-3刀針。針刀剝離出針後要無菌敷料覆蓋。
(三)注意事項
1.手持針刀必須要有支點。
2.定點要準確。
3.病變的松解剝離範圍切勿過大、過深。
4.要熟悉解剖位置,防止損傷神經和血管。
二、手法治療
針刀術後立即配合手法正骨復位糾正失穩的錐體小關節。
頸椎錯位仰臥位手法:病人仰頭先做頸後部肌群放鬆手法。術者一手托住病人下頜,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輕度拔伸下,將其頭部作上仰,側轉緩慢搖動2-3下,讓病人頭部充分放鬆,待頭部側轉至較大幅度時,術者雙手稍加有限的抖動,不必復位的彈響聲,手下有滑動感。
復位原則:先向健側復位,後向患側復位。
頸椎錯俠仰臥位手法:病人仰臥,先做頸後肌群放鬆手法,隨後術者一手托住病人下頜,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輕度拔伸下,緩慢搖動2-3下,讓病人充分放鬆。如:上段頸椎錯位,前屈約5-10º,中段頸椎錯位前屈約15-20º,下段頸椎錯位前屈約25-35º,術者一手輕拿病人頸後部,拇指按於錯位頸椎橫突處下方,作為固定的支點,另一手托住頸頰部作為復位力點,緩慢使頭部旋轉至最大角度時,托頜頰部的手和固定錯位支點的手稍加用力抖動。同時用固定的拇指加力按壓(常可聽到復位聲)即可復位。
三、藥物治療
必要時適當配合中、西藥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療。
四、康復治療
(一)物理治療
(二)功能鍛鍊

療效評估

一、治癒:症狀體徵消失,頸部活動功能正常。
二、好轉:症狀有改善,頸部活動功能稍受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